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觉得白俄罗斯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为什么?

红龙军团长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

前苏联一共15个加盟国,俄罗斯与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关系最为亲密。苏联15个加盟国可以分为东斯拉夫三国、中亚五国、波罗的海三国、外高加索三国以及摩尔多瓦。其中,东斯拉夫三国就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与乌克兰。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署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事实上宣布了苏联解体。可以说,在苏联15个加盟国中,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同宗同源,最为亲密。

2014年,乌克兰却与俄罗斯闹翻。2014年,亲俄派、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拒绝在加入欧盟的协议上签字,导致了国内亲西方势力将其赶下台,亲西方的波罗申科成为乌克兰总统。与此同时,俄罗斯夺回了克里米亚半岛,又支持乌克兰东部的卢甘斯克州与顿涅茨克州脱离乌克兰。自2014年起,乌克兰因为与俄罗斯闹翻,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

普京、卢卡申科、波罗申科

那么,白俄罗斯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呢?个人并不认为白俄罗斯有成为下一个乌克兰的可能。

首先,白俄罗斯政局比乌克兰更加稳定。苏联解体以后,白俄罗斯经过了短暂的混乱,随即稳定下来。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白俄罗斯现任总统卢卡申科。从1994年起,卢卡申科开始担任白俄罗斯领导人至今,白俄罗斯是保持苏联特色最多的国家。卢卡申科被白俄罗斯人称为“老爹”,一直奉行亲俄罗斯的外交战略。有卢卡申科这位“老爹”在,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永远是兄弟。

其次,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联系非常密切。201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2015年,《欧亚经济联盟条约》正式生效。该条约旨在建立一个类似与欧盟的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组织,内容涉及能源、交通、工业、农业、关税、贸易、税收和政府采购等诸多领域。仅仅从《欧元经济联盟条约》来看,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联系非常密切,闹翻的可能性很低。

结论:乌克兰落到如今的下场,与其国内政客的短视不无关系!只要白俄罗斯领导人不一头倒向西方,就不会落到四分五裂的下场!


美国观察室


号称欧洲垫脚布的波兰,对俄罗斯(包括苏联)的恨,那是侵入灵魂里的。当然,波兰对俄罗斯的惧怕,也是侵入灵魂里的。先不考虑如果俄罗斯与波兰打起来,美国会不会帮波兰,仅从地理环境上,都让波兰对俄罗斯非常忌惮。

俄罗斯位于波兰东部,但波兰东部多以平原、低地为主,没有崇山峻岭作为军事意义上的屏障。有人会说,不对吧,波兰虽然与俄罗斯接壤,但与波兰接壤的俄罗斯地盘只是面积1.51万平方公里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加里宁格勒州的总人口也不过100万,如果俄罗斯从地面进攻波兰,加里宁格勒州这么小的面积,如何能容下几十万的地面部队?何况波、俄边界线也就200公里左右,大规模的地面战在这里能打得开吗?
波兰担心的,可能还不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飞地,而是另一个国家。波兰担心这个国家可能会随时倒向俄罗斯,一旦俄罗斯要打波兰,这个国家可能会放开自己的边界,让俄军从东线向西方潮水般杀过来。
这个国家就是白俄罗斯(白罗斯)。

白俄罗斯是个内陆国,面积20.76万平方公里,首都明斯克。值得一提的是,白俄罗斯有五个邻国,其中有四个仇恨俄罗斯。白俄罗斯西北是立陶宛与拉脱维亚,正南是乌克兰,正西是波兰。另外一个不仇恨俄罗斯的,正是俄罗斯自己,位于白俄罗斯正东方向。
在前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国中,白俄罗斯存在感不是很高,但地位却很高。苏联在联合国之初,要求拥有三张票。除了苏联这一张票,还有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两张票。
在西方看来,白俄罗斯是个比较无赖的国家。原因自然只有一个: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比较亲近。西方的逻辑就是这样:谁不想当西方的走狗,谁就是无赖。而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关系近,是有历史原因的。白俄罗斯人口约有950万,大多数人都信奉东正教,俄罗斯的主要宗教也是东正教。东欧仇恨俄罗斯的那些国家中,很少有信奉东正教的。

