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又一家鋰電池企業遭遇賬戶凍結!猛獅科技自曝現金流緊張

大規模投資後遭遇新能源補貼退坡、鋰電池企業賬期長、金融機構貸款收緊等造成現金流緊張的原因與堅瑞沃能“雷同”,就連“股權轉讓”的動作也“如出一轍”。猛獅科技會是下一個堅瑞沃能嗎?

鋰電池產業鏈進入“多事之秋”,繼沃特瑪資金鍊斷裂,宣佈7月起停工半年,南京銀隆被查封又被解禁後,猛獅科技曝出因無法提前償還貸款及租金等原因,募集資金賬戶遭到強行劃轉及凍結。

在被爆出資金凍結前,猛獅科技的各種表現已經有些“風雨飄搖”。

猛獅科技2017年業績從預計增長112.82%-162.72%,到1月修正增幅下調為6.41%-56.32%,再到2月預計大幅下滑44.92%;4月份,快報修正公告直接“變臉”,預計鉅虧1.29億元。最終年報正式披露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4億元,同比下降242.74%。

7月13日猛獅科技半年報再度上演“變臉”,大幅下修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虧損2.7億元-2.94億元,而4月28日發佈的一季報中預計盈利7000萬元-9350萬元。

今年以來,猛獅科技經歷了終止認購澳大利亞鋰礦公司股份、停牌重組近一年後終止重組合普(上海)新能源充電設備有限公司、質押股份爆倉被動減持、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股份被輪候凍結等一系列事件。

截至8月2日上午收盤,猛獅科技下跌5.41%,報7.7元/股,較2017年11月約23元/股高位,已下跌近7成。

賬戶被凍結

8月2日早間,猛獅科技公告稱,近日,浙商銀行深圳分行在未告知公的情況下,直接從子公司福建猛獅募集資金賬戶劃轉6295萬元用於歸還公司在浙商銀行深圳分行部分到期貸款本金。截至公告日,浙商銀行深圳分行仍未歸還其強行劃轉的募集資金。

猛獅科技與浙商銀行深圳分行分別於2017年6月22日、2017年6月23日簽署了《借款合同》,借款金額共計2億元,期限為一年。公司實際控制人陳樂伍、陳樂強以及福建猛獅均為該筆債務提供了連帶責任擔保。

在該筆債務到期之前,公司已向浙商銀行深圳分行申請借款展期,浙商銀行深圳分行初步同意公司的展期申請。2018年6月22日,雙方簽署《展期協議》對1.37億元借款辦理了展期手續,還款期限延至2019年。

不過,猛獅科技認為,浙商銀行深圳分行的行為嚴重違反了《募集資金四方監管協議》的約定,福建猛獅及公司已通過多種途徑要求其儘快歸還強行劃轉的募集資金。

同時,猛獅科技還曝出公司及子公司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公司募集資金及募資賬戶也出現異常,合計被凍結金額達1.32億元。凍結原因涉及未償還貸款以及未支付租金。

猛獅科技表示,被凍結賬戶包含公司及子公司基本戶、一般戶和專戶,已對公司資金週轉和日常經營活動造成一定影響。在本次賬戶被凍結事項解除之前,尚不排除後續或有公司及子公司其他賬戶資金被凍結的情形。

而除了資金賬戶,在此之前,控股股東滬美公司和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陳樂伍所持有的股份相繼被輪候凍結。

現金流緊張

針對現金流緊張的情況,猛獅科技表示,受金融去槓桿影響,公司上半年到期融資大多未能順利續貸,到期歸還融資款擠佔了公司大量流動資金,導致目前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另外,公司出售資產進展緩慢,導致無法及時回收現金流。以上原因導致公司無法在期限內籌集到資金並按期向募集資金專戶歸還資金。

而在不久前的6月28日,對於公司償債壓力,猛獅科技還曾公告表示“2018年內到期的融資約為41.15億元,平均每月到期融資金額約3.43億元,對公司確實會造成一定償債壓力,但公司融資未出現違約的情況。”

實際上,猛獅科技在2017年年度報告中就暴露了現金流問題,並遭到了深交所的問詢。

猛獅科技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持續為負,2017年度猛獅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3.5億元,2016年同期為-3.17億元,2015年同期為-5404.75萬元,現金流量淨額大幅下降。2017年短期借款期末餘額為26.89億元。

根據6月28日猛獅科技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覆,對此,猛獅科技解釋,現金流緊張來源於2015年戰略轉型以來新增業務投資增加,存貨在2016年末和2017年末分別同比增加了2.73億元和4.72億元。且鋰電池業務的客戶主要是新能源車廠或其電池包配套PACK廠,賬期相對較長;清潔電力業務金額大,建設週期相對較長。

根據公告,2017年猛獅科技應收賬款期末餘額為33億元,期初餘額為12億元。所以,雖然公司的應付項目在2016年末和2017年末也分別增加5.5億元和10.12億元,但與應收賬款相比,公司整體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仍為大額流出狀態。

籌措資金

據瞭解,上述募集資金賬戶資金原擬用於福建猛獅“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猛獅科技指出,募集資金賬戶資金被劃轉及募集資金賬戶被凍結,對該項目的正常建設產生一定的影響。

猛獅科技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積極協調各債權人,妥善處置公司債務,同時進行虧損子公司的整合減負,並對非核心子公司、非核心業務資產及光伏電站進行資產處置,加快籌措資金,儘快歸還募集資金。”

在今年5月,猛獅科技就公告,將風電業務的載體博德玉龍30%股權,以50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ST銳電。

資金壓力下,猛獅科技似乎早已在尋求出路,甚至不惜讓渡控制權。今年2月,猛獅科技發佈公告,控股股東汕頭市澄海區滬美蓄電池有限公司擬將持有的其1.39億股份投票權,委託雪松控股旗下企業廣州鑫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行使,這約佔猛獅科技股份總數的24.52%,以使廣州鑫匯取得猛獅科技的控制權。今年5月,雙方約定以猛獅科技及其子公司轉讓30億元應收賬款、票據資產收益權的形式獲得融資。

不過,雖然現金流緊張,但猛獅科技還是在繼續加碼佈局鋰電池業務。

7月24日,猛獅科技發佈公告稱,公司與旗下全資子公司湖北猛獅、漢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宜城市楚業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簽署相關協議,擬對湖北猛獅增資9000萬元。

湖北猛獅正在投建“高端鋁殼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於2017年3月12日開工建設,總投資31.5億元,規劃建設6條全自動鋰電池生產線,年產能6GWh,主要生產40Ah及以上容量的方形鋁殼三元動力鋰電池、電池組及PACK。全部達產後,每年可為20萬輛純電動汽車提供鋰電池系統。

另外,在上市公司體系外,根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猛獅科技實控人陳樂伍有意“另起爐灶”。一份標記時間為2018年5月的融資計劃書顯示,由陳樂伍作為大股東的浙江永正鋰電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進行募資,計劃在2021年上市。融資計劃顯示,此次擬融資8000萬元,大股東陳樂伍投資4000萬元,機構投資者融資4000萬元,大股東與機構簽署對賭協議,承諾2018-2020年的三年平均淨利潤不低於4000萬元並約定回購。

對此,記者8月2日上午多次撥打陳樂伍電話,但均處於“正在通話中”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