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好人故事|卫生院院长冯骥:从医28载 医术精湛口碑佳

好人故事|卫生院院长冯骥:从医28载 医术精湛口碑佳

好人故事|卫生院院长冯骥:从医28载 医术精湛口碑佳

冯骥在看诊中。冯凯思 摄

好人故事|卫生院院长冯骥:从医28载 医术精湛口碑佳

“他医术高,疑难痛症他来解决,我放心!”“他医德好,有着一颗仁爱的心,对待病人总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嘘寒问暖,让人感觉到温暖。”“他的口碑好,总有不少人慕名而来看病。”……

他,名为冯骥,是新兴县太平镇卫生院院长、副主任医师,如今已从医28年多,一直以来,他凭借着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积极钻研业务,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大胆开拓,擅长于诊治腰椎、颈椎和骨质增生及风湿等疼痛性疾病。

医术精湛 声名远播

早上8点,冯骥巡视完一轮病房后,就急匆匆赶到门诊,此时,诊室外就已经排起了看病的长龙。当他送走上午最后一个病人时,便立即走上手术台,而当他走下手术台时已是下午一点多,早已过饭点。

今年已是他从医的第29个年头,平均每天接诊的病人约40名,至少完成两台手术,节假日也并不例外,过着早出晚归、饭不定时的他,被身边的同事称为“冯铁人”。

“医乃仁心,无德不立。”任何时候,冯骥总是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

到基层卫生院就医的不乏经济条件困难的,有的远道而来才发现囊中羞涩付不起医药费,冯骥却二话说不说,掏出钱包,给他们借钱取药,有时一百几十块,有时几百块,如今冯骥也记不清到底借出去多少医药费。

于他而言,患者的病情重于泰山,为了不耽搁患者的病情,冯骥的手机总是24小时在线,他的手机号码也印在了诊室门上,只要病人需要他,他随时随地都耐心为患者解答问题。

有一年的除夕夜,家住坡边村的李婆婆腰椎扭伤,疼痛难忍,她试着拨通了冯骥的电话:“冯院长,我摔伤了腰,走动不了,你能出诊吗?”话刚说完,她便后悔了。“非亲非故,又是大年三十,一家人团聚的时候,他会抛下亲人出诊吗?”

“好,我马上就到!”冯骥立即驱车赶到李婆婆家中为她诊治。临走时已近午夜,冯骥叮嘱:“您先好好休息,明天我再来。”大年初一,冯骥如期赴约。李婆婆偷偷把一个红包塞给冯骥,被他婉言谢绝。

“冯院长医术高、医德好,经他诊疗过的人都点赞。”董先生肩颈部疼痛了好一阵子了,专程从东成镇驱车前来问诊。经过患者和家属的口口相传,冯骥声名远播,他的诊室前每天总有不少慕名而至的外地患者。

曾有一位香港同胞余老太太慕名而来,她患风湿性关节痛,多年不能走动。冯骥采用小针刀、中药熏蒸等特效疗法亲自为余老太太诊治。两个星期后,余老太太竟奇迹般地走动自如并康复出院。

成立全县首个疼痛门诊

做医生,是冯骥从小就许下的梦想,从踏入学医之门起,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名济世为怀的好医生。

1990年,从医学院校毕业后的冯骥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新兴县镇级卫生院工作;由于工作表现出色,1999年,冯骥担任新兴县洞口卫生院院长,当时卫生院设备相当简陋,只有听诊器、血压计和体温计“老三件”,卫生院的收入也少得可怜。

冯骥深知,低微的收入直接威胁到卫生院的生存。为此,他一方面维持卫生院正常工作,一方面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冯骥发现,大多数患者受到疾病的折磨都离不开疼痛,因此,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开设疼痛门诊,这样一来,既能帮助患者解决疼痛困扰,又可突破卫生院发展的瓶颈。

2000年,他走进了中关村学习微创技术,此后,他还瞄准山东、云南、广西、河南等有关治疗疼痛的权威医院诊所,四处进修新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冯骥的积极推动下,洞口卫生院成立了全县首个疼痛门诊。

2006年4月,冯骥主持新城镇卫生院工作。他率领卫生院团队大胆开拓,积极开展选择性胶原酶化学消融术与O3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脱出症等技术,开创全市先河。

2016年8月,冯骥任太平镇卫生院院长,他给医院带来的不仅是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种种技术,更“刷新”了医院的面貌,通过积极争取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原来环境简陋、设备单一的太平镇卫生院被修葺一新,还添置不少先进医疗设备。

如今,太平镇卫生院已经发展成为一级甲等中医药特色疼痛专科医院、爱婴医院、全国消灭白内障无障碍定点防治医院,同时也是太平镇的医疗救护中心,肩负着太平镇和周边地区11万多人民群众的医疗救治及预防保健等任务。据统计,2017年,该院门诊量达126526人次,住院人次达3644人,年手术达850多人次,年业务递增达107.3%。

治病救人 学不止步

上世纪90年代,初出茅庐的冯骥对任何关于医学的知识都如饥似渴,手头上的书籍已熟烂于心,就找寻着其他渠道去学习。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从稔村镇到县城,沉浸在县人民医院的图书室翻看医学书籍以帮助自己更好的进步、更好地为病人治病解忧。“路途虽远却丝毫没觉得累。”这段经历已成为冯骥从医生涯中一段美好而又难忘的回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无止境,从医28年多来,冯骥一直都保持着一颗学习的心,无论他每天的工作行程安排得有多满,阅读医学书籍,温故的同时更新医学知识,是他每天雷打不动的一项安排,凡事临床上有价值的案例,他都记录在案,凡是遇到疑难杂症、棘手的问题,他都会翻书籍、找资料,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药、新技术层出不穷,新的理念、新的疾病和新的发病机制也在不断发展。如今,冯骥每年都坚持安排至少两次外出进修、交流的行程,他下一站的交流目的地将是石家庄。

在治病救人的路上,他保持自身学不止步的同时,还注重团队的学习,让医院“每周一学”制度化。据介绍,每周五下午,太平镇卫生院各科医护人员的轮流演讲上课已是该院的“例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备课、演讲、交流,就会碰撞出思想上火花,进而取得进步。”

善念善行终结善果。多年来,他名誉不断加身,先后获得县卫生系统“优秀院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6年-2012年连续7年被新兴县委、新城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曾获得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称号、云浮市首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