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頒獎典禮結束了,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頒獎典禮結束了,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編者按:重慶工商大學“感動校園人物”評選活動是由黨委宣傳部、校團委聯合開展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活動,主要評選表彰校內學風建設、科技創新、自強不息、志願服務、社會實踐、互助友愛、教書育人等各方面有代表性的師生個人及團隊。活動於2004年開始舉辦,至今已連續舉辦10屆,評選出典型個人和團隊共100餘個。

活動評選出的感動校園人物——“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學生魏澤洋獲評“新重慶十大感動故事”,“創辦愛心社並連續多年幫助留守兒童”的學生李思賢、“三十年做一件事,一件事做三十年”的小紅帽家電維修協會、“重症肌無力患者”的志願者閆瀟獲評“重慶市感動校園十大人物”,充分展示了工商人良好的精神風貌。

“青春的風采,榜樣的力量”,本屆“感動校園人物”評選活動,評選出十位感動校園人物,我們將陸續推出系列採訪,帶大家走進身邊的感動故事。

不忘初心公益路,風雨兼程新青年

頒獎典禮結束了,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第十屆感動校園人物

潘進煜

事蹟簡介:

潘進煜,男,國際商學院2014級工商管理二班學生。進入大學以來,多次組織並帶領志願者前往貴州、四川、重慶巫山等偏遠山區開展支教工作,累計幫扶了貧困學生600多人,和志願者們累計籌集公益款項達10多萬元。他堅持勤工儉學,累計做過十幾份兼職,為了守攤甚至睡過馬路,只為自己的公益夢走的更遠。在校期間,他不忘注重學習和專業實踐結合,以賽促學,先後獲得“重慶大學生移動互聯網創業大賽二等獎”、“第六屆全國電子三創市級三等獎”等十多項市級和校級榮譽,並多次參與企業實習獲得肯定。他喜歡騎行、徒步等公益環保的生活新方式,利用勤工儉學所得報酬,完成包括川藏線在內的近3500公里的騎行。

經歷生活,並幫助別人經歷生活

成長,並幫助別人成長

頒獎典禮結束了,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這是我自己定的學業規劃”,潘進煜說,“我想花一年的時間休學,去做些自己該做的事,我來墨爾本一是打工賺錢學費,二是自己的規劃需要,我需要一個語言環境去提高口語,同時也出來見識各國的青年。”

頒獎典禮結束了,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採訪時,潘進煜已經在墨爾本了,即將大四的他,在今年九月份選擇了暫時休學,休學後,他先是來到了海拔四千多米的青藏線呆了一個月,從事長江源水資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每天沿著青藏線撿垃圾,做垃圾調研,回收來往遊客的垃圾,並宣傳環保意識。後來去了成都一家青旅,兼職的同時辦理了簽證,十一月,他去了墨爾本,他說“我在這裡有遇到留學生,來自臺灣的揹包客,還有來自馬來西亞等地的人。經歷生活,並幫助別人經歷生活,成長,並幫助別人成長。用一年的時間去踐行一些自己的想法,大概是我這一年希望做到的事吧。”

最多的時候,我一天內

爬了三座山

頒獎典禮結束了,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支教是件很複雜也很敏感的事,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包括我們也在不斷問自己為什麼做這個。”他在大學裡堅持了三年的支教活動,四川小涼山是他固定支教的點,除開假期,平常他們也會時不時組織志願者進行回訪。上個月是小涼山彝族的新年,潘進煜組織志願者和一些社會人士,將募捐到的700份新年禮包,包括手套、筆記本、糖果等,在新年那幾天帶到山裡看望孩子,並分發物資到14個支教點的孩子手裡。他們在27個小時的時間裡共收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贈資金9161元,這是他們用10年的堅守換來的信任,這次活動中也有愛心人士免費提供車等幫忙運輸物資。

頒獎典禮結束了,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說起這段經歷,潘進煜告訴我們“從募捐到物資送達孩子手裡只有十幾天時間,但是那些天,我每天都在精神緊繃中度過,生怕發生半點意外。之後發放物資的那幾天,由於當地路段塌方等原因,我們放棄了物資運送的車子,徒步將物資扛過了塌方區,我們重慶這邊有兩位志願者跟我一起趕了一天半的車到達縣城,之後揹著物資一起徒步穿越塌方區,發放物資的過程需要上山下山,最多的時候,我一天內爬了三座山。不過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一直覺得內心的坦蕩跟安寧足以支持自己去更多地方。

一張火車票開啟的“第一次”