苏联早已灰飞烟灭,但白俄罗斯却是苏联味道最浓郁的前苏联加盟国,人称“小苏联”。而俄罗斯又是苏联的直接继承国,对苏联的态度越来越正面。这两点,都决定了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亲如兄弟”。
这些情况,都让波兰对白俄罗斯非常的担心。无他,白俄罗斯正东是俄罗斯,正西是波兰。对波兰来说更要命的是,白俄罗斯的地形,比波兰还要简单。
波兰的地形是南高北低。南部与捷克以苏台德山脉为界,与斯洛伐克与西喀尔巴阡山脉为界,地势较高。但越往北,波兰的地势越低平。二战时,苏联反攻德国时,之所以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杀到柏林,波兰一马平川的地势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讲德国之所以能迅速杀到莫斯科城下,波兰的平原地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白俄罗斯是什么地势?一言以蔽之:绝大多数都是无险可守的平原。正北部,白俄罗斯与拉脱维亚173公里的边界,有一条西德维纳河(拉脱维亚称道加瓦河),多是河流两侧的平原。白俄罗斯西北是立陶宛,边界除了中段有一些海拔略高的地区,剩下的也多是平原。另外,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就位于白俄罗斯与立陶宛边界中段高地西侧。
这段略高海拔地区东南,是被称为“白俄罗斯垄岗”的丘陵山区。白俄罗斯垄岗以东,是奥尔沙高地,位于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交界西侧。除此之外,白俄罗斯可能再也找不到什么丘陵了。
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接壤有奥尔沙高地,而在俄罗斯一侧还有斯摩棱斯克——莫斯科高地。但是,这两处高地都呈东、西向分布,而不是南、北向分布。换言之,即使白俄罗斯想阻挡俄军西进,白俄罗斯也是有心无力。俄军从俄、白边界的北部平原和南部平原都可以轻松的进入白俄罗斯。要知道,白俄罗斯与俄罗斯边界长达1283公里。

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长达1084公里的边界,可以说“什么都没有”,除了平原还是平原。而乌克兰也担心白俄罗斯放开边界让俄军进来。这样,俄军就可以直接面对乌克兰的北部,这将对乌克兰造成致命威胁。
接下来就是白俄罗斯与波兰的边界,398.6公里。白俄罗斯与波兰的边界与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边界差不多,也几乎是“一无所有”。波兰与白俄罗斯的南部以布格河为界,布格河边界东侧,是堪称是白俄罗斯最有名的城市——布列斯特。1918年3月3日,刚成立不久的苏联在此与德国签订了著名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和布列斯特的知名度相比,首都明斯克的名气可能都要略逊一筹。
对波兰来说,暂时不用担心乌克兰会被俄罗斯整体吞下,俄罗斯应该还不具备这个综合实力。但是,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关系实在太特殊了。乌克兰全面倒向俄罗斯,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但白俄罗斯全面倒向俄罗斯,可能性较大。有人曾醋意浓浓地评论:白俄罗斯只是披着国家外衣的俄罗斯的一个州。当然,如果按这个标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又何尝不是披着国家外衣的美国的一个州?

