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聚焦農房」一眼千年,龍遊這個村將大“變身”

「聚焦農房」一眼千年,龍游這個村將大“變身”

推進農房體系構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升鄉村風貌,將村莊與當地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營造一處讓老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樂土。

在龍游各地農房體系構建過程中,如何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鄉村風貌成了幹部思考、村民關注的熱點。這不,最近有人向小編報料,廟下鄉廟下村將用當年老街青石板路的青石材在村口修建一個標誌性的景觀結點。

「聚焦农房」一眼千年,龙游这个村将大“变身”

“我們計劃用以前老路的青石板材,修建一塊門面性的牌子。讓所有來到廟下的人一眼就能知曉這裡的特色。上書‘一眼千年憶廟下’,以及‘紙、竹、糕、酒’這四樣廟下本地千百年來傳承的山貨、特產中的典型代表。”9月21日,廟下鄉副鄉長詹競證實了這個說法。

「聚焦农房」一眼千年,龙游这个村将大“变身”「聚焦农房」一眼千年,龙游这个村将大“变身”

這塊門面牌子是廟下村農房體系構建中,對農房整治拆後利用規劃的一部分。這個點子,走進了廟下村民們的心裡,也引出了許許多多的廟下故事。

「聚焦农房」一眼千年,龙游这个村将大“变身”

據廟下村老者介紹,老街青石路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朝。“兒時起我就聽父親講起,在他小時候就有了這青石板路。”67歲的黃榮生將這段歷史娓娓道來:“自古以來,廟下盛產山貨、米酒以及黃紙……”黃紙主要用途是製作當年點旱菸、煙槍用的火摺子。火摺子必須用很粗糙的土製紙捲成緊密的紙卷,用火點燃後再把它吹滅。 “在那個沒有電的年代裡,廟下的黃紙可是銷往全國各地的。”

「聚焦农房」一眼千年,龙游这个村将大“变身”

黃老回憶青石板老路的歷史

「聚焦农房」一眼千年,龙游这个村将大“变身”

黃榮生介紹,老祖宗為了販貨修了最早的青石板路,路正中央是青石板,兩邊是固定青石板的石子,路西面是一條排水的陽溝。最早的青石板路寬窄不一,均約1.2米。農用的兩輪推車和行人交匯需要有一方主動避讓才行。販黃紙的廟下先輩們將一捆捆黃紙紮緊,靠肩膀挑起扁擔、挑子,徒步沿著青石板路走到溪口出貨。

「聚焦农房」一眼千年,龙游这个村将大“变身”

黃老回憶青石板老路的歷史

「聚焦农房」一眼千年,龙游这个村将大“变身”

百年來,沿著青石板路,販經溪口,銷往各地的貨物除了黃紙,還有米酒、筍等各色山貨。時過境遷,廟下原有的青石板路由水泥路替代,大部分青石板被埋到了水泥底下,小部分則散落於農戶家中。

「聚焦农房」一眼千年,龙游这个村将大“变身”

直到去年年初,廟下村對老街進行重新規劃修整,再一次鋪上符合老街風貌的青石路,施工過程中,挖水泥路時,地底下這些有著百年曆史的青石板才重見光明。

「聚焦农房」一眼千年,龙游这个村将大“变身”

如今,又恰逢農房體系構建和風貌工作開展,廟下村將來如何規劃的問題引發了鄉、村各級幹部的思考。最終,有人提出,不妨讓這些百年之久的青石板以一種全新的形態,來呈現廟下千百年的歷史。許多村民們聽說此事,紛紛支持,更有不少黨員、幹部主動拿出了自家存有的青石板。於是有了開頭的報料與近來廟下村民們追思歷史的熱潮。

「聚焦农房」一眼千年,龙游这个村将大“变身”

據瞭解,廟下村整村的未來規劃中,除了青石板做的特色景觀結點,邊上還會做一個水車,並根據村莊原有特色對綠化、農房立面進行改造提升,新建公共廁所和文化廣場。此外,在廟上、廟下兩個自然村各規劃有一個停車場。

「聚焦农房」一眼千年,龙游这个村将大“变身”

為早日兌現這些藍圖規劃,廟下鄉、村兩級幹部正不遺餘力地開展農房體系構建相關工作,本週全鄉共拆除8戶違建,面積達578平方米。

龍游縣各鄉鎮(街道)“四必拆”情況一週一排名統計表(9.15-9.21)

「聚焦农房」一眼千年,龙游这个村将大“变身”

/江一帆 江 龍 圖片部分由採訪對象提供

監製/章承月

「聚焦农房」一眼千年,龙游这个村将大“变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