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但凡來泰山旅遊的遊人啊,經過這鬥母宮的時候,都會被鬥母宮門前一塊石刻所吸引,上面刻著倆字,蟲不像蟲,這蟲字上邊非得加上這麼一撇,後面一個字倒是好認,是一個二字。雖然沒人知道這帶撇的蟲字念啥,但是久而久之,大家叫順溜了,也就都叫它 " 蟲二 " 了。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可是這倆字為什麼要這麼寫?這裡面又有什麼含義呢?今天,就給大家聊一聊這 " 䖝二 " 的故事。

傳說啊,在清朝乾隆年間,皇帝對祭祀泰山那是相當重視,乾隆爺有事沒事的就往這泰山來,據說曾經來過十多次專程祭祀,即使本人來不了,在每年泰山老奶奶生日的這一天,也會特派自己的欽差大臣,前來為碧霞元君賀壽。自然,這 " 䖝二 " 與乾隆爺就有分不開的關係了。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相傳,當年乾隆爺留戀泰山美景,乾脆上來之後就不下山了,夜宿泰山斗母宮。這泰山的夜色,那真是美如畫啊。一輪皓月當空,山風引來林間是松濤陣陣、流水潺潺,就像是彈奏一曲高山流水一般。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乾隆皇帝是睡不著了,於是信步走到了鬥母宮外,活動活動胳膊伸伸腿,呼吸呼吸新鮮空氣,無心歸去。正在漫步之中,突然抬頭看到一輪明月。在樹影當中的影影綽綽、潔白無瑕。

來到鬥母宮外,宮外的大松樹與皎潔的明月,恰好形成一幅美好的圖畫,再加上山風陣陣,樹枝是隨風擺動,就看這月亮當中,竟似嫦娥起舞,月影生動。於是他大發感慨,讓隨行太監取出紙筆,信手就寫下了 " 䖝二 " 兩個大字。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眾人看完以後,是大眼瞪小眼,萬歲爺這是睡茫撞了嗎?這寫的啥啊這是?

乾隆見眾人神情,哈哈大笑,笑道:" 此地風清月明,真乃是風月無邊也!"

大家這才領悟,原來風和月字去掉邊框,正好是寫下了 " 䖝二 "。從此,這 " 䖝二 " 就成了風月無邊的代名詞。用以形容是風景秀美,美得都沒邊了。

不過啊,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傳說,還有一個傳說,在當地的山民當中那是廣為流傳。同樣是發生在了清朝,同樣啊,也和這位乾隆爺有關。不過啊,這裡不光是形容這風景美無邊,傳說當中啊,更增添了幾分風花雪月的那些事。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據說啊,在當時,鬥母宮是香火極盛,一些達官貴人啊也都從全國各地趕來到這鬥母宮裡燒香祁福。當然了,這裡面也有一些文人秀士來此是遊覽觀光。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卻說這一日,有一個穿戴比較窮酸的秀才來到了鬥母宮,請主持尼姑為他請香許願。這小尼姑雖然是主持,但是年齡不大,只有二十五六歲,出落的也是十分的漂亮,雖然是美麗聰明,但卻是個勢利眼。

恰好啊,有幾位大財主來上香,便沒好氣的對秀才說:" 你沒看我忙著了嗎?哪有閒工夫伺候你啊。再說你穿的這個熊樣,別衝撞了裡面大人,過上幾天你再來吧,趕緊走趕緊走。" 這秀才話沒說一句,碰了一鼻子灰,直接就給攆出去了。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結果沒成想,過了幾天,這個秀才他可又來了。這一次就和上已次完全不同了,穿的也好了,架子也大了,穿金戴銀高頭大馬,還帶了隨從。一進門就指名叫主持尼姑來伺候他。

這尼姑一看,這秀才今天這個打扮,一改前幾日的模樣,英俊瀟灑是風流倜儻,真是天上掉下來個大帥哥啊,不由的從心裡邊就喜歡,更是不敢怠慢。泡了一壺上等的好茶,這秀才就順手給了尼姑 10 兩銀子,淡淡地說:" 前幾天,你伺候的那幾位大人,可是真辛苦啊!"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尼姑明知這秀才是存心挖苦,但仍然笑著說:" 哪啊?還不都是為了度日啊!你贈俺銀兩,貧尼自然得伺候好公子啊!"

秀才一聽是哈哈大笑啊,對尼姑說:" 我看你這鬥母宮也是寒酸的很啊,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我帶了塊金匾,價值 3000 兩銀子,不如就送給你掛在大廳之上,以後也場面場面。"

這尼姑一聽,是喜出望外。不光道謝,更是對秀才眉來眼去,秀才隨從也把帶來的金匾是懸掛在大廳正中,尼姑看上面寫著兩個大字 " 䖝二 ",不明其中意思,便問秀才:" 這是何意?"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而這秀才笑而不答,只說:" 這塊匾非平常之物,你好好保管,不可賣掉。他日有緣的話,我再登門便和你說這其中的意思。" 說完哈哈一笑,帶人離開了。

