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回到帝国时代,潮汕、海陆丰、客家地区的地缘解读

“潮汕”这个地缘标签,在近现代史上是很具知名度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明清以来就位列中国三大商帮的“潮商”(另二帮为“徽商”和“晋商”)存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潮州商人的海洋属性明显,以至于潮州人现在遍布世界每个角落。以现在的行政区划来看,潮州、揭阳、汕头这三个呈紧密三角形状,分布在潮汕平原上的城市,是潮汕地区的核心区。由于历史上这一地名的行政区划为“潮州”,因此在一般概念中,“潮州”与“潮汕”具有同等的地缘含义。

从地理结构上来说,“潮汕”所对应的是主要由韩江、榕江、练江等河流冲积平原组合而成的“潮汕平原”,其中核心平原就是流域面积最广的“韩江”所冲积而成的“韩江三角洲平原”。曾经开玩笑说过,韩国在将汉城更名首尔后,应该还会觉得需要把“汉江”更名“韩江”,才够去中国化。只是那样做了,汉中、湖北人民倒是会开心了,潮汕人民估计又不愿意了。

虽然潮汕平原的高峰期是在古典时期末期到来的,但在二千多年前,秦人入主南越时,这一地区就已经明确的成为帝国所重点经营的区域,并以重兵戍守了。也可以说,除了南越郡治所在的珠三角地区以外,潮汕平原在广东地区的战略地位是最为重要的。之所以会有这种地位,直观的感觉当然是因为潮汕平原,在东南沿海那些小型平原中,发育状况算是相对较好的,也因此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和资源。不过瓯越以南直至北部湾的整个东南沿海地区,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受海洋气候影响非常大,台风甚至雷暴一类的灾害可以说是非常频繁的。这种情况下,想稳定的经营农业生产是很困难的,因此以海洋为载体的渔、商生产方式,会占有更重要的比重(农业生产最多只能以自给为目标,无法生产出多余的资源供给战争或者调度了)。这也正是为什么,珠江口这个深入沿海丘陵腹地,能最大程度规避海洋恶劣气候的海湾,即使在二千多年前远没有现在规模的平原面积,依然能够被帝国选定为南越的地缘中心,并一直持续至今的重要原因。而看似地势较平,体量也不小(相对)的雷州半岛,却因为没有合理的地形保护,使其免受海洋灾害的影响,变得无法成为地缘重心。

潮汕地区之所以会受到秦人的重视,是因为它位于南越核心区与闽越核心区中间的地理位置。如果你想从南越出发攻击闽越的话,潮汕可以是前进基地;而如果南越是防守方的话,那么它就是防御前线。这样的地理位置,很自然的会最先被军事家所看中。回过头来看看闽越这个大地缘板块,其位于闽江水系西南侧,由完全置身于闽江水系之外的晋江、九龙江水系所覆盖的“闽南丘陵平原”区,也在承担类似的缓冲功能(行政为厦门、漳州、泉州,沿海平原可分解为“泉州平原”和“漳州平原”)。而代表这一区域的地缘标签“闽南”,无论从地理、地缘结构,还是整体的地缘位置都非常类似。

在一些民间为中国重新划定省级行政区的方案中,潮汕和闽南合并为一个行政区也是一种选项。不过有时候各方面条件接近的两个板块,也未必合适合并在一起。因为你无法判断,到底应该把行政中心放在哪里,才不至于造成厚此薄彼的后果。这也是经过二千多年的历史演变,闽南和潮汕,依旧由与它们地理位置相邻,地缘优势更明显的闽江、珠江流域所管辖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在短命的秦帝国之后,汉帝国在重新统一中央之国后,曾经尝试过将潮汕、闽越两个板块合并为一个新的行政区。而这种尝试的地缘背景就是,当时的汉帝国还没有精力和时间,来直接征服已经国家化的“南越国”,和更早国家化的“闽越国”。这两个百越之国与汉帝国的共生方式,就是承认汉朝的宗主国地位,并在不影响他们实际统治的前提下,接受帝国的间接领导。控制这种核心区以外的土地,最为普遍的做法,就是所谓的“以夷制夷”和“分而治之”之术。为了让帝国在东南沿海有更多的回旋空间,由南越所分出的潮汕地区,与闽越割出的闽南地区,成立了一个新的越人国家“南海国”。

就当时百越之地与中央之国的政治关系而言,“南海国”在闽越和南越两国之间独立出来,并无可能是汉帝国直接操作的结果,而应该是越人内部斗争的结果(汉帝国只是顺势承认)。从史书所遗存的珠丝马迹中可以看到,南海国最初在由闽越国系统中独立出来,并向南蚕食了南越国的潮汕地区。深究潮汕话也闽南话之间的渊源,其实也有个由北向南演变的过程。倒不一定说这就是当年的这次渗透所造成的后果,但后来的历史中,土地资源更为紧张的闽越地区,的确是更为主动的沿海岸线向南持续进行的人口迁移。

