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平舆县小吴村:创新农业产业 提升集体经济

“贫困户搞养殖与养殖托养中心合作,不扎本就能实现利润”。最近,平舆县东和店镇小吴村的两个现代农业产业养殖基地平舆县恒源畜牧养殖托养中心、平舆县中盛信达养殖托养中心打出了这样的一则广告来吸引养殖户。


平舆县小吴村:创新农业产业 提升集体经济


东和店镇小吴村驻村第一书记在养殖托养中心和管理人员交谈

为落实“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口”的庄严承诺,东和店镇小吴村不断挖掘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摸索完善贫困户帮扶方法和形式,变“输血”为“造血”,拔穷根、开富源。小吴村入党积极分子范亚飞、蒋云龙分别成立了平舆县恒源畜牧养殖托养中心、平舆县中盛信达养殖托养中心(两个托养中心目前可以托养60头牛、200只羊、5000只鸡),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牛、羊、鸡等进行集中托养,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可到托养中心务工。

贫困户吴油才、位小整夫妇就把自己家中的6头牛入股了蒋云龙的托管中心,除了每年入股分红所得外,每个月每人还能领到1800元的工资。位小整高兴的说:“我们的养殖规模小,技术有限,现在我家加入了托管中心,不但提高了养殖效率而且在托管中心工作还有收入,现在我们收入提高了也脱贫了,真得感谢党的好政策。

按照与养殖合作社签订的合同,贫困户再也不用自个跑市场,只管把鸡鸭养好。市场风险有村集体合作社来抵挡。2017年,小吴村贫困户纷纷养起了鸡、鸭、牛、羊,种上了芝麻、红薯、药材等经济作物,获得自我发展资金31万多元。

“我们这个平台的信息,每月更新一次,为土地需求者和土地出让者搭建一个桥梁,从这里就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的土地信息发布、登记以及土地经营权的转让。”驻村第一书记马战华说,“我们根据土地流转的需求,分门别类的划给我们村的三个主要种植专业合作社。”


平舆县小吴村:创新农业产业 提升集体经济


贫困户位小整在小吴村养殖托养中心工作

通过流转土地,在平顶山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范党恩,回乡创办了恒裕专业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600多亩,主要种植中药材;在湖北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蒋云龙,回乡创办了中盛远达专业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600多亩,主要种植大蒜等经济作物。三个专业种植合作社共计流转土地近2000多亩,带动全村贫困户200多人就业,平均月收入可达1500多元。麻旺的明旺专业种植合作社也流转土地200亩,全部实行规模化红薯种植,还建立了粉面、粉条加工厂。

大胆创新使用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热血青年。为了打破小麦玉米产量效益劣势,合作社的小伙子们把在大学里学到的诸如玉米剪苗技术、抽芯技术,不断在合作社中付诸实践,还把农业技术专家请到田间地头。看着新技术使用后的玉米地比没有使用新技术的玉米长势更好,合作社的年轻人也正在盘算着如何拓展提高,带领大家向更合理的农业发展方向前进。

相同的组织生产形式,却可以创造不同的价值,这就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也是小农农业和产业化农业的区别。小吴村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新的产业经营方式,创新产销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走出了一条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产业化路径。(李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