潘進煜與支教結下的緣分是從大一下學期開始,他開始做兼職,利用課餘時間去勤工儉學,攢下了大學第一筆錢,也是靠這筆錢,買了一張火車票前往貴州跟雲南交界的一個小鎮,開始了第一次支教工作。在支教的時間裡,他經常告訴孩子們“我們熱愛的這一片大山很好也很美,我們努力學習不是為了離開大山,而是為了有能力把大山建設地更好更美”。大山深處貧瘠的教育和殘酷的現實也帶給了他疑惑,許多孩子今天來上課,明天可能就不來了,在這個大環境下,他能感受到很多無力與無奈,“知識改變命運”,過程雖然漫長,但人生總是因為希望和信仰而熠熠生輝。

對於未來對公益事業的堅持,潘進煜給我們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條件允許,而且又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我會繼續參與這些工作”。“想做的時候,把事做好,做事的時候,盡心而為”,這也是潘進煜的一直在堅持著的路。

肩負囑託,撐起藍天

第十屆感動校園人物

咼自燕

頒獎典禮結束了,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事蹟簡介:

咼自燕,女,管理學院2014級工商管理專業學生。進入大學兩個月時,父親去世,家中欠下很多債務。母親打工供弟弟上學,自己和姐姐靠勤工儉學上學。不久之後,母親不慎摔下樓梯,送到醫院檢查出患有腦膜瘤,左眼已失明。走投無路的她們在親戚朋友、老師同學的幫助下,籌到了手術費動了手術,然而母親卻出現了偏癱,生活完全無法自理。她和姐姐一起分擔著家庭的重擔,照顧母親,撫養弟弟,生活再艱難再苦都沒有放棄,一直堅強樂觀的生活和學習。入學以來,曾獲得過國家勵志獎學金、潮商助學金、優秀團員等多項榮譽。

文文靜靜的外表,卻有著無比堅韌的堅強與信念,“從小到大就沒有想過自己人生的信念是什麼,但是,短短兩年的經歷卻讓我堅定了我以後唯一的信念,那就是撐起整個家!”

頒獎典禮結束了,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她是咼自燕,一個經歷挫折卻從未放棄、生活艱難但依舊陽光的女生,她經歷過許多人都未曾經歷過的事情,她也有著常人比不上的堅韌與勇氣,在採訪過程中,我們聊的更多的是對於未來與希望,“家裡的情況正在一天天變好,希望我們一家人都和和睦睦的一直在一起好好生活!”

在父親突然去世和母親突然生病的那段時間,她幾乎擔起了家裡所有的重擔,她說“姐姐從小就比較內向,弟弟又還小,媽媽身體也不好。我覺得我相對她們來說,性子外向一點,與人交流會更順暢,更有能力和義務去撐起這個家。”雖然很傷心,但是她卻將自己的悲傷藏起來,扛著整個家庭的希望,負重前行。母親生病時,她正大二,姐姐大三,家裡只有年幼的弟弟和年邁外婆,她便和姐姐輪流請一週的假去照顧醫院病重的母親,在學校學習的那一週裡,她會借同學的筆記把上週自己落下的課補上,週六還堅持做一份家教兼職。“我知道爸爸希望我們都好好生活,而不是因為他走了,我們就都消沉迷茫。”有著這個信念,她熬過了那段最難受的時光。

母親剛剛從重症監護室出來的時候,情緒非常不穩定,她為自己拖累三個孩子而愧疚不已,不禁有些自暴自棄。咼自燕卻一直安慰母親,“我經常開導她要朝好的方面看,姐姐還有一年畢業,我還有兩年,等我們畢業後就能全力照顧家庭。爸爸去世後,我們三個孩子唯一的精神寄託就是媽媽,所以為了我們,她也應該更加振作!”咼自燕的樂觀積極是母親莫大的支柱,從自暴自棄燃起生的希望,從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到能夠自己拄著柺杖走路、用左手吃飯,咼自燕和姐姐用堅強和愛為這個本將支離破碎的家撐起了一把傘,它也許並非堅不可摧,但在最寒冷的時刻,它足以讓四顆受凍的心緊緊依偎,擷取生命中那抹至深的溫存。

現在的她已經拿到一份offer,正在實習。姐姐也在四川找到了工作,弟弟正上初三,一個人在家能照顧好自己,成績也還不錯。媽媽一直在外婆家,暫時由外婆照顧。說起來對未來的打算,咼自燕告訴我們,她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能夠和家人在一起,照顧媽媽和外婆,“現在,最希望姐姐能夠來重慶工作,那樣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就最好了”。

頒獎典禮結束了,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痛苦無法避免,磨難卻可以選擇。經歷過的磨難必定會給人生帶來不一樣的收穫,未來的路還很長,希望這個堅強的女生一直勇敢走下去。

頒獎典禮結束了,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感謝校團委提供相關人物簡介

-ctbu_1952-

策劃:王國嬌 劉祝新

文字:王國嬌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美工:池柃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