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咳喘审证求因

肺脏受邪发生咳嗽喘哮的机制多种多样,因素不同症状亦不同,现分列如下。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二十七、大肠咳

咳嗽剧时大便遗屎,此名大肠咳。因肺合大肠,如肺咳久不止,必传其邪于大肠。大肠为传导之腑,其下口为魄门,大肠气虚,所以咳则遗屎。

二十八、小肠咳

咳嗽不遗屎而只转矢气(放屁),此名小肠咳。因心合小肠,如心咳久不止,必传其邪于小肠。小肠为受盛之官,职司变化,受邪则其气下奔,所以矢气随咳而出。

二十九、膀胱咳

咳嗽剧时小溲往往随咳嗽自遗,此名膀胱咳。因肾合膀胱,如肾咳久不止,必传其邪于膀胱。膀胱为津液之腑而司气化,膀胱气虚不摄,失其约束,所以咳则遗溺。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三十一寒喘

咳嗽作喘,气逆倚息不得卧,俯首向前不能仰,甚则张口抬肩,遇寒则发,得暖则缓,冬令更剧,夏季则安,此名寒喘,因肺胃有伏热未去,寒气薄肺,热被寒束则火气上逆而作喘。

三十二、热喘

咳喘症状同上,惟夏秋发作更剧,冬寒凛冽反安,发则口渴饮水,烦燥汗出,此名热喘,亦名火喘。因肺胃伏热不去,更加时令热邪感召,肺为娇脏,最畏火热,是以喘发于暑热之季。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三十八、肾喘

咳嗽时甚时微,安静不动,一切如常人,但不可以动,动则发喘,如少量提携,或步行,或升阶,劳动轻微则喘息稍轻,如劳动稍重则喘促气逆不得息,立时张口抬肩,气短不续,必须即时休息到一定时间,方能安静,古名肾喘,今称肺气肿。此乃肺肾俱虚所致。

由于咳嗽喘哮原因复杂,症状繁多,其病变机制也是千头万绪,以上不过略举大纲以供参考而已。

咳嗽通用方

无论如何复杂变化,总是肺受邪侵所致。故疗治之法,当以保肺祛邪为主。因肺为娇脏,易被邪侵,所谓保肺,乃是保护之意,不是专用补肺之药。所谓祛邪,乃是审证求因,或施宣散,或用肃降,祛除其邪。如:祛风、散寒、清热、利湿、润燥、泻火、调气、和血、补虚、泻实等皆是。

在初起邪实,用药切忌补涩,久病正虚,立法更戒攻伐。肺为脏腑之华盖,二位高居子膈上,药力易达病所,凡咳嗽初起,药宜轻清,即令久咳不愈,仍宜缓和。

凡寒、热、攻、补重量大剂,非病情严重,而且审慎周详,诊断明确,概不宜轻用。方药前人治咳方剂甚多,亦各有其疗效,今不能一一选录。惟师其意,仿其法,而不泥其方,再结合个人临床所见,拟一咳嗽通用方,作为基础,暂名为“桑杏甘前枳桔汤”,在初起及一般咳嗽,皆可施用。

冬桑叶三钱,苦杏仁三钱(去皮研),前胡三钱,生甘草三钱,炒枳壳三钱,桔梗三钱。以水两饭碗,煎药成一碗半,滤去渣,分三次温服,本方可连服三至五剂。

方解:本方系手太阴肺经药。因肺所生病为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满等证。故首用冬桑叶之气味甘寒,去风燥湿,走肺络而宣肺气,同杏仁之气味辛甘苦温而利,除风散寒,解肌泻肺,降气行痰为主。佐以桔梗之气味苦辛而平,入肺、泻热、散寒、开胸、利隔、行气消痰;合前胡之气味辛甘苦寒,畅肺气,解风寒,理胸腹,下气降火,消痰止咳。加枳壳之气味苦酸微寒,化痰行气,止喘散结,消胀治咳。

从气化论,肺属燥金而性畏火,须藉脾胃土气以资生,故取甘草之气味甘平中和,泻心火而补脾胃以资肺金生化之源而保护肺气。甘草合桔梗名甘桔汤,能治咽喉口舌诸病,以其有苦辛甘平,散寒清热之功。桔梗合枳壳名枳桔汤,有通肺下气利膈祛痰之力。本方药只六味,是从参苏饮、杏苏散、桑杏汤、甘桔汤、枳桔汤等方加减组合而成。

前面说过,由于肺位至高,凡属气味俱厚,沉降重浊之品,用之则有药过病所之弊。昔人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在本方中杏仁、前胡、枳壳三种虽气味苦辛,但皆轻微,降而能散,故取桑叶之轻清宣肺通络为之领导,又借桔梗之轻虚上浮,功同舟揖,载药力上行;更取甘草补土生金,其性中和,协调诸药,使邪气因而宣散,肺气恢复肃降,则咳嗽自愈。

随证加减法

本方药味剂量及方解俱如上述,兹将随证加减各法例举一二。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医生必记:38种常见咳喘诊断要点及用药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