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歼20昨天已经列装,在五代机的背景下,现代空战狗斗还有没有意义?

李玲


五代机时代的空战虽然并不能完全避免狗斗,但是狗斗发生的概率越来越低,意义不大了。

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国第四代(美俄标准第五代)战斗机歼20以新涂装、新编队、新姿态亮相,为广大军迷奉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飞行表演,同时也宣布歼20自今年初列装作战部队以来已经初步形成了战斗力。而歼20总师杨伟在航展期间接受采访时说,歼20的研制思路主要突出3个特点:一是隐身性能、二是远程打击能力、三是信息化作战能力。歼20总师的这番变态明确的说明了歼20主要以超视距空战为主。

实际上不仅是歼20,四代机的开山之作---美国F22的研制思路也是这样,F22的性能突出4个S:隐身、超巡、超机动和超级信息能力。其中隐身、超巡、超级信息能力就是为了超视距攻击。

当然,思路清奇的俄罗斯人对于超视距空战不敢苟同,他们搞的苏57仍然以超机动为先。笔者觉得这是毛熊在隐身、航电和空空导弹等方面水平落伍的情况下不得不剑走偏锋的选择。

自火控雷达和空空导弹技术用于战斗机后,人类就在超视距空战领域孜孜不倦的追求,因为超视距空战能在提高自身生存性能的前提下给敌人以杀伤。自上个世纪50年后,超视距空战就逐渐成为空战的主流样式。

F-4鬼怪及其配套的AIM-7“麻雀”系列中距空空导弹使得人类正式进入超视距空战时代,为此F-4战机甚至取消了用于格斗的航炮。但是,实事求是的说,这个尝试一开始并不成功。在越南战争中,F-4鬼怪使用的AN/APQ-120雷达下视性能不佳,对于低空飞行的目标探测和锁定能力糟糕,而且早期型的AIM-7系列导弹可靠性很差。此外,敌我识别系统的不成熟也限制了超视距空战的发挥,为了避免误伤,美军一般都是在目视确认目标后才交战。综合以上几个原因,在越战期间,AIM-7系列导弹的命中率不足10%,美军绝大多数空战战果都是靠AIM-9红外格斗导弹和机炮取得。

由于这个时期超视距空战严重不靠谱,从F-4E开始,鬼怪就装上了机炮。

虽然超视距空战在起步阶段并不顺利,但这算是新生事物不可避免的阵痛。超视距空战的思路并没有错,而是当时的技术条件难以支撑。随后美国在战斗机火控系统、敌我识别系统以及中距空空导弹几个领域继续研发。到了第三代战斗机时代,终于获得了可靠而有效的中距空战能力。

F-15+AIM-7F的组合使得美国获得了可靠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而AIM120主动雷达空空导弹的列装彻底改变了空战规则,超视距空战就成为最主流的空战方式。当然,任何一种军事技术只有经过实战的检验才能证明是否有效,海湾战争正好提供了这个机会。

海湾战争是人类第一场依靠空中力量决定胜负的战争,此战多国部队牢牢掌握了制空权。多国部队在空战中击落33架伊拉克飞机,全部是通过超视距空战取得,其中F15+AIM-7F贡献了绝大部分战果。超视距空战可谓一战成名。

自海湾战争,人类所有的空战战果全部都是通过超视距空战取得,只有1例除外。那就是2017年来在叙利亚战争上一架美军F/A-18超级大黄蜂在视距内用一枚AIM-120击落了叙利亚政府军的一架苏-22。而进入四代机时代,隐身+超巡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了超视距空战的效果,而射程更远的新一代中距空空导弹也使战机的有效杀伤距离大大提高。

隐身+超巡使得四代机用超视距空战对三代机形成单方面的屠杀。

但是,虽然超视距空战成为绝对的主流,但是像F-22、歼20这样以制空为首要任务的顶级四代机,并没有放弃对格斗性能的要求。与典型三代机相比,四代机的格斗性能也非常强悍。

上图是F22、F35、F15的包线图,可见在飞行性能上,F22在所有的区间内都好于机动性能非常优秀的三代机之王---F15。

F-22不仅有隐身+超巡能力,而且还通过采用矢量推力等技术拥有逆天的机动性能。

中国的歼20虽然在研制思路上强调超视距空战能力,但是依然没有放弃对格斗性能的要求,专门设置了发射格斗导弹的侧弹仓。歼20的研制标准之一就是在机动性上不弱于歼10。