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对海洋的依赖,控制了沿海平原,就等于控制了河流的中上游地区,因此与潮汕平原、闽南丘陵平原对应的上游山地,也自然成为了南海国的国土。最终这两块次一级的地缘板块,整合成为了一个在体量上,可以与闽越、南越相抗衡的独立王国。

从战略上看,远在千里之外的帝国统治者来说,认可这样一个新的国家,应该可以为今后直接征服百越之地,找到一个可以利用的棋子。就象当年作为四川盆地第三股政治力量出现的“苴国”,所起到的战略作用一样。不过后来的南海国,并没有成为百越的第五纵队,而是希望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帝国当然没有必要成为它的保护者了,在其独立20年之后(约前195——前174年),南海国就为帝国所灭(人口内迁,土地则由于成本问题没有占据,重归南越、闽越)。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缘政治结构,又恢复了南越、闽越并存的格局。

回到帝国时代,潮汕、海陆丰、客家地区的地缘解读

边区地缘板块示意图

一般情况下,连续的山体是划分地理单元的重要标志,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地缘板块,都一定拥有这样明显的地缘分割线,但潮汕地区与广东境内的其他地区之间,还是有一条明显的山体做分割的。这条叫作“莲花山脉”的山体,是东江与粤东各条独流入海的河流,之间的分水岭,其东起闽粤边境,西至南海的走势,将潮汕地区有效的从东南丘陵中切割出来,并将之封闭为一个“锐角三角形”状的边缘板块;而作为这个三角形的另一条边——海洋,却又让潮汕有机会对世界展示它的开放性。山、海两种地理特征,看似矛盾的相互作用,使潮汕地区成为一个特点鲜明的地缘板块。

在两个地缘特点鲜明的板块之间,总是会有一些亚板块存在着文化交融,或者说认同之上的困惑。就象夹在长江、黄河两大强势文明之间的淮河流域一样。莲花山脉与南海之间的这个三角形地带,也存在这样一个亚板块:海陆丰地区。作为潮汕地区的核心区“潮汕平原”,远离珠三角的地理位置,以及自身的体量,都足以保证它的文化独特性。而作为这个三角形的东部顶点,就不可避免的会与珠三角地区发生文化交融了。就建制而言,潮汕平原目前是由潮州市、揭阳市、汕头市三个地级市而覆盖;而海陆丰地区则是由海丰县和陆丰县,加上1988年所析出的“汕尾市”而组成(目前汕尾是地级市,辖海、陆丰地区)。从地理结构来看,汕(尾)海、陆这种“一港两城”的三角形格局,象是缩小板的汕(头)、潮、揭的三角关系。而“汕尾”市的得名,也正是来源于这种对应关系。

如果不考虑其他板块对“海陆丰”地区的影响,海陆丰应该会明确成为“潮汕”文化区的一部分的,虽然不是核心区。只是这个亚板块虽然体量很小,却正好处在广东三大民系(广府、潮汕、客家)的交汇点,并且又有海岸线来与世界其他地区交流,以保持它的独立性,所以才显得有些特别。当然,一定要为它在广东三大地缘文化中归附一个的话,那么将之归入与其地缘特点更为相近的“潮汕”地区,应该是最符合地理结构的方式了。就象之前提过的“四邑”地区,虽然有着自己独立的地理结构和地缘特点,但与珠三角紧密的地理关系,还是让其成为了广府文化区的一部分。

对于广东以外的朋友来说,这么细化的了解广东文化的每一部分,似乎没有必要。象东南沿海地区这样的地理结构,其实是很容易诞生体量较小,却又特点鲜明的地缘板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方言的差别)。如果日本列岛的位置移到台湾岛与海南岛之间,而东亚大陆腹地又没有华夏文明这样的强势文明,这一带的地缘特点,应该会和大陆另一端的“地中海”地区颇为相似。问题是,造物主似乎更希望地球上出现多样性的文化,并没有在东亚地区再造一个“地中海”文明,而是在它的大陆腹地,造就了一个封闭性的“海中地”文明。而这个文明强大性在于,足以让整个东亚大陆,包括有着更强独立性的东南沿海地区,淡化它的海洋属性,而成为农耕文明的一部分。

作为东南沿海的重心所在,广东地区所呈现出来的地缘结构,正是在华夏文明的一次次冲击下所形成的。

单从本身的地理结构上看,珠江三角洲平原与潮汕平原,这两个体量最大的沿海冲积平原,应该形成广东的两个地缘文化核心(前者为主),而其他沿海、山地的小型地理单元,不可避免的会成为它们的辐射区。但事实上,广东地区在这二者之外,却出现了第三个地缘标签“客家”。而“客家”这个没有明确地缘核心的板块形成,正是在华夏文明向南潮汐般的渗透方式作用之下,得以形成的。换句话说,如果岭南地区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地区,那么是肯定不会出现特点如此鲜明、覆盖面如此之广的“客家”文化的。

回到帝国时代,潮汕、海陆丰、客家地区的地缘解读

潮汕平原地缘结构图

之所以要把海陆丰这个体量颇小的点,单独提出来说,其实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分析客家核心区内部的几个亚板块时,还会涉及到它。所以前面有朋友觉得“海陆丰”部分只说了一半,也是对的。好了,言归正传,下面我们需要把视线对准神秘的族群“客家”了。