图-白俄罗斯街头
不仅是波兰担心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关系,美国同样希望白俄罗斯能站在反对俄罗斯的最前沿。可是,凭什么呢?让白俄罗斯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给美国当炮灰,美国开多少工钱?即使美国给白俄罗斯开出天价,白俄罗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也不敢和俄罗斯翻脸。两害相衡从其轻,所以,白俄罗斯宁可选择和被西方孤立的俄罗斯为友,也不敢轻易上美国的船。

地图帝


白俄罗斯要成为乌克兰是要有前提的。木叔可以就这个前提来分析一下。谈两点内容:

第一,乌克兰之所以和俄罗斯关系闹僵,主要原因是乌克兰高层变化,引发了外交方针的根本性改革,亲西方与反俄成了主旋律,俄罗斯才对乌克兰“痛下杀手”。

苏联解体后很长一段时间,乌克兰和俄罗斯关系不错。特别是库奇马总统时期,两国甚至签署了友好条约,俄罗斯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乌克兰,这也是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吞并后,乌克兰和西方指责其违约的重要原因和理由。

库奇马之后的乌克兰局势开始发生波动,直到2013年该国发生革命,导致腐败透顶的前总统亚努科维奇竟然放弃国家,跑到莫斯科寻求政治避难。新上台的乌克兰高层则一边倒亲西方,使得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此后俄罗斯一步一步对乌克兰实施蚕食,西方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双方才闹到今天的地步。

白俄罗斯如今和俄罗斯是准联盟的关系,双方就差签署一个合并条约了。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都是十分密切,与乌克兰和俄罗斯的隔阂完全不同。

第二,白俄罗斯目前和俄罗斯的关系看不到变化的迹象,不过卢卡申科一旦离去,未来不排除类似乌克兰与俄罗斯关系闹僵的可能。

木叔注意到最近白俄罗斯确实有一些迹象,让他们疏远普京。

1)2014年联合国就乌克兰领土文章问题投票,卢卡申科的白俄罗斯是走平衡的。既表达了反对西方认为乌克兰领土主权统一,承认克里米亚事实上是俄罗斯一部分的态度,同时没有公开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的合法性,而是抨击普京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

2)2个月前卢卡申科认为在欧亚联盟中,俄罗斯做的还不够,特别是俄罗斯的一些出口和关税问题其实损害到了白俄罗斯的利益。这种公开分歧也是比较罕见的。

3)就在前几天,卢卡申科公开对普京可能在白俄罗斯部署军队或者导弹等军事问题发言称,他看不到此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算是比较公开地驳斥了普京的面子。

这三点说明卢卡申科还是有自己想法的,也可能是再给自己找台阶。要知道虽然他被视为是欧洲最后一个独裁者,但与西方关系还可以。当年奥巴马笑嘻嘻地和妻子米歇尔,与卢卡申科以及他的小儿子合影留念就是一个例子。

因此,卢卡申科和普京虽然关系密切,但一旦俄罗斯对白俄罗斯在各个方面过于施加压力,他乃至他的继任者可能就会把天平向西方倾斜。


你如何看待这个话题?


木春山谈天下


白俄罗斯与乌克兰有很多相似之处,同为前苏联欧洲部分的加盟共和国,两个国家的主体民族都约占总人口的80%,但是两个国家独立之后,却遭遇了完全不同的境遇。作为前苏联最富裕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急速衰落,而白俄罗斯却保持着平稳增长,2017年白俄罗斯人均GDP已经是乌克兰的一倍以上。可以说,白俄罗斯已经成功的渡过了前苏联解体之后的过渡期,但是20多年来白俄罗斯一直凭借卢卡申科一己之力维持稳定,卢卡申科下台之后能否实现政权平稳过渡,才是白俄罗斯能否最终避免乌克兰命运的关键。

如何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是两国现在命运迥异的核心

从前苏联解体的那一刻,白俄罗斯与乌克兰领导人在对待前苏联和俄罗斯的态度上就差异很大。在苏联的最后时刻,白俄罗斯依然在积极与其他加盟共和国联络,希望能够保住苏联。卢卡申科上台之后,不仅与俄罗斯的关系非常密切。1996年,白俄罗斯还与俄罗斯签署了《成立主权国家共同体条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还建立了关税联盟,卢卡申科的这一系列举动都是在意图重建一个类似前苏联的国家联盟。20多年来,白俄罗斯虽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太好,但是后方俄罗斯从来不给白俄罗斯添乱,使得白俄罗斯始终没有出现严重的内乱,实现了较为平稳的增长。