虽然主打隐身+超视距空战,但是歼20的机动性能依然吊炸天。

像F22、歼20这样的顶级四代机在突出隐身+超巡以获得强悍的超视距空战性能的前提下,也保留不俗的格斗性能,无疑是考虑到超视距空战并不能够100%得手,总归会有漏网之鱼,不得不进入视距内格斗。F22、歼20拥有的格斗性能算是艺多不压身。

像F-35这样的胖子,连格斗弹仓都懒得装了,虽然还是号称机动性不输F-16,但是但凡脑子正常的F35飞行员肯定会在空战中避免陷入狗斗。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四代机之间空战,由于双方都具备隐身性能,可能在超视距空战中谁也看不到谁,所以四代机之间的空战极有可能进入狗斗。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四代机空战确实还没真实发生过,到底怎么打恐怕只有美国、中国这些装备了四代机的国家才知道门道。但是以美国在F-35上的研发思路来看,四代机确实不重视狗斗了。四代机的飞行员在空战中肯定也会注意避免进入“电话亭中的搏斗”,因为进入狗斗对四代机来说,无论态势是否占优,都是弊大于利,退出格斗、另行寻找机会才是稳妥之策。

就以这张图结束此文吧。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太有意义了,也许四代机(俄版五代机)大量装备后,不管你如何强调超视距攻击能力,但是四代隐身机之间也许不经意间就会回到狗斗时代!

目前隐身战机刚刚开始大量的装备,三代机还是绝对主力。随着各国四代机大量的换装,三代机退居二线,在隐身战机时代,谁也看不见谁怎么办?当然就得拼狗斗实力了。

今天和将来的都战强调超视距攻击能力,但是近距狗斗恐怕不可避免。未来天空战斗机隐身性能提高、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以及战斗机超音速巡航能力,空战的节奏会被加快,空战双方发现对方的距离可能会带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很多时候发现对方的距离被大大压缩,根本就构成不了超视距攻击条件,就直接进入近距格斗的范围。

还有在超视距攻击失败的情况下,同样具备超巡能力的双方战机会快速接近,不得不进入近距格斗的范围。甚至在和平时期,双方战机对峙总不会以超视距对峙吧,双战机不可避免的进入近距离接触,因此近距离狗斗还远远没到被淘汰的时候。

而随着导弹技术的越来越先进,能力越来越强悍,战斗机之间的近距格斗可能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四代近距空空导弹,这让近距离格斗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导弹设置可以说具有全向攻击能力,具有超高机动性(远远大于战斗机的机动能力)、大离轴、红外成像制导、高杀伤能力,在近距格斗过程中在载机占据的地利位置条件不在那么苛刻,大大降低了像F16、苏27等高机动战机的优势,因此率先开火会成为一个极大的优势!

在四代近距格斗导弹面前,各国都会尽量避免近距格斗发生的可能性,但是隐身战机又让近距格斗避无可避,比如复杂电磁环境让雷达失去目标,隐身性让你看不到目标,超音速巡航让战机不经意间已经到达近距狗斗范围,自然狗斗就无法避免!从四代隐身战机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国都非常强调四代隐身战机的超机动能力,也不断加强战机的战场感知能力,比如F35和歼20都安装了EOTS、EODAS系统,俄罗斯技术没有这么先进,但是在苏57全身装备了包含相控阵雷达在内的15个不同探测设备,这些都是希望在空战中“我能率先看到你,但是你却看不到我”,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和探索未来的空战模式!

虽然现代空战超视距攻击已经成为主流,但是近距格斗远远未到被淘汰的阶段,特别是隐身时代的到来,近距格斗更无法避免,因此未来空战谁也不敢放弃近距格斗的绝活,谁放弃了谁就得挨打!


狼烟火燎


虽然目前空战已经向超视距方向发展,以至于出现了狗斗无用论的论调。的确,隐身战斗机在面对非隐身战斗机时,由于战场是向自己单向透明的,所以根本无需进入狗斗,直接能在远距离定点狙杀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五代机在面对非隐身战斗机时再进入狗斗,其飞行员的确是愚不可及。

但是,当五代机面对拥有同样隐身水平的五代机呢?这种情况下的空战到底会变成什么场面,是世界各强国空军都在研究的方向。会不会出现双方雷达弹射距离被隐身互相抵消后,进入视距内格斗的情况呢?很有可能!

