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水滸傳》中武松為何冤殺家妓玉蘭?

陳縱橫


《水滸傳》的原著中,武松和玉蘭並沒有電視劇中展現出來的纏綿感情,因為現代人對於愛情特別看重,《水滸傳》的電視劇中,對武松和玉蘭的“愛情故事”作了大量的擴充和演繹,以致於使得觀眾有所誤解,覺得武松和玉蘭之間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糾葛,其實不然。

縱觀《水滸傳》的原著,中秋節時,玉蘭出場當著武松的面,唱了一曲蘇學士的《水調歌頭》,和武松只是一面之緣。雖然是張都監親口許諾配給武松,並且說是“數日之間,擇了良時,就給他做個妻室”,但談不上有濃厚感情。

而且,武松酒醉後,正待脫衣去睡,後堂中一片喧譁,說是有賊,武松自恃勇力過人,心想,張都監如此抬愛我,如何能不去見義勇為,抵擋和捉拿賊人?當他走過去時,正是這個玉蘭誆他:“有一個賊,跑後花園去了。”結果,武松大踏步闖入後花園時,就中了埋伏,有人撇出一條板凳,將武松絆倒了,然後七八個軍漢給武松來個了五花八綁。

所以武松心中,肯定把玉蘭認定為和張都監同流合汙,陷害他的一黨。至於玉蘭身處丫環地位,此事由不得她做主,武松這樣粗疏鹵莽的漢子,卻不計較了。要說武松後來殺張都監滿門,也是有些過分的,像什麼後槽餵馬的,兩個女使丫環,都統統殺了,這些都是和張都監關係不是太重要的人,尚且殺死,當然拿捉武松的親隨家人和張都監的夫人,以及有陷害他重大嫌疑的玉蘭,都給殺死了。而且,武松還又尋了兩三個婦女(大概是張府上的婆子親戚之類),也都搠死在地下。

這其實反映了武松過於心狠手辣的一面。但是,古代的道德觀念和今人有所不同,古人習慣了株連,在封建社會,往往是一人犯事,全家抄斬,一門良賤,玉石俱焚。所以古人覺得武松殺了張都監滿門老小,並不什麼太大的過惡。更不必說殺了玉蘭這個有幫兇嫌疑的女人,電視劇上,把武松殺玉蘭演繹得百般糾結,十分不忍,其實是非常失當的。演繹得越多,越對武松的形象損害大。如果武松是個不懂感情的粗疏漢子倒也罷了,為什麼他知道了玉蘭對自己的深情,還要殺玉蘭,那就更可惡了。


江湖夜雨


事實上關於玉蘭的死,很多人是受到誤導的。

不論是百回本還是百二十回本亦或者七十回本的《水滸傳》,武松血濺鴛鴦樓的故事都是一樣的:

武松趕入去,一刀先割下頭來。蔣門神有力,掙得起來,武松左腳早起,翻筋斗踢一腳,按住也割了頭;轉身來,把張都監也割了投。見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鍾子一飲而盡;連吃了三四鍾,便去死屍身上割下一片衣襟來,蘸著血,去白粉壁上大寫下八字道:“殺人者,打虎武松也!”把桌子上器皿踏扁了,揣幾件在懷裡。卻待下樓,只聽得樓下夫人聲音叫道:“樓上官人們都醉了,快著兩個上去攙扶。”說猶未了,早有兩個人上樓來。武松卻閃在胡梯邊看時,卻是兩個自家親隨人,——便是前日拿捉武松的。武松在黑處讓他過去,卻攔住去路。兩個入進樓中,見三個屍首橫在血泊裡,驚得面面廝覷,做聲不得,——正如:“分開八片陽頂骨,傾下半桶冰雪水。”——急待回身。武松隨在背後,手起刀落,早剁翻了一個。那一個便跪下討饒。武松道:“卻饒你不得!”揪住也是一刀。殺得血濺畫樓,屍橫燈影!武松道:“一不做,二不休!殺了一百個也只一死!”提了刀,下樓來。夫人問道:“樓上怎地大驚小怪?”武松搶到房前。夫人見條大漢入來,兀自問道:“是誰?”武松的刀早飛起,劈面門剁著,倒在房前聲喚。武松按住,將去割頭,刀切不入。武松心疑,就月光下看那刀時,已自都砍缺了。武松道:“可知割不下頭來!”便抽身去廚房下拿取朴刀,丟了缺刀,翻身再入樓下來。只見燈明下前番那個唱曲兒的養娘玉蘭引著兩個小的,把燈照見夫人被殺在地下,方才叫得一聲“苦也!”武松握著朴刀向玉蘭心窩裡搠著。兩個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朴刀一個結果了,走出中堂,把閂拴了前門,又入來,尋著兩三個婦女,也都搠死了在地下。

