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新玉米用來餵雞有很大的弊端,別為省那點錢而得不償失

新玉米用來餵雞有很大的弊端,別為省那點錢而得不償失

又是一年秋風涼,又是新玉米上市季節,我們養雞戶不少人看新玉米價格便宜比較划算,就開始收購新玉米餵雞,本想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養雞效益。可時常不如人願,天氣轉涼蛋雞採食量上升,本應該產蛋較大上升才是,而有些雞群卻出現拉稀,蛋殼發白過料等,產蛋提升慢,甚至徘徊不前,一般情況是新玉米惹的禍。

新玉米用來餵雞有很大的弊端,別為省那點錢而得不償失

玉米是飼料中能量居首,在雞飼料中的玉米所擁有的能量佔重要位置,是其他任何飼料能量不可及的。現在世界上玉米的第一作用是作飼料,有70%一75%;10%一15%作為工業原料,15%一20%作為糧食。

影響玉米質量的主要因素有成熟度、水分,收藏時間、破碎粒和黴變情況。水分含量高,不易貯存,易促使黃麴黴生長。黴變的玉米可降低適口性和雞增重,甚至出現中毒症狀。玉米含脂肪高,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玉米粒較易貯存,粉碎後易氧化黴敗變質,所以粉碎的玉米麵應儘快食用。

新玉米用來餵雞有很大的弊端,別為省那點錢而得不償失

新玉米要經過2次成熟,才可以將性能發揮到最大,剛上市的玉米,含不易被動物吸收的大分子多糖,粘性大,不易被吸收消化,而會引起拉稀消化不良等毛病。只有放置1個月以上,讓糧食第二次成熟,使大分子多糖轉化成容易吸收的澱粉,能量才能比較容易利用。這個過程也叫澱粉化過程。

玉米未澱粉化,由於能量不足餵雞後,降低消化率,蛋雞則表現減蛋,拉稀,消瘦。雞群加大雞腸道病發生,會增多用藥成本。

新玉米用來餵雞有很大的弊端,別為省那點錢而得不償失

​新玉米由於水分比較大,容易黴變。首先受損的是消化系統,所以最先表現出來的症狀是,頑固性腹瀉,肌胃炎等症狀。隨著黴菌在體內附著,黴菌毒素在雞體開始蓄積,長時間蓄積,會造成雞肝腎受損,免疫抑制,各種病就會接踵而至。導致雞越來越難養。

使用新玉米時,科學的做法是玉米放置1個月以後再用,也可以新陳按一定比例摻合,等一個月後全部換好。

新玉米在養雞中使用,還要注意黴菌的影響。所以還是儘量減少新玉米的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