这点可以从歼-20、F-22、苏-57三种双发重型战斗机都没有放弃格斗弹舱可以看出。三种重型战斗机在机身两侧都设置了两个格斗导弹弹舱,而且其中至少两种可被证实仍安装着固定机炮。这两种武器的作用就是狗斗,用于在视距内格斗时伸出导弹红外引导头,锁定目标后发射的,导弹失败后再用机炮拼刺刀。如果狗斗真心无用的话,那么为什么这三种隐身战斗机都不约而同的配备精心设计的格斗弹舱,付出增加成本和重量的代价呢?

现在还有一种论调,那就是随着头盔显示技术和具有大离轴角发射能力的高机动性格斗导弹的出现,对战斗机机动性的要求已经大幅下降,无需狗斗便能击落目标。但请记住这些瞄准技术和高机动武器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并不能彻底弥补战斗机在机动性能上的致命缺陷。对于五代机来说,超音速机动性是个硬指标,只有拥有这项能力,在能在未来空战中对抗同级对手。

总之,现代空战狗斗还有没有意义?要看你的对手还能不能狗斗。目前来看,不仅F-22拥有极强的矢量机动狗斗机动性,F-35的狗斗性能也不弱于F-16,也就是说战斗机的狗斗性能并没有出现退化。如果你因为狗斗无用论而降低己方战斗机的狗斗能力,就像60年代导弹无用论导致一大批战斗机取消机炮一样可笑。对了,好像当时也是有人在鼓吹空战向超视距发展,狗斗无用来着?


新防务观察


对于歼20缠斗不是最理想的空战形式,但不表示不会发生。

由于四代机(即国标4代,美标5代)的低可探测性,确实复活了一种可能的战法:掠袭!

掠袭战术就是从高空俯冲加速,攻击对方机群中的高价值目标,典型的经验是朝鲜战争期间米格15对美军F80战斗机(速度和机动性能不算太好,总被美军用作攻击机)和美军螺旋桨轰炸机的掠袭。

后来制空作战发展到越战,就变成了米格21掠袭美军F105和B52等机型了。但此时由于雷达的发展,米格21不得不先进行超低空飞行,躲过对方雷达,飞到敌机群后方,再爬升转向,完成掠袭,然后利用速度优势撤退。

再后来,就发生了以色列空军在贝卡尔谷底82:0的惊世之战,即以军的F15、F16在E2预警机的帮助下,彻底解决了叙利亚米格21、米格23低空接近,爬升掠袭的威胁。从此,快进快出的战法让位给了空中格斗。

然而,现在条件又一次发生了变化,歼20来了,它的低可探测性大大缩小了预警机掌握的空情范围,使得绕过对手战斗机,高速掠袭对手重要空中目标成为可能。可见,缠斗绝不会是歼20争夺制空权时的第一选择。

但是,过往的掠袭战术不论是米格15还是米格21,全都是用于国土防空作战,作为一支要求攻守兼备的中国空军,如果歼20执行的是为身后攻击编队护航的任务,恐怕打了就跑的掠袭就行不通了,届时还是有可能进入近距离空中缠斗,我想歼20两侧弹仓里的格斗导弹就是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备注和说明。


日公


歼20已经在我国空军服役了一年多的时间,通过他在多次实战化军事训练中的表现能看出来,这是一款机动性非常不错的战斗机。实际上,五代机也是很注重空战能力的。



图为f35的空战挂载,由于没有侧弹舱,他只能外挂格斗导弹,空战中隐身能力是个大问题。

世界上甚至还有专门为了强化对空格斗能力的五代机,也就是苏57战斗机。苏57拥有升力体设计的气动布局,全动垂尾和三维矢量发动机,融合式鸭翼设计,机动性在目前的五代机中是个翘楚,俄罗斯红星电视台也指出,苏57的机动性比f22更强,是五代机里的第一。



苏57机动性很好,是最强调机动性的五代机。

实际上说,现役的五代机或多或少都有高机动的设计在里面,歼20有全动垂尾,边条和鸭翼,f22有二维矢量发动机,f35也装备了一台大推力发动机,或多或少都有格斗空战的考虑,从实际来看,不论未来超视距空战如何发展,中距离空战如何重要,五代机也都会面临格斗问题。



