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水稻什么时候打药不易产生药害?需要注意些什么?

刘婧93321747


水稻什么时候打药不易产生药害?需要注意些什么?

农药,是农业种植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在水稻生产中也是如此。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农药应用不当而产生药害的情况。那么什么时候打药不易产生药害?需要注意什么?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1、避开高温时段作业。高温时段农药的药效效果比较好,但是药效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药害的风险。高温时段,农药在经过喷头雾化后,液滴中的水分极易蒸发,造成水稻叶片局部浓度过大,从而出现药害的情况;同时,高温时段叶片吸收能力增强。浓度过大的药剂雾滴被叶片吸收后,会造成叶片内部的药剂浓度过高,影响叶片的正常生理生化活动。


封闭除草药剂也是如此,尤其是移栽后的封闭药剂的使用,一定要避开超过33度的高温时段,否则必有药害发生。

2、生殖生长期间禁用除草剂。水稻在孕穗期至扬花期是对除草剂最为敏感的时期。这段时间施用除草剂会影响水稻幼穗分化、花粉母细胞形成以及花粉的活性,从而出现授粉不良、空瘪率增加的不利情况。

3、在扬花期施用杀菌剂、杀菌剂、叶面肥等。水稻在扬花期施用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等也需要注意要在每天的扬花盛期过后再作业。水稻扬花需要外界环境空气湿度较小、干燥、无明显降水的情况为宜,扬花盛期的区段内施药,会导致穗部周围的空气湿度增加,花药受湿气裹挟,花粉不易散出,影响授粉的成功率。从而出现大量不结实的情况。



4、了解除草剂的特性。对于一些易出现药害的农药要合理使用。比如二甲四氯要在水稻4.5叶至孕穗期之前施用;五氟磺草铵一个生育期只能使用一次;西草净在温度高于32度时易出现药害;二氯喹啉酸用量过大易出现“葱管苗”。

5、控制施用量。农药是把双刃剑,在保证农业安全生产的同时也有可能影响农业的的安全生产。所以,对于用量及施用方式是否正确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水稻移栽后的封闭药剂施用,只能使用毒土法、毒肥法施用,如果使用喷雾器甩施,必有药害。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什么时间打农药不易产生药害?怎么说呢,如果农药不是科学合理使用,什么时候打农药都容易产生药害的。如果在农药通常科学合理使用情况下,一般要注意根据农药种类、气象条件并结合水稻敏感生育期等打药,通常不容易产生药害。

一、农药种类。

1、除草剂:一般水稻三叶期前抗逆性差,分解除草剂能力弱,通常水稻出苗后至三叶期前喷施除草剂时多容易产生药害,尤其二氯喹啉酸、二甲四氯等激素类药剂施药过早时药害尤为明显。同样,水稻拔节后,生长加快,对除草剂分解能力也明显下降,因此大部分除草剂水稻拔节后也不宜在喷施使用,否则容易产生药害。所以,水稻除草剂,除土壤封闭以外,苗后茎叶处理一般都要求在水稻分蘖后杂草基本出齐时喷药,不但杂草小,效果好,而且水稻分蘖期对药剂忍耐及分解能力最强,一般药剂只要不是过量甚至倍量或混用不当使用时都不会产生药害的。2、杀虫剂:一般水稻出苗后收获前,只要杀虫剂不过量或混用过多浓度过大使用,通常都不会产生药害。3杀菌剂:杀菌剂大多数情况下正常剂量使用水稻不宜产生药害,但如果水稻抽穗扬花期间喷施三唑类药剂过多,或浓度偏大,或喷施铜制剂药剂时,一般会引起水稻生长抑制,或造成穗包颈等,影响开花受精及灌浆。

二、水稻品种及生育期。一般水稻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及抽穗扬花期对外界环境一般相对比较敏感,抗逆性一般相对比较弱,尤其除草剂使用要重点避开上述敏感时期,否则很容易造成药害,影响正常生长。另外像粳糯稻一般对双草醚、嘧啶肟草醚等药剂敏感,通常不宜使用。

三、气象条件。水稻施药时一般要避开高温或低温、或干旱冰雹等极端不良天气,否则容易引起药害。通常一般施药要求气温不低于15温度,最高不超过32℃,或药后6小时内避开降雨等,并要求田间保持湿润。即可确保防效,同时也易防止药害。所以水稻施药一般宜在上午8-10点,或下午4点后至傍晚,风力三级以下或无风晴好天气喷施。

总之,水稻什么时间打农药不宜产生药害,既要考虑药剂种类、水稻生育期及温度等气象条件,同时也要注意选用雾化性能好的药械,质量好的药剂,并把握好用量、均匀喷施、合理混用等才能确保不产生药害。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水稻打药时间要根据温度和湿度确定打药时间。25℃是最合适打药温度,对病虫害会更有效,对作物更安全。夏天高温打药时间应该在上午十点之前和下午4点以后。春秋凉爽选择在上午十点以后下午两点之前。冬春季晴暖天气的上午打药。喷药要均匀最大幅度的覆盖植株表面上,注意湿度,空气湿度小,水分会快速蒸发,降低药效,甚至出现药害。湿度过大,沉积在植株上,尤其是大雾滴容易凝聚,会产生药害。所以,打药时间,空气湿度略显干燥但不干燥。打药后药液在日落前能散发完。

