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有属于它的记忆,作为游子记忆最深的应该是城市的火车站。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来来往往的人们为生活奔波忙碌,这些火车站见证了诗与远方、乡愁与梦想。
高速发展的铁路不但带走了乘客,也带走了人们对老火车站的记忆。老火车站,一个仿佛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地方,由于各种原因消失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年轻人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存在,这些记录在照片中的老火车站仍然有它们辉煌一时的故事。
西直门火车站
1906年在车站建设初期,为了给予车站足够的建设空间,不得不将北侧的高粱河向北改道。
1916年又因环城铁路的修筑,再次对车站进行扩建,使河道再次向北偏移数里后再向东流淌,最终汇入护城河,形成日后环绕车站流淌的“转河”。
建线初期的西直门老站房,根据地图和照片上的光影分析,老站房坐落在铁道西侧。
西直门最初的站房,可见曾经此处有天桥和雨棚,此图摄影者当时在建线初期的东站台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拍摄老站房。
西直门车站站房位置变迁
1946年西直门外的环城铁路
上世纪70年代,北京市区内几段铁路被拆除,其中就有西直门到五路、广安门到西直门这两段。此外从西直门经德胜门到东直门的市内铁路,也因为地铁的修建而拆除。从那以后,西直门火车站就成了京包铁路的起点站。
济南老火车站
在建筑界,但凡提起铁路站点设计,没人不知晓它,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它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到远东最值得看的第一站”,它曾是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的建筑类教科书上的范例,它就是济南老火车站。
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Hermann Fischer)设计,始建于1908年,耗时4年,于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车站修建得十分坚固漂亮,是一座德国风格日耳曼式车站建筑,有着德式建筑匀称、协调的沉实风格。
从正面大门进去为候车大厅,拱顶高约13米,门上方镶嵌着彩色的欧式玻璃。
绿色的钟楼顶非常独特,上装了四个圆形大钟,既增添了视觉观赏性,又为旅客提供了方便。
在1990年,济南铁路局开始着手新站设计方案,并请示上级,同时表示钟楼不再保留,1991年4月,铁道部同意拆除老火车站。
但其实拆除的主要原因,由于客流量的剧增,老火车站无法负担这样的客流,所以需要扩建。
即便是这样的理由,在当时还是遭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但依旧无济于事,由于老建筑实在坚固,原本计划一月拆完的火车站竟拆了半年。1992年7月1日8时5分,济南老火车站的钟声永远停止了。
老火车站被当年的济南市副市长评价为“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
哈尔滨老火车站
始建于1899年10月,是原中俄共同修筑的东清铁(中东铁路)的中心枢纽站,是由俄国著名建筑师基特维奇设计。总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采用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造型舒展大方。
在1959年火车站扩建时老站被拆毁,据说老哈尔滨火车站异常坚固,在拆除的时候甚至动用了炸药。
青岛老火车站
始建于1899年,由德国人魏尔勒和格德尔茨设计,山东铁道公司施工,建筑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在1991年,青岛火车站扩建,将德建老站基本拆除,在原址改造重建,现在的青岛火车站,是老火车站后移15米以后,钟楼部分按照原样放大1.5倍重建的。
杭州老火车站
杭州站始建于1906年,当时称“清泰门站”,后经历一次迁址,三次重建。
1909年的杭州城站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车站于10月先后遭侵华日军两次轰炸炸毁。日据杭州期间,车站于1939年重建,1942年启用,外观为日本奈良时代建筑风格。由于扩建等原因该车站在1997年拆除,新站于原址1999年落成启用。
石家庄老火车站
1897年,清廷委派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修建卢汉铁路(卢沟桥-汉口),与此同时,山西巡抚胡聘之也开始筹划建设正太铁路,两条铁路的交汇点确定为河北省正定。
从“枕头站”到石家庄站
1902年,卢汉铁路改名为京汉铁路(北京正阳门东站-汉口)修到石家庄,并按照比利时工程师的路线设计,在石家庄村东南建造火车站,其位置就在现在的中山路地道桥上面。由于当时的石家庄村只是获鹿县留营乡管辖的一个200户的小村庄,太不知名,所以就用振头这个附近大镇命名为“振头站”,也写做“枕头站”。
1907年,正太铁路竣工通车,在石家庄村东建始发站。
1907年,横跨京汉、正太两条铁路的大石桥建成。
1918年左右,京汉线的振头站改名为“石家庄站”,从此京汉线石家庄站与正太线石家庄站两站并存。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1939年。
火车“拉来”了一座城市
伴随着铁路线的通车,一些与铁路相关的产业相继出现。
铁路把城市一分东西
在解放纪念碑的北侧,有一座默默矗立的大石桥。这座大石桥至今仍然完好地保存着,长150米,高7米,宽10米,共有23个桥孔,桥身全部用青石铺成,既坚固又美观。它是目前所知道的河北省第一座铁路公路立交桥。
大石桥建于1907年,石家庄俗称的桥东、桥西即以此桥为界。
浦口火车站
浦口火车站旧址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占地面积20公顷, 是中国唯一保存民国特色的火车站。
民国三年(1914年),浦口火车站正式开通运营;2004年10月,停办客运。
浦口火车站旧站房
浦口火车站,为老式英式建筑,三层砖木结构,米黄色外墙,红色大屋顶。 伸出直通月台的单柱伞形长廊和连接轮渡码头的拱形雨廊,连接着一座3层米黄色的主楼,红色的屋顶上写着“南京北站”四个大字。
浦口火车站是当年连接平津冀、鲁豫皖等11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中国近代许多重要事件均发生在此。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就发生在这里。
即便在百年之后,这里依然完好保存了清末民初的风貌。
结语
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铁路对于城市的意义被再次强调——在走过无数个春秋后,各地的老火车站将以另一种方式重生。新客站的华彩亮相与投入使用,使城市再一次焕发新的生机。
手指拂过地图上即将消失的铁路线,就像触到这个城市跳动的脉搏,在更多的希冀中满含着留恋。从当年冒着黑烟的火车头,到今天“子弹头”的动车组,人们已经习惯了它的穿城而过。不久后,曾经的火车轰鸣和铁路线将成为这个城市中人们的记忆,但那绵延于地下的滚滚车轮,仍将会以另一种博大的胸怀,牵动着这个城市的神经。来源:山西省建筑集团
閱讀更多 淘信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