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黄河不能通航?疏浚河道既能通航又能卖沙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力橙财经


黄河上游一些河段作为观光旅游,还是可以行船的,比如下图中的快艇。

但黄河中上游大体的河势是这样的,是无法货运通航的。

所以我们看看下游,黄河下游不能通航成货运通道,是因为底子不好。所谓底子就是黄河下游河道长786km ,只下降了36m,流速急速下降,输沙能力以六次方正比关系减弱,造成每年会4亿吨泥沙淤积在河道中。淤积的后果是河槽抬高,河道萎缩,河势不稳,畸形河势出现概率加大,出现诸如斜“N”的畸形河势。不仅演变成了地上悬河,还有发育出了二级悬河、没有固定河道的游荡性河道。这些都是通航条件中的大忌。另外黄河每年到黄河口的径流量只有几十亿立方,这个流量勉强维持黄河不断流。

下图为开封段的地上河。

与黄河相比,长江的底子就太好了,长江南京以下河段在自然情况下,满足12.5m深水航道尺度要求的河段里程占总里程的80%以上,以至于号称283km长的深水航道工程只要搞定了几个碍航水道就可以了,但也花去了110亿元和6年时间,之后还有清淤维护。

所以又回到题主的问题,希望通过挖沙的方式来实现通航,1998年黄河水利委做过9次挖槽试验,但每次一放水就回於了。可见如果工程实施起来,也要面临无间断的挖沙工作,这个工期对比长江深水航道6年,不知道要多少年了。就算工程完成了,每年还要面临4亿吨泥沙清淤工作,当然你可以想用水冲刷的方式比较方便,但4亿吨的沙需要571亿立方的水冲刷完成,而黄河是缺水的。所以挖沙通航的这种方式不仅投资大,维护难且成本高,有巨大的可能是“打水漂”的工程。



昆仑还东国


黄河中下游已经是地上悬河了,无法建设大型码头,并且黄河的径流量不大,河道水深有限,不足以支撑通航的需求

河道通航通常都是指中下游的地区,例如珠江、长江的中下游水域江面宽阔,河道较深,长江南京以下河道平均水深超过12.5米,可通行万吨巨轮,而5000吨级以下的货轮也可以直达重庆,这种通航条件在整个世界也是少见的。

长江之所以拥有如此绵长的航道,主要得益于自己丰沛的水量,长江的年平均径流量为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数十倍。即便是在枯水期,长江仍旧可以保证武汉以下的航道通行。

相比之下,黄河中下游的水量就小很多,黄河的年平均径流量只有约600亿立方米,仅仅就是只有长江的一个零头。黄河中下游的河道水深也不过2-3米之间,最浅的地方不过一米多深,这个水深只能通过一些小型的平底船,中大型货船肯定走不了。

黄河所流经的地区主要是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降水量本身就不多,而黄河的下游地区经过辽阔的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全长785.6公里的河道,落差仅仅94米,因此水流速度极慢,这就导致从黄土高原携带而来的泥沙大量沉积在河道中,将河床垫高,使得黄河渐渐成为地上河。

如今黄河的河床已经高于许多地区两岸的地基,这导致了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中下游的其他河流无法再汇入黄河,这进一步降低了黄河的水量。

(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几乎任何大型河流汇入黄河,导致黄河下游水量锐减)

除了水量不足以外,黄河在一年中的水量分配也不均匀,这是由于中国的季风性气候造成的,在夏季降水多的时候,黄河水量就会较为充足,而到了春秋时降水减少,黄河也就进入了枯水期。

虽然长江也有枯水期,但长江底子好,即便是枯水期水量也还可以,而黄河本来水量就不足,枯水期更是时常断流。

并且黄河地处零度分界线以北地区,冬季容易出现凌汛,不仅是无法通航,甚至对于黄河大堤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黄河凌汛由于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黄河在凌汛期间根本无法行船)

(为防止阻塞河道,威胁黄河大堤,在凌汛到来时沿河地区都会进行爆破行动)

总的来看黄河不具备承载高强度航道的能力,而且不仅是黄河,整个华北地区的河流都不具备像长江的那样的运输能力。

至于疏浚河道,这太小看黄河携带泥沙的能力了。

黄河每年有约4亿吨泥沙淤积在中下游地区,单靠人工去挖是不可能疏浚河道的,而乱挖泥沙会对沿河大堤造成破坏,是非常危险的。

目前我国政府主要采取调水调沙来清理黄河河道,简单点讲就是通过上游水坝集中放水,加大下游河水流速,将泥沙冲入海中。

事实证明,调水调沙行动还是非常成功的,经过数次的调水调沙,已经近4亿吨泥沙冲刷入海,大大缓解了黄河河床抬高的趋势。但治理黄河绝非一时之举,现在黄河的中下游淤积情况还是比较严重,需要长期治理才能看到成效。


