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能改掉東北口音?

攝影維度361


先說一句,多數東北以外人們心目中的東北口音,很大程度是以瀋陽、遼陽為代表的遼寧口音。而遼寧口音,很大程度是糅合了當地早期都語言、外加熱河方言、山東方言而成的一種口音。其特點之一,是平舌音和捲舌音會經常混淆甚至顛倒,例如把“似”讀成“是”、而把“是”讀成“似”,弄得“似是而非”。其特點之二,是會把一些字的音調,例如會把“瀋陽”讀成“sen(二聲,漢語無此字)仰”,既有捲舌音與平舌音的混用,也有二三聲的顛倒。但總體上說,遼寧方言與以北京方言為基礎的普通話相差不多,因此不難聽懂;而這個不難聽懂,在很大程度上又成為改掉當地口音的一個障礙。上海方言跟遼寧方言、山東方言以及四川方言在與普通話的距離上,遠比後三者為大;但上海人說起普通話來,要比這後三個方言區不知道要標準多少。由此可知,要改掉與普通話差距極小的東北口音,實在是難而又難。


響箭6


為啥要改掉呢,東北口音多好啊。小編身邊的東北人成群,每天不知道有歡樂。

記得最經典的那句:你瞅啥,瞅你咋的。

第一次接觸到東北人是大學的時候,感覺一開口好像在聽二人轉,帶點表情就是在演小品了,不是還有一首歌也是唱東北的嘛。

我的老家就住在這個屯,我是這個屯裡土生土長的銀兒~後面大家接一下歌詞(不記得咋唱了)

東北的土味情話,我賊稀罕你,你稀罕我波

像小編最喜歡的井寶(井柏然)不也是東北的嘛,人家不就是改掉了東北話的大碴子味了,人家 是普通話和東北話隨意切換的,多好啊。

東北男生給人賊有安全感,比較踏實吧。


愛在南昌


1.好改,也不好改,為什麼改,如何改。

2.東北口音也是普通話的一種,很好聽,也好玩,你不覺得有意思嗎,東北普通話簡稱【東普】

3.不太好嫩那,爺爺奶奶那輩就教我們這麼說話了,骨子裡都有這個習慣呢

4.家長說一句,聽明白沒,孩子回一句“嗯呢”多直接,要是用別的語詞,好了,我知道了,你看這多費勁,還是簡單的,直接能明白的,就是能讓大家接受的。

5.本地口音或者方言是好事,它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技巧,東北話很有意思,如果有什麼事的話,可以當做暗號啊,比方說【借北兒】你知道什麼意思嗎,如果是外地人就不明白,也不知道什麼意思。

6.會當地語言口音+普通話,這是高手啊。

7.當然我們國家民族大,口音多,你要是和福建老鄉在一起,我們基本就一點都不明白了

8.您覺得東北人,說話口音重,聲音大,就是不好了,我可以告訴你,說話聲越大的人就是越實在,沒有壞心眼子,你和這種東北人處好了,他都把心都能掏給你

9.總之吧,每個地方方言,我個人覺得是很好玩的,裡面帶著很多幽默。

10,謝謝大家,我是小北,車軲轆話是什麼意思,會的,留下評論區




木耳兄弟


東北話,東北口音,和普通話的差距最小。我國有八大方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東方言,閩南方言,粵方言”。東北話屬於北方方言。正常講東北話,幾乎全國各地的人都能聽得懂。東北有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還包括內蒙古的東部,以及河北省的北部。這些加起來,才是真正地域意義上的全部東北。

東北人說普通話是有基礎的。河北省北部的承德市灤平縣,是中國普通話的語音採集地。這個山區小縣,對中國語音文化的貢獻是獨一無二的。



就其語言來說,整個東北差別不大。吉林,黑龍江,內蒙東部,河北北部都是一個口音。只是遼寧和其它地方略有一點不同,特別是遼東半島,特別是大連區別比較大。遼東半島的口音接近山東。這也是山東人“闖關東”的歷史造成的吧。

東北人好(好,讀四聲)講話,有一點多嘴多舌,有一點能言善辯,這是好事。暴露了東北人的天性。東北人到祖國各地,在語言方面“不打怵”。不象有些南方人,如果語言不通,又不會說普通話,出去會“怯場”。



我是東北人,我也走南闖西。我認為,東北口音不用改掉。我到哪兒,都先聲明,“我是東北人”,並引以為豪。我現在北京長住,這裡山南海北,哪兒的人都有,我發現,大家對東北人印象不錯,都能接受。大部分人也都知道東北人的優缺點,還是很包容東北人的。我因為照顧孩子,跟各地的家長接觸,明顯感到,東北人在交流上的優勢。

有的地區方言特別多。比如湖南省,福建省幾乎十里不同音。福建省的連城縣是客家文化的發源地。全縣只有33萬人口,卻有150多種方言,只隔一座小山頭,說話就完全聽不懂了。這怎麼行?所以,推廣普通話的意義就在於此,東北人也不例外。