回到帝国时代,潮汕、海陆丰、客家地区的地缘解读

“海陆丰”地缘位置示意图

相信无论是自认为“客家人”的朋友,还是很多对汉族南迁感兴趣的朋友,都对客家族群的形成,抱有深厚的兴趣。从族群的源流来看,客家的先祖无疑是从黄河流域的华夏核心区向南迁移而来的。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不断南侵,随着北方汉族政权的覆灭,曾经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迁移。这种由政权组织的迁移,与一般的自然渗透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的规模一般较小,迁移者的社会结构单一(比如商人、失地农民、罪犯),很容易被更占据人口优势的土著族群所同化;而后者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迁移,从政治结构,到氏族完整性,都能得到最大的保存。这也就让特点鲜明的“客家”文化诞生,成为了可能。

当然,并不能说华夏民族的每一次大规模南迁,都是因为那些马上民族的入侵。最起码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不是因为这个原因。第一次是因为秦人征服南越,有组织的向岭南迁移了60万人口;最后一次则是在60多年前,因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向台湾转入了上百万人口。从迁移特点来看,民国政权入台的那次,倒是和东晋及以后,那些南迁的中原政权有些共同特点,即迁移的组织结构完整,易于形成新的族群。只是客家这个族群概念,在古典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所以这批最后南迁(入台)的北来人口,被贴上“外省人”、“新住民”的标签了。、

1949年的那次迁移,所造成的台湾岛内地缘结构变化的后果,现在仍在消化之中。抛开政治层面不论,从大历史的角度看,这可以算的上是华夏民族的又一次成功扩张了。尽管台湾岛的华夏化,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开始并成熟了,但在被日本占据将近50年后(算二代了,三代基本可以融合了),为之补充入新的华夏血液,对于中央之国将台湾岛稳定的纳入核心区,是非常有必要的。

回到帝国时代,潮汕、海陆丰、客家地区的地缘解读

客家核心区地理结构示意图

949年的那次迁移,所造成的台湾岛内地缘结构变化的后果,现在仍在消化之中。抛开政治层面不论,从大历史的角度看,这可以算的上是华夏民族的又一次成功扩张了。尽管台湾岛的华夏化,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开始并成熟了,但在被日本占据将近50年后(算二代了,三代基本可以融合了),为之补充入新的华夏血液,对于中央之国将台湾岛稳定的纳入核心区,是非常有必要的。

回头我们还是来说“客家”的问题。就客家这个族群现在的分布范围而言,应该算是全球化了。不过正如我们在“客家核心分布区地理结构示意图”中所圈定的那样,赣粤闽三省交界的几个地区,是属于客家的核心聚居区,也可以说是族系形成的原始区域。这样的话,就会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即就中国的南北朝政权而言,南朝所控制的区域,并不至上述几个省份。一般情况下,四川盆地、两湖平原(包括江汉、洞庭湖平原)、江东平原几个重要的地理单元,也都在南朝的控制之下。那么为什么在这些地区,没有形成“客家”文化呢?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明确“客家”这个概念的含义。所谓“客”自然是相对于土著民族而言的,而“客家”中的“客”所对应的土著民族,却并非是我们理解中的边缘“少数民族”,而同也是汉族的成员。也就是说,按现在的民族划分标准,客家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汉族中一个有着自身特点的亚族群。现在大家用行政区域所认知的 “东北人”、“广东人”等地域概念,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亚族群的划分。只不过客家分布区特殊的地理分布,无法形成一个“客家省”,具体的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罢了。

仔细比较客家分布区域,和我们刚才所提到的,南朝政权还会包括的几个地缘板块,我们会发现。后者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中央之国的博弈焦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纳入中央之国的核心区,并开始华夏化了。也正是由于它们处在南北博弈的前沿,这些地区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中,能够持续不断的,与中原政权进行大规模的交流。这使得居住于其上的族群,在自我认知上,都形成了带有自身地缘特点的汉族民系。这些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为标签的亚族群(吴、楚、蜀等),居于长江流域的亚族群,由于一直能够直接参与中央之国的核心圈的博弈,也因此而拥有更强势的同化能力,吸收、消化掉那些来自北方的人口。当然,在这持续不断的融合过程中,北方族群不断的南迁,也为长江流域的这些地缘板块,注入了新的文化,在某些方面改变着他们的地缘特点。比如四川盆地就没有和其他几个板块那样,保留自己独特的方言,而是成为了官话区,并因此而影响了更为边缘的“云贵高原”。

按照迁徙的顺序,会从“客家四州”中的赣州写起。了解客家这个地缘概念,有助于加深大家对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处地缘结构认识。尽管这个以丘陵地貌为主,跨越三大行政区的边缘板块,在古典时期并没有机会成为博弈的焦点。但如果你对红色政权的历史感兴趣,并希望了解起中的地缘脉络的话,看过“客家”这个地缘板块的解读,相信一定会有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