按稀释倍数在每桶水中添加多少药剂以后,还要计算好每亩地需要多少水等细节。喷头距离植株近药效会越好,喷洒均匀。水稻主要害虫为稻飞虱,卷叶冥,水稻冥虫,杂草为禾本科杂草,如稗草。阔叶杂草,如眼子菜,兰花菜。莎草科杂草,如莎草,三棱草,小水葱等。选择除草剂要掌握防除对象,如,乙草胺对禾本科杂草有效,而莠去津对阔叶杂草效果好,这两种除草剂可混合使用。


务实务农


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这个要看喷施的是什么药剂,或喷药防治的对象了。


通常防治对象或喷施药剂不同,打药适期不同,同时还要注意看天气。


一、杀虫剂。


杀虫剂一般情况下都是低龄幼虫或若虫期打药防治最好,因为虫龄小,抗药性不强,用药量少,效果好,为害也不大。


1、稻飞虱:


一般低龄若虫盛期喷施防治最好,如果田间虫量较大,或无水田块,可以选用敌敌畏拌毒土熏蒸,对低龄、高龄若虫乃至成虫效果均较好。


2、钻心虫:


幼虫钻蛀茎秆为害前打药最好,即三龄幼虫前喷药,三龄后幼虫开始钻蛀茎秆为害。一般可以卵孵盛期或看到田间枯鞘明显是宜及时喷药。


3、稻纵卷叶螟:


一般卵孵盛期至叶片束尖期喷药最好,束腰期以后,虫龄大,抗药性较强。


二、杀菌剂。


病害一般要预防为主或发生初期喷药效果最好,如果田间大量发生后一般效果不佳。


尤其穗颈瘟病一般要求破口期3-5天喷施预防效果最好,而稻曲病一般要求破口前10-15天喷药,而苗瘟或恶苗病等病害则以药剂浸种处理预防最佳。

三、除草剂。


除草剂一般与杂草出苗前喷药封闭,或苗后杂草3叶期左右,田间杂草基本出齐时喷药防除最佳。


如果封闭药剂杂草出苗后喷施没有什么防效,苗后除草剂草龄较大时喷施,一般随抗药性强会影响防效,尤其杂草数量较多,或抗药性较强时,防效会更低。


另外还要注意根据杂草种类选用对路药剂。


四、调节剂。


一般多效唑等控旺药剂宜与水稻2叶期后至拔节前根据水稻长势喷施最好,而赤霉素或芸苔素等促进生长调节剂一般宜在作物长势不好或遭遇不良环境影响后及时喷施以调节生长最好。


五、叶面肥。


叶面肥一般在水稻需肥量较大,或水稻有缺肥症状,或根系不好肥料供应不足,长势不好时喷施最好。


另外,水稻生长期间一般高温天气较多,喷药时还要注意避开高温天气,以减少药剂蒸发,防止药剂毒害等。


一般要求上午10点前叶片无露水时,或下午4点后喷施药剂最好。尤其生物菌剂药剂,宜在傍晚喷药,避免高温或田间湿度不足时影响生物活性,降低防效。同时注意避开降雨影响。


总之,水稻具体什么时候打药最好?除考虑药剂品种因素外,还要根据病虫害发生为害特点,结合水稻生育期、气候条件等进行科学施药最好。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点赞 转发 让更多的农民朋友看到!!


稻麦巴巴


关于如何规避药害这个问题,大概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是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剂,在购买时要观察产品商标、生产厂家信息、农药登记证、农药登记准用作物和准用症状,如果这些实在是没感念,那就只能选择一个你信得过的当地的经销商。

一方面是准确用药、对症用药,要判断准确病虫害的种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用药,达到有效处理的效果。

一方面是分清楚要记得属性也就是PH值,虽然大多数是酸性但是又会有一些碱性的,要区分清楚避免出面混用造成损失。如果多种问题同时发生在使用前要咨询专业人员。

一方面是注意天气情况,根据病虫害的情况和使用的药剂,来调节上午用药还是下午用药。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卢成彬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笼统,除草剂,杀冲剂,杀菌剂,调节剂,叶面肥,每个药品都有它的特性,大部分药品都不要参合,不要过量,尽量避免高温时间段,大风天气,注意二次稀释,并且买药的时候多问下农药销售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爱在春天143789985


打杀菌、叶面肥最好早上七八点

打杀虫下午四点后

渗透性强的的杀菌剂不宜使用助剂,杀菌剂与杀虫药最好不要混用,非要混用最好不差过三种药剂,若混用出现乳白色状态就要放弃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