09.10 山路崎嶇五六裡,靈壽老師已走了19年

山路崎嶇五六里,靈壽老師已走了19年

王花枝老師在輔導學生。

山路崎嶇五六里,靈壽老師已走了19年

每天步行上下班,五六里的山路王花枝老師走了19年。

山路崎嶇五六里,靈壽老師已走了19年

王花枝老師在給學生們上課。

文/燕趙都市報記者 李會嬪圖/記者 趙傑

9月5日,石家莊市靈壽縣南營學區醜泥口小學,王花枝老師8點半準時開始為二年級的三名學生上課。講完二年級的課,她又要照顧同在一個教室的7名新入學的幼兒班孩子。堅守在靈壽山區,以這種方式教學,王花枝老師已經幹了32年。

王花枝老師今年53歲,1986年5月開始做代課老師,1999年師範學校畢業後正式入編。從教32年,王花枝老師把一批又一批學生送出了大山。

1 山路五六里,步行往返19年

每天早上7時10分,王花枝老師從家裡出發,沿著山路步行40分鐘左右,在8時前準時到達醜泥口小學,準備給學生講課。

醜泥口村由12個自然村構成,醜泥口小學就坐落在醜泥口村的一處半山坡上。王花枝老師的家在醜泥口村的西溝村,距醜泥口小學有五六里的山路。長久以來,這裡是泥濘的山路,連汽車都開不進去。直到2016年,“村村通”工程將這條山路的路面做了硬化,王老師上下班的路才好走了。

9月5日,安頓好學生之後,王花枝老師帶著記者一行人體驗了一次她每天走的路,只不過這次,一行人是駕車而行。

汽車從醜泥口小學出發,沿著一條不顯眼的小路一直向山中駛去,路面狹窄,僅容一輛車通過。

“這已是硬化過的路面了,比以往好走多了。”王花枝老師說,以前,她從來不穿帶跟兒的鞋上下班。這次是因為記者要來採訪,同事們特意建議她穿了一雙“貓跟兒鞋”。

1999年7月,王花枝老師從南槍桿小學調到醜泥口小學任教,到今年9月份,她已在醜泥口小學工作19年了。19年間,不管颳風下雨,還是寒冬酷暑,她每天往返要走10多里山路,從沒耽誤學生一節課。

有一年冬天,山裡的雪下得很大。山路本就狹窄崎嶇,雪後路滑,稍不小心就可能滑到山谷中。鄉鄰都勸王老師別去上課了,說耽誤一節課沒事兒。可是,王老師說,“不行,學生都等著上課,我怎麼可以不去呢?!”於是,在五六里被冰雪覆蓋的山路上,她也不知摔了多少跤,一步一滑地走向學校。鞋底結了厚厚一層冰雪,鞋裡是融化的雪水,膝蓋也受傷了,但她沒有遲到,在上課鈴敲響前趕到了學校,也顧不上喝一口熱水暖一暖,就開始給學生們上課了。

山路在半山腰處一路上坡,路的一側是幾十米深的山谷,沿途還不時有山野灌木探到路面上方,記者一行著實捏了一把汗。偏不巧,迎面開來一輛車,王老師趕緊下車,好一番指揮……終於到了王老師所在的西溝村村口。五六里的山路,一行人開車用了十幾分鍾。

王老師說,山路狹窄崎嶇,騎自行車或者電動車都不行。因為坡太陡,上班是一路下坡,很危險;回家是一路上坡,更是難。所以,她就乾脆走路上下班,至今已經走了19年。

2 家裡事情再多,也不耽誤一節課

在醜泥口村的西溝村村口,車停下了。因為王老師家在山溝裡,車開不進去了。一行人又沿著山路步行,來到山谷裡一處綠樹掩映的簡陋房子前,這就是王老師的家。

王老師的家沒有院牆,上個世紀80年代蓋的老房子,椽子已經變黑。屋子陳設簡陋,卻不失整潔。牆上掛著年代感很足的大相框,裡面是王老師歷屆學生的畢業照,或者是王老師與同事們的合影。