所以其實對武松來說,來到張團練家裡就是為了報仇的,此時的武松基本上理智和智商等於0,完全是一副弒殺的李逵嘴臉。所以其實在《水滸傳》裡,不管是王蘭還是玉蘭,只要是在武松眼裡,就是死,根本沒有別的活路走。

然而,在杭州的評話藝術裡有一齣戲為《武行者》,倒是專門為武松安排了一些感情方面的戲,比如和玉蘭之間的曖昧關係,就是後世的人們不滿於《水滸傳》中武松在張團練家裡的弒殺形象重新塑造的。

真正讓武松和玉蘭關係發生變化的,其實還是80年代的事,在80年代出版的一本《武行者》裡,作者重新定義了武松和玉蘭的關係,在武松殺掉張團練之後,逃走時被玉蘭擋了一箭得以逃脫。而武松則抱著玉蘭痛哭,發誓此生不再娶,還是顯得比較蕩氣迴腸的。

後來97年張紹林導演執導《水滸傳》的時候,借鑑了這個橋段,從而讓玉蘭和武松之間的“愛情”廣為人知,甚至讓我們有一些感動。

但是回到《水滸傳》,武松這樣典型的好漢,又怎麼會在乎自己面對的女人是什麼呢?還不是一刀了斷的事。


酒騎風


武松冤殺了玉蘭?個人認為這個說法不太準確,冤不冤的概率一半對一半,題主可能受電視劇《水滸傳》的毒害比較深。我們不妨看看武二哥被張都監栽贓陷害的過程中,玉蘭的表現,且看原文——



武松進到房裡,卻待脫衣去睡,只聽得後堂裡一片聲叫起“有賊”來。武松聽得道:“都監相公如此愛我,又把花枝也似個女兒許我。他後堂內裡有賊,我如何不去救護?”武松獻勤,提了一條梢棒徑搶入後堂裡來。只見那個唱的玉蘭,慌慌張張走出來指道:“一個賊奔入後花園裡去了!”武松聽得這話,提著梢棒,大踏步,直趕入花園裡去尋時,一周遭不見。復翻身卻奔出來,不提防黑影裡撇出一條板凳,把武松一跤絆翻,走出七八個軍漢,叫一聲:“捉賊!”就地下把武松一條麻索綁了。武松急叫道:“是我!”那眾軍漢那裡容他分說。只見堂裡燈燭熒煌,張都監坐在廳上,一片聲叫道:“拿將來!”

這裡分兩種情況,第一,玉蘭確實不知情,她只不過在這場陰謀中充當了一枚棋子,也就是說她認為張府確實遭了賊,並沒有欺騙武松;第二,玉蘭參與了張都監陷害武松的陰謀,她是幫兇,我們逐一分析。

先說第一種情況,在很多人看來,玉蘭是個無辜者,武松確實冤殺了她。但當時的武松是個什麼樣的狀態?殺紅了眼,殺的血濺畫樓,屍橫燈影,就像來自地獄的羅剎,見人就殺。他連馬槽和丫鬟僕人都沒有放過,更何況是極有可能陷害了自己的玉蘭呢?