反观乌克兰,从2004年库奇马下台之后,就开始在亲俄还是亲西方这一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上反复徘徊。2004年的橙色革命和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严重消耗了乌克兰的国家实力,国内乌克兰和俄罗斯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急剧恶化,整个国家陷入了分裂和纷争之中,难以自拔。独立后的乌克兰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的独立国家,忽视了自己与俄罗斯之间的历史渊源和巨大的实力差距,正是俄罗斯的连续两次出手,打乱了乌克兰的国家发展进程。

如何实现平稳的权力交接,是白俄罗斯面临的最大课题

现年74岁的卢卡申科已经执掌白俄罗斯最高权力24年。无论是10年后还是20年后,白俄罗斯总要进行一场权力交接,要知道乌克兰也是在库科奇下台之后,权力交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卢卡申科瞩意的接班人小儿子尼古拉,目前只有14岁,20年后也只有34岁,届时能否控制住白俄罗斯的政局不发生大的内乱,恐怕卢卡申科自己心里也没有谱。

其次,白俄罗斯的战略地位一点也不比乌克兰差。乌克兰顶着俄罗斯的腹部,而白俄罗斯则直接隔在俄罗斯与北约集团的中间。俄罗斯是绝对不能允许白俄罗斯倒向西方国家的。如果白俄罗斯在卢卡申科之后,新任的领导人改变与俄罗斯的亲密关系,白俄罗斯很有可能超越乌克兰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博弈的新焦点。

更重要的是,普京执政之后,俄罗斯已经多次提出要与白俄罗斯完全合并,此前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签署的《俄白联盟国家条约》,也使得俄罗斯有足够的法理基础,在白俄罗斯内乱时直接出兵干预。可以说,仅凭这一点,白俄罗斯就比乌克兰的风险更高。

俄罗斯还十分强大的情况下,对于象白俄罗斯、乌克兰这样的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俄罗斯的关系密切相关。如果白俄罗斯将来拎不清,一味听信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挑唆,将来重蹈乌克兰的覆辙也并非不可能。


冲击时评


白罗斯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回答这个问题还得看我们从哪个角度去分析,如果你要问白罗斯会不会像乌克兰一样发生亲西方的颜色革命,那我的回答是很有可能,并且这几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如果你问白罗斯会不像乌克兰一样发生分裂并且还被俄罗斯侵占土地,那我的回答则是这种可能性不大。
(白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首先如果我们从外交立场来看,其实白罗斯像乌克兰一样倒向西方只是早晚的事情。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至今,当初属于苏联阵营的中东欧国家大多数都已经走上了亲西方的道路。并且那些倒向西方的国家基本都已经发展得比较富足,而像白罗斯和乌克兰这样转变比较慢的国家在欧洲则算是相对比较贫穷落后的。

阻碍乌克兰和白罗斯等国摆脱俄罗斯影响并倒向西方的往往不是这些国家的民众,而是掌握这些国家政权的政治强人。卢卡申科自1994年至今一直担任白罗斯总统职位,并且他始终拒绝西方民主,同时白罗斯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苏联时期的经济特点。卢卡申科想要终身为白罗斯人民服务,甚至他已经在着力培养自己的儿子做接班人,而西方的价值观会威胁到卢卡申科的政权稳定,所以白罗斯政府一直不愿意走亲西方的道路。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


然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乃是世界整体发展的大趋势,这不会因为个别人的意志而发生改变,卢卡申科可以保证自己政权一时的稳定,但是他终究难以保证白罗斯永远走他期望的道路。白罗斯乃是一个小国,它又靠近西方国家,所以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势力很容易在白罗斯国内渗透,这最终会改变白罗斯的国运。我们几乎可以断定,白罗斯迟早有一天会远离俄罗斯倒向西方,从这个角度来看,白罗斯无疑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

