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读书人站起来

叶德辉(1864-1927年),字奂彬,号直山,一号郎园,清末民初赫赫有名的大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

叶氏出身书香世家,其先祖叶梦得乃宋代文学家、藏书家,另一位先祖叶盛是明朝有名的藏家,其父叶俊兰虽以经商为业,但性耽书史及金石古泉币,藏书也很多。叶氏继承了其先祖遗留下来的唐宋诗文集,明毛晋汲古阁所刊经史残册,清代昆山顾氏、元和惠氏,嘉定钱氏等藏书。同时,凭借其雄厚的家庭财力,在北京,长沙等地大力购藏各家遗书。经过四十年努力,叶氏藏书近三十万卷,其中不乏后人也说:“长沙叶德辉等皆为国内知名藏书家。叶德辉观古堂藏书逾二十万卷。”“叶氏书话,赏趣于行文的自在、叙述之简明,一册在手,仿佛古书里的故纸烟云都一览而尽。其文字通达可诵,学术见解亦有出彩之处也。”

叶氏处世,为海内外名士,亦为地方一霸;以好书称,也以好色称。其好书,“所藏几二十万卷,异本重本插架累累,四库应读之书既已遍读,四库未见之书亦随见随读”;其好色,则逛青楼,捧旦角,粉头断臂,男女通杀。其好书亦如好色,故有“老婆不借书不借”的规条,又有诗云:“买书如买妾,美色看不厌。妾衰爱渐弛,书旧芳益烈。二者不可兼,得失心交接。有时妾专房,不如书满箧。……譬如豪家子,恋色拼一死。粉黛充后庭,复重西方美。又贪日女姿,爱听橐声履。书中如玉人,真真呼欲起。……买书胜买妾,书淫过渔色。”其好色而及于书,故又不辞诲淫之讥,汇辑房中、香艳诸书为《双梅景闇丛书》,更撰《于飞经》,实性学指南也。李肖聃记叶氏“刻《皇帝素女经》、《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等,于春宫密戏,导人以淫,轻薄少年争购之。”叶氏藏书丰富,书架上贴“老婆不借书不借”条子,书中夹有春宫画,用来防火;他说火神是女性,看了春宫画会不好意思,所以就不会来烧书了。

叶氏虽负盛名,其性端为人却多有悖谬之处。叶氏思想保守,性格顽劣,改良时代反改良,革命时代反革命。自谓“数十年轰轰烈烈,天子不得臣,国人皆欲杀”。不想后来果然因此而获祸,死于非命。1927年,国共合作北伐,湖南农民运动蜂起,叶氏复作联语联云:农运宏开,稻粱菽,麦黍稷,尽皆杂种;会场广阔,马牛羊,鸡犬豕,都是畜生。遂被农民协会处决,结束了他备受争议的一生。

1907年,刘师培携母带妻,与同盟会会员苏曼殊一起东渡日本。章太炎得知消息后手舞足蹈,哈哈大笑,说:“申叔(刘师培的字)来了,吾道不孤矣!”汪精卫问:“申叔是何人,使你如此欣喜?”章太炎说:“你不知道,此人是真正的绝世之才,国学界的凤凰,革命派中的狂人,更难得是,他的年龄只有二十二岁。”汪精卫诧异道:“二十二岁?那他的学问能有多高,竟可称其为国学界的凤凰?”章太炎笑而不答,一副极陶醉的样子,继而瞑目自吟道:“刘生今健在,东亚一卢骚。赤手锄非种,黄魂赋大招;人权光旧物,佛力怖群妖;倒挽天瓢水,回倾学海潮。”吟完,忽然睁大双眼,说:“这是别人赞他的诗,将他比作东亚的卢骚,你说他厉害不厉害?”章太炎素以狂狷闻名,当世之人没有几个他能看上眼的。但惟独对刘师培青眼有加。刘师培何许人也?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愈,江苏仪征人。出身传统经学之家,自幼熟读经史子集,聪明过人,记忆力极强。“为人虽短视口吃,而敏捷过诸父,一目辄十行下,记诵久而弗渝。”刘师培在北大教书时,体弱多病,但记忆力却不减当年。时常致函扬州家中索取典籍,说明在何橱何格、何排何册,家人一索即得,从无误记。刘师培授课时总是两手空空,不带片纸只字,信手拈来。哲学家冯友兰回忆当时上课的情形:“当时觉得他(刘师培)的水平确实高,像个老教授的样子,虽然他当时还是中年。他上课既不带书,也不带卡片,随便谈起来,就头头是道。援引资料,都是随口背诵。当时学生都很佩服。”

刘师培以一笔烂字出名。据说当年他考秀才时,主考官形容“字如花蚊脚,丑细不成书”。本不欲录取,但见其诗中有“木兰已老吾犹残,笑指花枝空自疑”这样的佳句,最后破格录取为第一名。在北大当教授时,刘师培的字被公认为倒数第一。他最怕在黑板上写字,不得已偶尔写一二字,也多是残缺不全。一次,陈独秀来听课。一堂课下来,刘师培在黑板上只写了一个“日”字,而且是用粉笔画了个圈,中间胡乱地加了一点。

刘师培为人不修边幅,蓬头垢面,衣履不整,看上去活像一个疯子。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时,一日,教育部旧同僚易克臬来访。见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馒头,面前摆着一碟酱油。由于他看书认真以至于将馒头在墨盒里蘸着吃,嘴和脸涂得一片漆黑。

刘师培初到北大时疾病缠身,走起路来弱不禁风、摇摇欲倒。文科学长陈独秀特准他刮风下雨请假不来。在北大,刘师培“讲学而不论政”,除教学和研究活动外,平时不大在校园中露面。他说,因“抱疾岁余,闭关谢客,于校中教员素鲜接洽”。当时他与今文学家崔适住对门。二人平时见面彼此恭恭敬敬,互称先生,且伴以鞠躬。但是一旦到了课堂上总是互相攻击对方,毫不留情。1919年11月20日,刘师培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享年36岁。

刘师培一生备受争议。作为国学大师他与章太炎齐名,被称为扬州学派的“殿军”。作为经学大师,刘师培在继承《左氏》家学的同时,将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吸收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来,开拓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境界,堪称是中国近代完全应用西学探讨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第一人”。刘师培在政治上的表现令人失望,他最初曾加入光复会及蔡元培主持的“暗杀团”,是十足的革命党人;东渡日本后成为无政府主义者;后来终于沦为清廷幕僚,成为筹安会“六君子”之一,支持袁世凯称帝,遭世人唾弃。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力排众议聘刘师培为文科教授,为的是“为中国保留一二读书种子”。就刘师培在晚清一代的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学术贡献而言,他堪称是一颗“读书人的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