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後冷戰時代來臨,哪裡才是中產理財“過冬”的好去處?

財富管理,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需要在增值和風控的蹺蹺板上尋找平衡點的中產階級來說,尤其如此。

現金流與投資比例怎麼分配?理財產品如何配置?如何控制風險穩健理財?如何在增值的同時保障和提高生活品質?

中產階級已經成為中國金融行業發展的主力軍,但個人的資產規模和理財風險能力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大環境影響,要克服中美貿易摩擦、股市持續低迷、P2P爆雷、企業經營風險等等“黑天鵝”,想要讓財富不縮水甚至增值,可謂是“難上加難”。

最近很多朋友都私下問我,穩健高收益的理財渠道是否都銷聲匿跡了?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從美國的經驗看,投資者更加重視平臺團隊的信貸管理經驗和風險控制能力,但來自大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信託公司包括P2P等社會金融的各種理財產品依然眾多,可謂是百花齊放。未來,中國的金融行業也會在加強監管的基礎上,出現眾多細分領域,針對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提供各類個性化的周邊服務。

今天我就準備深入八一下,市場盤整之後,哪裡才是中產理財資金的好去處。


後冷戰時代來臨,哪裡才是中產理財“過冬”的好去處?


【互金平臺未來可期,短期內深度盤整洗牌】

先說核心觀點,我認為移動互聯網金融還將繼續成為社會理財的主陣地。

為什麼這麼說?原因很簡單,中國國有體制為主的大銀行,普遍的風險容忍度很低,壞賬率只要超過2%就會被銀監會約談,不太能夠接受風險相對高一點的業務,也使其投資理財產品很難達到令客戶滿意的收益率。

這就給正規持牌的社會金融機構,比如P2P、信託公司等平臺提供了機會。通過Fintech等新機會,使得管理更為精細化、提升服務效率、資金的獲取和流通成本更低、風險控制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檔位,這是P2P等互金平臺興起的核心價值所在。

而國家在基調上,也是“積極鼓勵互聯網金融平臺、產品和服務創新,激發市場活力”。

可以說,互聯網金融能夠以更細微的觸角和更創新的技術,來滿足個人投資需求。說白了,市場需求在那裡,必然會有企業去填補這個空白。

當然,P2P產品同質化、平臺收益趨同,特別是很多高風險、高收益的P2P平臺爆雷或面臨淘汰的危險,無疑讓行業經歷了一次殘酷的洗牌。

在我看來,更加嚴峻的監管政策和低迷的大環境下,競爭激烈的互聯網金融,很多劣幣和暗箱違規操作就沒法玩了,這對壞孩子是致命一擊,但對於好孩子來說就是快速跑馬圈地的好消息。

前不久網貸天眼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8月網貸平臺排行榜》中,陸金服、宜人貸 、拍拍貸位列前三,說明上市系平臺的實力得到了眾多用戶和業界認可,頭部平臺的品牌效應在明顯擴大,也說明互聯網金融在我國逐漸進入大者恆大、規範發展的新常態。

上市系股東實力和平臺實力,無疑成為這個冬天中產階層資本避險最好的去處。


後冷戰時代來臨,哪裡才是中產理財“過冬”的好去處?


【打鐵還需自身硬:上市系平臺的生存之道】

不合規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已經自生自滅,留下來的則是合規且創新的平臺。

財報數據顯示,陸金所2017年財富管理交易規模2.1萬億,同比增長37.9%;註冊用戶3383萬,同比增長19.2%。

大浪淘沙之中,能生存下來已屬不易,陸金所還活的這麼滋潤、這麼穩健,成為網貸平臺的NO.1,這就值得我們作為案例去深度剖析一下,新時期的互聯網金融核心競爭力到底有哪些。

互聯網金融在過去數年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有兩個難題橫亙在眾多平臺面前:一是對實力和收益安全的拷問,二是產品同質化的桎梏。

要解決這兩大難題,幾乎都沒有什麼捷徑。以陸金所為例,與一般的P2P相比,陸金所的優勢就突出體現在資金的安全性上。

其中國平安集團的上市系背景,七年金融生態的綜合實力和強有力背書,被認為是各類平臺中收益穩健、安全性極高的優質標的。

在風控和資金存管兩大直接關係投資者資金安全的核心能力上,陸金所早在2016年就進行了銀行存管,p2p產品更是引入了具有償還能力的擔保機構平安產險進行本息全額擔保,可以說是為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風險管理戴上了一個緊箍咒,讓投資者的資金更加安全。

這種做重風控求安全的做法,也普遍受到投資者認可。數據顯示,截止目前,陸金所的累計用戶已經突破了3800萬,並且開始進擊全球市場。

而不僅如此,陸金所還通過服務端、產品端、技術端的種種創新,找到了產品差異化的路徑。

通過平臺,集團在以AI、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Fintech技術的積累和沉澱,陸金所在行業內率先推出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體系,將投資者風險偏好與產品風險等級實現千人千面、精準匹配,讓合適的投資人買到合適的產品,而不是以前的盲買盲賣,讓資產配置及增值更加有的放矢。

為什麼陸金所等上市系能在互金爆雷的低潮期不僅沒有被淘汰,反而活得很好,迅速收攏市場。究其原因,除了打鐵自身硬(有上市集團支撐),還在於其對風控和差異化服務上不斷夯實根基,打破了行業同質化藩籬,也打開了自身的想象空間。


後冷戰時代來臨,哪裡才是中產理財“過冬”的好去處?


【中產投資者的終極選擇:智能、安全、便捷的“理財套餐”】

風控+存管,強大的實力加上超前的意識,讓陸金所這場安全之戰的頭號贏家,在多個行業排名中位列NO.1。而另一邊,許多互聯網金融平臺這一年來遭遇滑鐵盧,逐漸消失在消費者的視野。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監管機制與行業規則的重塑,在投資者日趨理性的當下,陸金所等實力派的未來是可期的。

不過,對投資者而言,與資金安全並重的,還有收益的穩定性與高增長。對於這個問題來說,Fintech+產品,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新的技術體系賦能,可以實現很多以前可望不可即的服務。比如,通過大數據去了解用戶是誰、他們在想什麼,甚至預測他們未來的投資取向、風險偏好及需求,從而給出個性化的投顧建議。

這種聽起來很美的故事,正在陸金所等技術巨頭受眾變為現實。

陸金所基於AI和大數據,為客戶提供資產配置的諮詢建議及投顧服務。結合旗下網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銀行存款、保險、股票等各種投資品類,針對不同人群不同人生階段的各種財富管理需求,進行綜合資產的管理配置。

而陸金所能夠快速將Fintech落地於現實場景,一方面源自於平安集團2017年以來擲地有聲的科技轉型,在ABCD(AI、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領域的技術沉澱;另一方面則源自於依託互聯網及科技力量,放大了理財業務的邊界,打通業務的全流程智能化,催生出更多的創新產品和服務場景。

當產品越來越多元,服務體驗越來越以個體為錨點來鋪設,理財效果自然愈發明顯,在所謂的低迷期實現收益的穩健增長才有了真實的可能性。

金融創新+科技發力,是一件相當複雜的事情,陸金所的實踐顯然為行業構築了一種全新的解題思路。而廣大焦慮的中產投資者,需要的正是這樣一道智能、安全、便捷的“理財套餐”。

王冠雄,著名觀察家,中國十大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主持和參與4次IPO,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教練。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發佈於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門戶、科技博客等近30個主流平臺,覆蓋400萬中國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詳情可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