不过白罗斯爆发类似乌克兰的颜色革命并不代表它就一定会像乌克兰一样面临内部分裂或者被俄罗斯侵占土地的命运,实际上俄罗斯侵占白罗斯土地的可能性非常小。俄罗斯之所以能够分裂乌克兰并且兼并克里米亚,这主要还是因为乌克兰东部和克里米亚地区原本就有很多的俄罗斯人,俄罗斯人在乌克兰国内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20%,并且这些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这些地区的民众则普遍比较亲俄罗斯,所以当乌克兰倒向西方的时候,该国国内会发生分裂。


(白罗斯地图)


尽管俄罗斯人在白罗斯国内属于第二大民族,但是俄罗斯人占白罗斯总人口的比例只有8%,这一比例还不到乌克兰的一半,因此白罗斯国内的分裂对立情绪原本就没有乌克兰那么严重。随着近些年白罗斯政府不断加强对国内俄罗斯人的管控,将来俄罗斯想要分裂白罗斯只会越来越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白罗斯成为下一个乌克兰的可能性不大。
(卢卡申科和普京)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最后得出结论,如果仅仅是从政治经济发展以及外交立场的角度来看,那么白罗斯应该迟早会和乌克兰一样远离俄罗斯倒向西方,但是如果从倒向西方的过程来看,白罗斯成为下一个乌克兰的可能性不大,它大概并不会像乌克兰一样被俄罗斯侵占土地,而且还陷入了内部的分裂。


李姓先生


白俄罗斯很难成为下一个乌克兰。有人说乌克兰现在的政局属于咎由自取,是一群政客的短视造成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有权决定自身发展究竟是加入哪一个国际体系当中。当然,我们暂且不考虑欧盟接纳乌克兰是否会给乌克兰的经济增长产生助力,但是就之前的情况而言,乌克兰没有加入北约和欧盟乌克兰的经济也确实多年不见起色。面对乌克兰国内经济发展的可能有两种选项,第一种走不通,那么第二种就成为乌克兰唯一的选项。这其实与乌克兰国内的政客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对于民众而言,只有两种选项的情况之下,一种走不通自然大家都想试试第二条路。很多人说乌克兰为什么不采取一种比较中立的外交政策?面对西方与俄罗斯在东欧的较量非此即彼非表及里想要维持一个中立的状态,谈何容易。很可能造成的结果是两边都不讨好。之前所说的两种选项,一个都选不了。乌克兰,想要发展国内经济显得过于迫切,对于欧洲的接纳乌克兰显得非常急切,这直接刺痛了俄罗斯,如果说乌克兰的政客或者政治家们想的太过简单了,倒是可以理解的。



反过来我们看白俄罗斯,在前苏联的15个加盟国当中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曾经是关系最好的三个国家。也是苏联建成的主体,但更是苏联解体的三大推手。而且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历史上同宗同源。但是2014年两个国家彻底闹掰了。暂且不说乌克兰的对错,单就俄罗斯而言,做法依然存在大国沙文主义的情况。即便我们不说克里米亚半岛的归属问题,在乌克兰东部的两个州直接脱离乌克兰的管辖与俄罗斯直接对话显然损害了乌克兰的主权。这也使得两国的裂痕更大。乌克兰十分想加入北约,而亲俄的乌克兰总统克鲁娅维奇拒绝在其协议上签字。



虽然被赶下台这也属于乌克兰内政,俄罗斯不便过多插手。当然俄罗斯可以以人道主义的名义保住这个亲俄派的总统。但是同宗同源的两个国家面对巨大的分歧首先应该想到的我想不应该是夺取对方的国土鼓动地方自治。这绝对不是分歧的解决方法,甚至是激化矛盾的方法。在乌克兰的人口构成当中,亲西方派的民众显然更多一些,而且中央政府也处在这些人的掌握之中。民众想要钱,想要更好的生活待遇,但却被一个国家损害领土主权而且至今自己国家的未来都被一个军事强国所牵制。这种民众间的敌视基本也将乌克兰一分为二。