當時的武松處於高度激憤之中,心中那把無明業火高三千丈,必須由鮮血和殺戮才能平息,那還顧得了那麼多,像個神探一般抽絲剝繭的破案,看看玉蘭究竟是不是無辜的?血濺鴛鴦樓一直是武松被讀者詬病的汙點,他總共殺了十五個人,其中有十一個是真真切切的無辜者,濫殺無辜的罪名他逃不掉。

但這就是武松,一個乾淨純粹的人,他不會被任何人和事綁架,他只會遵循自己的意志和品味,對於別人的標準和原則,不管你是誰,他一概無視。包括他的嗜殺成性,濫殺無辜,都純粹乾淨,他毆打店主人,崇尚武力,好勇鬥狠,你覺得道德嗎?確實不道德,可沒人覺得他齷齪骯髒。

君不見鴛鴦樓白粉壁上四個血淋淋的大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這就是他最令人著迷的地方,一生光明磊落,即使是殺人也是如此,如今我們標榜的道德根本無法限制他這樣的人。所以這個問題應該引申為,武松為何冤殺那麼多無辜者,而不是單單冤殺玉蘭,即使那天夜裡太歲爺遇見了武松,武松也照殺不誤。



第二種情況,玉蘭死的不冤,雖然她的結局真的很可憐。我們甚至可以想象,也許玉蘭陷害武松並非出於本意,而是被罪魁禍首張都監威逼利誘,畢竟她只是一個小小的丫鬟,社會最底層的人物,很多事情身不由己。

現在很多人為玉蘭鳴不平,指責武松心狠手辣,我認為玉蘭被殺正是武松性格的完整凸顯。想想飛雲浦,武松殺了四人後,竟然殺了一個回馬槍,不殺了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三人,他難吐心中無窮的惡氣,以後的酒還是酒,肉還肉嗎?

武松的狠正是體現在這裡,放眼整部《水滸》,也只有他敢在飛雲浦之後再殺一個回馬槍,這樣一個狠角色,會在乎玉蘭一個小小丫鬟的生死?記住,他不是林沖,也不是盧俊義,他是人間太歲武二郎。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碼字不易,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武松殺了西門慶與潘金蓮後,被刺配兩千裡外。

到了孟州道,幫助施恩奪取了快活林。這快活林,相當於一個看場子的地方,依著施恩說的:

小弟此間東門外有一座市井,地名喚做快活林,但是山東、河北客商都來那裡做買賣,有百十處大客店,三二十處睹坊、兌坊。往常時,小弟一者倚仗隨身本事,二者捉著營裡有數十個棄命囚徒,去那裡開著一個酒肉店,都分與眾店家和賭錢兌坊裡。但有過路妓女之人,到那裡來時,先要來參見小弟,然後許他去趁食。

武松幫助施恩奪取了快活林,張都監不樂意了,這快活林的收入很可觀自是希望交付在自己帶來的蔣門神手中。

於是,張都監設宴款待武松,為了安撫武松,親自賜酒,酒席完後,還給武松徹裡徹外做了秋衣。還道:大丈夫飲酒,何用小杯?這是極其符合武松的心思的。與武松稱兄論弟,把武松當作親人一樣看待。

先是飲酒賞月,接著配備秋衣,較量槍棒武藝,接下來自然就到了美色了。叫玉蘭來唱了曲子,是那首著名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看到武松有意,便將玉蘭賜給了武松:

張都監指著玉蘭對武松道:“此女頗有些聰明,不惟善知音律,亦且極能針指。如你不嫌低微,數日之間,擇了良時,將來與你做個妻室。”

美姬相送、美酒相陪,武松自然是對張都監無限感激的。可是後來證明這只是逢場作戲,一切都是假的,武松心中的失落之情可想而知。

既然一切都是假的,那就讓它不復存在。飛雲浦後,武松開始報復,血濺鴛鴦樓後,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只見燈明下前番那個唱曲兒的養娘玉蘭引著兩個小的,把燈照見夫人被殺在地下,方才叫得一聲“苦也!”武松握著朴刀向玉蘭心窩裡搠著。

武松殺玉蘭,一是因為被欺騙後的憤恨之情無以宣洩。二來也是理想的破滅。


半五近三


這個問題小馬同志來唸叨唸叨。

我喜歡看武松的打戲,但是真心不願意看武松這傢伙的感情戲,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劇都太粗糙了。無論是原著還是電視劇,把武松的性格塑造的太過於極端,之所以會狠心殺掉未婚妻玉蘭,也是因為武松極端愛與恨的性格所決定的劇情。