從此後,凡是來鬥母宮進香的,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文人墨客,都對這金匾是好奇的不行,有些人還專門住下,天天看著,細細研究,就算是使了上老勁,這些人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可是這鬥母宮的香火,卻因為這個越來越盛,慕名前來的遊人也是越來越多。

這金匾莫非是個神物,真的就給禪院帶來了財氣?誰也說不清楚。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倒是這尼姑,一直感念這位有才有錢的秀才,自那秀才一別,只記得秀才說有緣相見,一直對秀才是念念不忘,希望有一天這位秀才來解開這一段未解的迷團或是再續前緣。

話說,這尼姑對那秀才是朝思慕想,無奈是年華老去,幾十年過去了。這尼姑的念想也就淡了,但看著香火旺盛,心裡很是安慰。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卻說這一年,乾隆皇上來祭祀泰山,駕臨鬥母宮。咱都知道,這乾隆他老人家那也是個風流倜儻自命不凡的主,而且對文學更是喜愛有加。這皇上一看 " 䖝二 " 這倆字,那也是傻眼了。

你要說你寫錯了吧,花了 3000 兩銀子你弄個錯別字的金匾?再說了,這 " 䖝二 " 也不是個詞啊,也沒什麼含義和典故啊?

要說這乾隆爺還真是個鑽牛角尖的主,越想他越鬱悶,最後想是急眼了,對隨從的百官說:" 列位愛卿,你們誰要是解開這倆字的含義,官升三級。要是沒人解的開,那從現在開始,都陪著朕別吃飯了!"

這哪是個皇上啊,這分明是個二邪子啊!這下好了,沒人敢說話,也真都陪著皇上不吃飯了。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這官員們為了吃上口飽飯,都紛紛猜測這 " 䖝二 " 的含義。這裡面就有一位姓高的官員,也是對這倆字好奇的不行,既然要研究就得先弄明白為麼當時送這個金匾,於是,他就找到了老尼姑來問當年的情形。這老尼姑也怕吃不上飯啊,就把年輕時候的這段往事給高大人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這高大人心裡就想,這尼姑攆走了秀才,這秀才不光沒怪罪,反而送錢送匾,不合常理啊。對著金匾是看來看去,也是一時沒了主意。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回到住處,那更是輾轉反側,睡不著了。直到半夜,這高大人是再也睡不著,就索性起床推開窗戶,清醒下頭腦繼續思索。

看著皎潔的月光在樹影中若隱若現,真乃是絕佳的景緻。但是此刻哪有閒情去欣賞月色啊,他可一天沒落著吃飯,他心裡想著:這鬥母宮的尼姑巴結權貴,狗眼看人低,遇見秀才落魄的樣子又不給人家好臉,看見秀才穿金帶銀,又是阿諛奉承,又是風情萬種。如此低賤,這秀才不怪罪反而花費巨資送匾,其中必有蹊蹺。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想到這裡,一陣山風吹過,這高大人不禁打了個噴嚏。自言自語道:" 唉,這月色雖好,無奈風大啊。" 這時,夫人也被丈夫的噴嚏聲驚醒,要說這高夫人也是一才女,出口便是不俗,她關切地問道:" 官人,這山裡風大,縱有這無邊的景緻,也要注意身體,莫要著涼啊。"

說話間,高大人突然好象是靈光一現,自言自語道:" 風大,月圓,景緻無邊 …… 這風字去掉外面的框框,裡面不正是一個多一撇的蟲字嗎?而這月字去掉框框不正是二字嗎?"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這夫人又說:" 官人這是說哪裡話,好好的風月二字,你為什麼要去掉他們的邊框呢?" 話音一落,這高大人不禁是猛拍大腿啊:" 對啊,風月去掉邊框,這不就是風月無邊嗎?這是秀才故意敗壞這尼姑庵是風花雪月之地啊!哈哈哈哈,我終於解開䖝二的含義了!"

第二天一早,估計也是餓的不行了,天沒亮,這乾隆爺就召集群臣來詢問這 " 䖝二 " 的含義。這高大人就把前因後果,如此這般這般的給皇上一一做了彙報。這乾隆也是猛拍大腿:" 哎呀,風月無邊,真是高才啊,朕怎麼就沒想到呢?"

於是,對高大人是論功行賞,連升三級。這老尼姑聽說風月無邊的含義之後,那是害臊的不行啊,本是譏諷她的兩個大字,她竟然當寶貝似的在廳堂裡掛了幾十年,確實是感覺沒臉再見人了。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儘管之後在鬥母宮的廟堂之中,再也沒有 " 䖝二 " 的牌匾了,但是人們卻在鬥母宮外幾十米的的一塊巨石上刻下了 " 䖝二 " 兩個大字,以警示後人。

於是南來北往的遊客們、文人們,依然會在這塊石頭前邊駐足,去猜測兩個字的含義,等被明白人點醒之後啊,一個個都是留下了開懷的大笑。


泰山上的 “䖝二”背後竟然有一段“風花雪月”的故事


不過啊,不論傳說如何,這裡的景緻,是真可算是美景無邊,尤其是在月朗星稀的夜裡,在這婆娑的樹影當中,靜聽松濤陣陣,真可謂是悠閒愜意的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