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书法中哪些笔画的写法一旦掌握书写技巧后,字会立即好看很多?

Latsu



书法,以楷书为例,基本笔画,是横、撇、竖、捺、点、勾、折、提,即永字八法。每个笔画有三个运行动作,是顿笔一一运笔一一顿笔,也即入锋一一运锋一一收锋。这八个基本笔画,是书法的根本笔画。学会很简单,一学就会,人人即会。但学好不简单,少则三年五载,多则十年二十年,终生求善。书法的基本笔画,基本笔法,基本写法,基本章法,基本墨法,基本没有技巧,靠的是勤学苦练的硬功夫。有了这些硬功夫,才可谈技巧。比如说《墨法》,那是技巧活,《浓》,《淡》,《干》,《湿》,即从墨和水中找原因,也可从纸的质量上找原因,也可以从运笔快慢速度上发挥,更可以从笔者思维意识上寄于重托。再比如,《临帖》,那是一个大陷阱,《帖子》是人家的,你只能苦学人家的基本笔画,你能完全掌握人家的书法思维人生意识么?郑板桥曰《人各有体》。王羲之曰《献之也仅会学一点也》。古人说《有祖传的画家,从未有祖传的书家》。现在有的人动不动就用《临帖》训斥,那是糊弄书法的学习。书法的学习,书法的运作,书法的创新,重在《活》,灵活的动脑筋,勤奋的苦练硬功夫。个人一说,请指正。


海岱山夫


其实写好一个笔画对于整体的提高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这个问题应该改成:书法中,有哪些用笔技巧一旦掌握了字就会立刻好看很多?

这些技巧是有的,用了这些技巧以后字就会在整体上有所改变,但是还没有真正的写好,想要写好还需要长时间的不断的练习。

1、楷书里要合理的运用顿笔

对于楷书,我觉得第一个需要掌握的技巧就是顿笔,顿笔是在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处做的一个小动作,通过顿笔使笔画变得更加的规范和整齐,顿笔还能做出各种形状,比如方笔和圆笔。

一个楷书如果笔画的书写没有顿笔,那么这个楷书的的笔画就没有力度,整个字也就没有精神。

一个书法新手,在他的字体结构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把它的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加上顿笔,那么他的字肯定会在整体上提升一个档次,变成另一种风格,整体气质上也会不一样。


2、行书里要学会圆转

相对于楷书,行书更讲究书写的实用性,书写的速度和连带是它的提出特征,要想写的好、写的快、连的方便,只有把那些碍于连带的方笔去掉,变方为圆,变折为转,这样书写起来就顺畅多了。

另外,对于毛笔书法来说,要学会灵活的运运用手腕,手腕活字才能活。对于硬笔书法要注意手指的灵活性,写硬笔行书,手指太僵硬是写不好的。

3、章法上,把字的大小写一致

虽然没有联系过书法,但是只要在章法上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取得明显的进步,而写硬笔书法,章法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整洁。

而整洁,整体上看着让人舒服,只有一个办法,把字写的大小基本一样。

总之,上面说的这写方法无非都是权宜之计,要想真正的练好书法,还要扎扎实实的从一点一画开始练习。


不二斋


书法不象小孩子搭积木,能用一些笔画简单拼凑而成,但任何一个笔画都是由起笔、中间行笔、收笔组成,一旦掌握了其中运笔的基本方法,也就掌握了书法的基本技法。

一、起笔。

起笔无外乎方圆藏露。方笔与藏锋的起笔包括点法起和调整笔锋两个步骤。

方笔起笔可空中作逆势直接落笔,而藏锋起笔可在纸上逆入后作点,使其形虽方但不露圭角。

点定之后,锋尖在上或向左,笔肚在下或向右,这时要将偏侧的笔锋迅速调成中锋。

二、中间行笔

这是笔法中最为关键的地方,字的韵律和力度以及用笔的内涵和质感都在这里体现。

中间行笔贵在中锋提运,肥用满捺,即笔毫平铺,万毫齐发,锋抵纸面,逆势涩行;瘦用提飞,即裹锋用笔,使笔毫敛裹,依靠笔力、速度、笔毫与纸面的摩擦而产生疾涩的效果。

三、收笔

收笔要注意三点:一是收笔动作要快,缓去疾回;二是出锋要尖锐饱满,不能偏锋出锋,同时忌虚尖太长,形成鼠尾;三是收笔要以腕力送到位,不能用手指将笔锋挑出。

总之,写任何笔画,一定要记住逆入、涩行、紧收三个词,这是行笔要法。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题主的提问存在一些问题,可能对书法的学习或理解不深。

因为要想解决好一个字的好看与否,关键在于点画、结构、章法处理的恰到好处和自身的文化修养、艺术审美素养,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

掌握点画的形态和书写技法,只是掌握了其中基础的基础之一而已。

俗话说 人靠衣裳马靠鞍;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就是这个道理。何况书法对美的追求是书法作品极其书法家殚精竭虑,梦寐以求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一个字要想写的好看,点画到位,没有毛病是其一,如点画在字中的大小、粗细、伸缩、斜正、位置的处理。还有结构方面的处理,如偏旁部首的处理,重心、虚实,留白、粘连的处理,都会影响字形的美观。还有个人文化修养给作品注入的气韵和力量,对书法美的提升重要性更大。当然也包括主笔突出等技法。