如果你不想暴露自己是東北人,要改掉東北口音也容易。我提供一個辦法,就是你在和別人講話時,拋棄口語,“只使用書面語言”就妥妥地了。比如,“您好,您貴姓?您吃早餐了嗎?您的孩子讀幾年級?下個月中旬,我們要回東北老家。我希望老師能嚴格管教我的孩子”等等。如果你完全使用書面語言,就和電視臺播音差不多,別人是萬萬聽不出來你的東北口音的。

但我偷著告訴你自己,你千萬別碰到我,如果碰到我,你一張嘴,我還是可以聽出來,你是地道的東北人!


盛廣學雜家雜論


為什麼要改掉呢?

首先我不是東北人,對東北人也說不上喜歡與討厭,每個地方都有好人壞人,不能一概而論。

我覺得你想改掉東北人口音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現在社會上對東北人看法比較多,你想改掉口音,不願意讓別人一聽你就是東北人。

但是先不說鄉音難改,自己的家鄉話為什麼非要改掉呢?為了更好的融入他鄉,為了工作生活?那為什麼不好好努力好好,讓周圍人改變對東北人的看法?把東北人勤勞,樸實的一面展現出來。

我在頭條關注了王小和牛二條,以前確實不瞭解東北人,看了他們的視頻後,覺得哪個地方也有勤勞的,也有好吃懶做的,不能把某一方面無限擴大。

所以,東北話改不改不是很重要,通過自身努力,讓周圍人覺得東北也是正能量滿滿的,少些低俗,多些樸實無華,讓東北人以東北話為榮,這樣多好!


會呼吸的魚51


趕緊改吧。去年搞了個大排檔,來了一群東北人,要拾把烤牛肉串,我著急忙慌烤完了,他們說,你特麼是不是傻,要拾把烤串,你特麼烤這麼多?我說,大哥,就是拾把呀!那群人發火了,罵著:想特麼黑老子是不?知道馬王爺幾枝眼不?然後就把攤子砸了。在派出所,我給領導說了下情況,那群東北的禍害,伸著指頭說,我要了拾把串,他給我來了拾把,這不宰人麼?。警察說沒毛病呀!他說是,1,2,3,4的拾。警察說是四把串啊,那你說十串幹啥呀!我當時就崩潰了,因為你十和四不分,老子幾天生意耽誤了,虧不虧人?


金灶木


東北話是最接近普通話的一種北方方言,廣泛地存在於東北這片黑土地上。東北話易懂、直爽、幽默,傳播速度快,跟東北人呆上幾個月,你就會被“傳染”。由於東北面積比較大,東北話也不盡相同,總體來說,黑龍江和吉林大部分地區的話更接近於普通話,遼寧有一小部分與黑吉相似,其一大部分各具特色,有的與普通話相差甚遠。所以東北話並不是一個腔調,也是南腔北調大薈萃呀,越往北越接近於普通話。



有人說,東北話去掉那些方音土語,基本上就是普通話,這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要是真給你整出來純正的東北話,立馬把你造蒙圈。

講一個笑話:有一個人上南方飯店,服務員熱情的上前問道:“先生,您點什麼菜?”此人立馬答道:“來個乾巴楞炒肉。”服務員答道:“先生,對不起,我們這兒只有肉,沒有乾巴楞。”此人喊起來:“誰要乾巴楞了?我就要啥也不擱的炒肉!”服務員一臉尷尬。如果要是一個東北的服務員一聽就明白,哎呀媽呀,老鄉呢!馬上就會端出一盤青一色的炒肉來。這雖然是一個笑話,卻反映了東北話的特點,東北話語音好懂些,方言土語的確是溝通的障礙。

所以,習得一口純正的普通話還是必要的。

與普通話相比,東北方言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語音方面

1. r分別被n\\l和y(零聲母)聲母取代。如:悶熱(yè)、肥肉(yòu)、人民(yin)。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平翹舌不分。

2. 多加聲母n 。如:餓(nè)了、棉襖(nǎo)。

3. 調值不到位或改變音調。總體看來,東北人說話有點高低、升降、長短不分明。如符(fǔ)合、請貼(tiē)、可(ké)好、卑鄙(bì)。

二、詞語方面

1.東北“成語”。 有很多四字詞組的結構和意義已經固定下來,具備了成語的特點;而且言簡意賅,形象貼切,色彩鮮明,好懂易記,已被廣泛應用。如:暴土揚場、風風張張、勾嘎不捨、呼哧帶喘、灰頭土臉、假假咕咕、吭哧癟肚、亂馬迎花、狼煙地洞、老天巴地、毛愣三光、冒煙咕咚、扭頭別棒、破馬張飛、水當尿褲、禿嚕反仗、舞馬長槍、煙熏火燎等等。