您這個問題應該是從電視劇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原著裡邊對於武松和玉蘭感情戲基本沒寫啥,就跳了一支舞,酒桌上張都監答應把養女玉蘭許給武松。但是電視劇中卻是有一段比較含蓄的感情戲的,從感情走向上看,武松對玉蘭還是比較滿意的,對於張都監的安排可以說是上了心的。本來按照正常套路這件事應該往兩人步入婚姻殿堂過上幸福生活上走。可惜,這是人家張都監受蔣門神委託的做的一個局,而玉蘭是其中一枚關鍵棋子,並且這位楚楚可憐的小女子,輕輕的一指差點沒把武松送入鬼門關。


武松的性格往老了說是恩、怨兩條線特別清晰,內裡他還是有些性格有些簡單的近乎單純,這從他與宋江的衝突與化解過程中就能看出來,只因為聽說過及時雨宋江的忠義,就能納頭便拜,可以說非常直性子了,後來感念施恩的恩義,便毫不猶豫替他出頭醉打蔣門神。當他這種人得知這一段含冤遭遇,竟然是人家的圈套,而且自己還對陷害自己的女子動了心思,那就更別提多悲憤了,衝到張都監家嘁哩喀喳給人家滅門了。


而我不太認同的地方也在這,你既然去收拾仇家去了,殺了人家老小勉強也說得過去,畢竟仇恨大,又是那個動不動就連坐、誅族的年代。但是你把人家下人也都不留就有些過了,殺玉蘭你還能說是因悲憤和委屈殺人,既然不是為了滅口,幹嘛連僕役也一個沒留,因為後來的情節交代了武松在鴛鴦樓留下“殺人者武松”的字樣,這傢伙快意恩仇的有些過了,不符合現代人的價值觀。


當然《水滸傳》裡邊從頭到尾的女人形象都不好,武松更是沒遇上賢妻良母型的,你看潘金蓮、玉蘭、孫二孃,這些女性角色能給武松留下的什麼印象,所以動刀殺玉蘭也不突兀。


總結:雖然很多書評大家把武松評為上上,但我覺得這性格並不好,作為文學人物也就罷了,放在身邊做朋友的話還是要慎重,也希望大家看待名著要客觀,儘管《水滸傳》是不可多得的經典名著,但也不要太多關注其中的暴力情節。


文史探客


不能說是冤殺,他們是一夥的。武松之所以被騙到後院,就是玉蘭騙他去的。


如果不是玉蘭這個人,武松可能不會上當。

第一,武松只是伴當,不是負責抓賊的。

找了一圈沒看到人,武松又是醉酒,就很可能回房睡覺了。



第二,不是玉蘭騙他,武松不見得會去

武松不是粗人,心中頗有見識。

如果別人,比如什麼男僕之類,武松未必會上當。

但玉蘭是張都監已經許配給武松的女人,等於就是武松老婆了,武松做夢也想不到玉蘭會騙他。

書中寫:張都監指著玉蘭對武松道:此女頗有些聰明伶俐,善知音律,極能針指。如你不嫌低微,數日之間,擇了良時,將來與你做個妻室。武松起身再拜道: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為妻?枉自折武松的草料。張都監笑道:“我既出了此言,必要與你。你休推故阻,我必不負約。



於是,武松傻乎乎的自投羅網被抓了,差點送了命。

看來,張都監將玉蘭許配給武松,就是為了騙他的。



第三,玉蘭不是被動而是主動騙他

玉蘭如果是善良女人,又被許配給武松,自然會維護他。

在當年,許配和結婚就差不多,玉蘭等於就是武松老婆。

但這個玉蘭演戲演全套,她裝作慌慌張張跑出來,騙武松進埋伏圈。

顯然,這女人不是什麼好人,同張都監狼狽為奸害人命。



第四,武松本來就是來殺張都監全家的。

武松打了蔣門神,後者也不是什麼好人,從施恩手中搶了地盤。

武松打跑蔣門神不能說正義,但留有餘地,沒殺人甚至沒打傷人,將蔣門神搶走的還給施恩。

但蔣門神張都監下手歹毒,一定要將武松殺死。

這群壞人殺也就殺了。

話說回來,玉蘭充其量只是從犯,似乎罪不致死。

但此時武松已經殺紅了眼,就是來殺張都監全家的,連無罪的馬伕都殺了,玉蘭自然難逃一劫。

只見燈明下前番那個唱曲兒的養娘玉蘭引著兩個小的,把燈照見夫人被殺在地下,方才叫得一聲“苦也!”武松握著朴刀向玉蘭心窩裡搠著。 至此,玉蘭香消玉殞。



武松也很慘,玉蘭是他一生唯一可能結婚的對象。後來武松殘疾以後做了道士,自然沒有結婚,一輩子孤獨終老。

玉蘭也是不長眼,當時和武松私奔多好?武松一定願意!



