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歐美孩子學琴用電子的多,而中國的鋼琴老師和家長卻認為一定要用真鋼琴?

老馬碎碎念


我們拋開專業層面的分析,僅僅就消費心理來看,這種現象是可以得到合理解釋。


我舉一個例子吧,必勝客。我們是把必勝客當成西餐廳,吃披薩用刀叉。但是在其他地方,包括我國的臺灣,必勝客更多的是以外賣的形式出現,送到家直接用手抓著吃,沒有那麼強的儀式感。這種區別不爭對錯,主要體現出我們看待這個東西的態度不同。會彈鋼琴這件事,在中國家長眼裡,是一個高大上的技能,有更強的儀式感。


常識告訴我們,人們對待具有儀式感的事物,是不會馬馬虎虎的。因此,學鋼琴肯定要按正宗的方法學,真鋼琴才是正宗的鋼琴,電子鋼琴也就是向金錢妥協的第二方案罷了。


考慮到中國家長對孩子教育投入的慷慨程度,買一架真鋼琴是可以接受的,況且鋼琴課本身的價格也不便宜。你想想,都花這麼多錢上鋼琴課了,卻使用不正宗的電子鋼琴,不僅有可能被人家恥笑,自己心理上是難以接受的。有個不太恰當的比喻,這就好比你去駕校學車,目的就是為了能玩好賽車遊戲一樣,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所以,中國的家長願意在自己的經濟承受範圍內為孩子提供正宗的東西,學鋼琴要用真鋼琴,學外語要找有外教的培訓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