千佛山车神


很简单。上游就不说了,落差太大,又够曲折,没法开大船。下游看起来挺直的,但是

第一,旱季黄河没水,汛期水有太多,不适合通航。

第二,黄河下游都是冲积区,如果把黄河挖深10米20米的,估计河堤要扛不住。

第三,水里含沙量太高,今年刚挖好,明年又堆积上了。。

最后黄河沙太细,不太适合建房子,自然没人打她主意。。




祀神如神在


很多人都知道黄河当年几番改道,目前是夺山东的大清河入海,如果黄河通航的话,山东的大清河这一段应该是最适合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山东境内除了大清河以外还有一条小清河,这两条河流当年的基本是同源,小清河后来经过梳理成为山东地区重要的通航河流,小清河都能通航,更何况当年的大清河,只不过大清河因为黄河的夺道,目前河床也淤积抬高了。黄河之所以整体不能通航,原因有很多,但无外乎是水量、泥沙量以及落差的原因。当然黄河之上一些小型的船只、羊皮筏这些不算通航,毕竟这些不能够承载货物。相比于长江的水量,黄河的水量太少了,并且长江自上游开始一直到下游,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等南方大型河流支援,而黄河的支流只有汾河、渭河等非常小的支流支援,并且到了下游因为河床抬高,基本没有支流汇入。这么少的水量根本不是和船只通航。

另外,黄河上游有落差不能通航暂且不谈,因为这是大自然的先天条件,不太容易改变,但中下游还是相对比较平坦的。不过黄河经过黄土高原时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到了中下游平原地区开始在河底沉淀,这使得河南境内的黄河很长一段都是地上河的存在,而且水深特别浅,这样的情况根本不适合大型船只的通航,并且也没有办法建设沿河港口。最后为什么无法疏通河道,主要原因是工程量太大以及沿河堤坝比较脆弱,黄河疏通河道首先要改变地上河的困境,然后再向下挖深,但是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落差实在太小了,疏通了河道,用不了多久还会继续淤积,而且沿河堤坝的土质不像长江那样是天然的山体堤坝,黄河堤坝大多是在光秃秃泥土层上建设的石头坝,一旦开挖容易有溃坝的危险。想要黄河真正实现下有同行,只能从上游的泥沙治理开始。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黄河,古称河水、浊河、九曲、德水等,世界第五长河,我国第二长河。黄河呈“几”字形,其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黄河流经我国9个省、自治区,其中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最后经山东的东营流入渤海。其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的巴颜喀拉山脉的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黄河从发源到内蒙古的河口镇为上游,从内蒙古的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河南的桃花峪到山东东营入海口为下游。黄河水系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水量较少,为太平洋七大水系之一。

黄河是世界上含泥沙量最多的河流,年携带泥沙量为16亿吨,黄河下游从桃花峪到入海口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面较宽,大量泥沙沉积于黄河航道之上,逐渐形成了地上“悬河”,历史上因泥沙沉积,黄河多次泛滥改道,而黄河通航里程多集中在中游。原因是黄河上段为卵石夹沙河床,河道较窄,流深度不高,导致不能通航;下段由于沿线人口稠密,用水多及渗漏等问题,即受季节性影响较强,甚至出现断流,加上河道游荡不定,河面较宽,主流摆动频繁,而枯水期水深约0.6~1.0m,航宽约100~200m,不具备通航条件;黄河航道日益衰落,受冬季结冰时间较长,冰凌等影响,在中游通航里程累计仅1900余千米,不足干流河道总长的40%。有些河道虽然能通航,但是只限于一些小型渔船行舟,大中型船舶是无法通航的,这就是为什么黄河大部分河段不能通航的原因。