美国的f22战斗机也非常注重空战格斗能力,装备了矢量发动机。

五代机区别于四代机最大的不同是隐身性能,但是由于隐身的存在,五代机之间的空战很可能发生在较近的距离,如果飞机相对而飞,速度很快,那么他们很快就会进入40公里以内的距离,进入格斗空战之中。



图为歼20空战设想图,五代机的空战也很容易发生格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些没有侧弹舱的五代机将会在高机动和大过载条件下的格斗空战中处于劣势,他们的腹部弹仓在格斗时无法打开使用,没有侧弹舱将会是一个巨大缺陷,而歼20和f22这种有侧弹舱的五代机,将会占据优势。


海事先锋


每日点兵为您回答:

首先说明,真正将狗斗(Dogfight),也就是战斗机近距离缠斗的概念,作为实战主要战法的作战模式,早在二战时就已经被淘汰了。二战时期德国拥有352架战绩的超级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对空战的总结是:“观察、判断、攻击、脱离”,缠斗根本不在他的作战选择之内。而中国空军在对未来战争的思考中,也是摒弃了狗斗这种作战模式的。“为什么狗斗?”“因为你傻!”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以美国的F35为代表,在现代的战斗机上,有着以往难以想象的态势感知能力,而各种新型空空导弹的命中率,也完全可以代替机炮,成为能够被飞行员信任的武器。这样就使得第三代(美旧标)战斗机强调瞬时机动能力和机头指向能力设计,已经不符合现代空战的需求了。要知道,瞬时机动和快速机头指向,都是最消耗飞机能量的机动方式,而其所能为战斗提供的贡献,只是让那些落后的机载雷达和更为落后的导弹,有机会瞄准敌机而已。而与此同时,这些丧失能量的飞机,既不能快速脱离对方的瞄准,也没有甩开导弹的机会,必然成为战场的靶子。

苏35在航展上种种让人叹为观止的机动动作,在二十至三十公里外的敌机眼中,就是停在原地,最多像乌龟一样搞点慢动作的靶子。如果这种机动可以代表战斗力,那么下图中的特技飞行表演机,简直无敌于天下。

其实中国军迷在之前接触了太多的“俄罗斯谎言”,比如苏35可以轻松干掉F22,比如图160代表未来战机发展的方向,苏联的等离子隐身技术才是真正的隐身,还有什么中国将大量引进米格31用来对抗美国隐身机,等等等等。其实这些刊登在《航空知识》、《舰船知识》、《兵器知识》等杂志的“海外看中国栏目”的文章,都不过是冷战结束后,急于挣钱的俄罗斯军工的软文而已,国内杂志转载这些文章时也都有一句:“不代表本杂志观点”。结果这句重要的话总被忽视,这些忽悠人的广告也跟着骗了无数的中国军迷,仅此而已。没办法,未来空战所必须的隐身能力、态势感知能力和先进空空导弹,都是俄罗斯所不具备的。

最后,即便是四代机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跟三代机进行狗斗,双方又恰恰装备着同等技术水平的弹药,四代机也是可以完虐三代机的。上图是美军F15和F22的飞行包线,F22的机动能力远远高于“没有一磅重量用于对地攻击”的F15C。


每日点兵


所说的“狗斗”,就是“Dogfight”,指的是战斗机在空战中的“近距离格斗”,或者说是近距离缠斗。现代空战是否还会发生“狗斗”,或者说“狗斗”是否还有意义?自空空导弹服役之后,这个问题到现在存在着争议。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空战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超视剧攻击成了主要的作战样式,发生“狗斗”的可能性极低。

现代空战,中远程空空导弹几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如果还有遗漏,2枚近距格斗弹也就解决了——航炮似乎成了“摆设”。尤其是对于第四代隐身战斗机歼20、F22、F35、苏57来说,“先敌发现、先敌攻击”才是其追求的目标。四代机因其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能力,再加上现代先进的空空导弹,在面对三代及其改进型战斗机时,拥有绝对的优势——碾压。在这种情况下,四代机根本就不可能与三代及其改进型战机发生“狗斗”情形。