如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德”字,点画不但精准没毛病,而且结构处理也非常高明,如右部最上面的长竖的向上延伸,就给这个字的精气神增添了非常大的力量和视觉提醒。



其实,在书法艺术里,这种处理只是其中的一种技法,单纯从结构方面看,有不少的处和理方式,再如下面柳公权和欧阳询对“德”字的处理就又是另一种方式。


我们再看看“劲”字处理方式,也是非常丰富的。


我们在分析一下“文”字的“点”的形态位置以及重心的处理。









翰墨书道


∵这个命题不清楚。书法主要是用笔和结构,不仅会用笔,还得结构好,并且结构比用笔更重要,用笔重点是写好笔画,像楷书的横丶竖丶撇丶捺丶勾、点、提、折(像永字八法)。这好比盖房子的材料,光有好材料不行,还得正确的组合方法,这就是书法的结构了。比如要写好人字,不反撇捺要写好,还得撇捺结合好,把撇先按一定的长短和角度写好,再在撇的上下三分之二处扎笔写相应长短角度的捺。即一是撇捺交接在撇的上下长二比三处(黄金分割),二是整个人字轮廓是三比二的宽字,这才完美好看。若交点在撇的上部或下部都不好看,其二者长短角度以满足整体轮廓宽三高二(黄金试例)方好。更不要说写人写成"八"丶"入”丶"乂"了。再者八种笔画哪种都得写好,每一种中又有不同的个体,像横中有长横短横斜横左尖横及横点,长横短横就很不一样,我常说"长横曲短横不曲",竖有垂露竖和悬针竖,撇有长、短丶平和坚撇,捺有斜捺、平捺和立捺(像爪中的捺),不是说某种写好其他不写好就可以了。


李少平翔龙


我明白题主所问的意思!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老师有讲到过,别的书体我不懂,单就楷书而讲,老师说折笔的写法熟练掌握后,一个字会立即变得好看起来!当然,前提是其它笔画的位置关系也应该是对的。

折笔在一个字中很关键,它是一个字的支撑,顶梁柱,折的到位了,一个字立马就显得精神,若该顶的地方顶不起来,一个字就显得软塌塌的了。拿口字来说,口,有大口,有小口,大口,小口,口所在的位置不同,其折笔的处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还有家,还有马,还有飞,还有风,还有好多好多的字,折笔的对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字的美与丑!在一篇作品中,体现的就更明显了。

我不知道我的所答,问者可否满意。这也只是我的个人理解。初学,所知甚浅,还得向大家多多学习!愿有缘阅文儿者快乐写字!快乐生活!




走卒水边绿地


书法中单个的笔画写好,只是对局部细节有益,要让字立即好看,必须是掌握结构技巧。结构上的技巧有很多,可以使字立即好看,举例说明:

1、技巧一:间隔均匀而不呆板

一字之中, 笔画上下重叠,左右排列或穿插交错,笔画之间的间隔都应安排均匀,以免局部过挤或过散,而使重心不稳。如《唐 · 柳公权 · 玄秘塔碑》“而”字的竖之间,“主”字的横之间的间隔都很均匀,给人以安定之感。但是仔细观察,不会绝对的平均分布(如“主”字三横划分的空间,上面略窄、下面略宽),还是细微差距,这样就不至于呆板。


2、技巧二:左右对称而不绝对

任何一个字分左右,则左右部分相对应的笔画,位置都要对称,相对应的撇捺等斜向笔画斜度要一致,长短应互相搭配。但对称不是绝对的,还要有一点变化,绝对的对称反而死板。如《唐 · 柳公权 · 玄秘塔碑》“东”字。


3、技巧三:主笔突出而不脱离

一般字都有主笔,就像一曲戏要有主角一样,是引领性的主要一笔,比较突出,起到一笔定乾坤之功效,主笔写好了,整个字就成功一大半。主笔一定突出,但突出不能太脱离群众,还要相互配合好。如《唐 · 柳公权 · 玄秘塔碑》“或”字的戈钩。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每天干货分享


麓风轩


业余爱好,闲时涂几笔。



尹口57540069


大家都走开,看看我原创的方法。办证大家一写就好。我教小朋友一期学好字,大人几天还是有可能的。








风华书法


书法中,笔画的写法再考究,技巧再娴熟,也不能决定字的好看与不好看,关键是笔画的交点位置决定了字的好看与不好看,比如(女)字,上面撇的交点,必须在下面的四分之一处,横的交点,必须在横的中间的四分之一两端,不能超过中间三分之一两端,否则就不会好看,还有很多字,对于交点的要求非常苛刻,实际上这就是美学的黄金分割律(网上可以查询)我们的古人悟出的好看的位置,就是黄金分割律,只是不知道这个美学理论,黄金分割律在七十年代才传入中国,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发现黄金分割律的时候,我们的古人在书法上已经应用,因为黄金分割律是美学规律,不用就不好看。当然,汉字还有三维立体的外形结构,所以是,字好看不好看关键是结构,不是笔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