但是话说回来,这种状态在白俄罗斯几乎不存在,因为白俄罗斯的证据比乌克兰更加稳定。在苏联解体之后,白俄罗斯也有短暂的混乱,但是很快安定下来。白俄罗斯至今也是保留苏联特色最多的国家。一直奉行亲俄罗斯的外交战略。并且两国关系十分紧密,两国还签署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希望建立一个类似于欧盟的东欧国家各方面的经济联合,所以白俄罗斯是不会成为乌克兰的。



但乌克兰的命运就显得有些悲惨。但是白俄罗斯国内的一些苗头也不能忽视。虽然白俄罗斯是在苏联解体之后保留苏联特色最多的国家,但是白俄罗斯近年来也采取一些民族化的方式,并且与乌克兰相类似的是周边国家大多也已经加入欧盟。经济状况虽然算不上好,但至少不差。一旦俄罗斯在西方的制裁之下,迟迟无法走出困境。那么白俄罗斯是否真的愿意当俄罗斯的难兄难弟?坚持到底,还真的不好说。


世界史图鉴


首先纠正一个问题:白俄罗斯实际上应该被称作是白罗斯,这一点该国驻华大使馆还特地发文通告过。其次,从白罗斯对于“白俄罗斯”这个名字的敏感度就能看出,其与俄罗斯的界线还是很明显的,哪怕已经开始了一体化也是如此。白罗斯人对于自己的国家有着独特的自豪感,并不能凭空认为白罗斯是俄罗斯的附从。

但是说到白罗斯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这种问题,其实换句话说就是白罗斯会不会遭遇颜色革命的问题。这已经不是问题了,任何不被西方完全经济殖民的国家都正在遭遇颜色革命,只不过是程度的缓急罢了。白罗斯得益于强人卢卡申科的多年执政,目前来看是较为稳定的,短期内很难出现如乌克兰一般的动乱。

但是正因为白罗斯对于自身地位的判断,以及西方无孔不入的颜色革命,因此从长期来看白罗斯仍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到底会还是不会取决于许多因素,单单用是或否来回答是绝对不正确的。如果硬要一个回答,在资本主义出现了式微苗头,正义之声却仍迟迟未到的现在,白罗斯肯定会出现如乌克兰一般的动乱,但是绝不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


区域拒止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乌克兰自独立以来一直实行西方民主制度,国家实际已分化成俄语区和乌语区二元制国家,每到选举,这两派斗争互相倾轧不已。这种两派斗争隐患为国家分裂提供了滋长的土壤,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为了形成一个正常的乌克兰国家带来了契机,乌克兰看似分裂,但乌克兰国家分得了约93%的领土,占乌克兰人口25%,以俄罗斯族为主的俄语区(克里米亚和顿巴斯二小国)仅得约7%的领土。

至于未来白俄罗斯会不会沦为第二个乌克兰,这种对比没有可比性。首先,白俄罗斯历史上没有像乌克兰那样分东西两部,白俄罗斯也没有实行西方民主制度,国家从来没有因为选举,因为两派斗争而沦为白语区、俄语区二元化。从这两点来看,白俄罗斯极难重复乌克兰的道路。

白俄罗斯政治上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强人政治,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权力交接我们已得到答案,当老一代强人谢幕,新一代强人很快完全掌权,形成新一代强人政治,完成世代交替。将来,俄罗斯如此、哈萨克斯坦也是如此,白俄罗斯当然如此。

长期来看,白俄罗斯不会重复乌克兰的道路,因为白俄罗斯政治体制根本不会让国家有机会,像乌克兰那样朝民族两派斗争风向演变。


丰都判官33号


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历史上也拥有很深的渊源,三国也是苏联最早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苏联解体,尤其是东欧各国纷纷加入美欧阵营以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成为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对峙的前沿阵地。