黄河曾经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通航里程达12000公里,由于黄河中上游的人口数量增加,大量植被遭到破坏,乱砍乱伐,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大量泥沙沉积,导致黄河下游成为了地上“悬河”,也阻塞了河床,不能通航。有些人提议黄河携带泥沙量多为沙土,可不可以疏浚黄河河道,既能通航又能卖沙挣钱,这种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俗话说“一碗黄河水,一半是泥沙”。黄河下游变的水流平缓,河面变宽,河水携带到大量泥沙也随之沉淀淤积,高达百分之二十左右。黄河每年携带泥沙量为16亿吨,也就是有3.2吨泥沙沉淀于黄河下游八百里的河床内。而现在最火爆的行业,要数房地产了,建造高楼大厦,修路架桥,处处都需要沙石料,钢筋水泥,而现在国家大力支持“封山育林”,保护环境,沙子的来源大大减少,建筑上用的原材料成本越来越高 。既然沙子价格如此之高,而黄河下游又被沙子淤积成了“地上悬河”。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清淤挖沙,加深河床深度,增加黄河通航里程呢,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其实多年来国家一直在用清淤船,清理黄河下游河道泥沙,但清理出来的泥沙,不是特别理想,而是黄土淤泥和沙粒的混合物,而且泥沙打捞出来,不能直接使用在建筑方面,需要复杂的过程来筛选淤泥和沙子的分离工作,过程负责,成本较高,投资太大,回收成本时间太长,而且筛选出来的黄河沙子太细,可能不太适合使用于建筑方面。因此,虽然我们对黄河下游进行泥沙清淤,但是建筑用沙的问题难以解决,且对黄河河床不能挖的太深,怕影响原来黄河两岸大坝的坚固性,会给沿岸居民带来潜在“威胁”,也就达不到通航的目的。

个人观点,谢谢阅读。


这么近那么远F4


有些河段过度掏沙会影响河床。河岸下部失去斜坡,成了垂直岸壁,就会造成河岸垮塌。河沙淤积地段,必是下游落差小或是水流不畅段,掏了沙很快又会淤积。要让整条河流水况好,必须全盘考虑,还要看整个地形地貌,河流的形成有它的自然规律,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过度介入大自然,会适得其反,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有灾祸。我是外行,不懂水利,凭想象而言,有错请朋友们包涵。


人兒大亨


这些河流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就河流而言,年径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较小、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河网密布、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流速较慢等特征。此外,这些河流流经的区域人口密集、城市众多,拥有较强的交通运输需求。通过以上条件,我们来分析一下黄河是否适合航运。

黄河虽然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但是黄河流域年降水量较小,年蒸发量大,导致黄河的年径流量较小,还不及长江的许多支流径流量大,加上流量丰水期和枯水期季节变化大,有时甚至会出现断流现象。其次,黄河含沙量大,特别是黄河下游地区,大量的泥沙淤积,使得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河道淤积变浅,不适宜航运。地上河导致黄河下游没有支流汇入,无法形成内河航运网络。中游段进入我国第二级阶梯黄土高原,地势较陡流速快,多急流浅滩,也不适宜航运。另外黄河每年都有结冰期,还有凌汛现象,都是阻碍航运的因素。

在黄河如此高的含沙量情况下,很难通过疏浚河道来改善通航条件,同时由于黄河其他条件如径流量、结冰期等的限制,也很难让黄河成为一条像长江那样适宜通航的河流。


地理沙龙


为什么黄河不能通航?首先得搞清楚黄河一年断流多少天。没有水,怎么通航。


快乐每天146800165


为什么黄河不能通航?1.泥沙较多 2.上游河道狭窄 3.内蒙古地区,纬度较高,结冰期长,容易发生凌汛现象 4.中下游河道高过城市大堤。

暂时不可以,因为不挖黄河河道的原因是上游泥沙下来太多,在环境生态没有做好之前,是不可能进行疏浚工程的,那是浪费时间和金钱,那是无用功。我们只有解决了最本质的问题之后才有精力去做那些想做的做好。不疏通河道,我想将来我们可以让黄河改道比疏浚河道来的更加实在,地上悬河怎么疏浚都是悬河,有精力做成平川不如以她一边旧河堤为主脉,旧河堤以外从新做一条新的河堤,新旧河堤做成新的黄河河道,地上悬河可以解决。四两拨千斤,一举多得。挖泥船造价高,消耗大,黄河下游近千公里,疏浚河道宽,试想要多少挖泥船,耗费多少钱,多少人工才能疏通,并不是一时之功。并且现在黄河没有以前的大水患,因为现代化的河堤做的非常的坚固,我们担心她会决堤是杞人忧天了。


大风起兮偶飞扬


黄河要通航是可以的,只要水量达到每秒一千立方米以上的足够水位,还有就是从兰州向东,把黄河改道经过渭河,从入海口就可以直接通到兰州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