2.兒化或以“子”作詞尾。東北話多帶“兒”和“子”,而且“子”多讀成近似za的音。如:波稜蓋兒(膝蓋)、夜腦蓋兒(前額)、腳脖丫子(腳丫)、大脖頸(geng)子。

3.詞語的別義。東北話有些單音詞的意義在普通話釋義中是不存在的,“斃”是“好”;“虎”是“傻”“缺心眼兒”;“厚”是“多”;“球”是“頑皮”;“歪”是“不講理”;“賊”是“很、特別、非常”。 “的字結構”較普遍。個別詞“有音無字”現象。

4.語義豐富性。一種情態有多種表現語言,如“吃飯”,可以說“造”“逮”;形容人不像樣,就有“不是物”“不是東西”“不是玩意”“不咋地”“不是好餅”;“喝酒”,可以用常說的“幹”,還有“掫”“捫”“抿”等。“整”字用法特活,內涵豐富。飯局“整一頓”酒桌“整一口”娛樂“整一把”。

5.含蓄、幽默和風趣。“歪擓斜拉”已不是一種動作,是含蓄地說人不講道理。“大喘氣”本是人呼吸的一種狀態,但東北人用時卻幽默地表示賣關子。“尿性”,含意多種且明確,而且風趣,表示“有骨氣、有本領、有能耐、猛、牛、厲害,真漢子”。“傻老婆等苶漢子”,一“傻”一“苶”極具風趣,即可自嘲,也可描述他人。正因為東北話的這種含蓄、幽默與風趣才大量影視作品、小品等所採用。


哎呀媽呀,你沒事兒整這些臭氧層子(沒用的)嘎蛤(幹啥)?俺們東北話槓槓嘀(相當的好)!東北銀(人)就得有東北味兒!說多了都是眼淚(傷心)呀,走,整(喝丿兩盅去!

但我告訴你:為了交流方便,在全國推廣普通話的今天,學習一口無障礙交流的純正普通話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個問題給我整這麼些嗑,你到底瞅沒瞅完?想咋地?給個痛快話!”


芳華校園


為什麼要改呢?東北口音不好嗎?再不好那也是你的鄉音!就有如廣東人說粵語,上海人說上海話,北京人說京腔,四川人說川話一樣,都是本土方言,祖祖輩輩說下來的!難道改了你就不是東北人嗎?

沒有多少人會說自己的口音有問題,那畢竟是自己的家鄉方言,是鄉人們聯絡感情的紐帶,也許會有人認為自己的口音不好聽,由於地域黑的關係,真的會有人有自卑感嗎?那是完全沒必要的!從來沒有哪地方人就低於另地方人!你瞧我不起?我還瞧你不起呢?沒有誰比誰更高貴!我是東北人,我自豪!可惜,我只是半個東北人且從末回過父親老家!我以我父親為榮!

如你只是覺得口音不好聽,那也沒關係,就說普通話好了,減少講你們那習慣用語不就完了嗎?但鄉音還是該保留的,那可是你祖上傳下來的,別在咱手上給丟失了!跟家人鄉人講鄉音,與他人就說普通話就好了!其實各地都一樣,普通話是與他人溝通的橋樑,方言是家人鄉親締結感情的紐帶!兩者皆不可棄也!


wang_H


東北話除遼寧錦州、瀋陽和靠近河北省一帶有地方土語味,其它基本與普通話無異,黑吉兩地最標準。不過有些年齡大的人也許從小拼音學的不好,有些字發音不準,例如:又肉不分,然鹽不分,熱業不分,中宗不分,(zuan鑽,平聲)(專zhuan,平聲)不分。

像:幹不愣、(殼,整。幹活或打人的意思), (削你,打人的意思),等等。但南方人能聽清楚發音,只是不懂這話的意思。

反過來北方人聽南方人的方言,基本上一句也聽不懂,語速快是一方面,他們發的就不是標準音。如:把樹,說成序,把吃說成掐,把豬說成居……


吉祥5689


東北話為什麼要改掉呢,中國的普通話,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以北京為標準的語言。

黑龍江吉林口音除少數移民山東口音外,其它地方都差不多,純樸實在,除少數地方方言都能聽的懂,接近標準普通話。

遼寧口音比較雜。最標準的普通話在一個小地區,那就是阜新市,口音可勝過京味普通話,無地方方言怪味口音,誇張點個個普通話夠級。

大的區塊口音,以瀋陽為中心撫順遼陽為一口音,大連周邊以山東半島口音為基礎的口音,以錦州為中心的,為妙帶回音好聽的口音。

小的區塊丹東,營口盤錦都有自己獨特的口音,但遼寧也是除少數方言,都接近普通話,

所以東北話為什麼要改掉呢,往那改,應大力推廣規範標準的東北話,而且更不能改掉有樂趣的東北方言,這些說法您贊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