潘金蓮想和武松私奔,武松還不肯呢!

玉蘭這娘們真不知好歹。


薩沙


《水滸傳》裡的武松為何寃殺家妓玉蘭?在《水滸傳》這部 書中,出現的女性不多,除了拉皮條的王婆,再有就是母大蟲顧大嫂,和做人肉包子的孫二孃,乘下的都是美貌的少婦和少女, 這些個少婦和都都與淫蕩有關,都被殘忍你著殺掉了。

而這個被武松殺掉的玉蘭最讓人感到痛惜, 特別是在電視劇中,美貌的少女與打虎的英雄,真是天生的一對兒。

多少年來在一些個地方戲裡面,和山東臺的電視劇《水滸》都違反了原著,讓這個美貌的玉蘭死於他殺或者自殺,讓武松愛情成為一場空空的泡影。

其實武松殺掉玉蘭,是有很深的背景,和必然結果,讓這個無辜的少女丟掉性命。

難道武松真的就不想得到一些媳婦嗎?

《水滸傳》120回本的第一回,已經明確的做了結論,武松是和其他一百零七 個人,是被朝庭的一個大臣,無意中放出的108個惡魔。

這些個惡魔從一出蘢就帶著殺性, 從《水滸傳》中我們可以看到,那武松在都監府裡,大開殺戒連狗都沒放過,況且是都監府裡的家妓。

其實這個張都監想除掉武松,還真用不著脫了褲子放屁,難道一個高級軍官,想除掉一個賊配軍,還用得著那麼費事嗎?這也是作者的一個獨到之處。

那個州府的軍官張都監,把那個賊配軍請到府上,好酒好肉的招待,還許給他一個媳婦,最後又把武松 汙衊成一個賊人,武松感到奇屈大 辱, 尤其是在發配路上的追殺,讓武松在絕望中喪失人性。

都監府上上下下 ,所有的人 還有那隻看門的狗,都慘死在武松的刀下,那冢妓玉蘭,自然也成了這場復殺戮的犧牲品。


趙志軍001


武松膽大卻也心細,當然他最大的特點還是殘忍。這在血濺鴛鴦樓時表現得尤為突出。我們可能是受老版《水滸傳》潛移默化的影響,認為武松跟玉蘭是有一定感情的,其實在原著中,玉蘭只是一枚棋子而已,並沒有跟武松在感情上擦出什麼火花。在武松的一系列殺人行為中,也沒有對玉蘭有絲毫手軟,施耐庵並沒有用一個字寫武松在殺玉蘭時有什麼思想波動,這跟武松在殺潘金蓮時如出一轍,突出的就是兩個字痛快。



後人的演繹只能是滿足後人的一種想象空間。整部《水滸傳》中,女人的地位都不是很高。

至於說到冤殺這兩個字,我想也是讀者朋友們先入為主的想法,而在原著中的武松肯定覺得這鴛鴦樓的十幾口子都是該殺,一點也不冤枉。武松不可能一個人一個人去計較誰陷害了我,誰是好人,在他眼裡,張都監府上是沒有好人的,必須斬盡殺絕,方能出了胸中這口惡氣。你可以想象,一個剛從死亡邊緣走出來的狂人,他的眼睛應是血紅的,他必須一條龍地完成自己的殺戮計劃,然後再在牆上牛掰地寫上殺人者打虎武松也,才能徹底撲滅自己的復仇火焰。這一點上,其實也可以武松的心細,他只有滅門,才能迎來後來的從容,才能喝上幾口酒,喘上幾口氣,然後從容地離開。

玉蘭參沒參與張都監的誣陷計劃,書中交代得不是很清楚,這也就是給後來人留下了磋磨的空間,在《水滸傳》中,這樣類似於《紅樓夢》的隱筆還是不多見的。我個人覺得,既然書中寫了一筆玉蘭在整個誣陷事件中的話語,其實也就是肯定了她的合謀。所以說,武松並沒有冤殺這個名義上屬於過自己的女人。