大国博弈之地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无论历史还是现实命运,其实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如今,随着西方国家东进,乌克兰脱俄入欧,乌国随即而来的则是无穷的动荡和被肢解的结局。白俄罗斯尽管依然一切风平浪静,但白国的危机其实也一直存在,而一旦其发生变故,甚至可能连乌克兰还不如。


白国是当今世界与俄罗斯关系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国内各项领域和俄罗斯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国也是坚定的盟国关系。而白国能够依然与俄罗斯维持较好关系的主要原因,则是其总统卢卡申科的强权统治。卢卡申科是白国第一个总统,从1994年一直担任至今,且未来有家族接班的可能。而卢卡申科与俄罗斯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另一方面,卢卡申科与西方统治价值完全相悖,如倒向西方则意味着卢卡申科家族的灭亡。因此,卢卡申科唯有倒向俄罗斯,因而俄白两国能够维持这二十多年来的亲密关系。

然而,俄白两国的裂痕也在增加。一方面,俄罗斯曾多次希望白国能够并入俄罗斯,但白国并没有遂俄罗斯之意。另一方面,白国对俄罗斯的戒备以及去俄化也在与日俱增。如现在在称呼白俄罗斯的汉文名称上,白国就要求使用“白罗斯”,而避免将白国与俄罗斯扯上关系。


白国的众多邻国中,目前大多都成为了欧盟的一员,而欧盟各国的情况都好过白国很多。在强人卢卡申科以后,白俄罗斯人像乌克兰一样,希望倒向西方国家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目前的卢卡申科能够压制住这样的倾向,但恰恰卢卡申科本人,就是此后白国命运飘忽不定的最大威胁。

但白俄罗斯毕竟不是乌克兰,白国的所处位置更加特殊,俄罗斯不可能允许白国倒向西方。如果乌克兰在倒向西方面临被肢解的结局的话,那么白国如果倒向西方必然面临直接被俄罗斯吞并的命运。当然,后卢卡申科时代,即便白国不倒向西方,而只要白国一旦不稳,被俄罗斯吞并是必然的。

除非俄罗斯此后解体,否则白俄罗斯的命运不可避免。


苏绽


会的,简单来说就是会个锤子!毕竟像乌克兰这样自废武功的国家可谓世间少有。

2014年3月16日开始,以克里米亚公投为起点,克里米亚半岛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便迅速完成了从乌克兰阵营到俄罗斯阵营的切换,其改旗易帜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而克里米亚的“回归”也标志着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的彻底决裂,虽然俄罗斯承受了更多不疼不痒的经济制裁,但得到领土的它在黑海地区占据了更多的战略主动权。

相反,因为失去了克里米亚半岛,乌克兰憋屈的海岸线再度被割肉,距离内陆国仅有一步之遥。

从世界第三拥核大国到如今的遍体鳞伤,乌克兰用将近30年时间,成功演绎了一个失败者的经典案例,令所有人都不胜唏嘘。

而更要命的是,乌克兰的命运在独联体国家中绝非个例,事实上作为苏联解体的副产品,今天的独联体国家除波罗的海三国和哈萨克斯坦外,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独联体发展都不尽人意。

白罗斯作为东斯拉夫三兄弟之一,也和乌克兰一样,夹在俄罗斯与西欧国家之间,两国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比如都曾拥有恐怖的核武器,而且都进行了弃核操作。

但将近30年过去,白罗斯还是那个白罗斯,乌克兰却早已满目疮痍,物是人非。

那么为何会出现如此悬殊的差异呢?白罗斯会不会重蹈乌克兰的覆辙?静夜史认为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因为乌克兰是唯一的,包括失败。

静夜史认为,几个因素的存在,决定了白罗斯不会成为乌克兰第二:

1、位置尴尬

在位置决定战略价值的今天,白罗斯的战略价值几乎没有。

乌克兰之所以和俄罗斯闹翻,根本原因在于苏联解体后,北约和欧盟的不断东扩,使乌克兰成为夹在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之间的缓冲。而作为缓冲的乌克兰,无视自身东西撕裂的事实,强行一路向西,最终导致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制,收回克里米亚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惩罚和敲打。

白罗斯虽然和乌克兰一样地处俄罗斯与欧洲对峙的最前沿,但不是唯一的前沿。

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之所以疯狂争夺乌克兰,除了乌克兰是俄罗斯的西南大门,不容有失之外。乌克兰也是关乎俄罗斯黑海舰队安危的重要一环,更是未来俄罗斯染指巴尔干半岛的必经之地,所以俄罗斯志在必得。

但是白罗斯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在北线的对抗中,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个国家已经将反俄的前线推到了俄罗斯家门口,白罗斯不再具有唯一性。

除此之外,针对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白罗斯也无法提供俄罗斯最需要的便利,因为不接壤。所以白罗斯对俄罗斯和欧洲国家而言都显得太过鸡肋,这使白罗斯无法成为乌克兰第二。

2、体量太小

体量是一个国家价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自从全球化兴起以来,单打独斗就几乎告别了历史舞台,盟友的前呼后拥才是成功的标配。而对于围剿俄罗斯不遗余力的西方国家而言,乌克兰无疑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乌克兰占据着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素有欧洲粮仓的美誉。

虽然今天的乌克兰总人口只有不到4500万,且依然在不断减少,但乌克兰仍旧保持了超过20万的武装力量。

虽然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但摇旗呐喊也是好的。最要命的是一旦乌克兰选择向东或者向西,都将成为敌方在黑海地区争夺权益的重大阻碍。

但白罗斯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其只有乌克兰国土面积1/3的体量,使得白罗斯无论倒向哪里,都不会成为对方的绊脚石。

当然,作为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加上俄罗斯噬土成性的特点。使得俄罗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施展自己影响力的机会,包括“保护”白罗斯。

3、领导卓越

优秀的国家领导人是国家之幸,这句话对于独联体国家而言尤其适用。

简单说来,作为苏联的继承者,无论乌克兰还是白罗斯或多或少都有苏联强大集权的影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领导人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本国的前途和命运。

在这样的背景下,白罗斯诞生了卢卡申科总统,并成为白罗斯人敬仰的“老爹”。

与此同时,虽然乌克兰出现了更多领袖人物,但由于难以平衡东西部关系,加上俄罗斯和欧洲国家差距越拉越大,这使得乌克兰高层基本奠定了“一路向西”的基调,除亚努科维奇外,剩下的领导人都是如假包换的亲西派。

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比如波兰,投靠西方一点儿问题没有,但乌克兰不一样,因为它是俄罗斯的西南大门。所以乌克兰的“西去”注定受到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制,而克里米亚事件也绝不是结束。

可惜的是,所有代表寡头集团的乌克兰领导人,都习惯性地将乌克兰推向西去的不归路,乌克兰民众过得好不好无所谓,自己一定吃得脑满肠肥。

但毕竟西方国家太远,而俄罗斯却很近,不处理好与俄罗斯的关系,不仅俄罗斯不答应,连乌克兰东部的俄罗斯州也不答应。

相比之下,白罗斯在卢卡申科的领导下,除最大限度保持了苏维埃痕迹外,还尽可能在不得罪俄罗斯的情况下与俄罗斯保持距离,这种高超的玩法使得白罗斯不仅没有被社会动荡压垮,反而在俄罗斯的援助下蒸蒸日上。

而政治模式带来的强大惯性,注定了即便卢卡申科不再,白罗斯依然能够在既定路线上走很长时间,而乌克兰也必将在内忧外患中继续沉沦下去。

所以,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成为乌克兰,当然也包括白罗斯。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