王老師說,現在這個家裡只剩八十多歲的老公公和她了,她的丈夫去看小孫子去了。她因為要給學生上課,不能幫忙看孩子。她說,作為一名教師,她沒有因為自己的私事耽誤過學生一節課。

2006年冬天,王老師的丈夫得了嚴重的肺穿孔,在石家莊市住院兩個多月,需要照顧。家裡,兒子還正在上學,公婆都七十多歲了,年老多病。王老師不想耽擱學生們上課,只能勞煩表妹去幫忙照顧病人。那段時間裡,家裡瑣事繁多,丈夫身體不好,生活的重擔壓在王老師的身上……但王老師沒掉過一滴眼淚,始終堅持在教學第一線,沒耽誤過學生一節課。

王老師說,“我自認為不是一個好妻子,但我確信自己是學生的良師。”

3 她用愛從教,學生報以感動

9月5日,在醜泥口小學的教室裡,王花枝老師為二年級的三名學生講了本學期語文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王老師問,“誰能讀生字?”記者注意到,三名學生裡有一名學生沒有舉手。課後,王老師說,這個孩子剛上一年級時就說,“老師,俺學不會。俺不想上學了。”她就開導這個孩子說,“不要著急,一點兒一點兒來。”經過長時間地耐心輔導,這名學生最終堅持了下來。

2010年,一個名叫小昭(化名)的學生,母親去世,父親又長年在外工作,跟七十多歲的奶奶一同生活。因為缺少家庭的關愛,小昭經常犯小錯誤。王老師知道她家的情況,沒有批評她,而是用母親般的愛關心她、愛護她。在一個秋風蕭瑟的早晨,小昭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秋衣,凍得直哆嗦。王老師脫下自己的外衣,給她穿上。當時,小昭含著淚說,“老師,我以後再也不淘氣了,一定聽你的話。”從那以後,小昭嚴格要求自己,學習也努力了,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

從教32年,王花枝老師也收穫著感動。

1995年,王老師還在南槍桿小學任教,擔任三、四年級的全部課程。快期末考試了,由於教學任務重時間緊,她都顧不上喝一口水,口腔嚴重潰瘍,吃飯時疼得直咧嘴。家人建議她去看醫生,但她掛念學生們的學習,不肯請假,只是利用中午和放學後的時間,跑到十幾裡外的醫院看了看。有一天,她走進教室,發現講臺的桌子上擺著一杯水。她正覺得奇怪,孩子們說話了,“老師,這是我們給您準備的水,快喝了吧!”

王老師說,當時她的眼睛就溼潤了。這份感動,至今還裝在她的心裡。

後 記

從教32年,王花枝老師把一批又一批學生送出大山,自己卻一直守望在深山內,每天往返在那狹窄崎嶇的五六里山路上。

記者給王花枝老師算了一筆賬:不算她19年前上下班走過的路,單說她到醜泥口村工作的19年來,每天往返在五六里的山路上,一週5個工作日,每週至少走50裡山路。19年,每年兩個學期,每個學期按20周算,每學期至少走1000裡山路,每年至少要走2000裡山路。19年,王花枝老師走了至少38000裡、合計19000公里的山路。

19000公里!沿赤道繞地球一圈兒是40075公里,也就是說,僅在過去的19年中,王老師上下班走過的山路,就相當於沿赤道繞地球半圈兒了。

在王花枝老師的同事心中,王老師是一個“不要金盃銀盃只要口碑的老師”,王老師教學與做人的口碑很好,教學更是取得了不少成績:2005年發表論文《語文教學藝術美探微》,獲國家級一等獎;發表論文《讓孩子感觸思考的世界》,獲市級優秀獎……今年8月,被石家莊市教育局評為“優秀鄉村教師”……

“我自認為不是一個好妻子,但我確信自己是學生的良師。”

誠如斯言。

今年5月,當學生張夢玲和家長一道,將一面寫著“愛生如子、教學有方”的錦旗送到王花枝老師的手中時,她感動得熱淚盈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