大先生的故紙堆


作為一部經典小說中的核心人物,武松出場較早,對武松的刻畫著墨也較多。如果仔細分析小說前半部分的描寫,可以分析出武松是那個時代把“好人”逼迫到落草為寇的一種典型,“張都監血濺鴛鴦樓”算是武松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轉折。

初出茅廬,魯莽冒失

首先看一下原著裡對武松出場的描述:

宋江在燈下看了武松這表人物,心中歡喜,便問武松道:“二郎因何在此?”武松答道:“小弟在清河縣,因酒後醉了,與本處機密相爭,一時間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廝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逕地逃來投奔大官人處來躲災避難。今已一年有餘。後來打聽得那廝卻不曾死,救得活了。今欲正要回鄉去尋哥哥...

武松醉酒鬥毆,失手“打死人”後逃跑,而後得知對方只是重傷,自己並不需要償命,馬上想著回鄉投奔大哥。

以上說明了兩點信息:武松年輕行事莽撞,還法盲(殺人跑路解決不了問題);但和普通人一樣,穩定幸福的生活是其夙願。

一朝成名,步入宦途

隨後武松景陽岡大虎,聞名天下,並機緣巧合作了陽穀縣都頭。

當下見了武松,武大道:“兄弟,我前日在街上聽得人沸沸地說道:‘景陽岡上一個打虎的壯士,姓武,縣裡知縣參他做個都頭'。

職位相當於陽穀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大隊長,後文有描寫武松盡職盡責,顯然對這份工作很滿意,何況還能領著朝廷的俸祿,本地知縣也很器重。此時的武松對於能夠在陽穀縣安身立命已是相當滿足。

之後武大被姦夫淫婦所害,武松為兄報仇後,前往公堂自首,文中這樣描述:

武松押那王婆在廳前跪下,行兇刀子和兩顆人頭放在階下。武松跪在左邊,婆子跪在中間,四家鄰舍跪在右邊。武松懷中取出胡正卿寫的口詞,從頭至尾告說一遍。知縣叫那令史先問了王婆口詞,一般供說,四家鄰舍指證明白...

當過都頭的武松法律意識很強,心思縝密。人證物證具在,殺了害死哥哥的姦夫淫婦,但卻沒有對從犯王婆動手,而是交由公堂審理,並未濫殺;主動自首說明自己並不想成為逃犯,給自己留有退路,刑期過後依然有著過普通老百姓生活的資本。

流放發配,慘被陷害

武松發配流放至孟州,有人說是金眼彪施恩利用了武松,但其實不然。武松已經在陽穀縣當過都頭,心智和處事經驗已經上了一個檔次,對於地方黑惡勢力的明爭暗鬥絕對知曉。

武松戴罪之身初來乍到,本著除惡揚善的心思和施恩聯手,即施恩予人又能在此站穩腳,按理說絕對是雙贏;在醉打蔣門神的過程中,也只是懲戒性毆打,並未弄出人命,說明一直留有底線。

但武松和施恩卻低估了蔣門神背後的勢力。張都監通過玉蘭設下了圈套,文中這樣描寫:

張都監叫喚一個心愛的養娘,叫做玉蘭,出來唱曲。那玉蘭生得如何,但見:臉如蓮萼,唇似櫻桃。……張都監指著玉蘭對武松道:“此女頗有些聰明伶俐,善知音律,極能針指。如你不嫌低微,數日之間,擇了良時,將來與你做個妻室。”武松起身再拜,道:“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為妻。枉自折武松的草料!”張都監笑道:“我既出了此言,必要與你。你休推故阻我,必不負約。”當時一連又飲了十數杯酒...

面對臉如蓮萼,唇似櫻桃的玉蘭,文中雖未對武松的心理活動進行描寫,但而後面對張都監的指婚,武松稍加推脫就不置可否的態度可以推斷,當時的武松內心一定是翻騰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武松連孩子將來取啥名兒估計都想好了,成家立業已是眼前之事。

但是希望越大往往失望也越大,確切的說武松被戲耍了!

