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郑国光出席九三学社中央第十三次科学座谈会

9月11日,九三学社中央第十三次科学座谈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

郑国光出席九三学社中央第十三次科学座谈会

郑国光表示,此次科学座谈会以“中国防震减灾对策”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讲话精神,研讨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防震减灾科技与管理措施,对提升我国防震减灾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他代表中国地震局党组和广大地震工作者对此次座谈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感谢。

郑国光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对防灾减灾救灾的高度重视,是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理论的重要升华和执政理念的重大进步,为做好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他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防震减灾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地震预测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科学难题,“小震致灾、中震大灾、大震巨灾”的状况仍没有根本改变。重救灾轻减灾的思想还比较普遍,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亟待进一步健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针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郑国光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一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和“智慧服务”四项科学计划为重点,动员优势力量,实施科技攻关。二是大力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运用地震风险有效防控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强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提高防震减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快完善防震减灾新格局。以社会需求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夯实责任,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法治保障”防震减灾新格局。四是高度重视综合减灾。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强化统筹各方力量,综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五是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地震灾害风险治理活动的政策措施,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的协调服务平台和信息导向平台,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依法参与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工作。

郑国光出席九三学社中央第十三次科学座谈会

中国地震局办公室主任唐豹、震害防御司司长孙福梁,四川省地震局局长吕弋培参加座谈会。

此次座谈会将为期3天,期间20余名国内防震减灾领域院士、专家、学者将围绕中国防震减灾对策主题,针对我国尤其是四川地区地震形势、防灾减灾技术和措施等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