那么,问题来了:第四代战斗机是否还有必要装备航炮?到目前为止,各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即便是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空战战场上,仍然是一切皆有可能——还无法排除发生“狗斗”的可能性,尽管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极低。从理论上来说,“航炮无用论”是正确的,但现实是,除了歼20是否装有航炮还未知,如F22、F35、苏57都装有内置航炮。毫无疑问,美、俄在研发四代机时仍无法排除出现“狗斗”的可能性,所以才会装备内置航炮。



理论不同于现实,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美国的F4战斗机,显然是美国军方过高的估计了导弹的作用、性能,取消了航炮,导致其在越南战争中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绝大多数被击落的F4都发生在“狗斗”中,这就是吃了“航炮无用论”的大亏,血的教训!美国的F4成了“航炮无用论”的典型反面教材,这就是理论和现实的差距!是否会发生近距离格斗,这可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没有一位F4战斗机的飞行员希望出现“狗斗”,结果呢?这可不是“打脸”,这是要命……



各国都在努力发展近距格斗弹,比如美国的AIM—9X、我国的霹雳10E等,为的就是应付发生近距格斗。四代机面对三代及其改型战斗机时,别说是航炮,绝大多数情况下连近距格斗弹都用不上就已经结束战斗了,但如果面对的也是四代机呢?两款四代机发生空战,谁也无法预料最终结果,也没人能说得清楚作战样式会是什么。如果四代机之间发生空战,谁也无法确保是否会出现“狗斗”——“导弹打完,敌方战机未被击落”,也不是不可能。


随着导弹、战斗机性能的提升,发生近距格斗的可能性确实是极低,但不代表不会发生。到现在为止,始终还没有官方消息证实“歼20是否装备有航炮”。虽然无法排除发生“狗斗”的可能,但儒道之主仍然支持歼20没必要装备航炮。航炮对于第四代隐身战斗机的威胁太低,在2枚近距格斗弹还无法解决敌方战机的情况下,最应该考虑的是撤出战斗,而不是上去“拼刺刀”——如苏57装备的Gsh-301机炮(备弹150发)、F22的M61A2机炮(备弹480发),是真没什么用处。


儒道之主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虎哥认为在未来,空战模式很可能发展为互不见面的战斗。在超视距情况下,利用中远程空空导弹干净利落的解决问题。低速环境下机炮狗斗的几率微乎其微。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机载雷达的探测距离与探测精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战机对于战场环境态势感知能力的强弱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在空战中的胜负,而且当战机进入隐身时代后,态势感知能力则被推上了新高度。想象下,如果敌机原来对于1平米目标的直射探测距离是154公里。那么目标大小被缩到0.01平米时,探测距离也一样会被极大压缩。如果歼20以超音速接近敌机,这个距离基本上就是必杀,要知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迷彩虎军事


五代机背景下,空中格斗也还是有意义的,因为谁也不敢把希望全都寄托在超视距空战击落所有敌机上,尽管超视距空战已经是主流。在五代机与四代机对阵的情况下,狗斗作用很小,这是因为双方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尤其是在体系不同的情况下,五代机对阵四代机就是虐杀。但是在都有完善体系以及五代机的情况下,那就不敢说了,毕竟空战是瞬息万变的。

美国的F-4刚出现时不装机炮,以为空空导弹就能包办空战,但实际空战打响才发现不是那回事。现在很多人说那是由于当时空空导弹,尤其是超视距空空导弹性能不好导致的,但这是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当时研制甚至试射时也没人提出过疑问。

真实的战场是你死我活的拼杀,双方恨不得拥有万能战斗力,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应对。抱有侥幸心态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所以,像F-22A、F-35A连机炮都没取消,更何况是格斗型空空导弹。宁可它们没有用的机会,但不能不备,目的就是尽可能减小那个“万一”的概率。这种设计,说明各国军方没有怀着侥幸心理,都是从最坏情况出发去设计战斗机,哪怕付出重量、技术复杂度以及更多金钱的代价。因为,在战争中,只有胜利是一切。(S)


联合防务


当然,如果说都能够在2~300公里之外就把对手干掉那就最好了,但是万一有了漏网之鱼呢! 你的对手跑进来了只有6~80公里了,怎么办? 你回家去吗?快速接近之中你喊天叫娘吗? 你不狗斗要投降吗?

战争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

随时都在变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