理想破滅,步入江湖

武松被陷害後的心理變化應該比較複雜,文中描寫較少,心中肯定憋著一口怨氣,但依然是逆來順受,並沒想過真正反抗。武松真正心起殺機是在被押解去“飛雲浦”的路上產生的。

武松和兩個公人上路,行不到數里之上,兩個公人悄悄地商議道:“不見那兩個來?”武松聽了,自暗暗地尋思,冷笑道:“沒你娘鳥興!那廝到來撲復老爺!”武松右手卻吃釘住在行枷上,左手卻散著。武松就枷上取下那熟鵝來只顧自吃,也不睬那兩個公人;又行了四五里路,再把這隻熟鵝除來右手扯著,把左手撕來只顧自吃;行不過五里路,把這兩隻熟鵝都吃盡了。

武松發現有人想要害他,默不作聲的吃了兩個燒鵝,為啥?因為殺人需要力氣。此時的武松殺心已起!身負重枷連殺手持朴刀的四人,中間多少險象環生!

可以說,是在飛雲浦,武松對安穩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已經完全破滅。我不殺人人竟殺我,是那些人逼得武松做不成“好人”,自此只能逃亡度日,此時的恨意愈來愈烈,既然如此,定要殺了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來出這口鳥氣!

此時武松的報復對象只是張都監、張團練和蔣門神,玉蘭作為從犯本來罪不至死,潛入鴛鴦樓的過程中殺的小廝只能說是防止打草驚蛇,但宰了張和蔣等人後一時又殺紅了眼,或者說在張都監家觸景生情,想起整個園子裡的人都曾參與欺騙他,想起玉蘭(愛之深恨之切啊),濫殺開始,玉蘭也不能倖免...

武松道:“一不做,二不休!殺了一百個也只一死!”提了刀,下樓來...

最後,將可殺之人殺盡後,衣襟蘸血大寫八字道:“殺人者,打虎武松也!”。自此,步入江湖,再無回頭路!


浪里爾


《水滸傳》是一部極度男性化的小說,而絕少言及愛情。對於書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人物,打虎英雄武松,也只閃現過一位令其心動的女子。然而,該女子最終卻也被武松殺害,這其中又有哪些情由呢?

在武松打敗蔣門神,幫助施恩奪回快活林後。蔣門神並不甘心,而是躲在張團練家裡,央求張團練買囑張都監,設下計策陷害武松。張都監假意待武松甚厚,並在宴席間允諾將其養娘(丫鬟)玉蘭嫁於武松為妻。書中言玉蘭生得:臉如蓮萼,唇似櫻桃。兩彎眉畫遠山青,一對眼明秋水潤。纖腰嫋娜,綠羅裙掩映金蓮;素體馨香,絳紗袖輕籠玉筍。鳳釵斜插籠雲髻,象板高擎立玳筵。

張都監指著玉蘭對武松道:“此女頗有些聰明伶俐,善知音律,極能針指。如你不嫌低微,數日之間,擇了良時,將來與你做個妻室。”武松起身再拜道:“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為妻?枉自折武松的草料。”...

從武松與張都監的對話中,可以看出武松全無拒絕之意。顯然是武松對容貌姣好、又聰明伶俐、懂音律會針線的玉蘭頗為中意。當夜武松即輾轉難眠,念記張都監對其種種的好,總思著要報答。忽聽後堂裡一片聲叫起有賊來,武松起身去捉賊,結果卻被誣作賊,並差點被害了性命。幸虧施恩上下打點,才周全了武松的性命,而使得武松被斷配恩州。

在武松被斷配恩州的途中,蔣門神等人又想在飛雲浦結果了武松。結果武松大鬧飛雲浦,殺死蔣門神兩名弟子及兩門公差,並返回了孟州城,血濺鴛鴦樓。共計殺害了張都監、蔣門神等15人,而這當中就連曾令武松心動的玉蘭,也沒能倖免。

武松為何會不放過玉蘭呢?首先,武松被陷害,玉蘭是這其中的誘餌,其與武松也並沒有感情,故而武松也對玉蘭由愛轉恨。再則,武松被陷害,幾被致死,故其怨恨沖天,殺一個也是死罪,殺一百個也是死罪,故大開殺戒以洩恨。其三,武松若放過玉蘭,也懼其叫喊而走脫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