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杏壇春秋」我與“運河”三所學校的情緣(楊玲)

「杏壇春秋」我與“運河”三所學校的情緣(楊玲)

在世界文化遺產1700多公里的大運河畔,只有一個城鎮是以運河冠名的,她就是江蘇省邳州市的運河鎮,現已改名運河街道。在運河鎮以運河冠名的單位比比皆是,最有名的是邳州市的三所學校:運河小學、運河中學、運河師範學校,這三所學校名聞遐邇,是大運河畔璀璨的明珠,是培育英才的搖籃。其中運河小學、運河中學都年過花甲,運河師範已過90華誕。作為教師誰在這三所學校工作過?在邳州市萬名教師中可以說寥若晨星。而我與它們就有情緣,上世紀我就在這三所學校工作過,那可都是難忘的歲月。

運河小學三年是最艱苦的歲月

1960年8月,我調入邳縣運河小學,她是1956年創辦的實驗小學,也是重點小學,師資力量很強,肩負全縣的教學研究及經驗推廣重任。當年是三年自然災害最嚴重的時期,教師是抱著餓肚子拼命幹工作,每月供應24斤口糧,大月每天不夠8大兩,其中只有3斤米麵細糧,其餘的都是發黴的山芋幹,高粱面等。對於青年人能夠一頓吃的嗎?中午蒸山芋乾的碗裡都是綠色的水,苦澀的山芋幹很難下嚥,餓極了不吃不行。不少人得了浮腫病,大難不死。那時候每週6個工作日,一個星期天經常被“中心工作”佔用。學校實行“坐班制”,“兩眼一睜忙到熄燈”。早上起來到辦公室政治學習,晚飯後再到辦公室備課、批改作業,我經常熬到深夜11點。今天的教師對當年的艱苦生活、緊張的工作聽起來恐怕恍如隔世、天方夜譚吧。從開學直到國慶節我才回家一次。

從1960年到1963年我擔任江蘇省五年制教學改革實驗,俗稱大改實驗,一年級年齡都在7週歲以下。每課時只有35分鐘,教學任務重,還參與全縣的教學研究活動,在1960年底大雪紛飛的時候舉行全縣的公開教學,早晨我踏著積雪家訪。當時全校沒有一輛自行車,家訪全是步行。住在派出所附近的學生有病,家訪時懷疑是腦膜炎,她父母親都已上班。我和她姥姥說後就把她馱到縣人民醫院急診室搶救,使其轉危為安。

由於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成績顯著,多次被評為公社、縣優秀教師、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出席縣表彰大會並在大會發言。

1962年寒假的臘月二十四,在運河小學舉行了極其簡單的婚禮,辦了自己的終身大事,中心校長讓出自己的單間宿舍當洞房,參加婚禮的老師用自己的飯票聚餐,婚禮充滿歡樂祥和的氣氛。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在運河小學的三年,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三年,也是磨練意志和毅力的三年,總而言之,是忙累並快樂著的三年!

在運師附小十年浩劫中

1963年暑後,調入江蘇省運河師範附屬小學。當年運師範季同校長為了加強附小的師資力量,向縣文教局點名要8個人,我是其中之一,附小教師就是運師教師,黨政工團會議都到運師開。

從1963到1974年7月,我在運師附小工作11年。可以分為三個時段。1963到1966年6月為第一時段,學校裡風平浪靜,雖然有政治學習,教學業務開展地如火如荼。範校長深入教學第一線,帶領老師經常到附小聽課,教學研究活動不僅在縣內搞,還走出去和外地學校經常聯繫,我到新沂縣、安徽宿縣參加過教研活動,因為我是低年級語文教研組長,身上的擔子更重,除上好課,也要經常聽課,指導見習生、實習生,參加邳縣和外地的教研活動,再加中心工作,經常給學校寫稿,給中國少年報社等投稿,忙得不亦悅乎!

1966到1972年初為第二時段。這個時期是十年浩劫中極左思潮最瘋狂的時期,很多人鬥紅了眼,滿眼都是敵人,都是牛鬼蛇神。我出身不好,再加工作成績顯著,俗話說“槍打出頭鳥“。1966年8月被別有用心的人,羅織了莫須有的罪名寫了18張大字報送到附小,當天不論青紅皂白就被當成了牛鬼蛇神,隔離審查,交出文字資料,準備挨批挨鬥,美其名曰“辯論”。儘管我根據事實辯駁,無用。批鬥後沒有人身自由,限制在校勞動改造,拉木頭,拉石灰,幹得都是髒活重活。極左分子歪曲黨中央文件地富子女不能參加地方文化大革命,不準出身不好的我回家,違法私拆我的來信,與對待反革命無異,個別人慾置之死地而後快。批判資反路線後,在極左分子的眼裡你總是另類,你的教師身份連喂牲口的飼養員也不如。

1972到1974年,這是第三時段。我恢復了人身自由和教師的權利,擔任班主任,教語文、體育。我不忘初心、忍辱負重一如既往幹好本職工作,所帶班德智體全面發展,好評如潮。顧全大局,在天寒地動的大操場訓練廣播操,代表學校參加縣城4所中小學校比賽,榮獲冠軍;在放暑假的炎夏酷暑訓練邳縣男子小籃球隊,參加徐州地區比賽獲得東四縣冠軍,徐州地區亞軍,代表徐州地區參加蘇北片比賽獲得季軍、

在極端困難的十年浩劫中,我和在農村的妻養育了4個孩子,三女一男,他們都是在農村接生的,在艱苦環境裡健康成長,也許是蒼天的眷顧,二女兒李芳改革開放後,運師畢業,任教後堅持自學,先後考取南師大美術系,南藝油畫系研究生,畢業後又赴法攻讀造型藝術博士學位,成為旅居巴黎的藝術家

改革開放後調入運河中學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神州大地,盪滌了十年浩劫的極左思潮,撥亂反正,摘掉了知識分子臭老九的帽子,教師可以挺起腰桿教書育人。1981年初我調入運中。我是1957年在運中速師班畢業的學生,走上教育工作崗位。我感恩母校的栽培和老師的諄諄教誨,我要以實際行動回報。校領導分配我擔任初二(5)班主任,教語文。當年初二是畢業班,通過升學考試升入初三。一位老師告訴我,(5)班在初二7個班中很亂,基本屬於墊底的班。我有“受命於危難之際”的感受,暗下決心既來之就要幹出名堂!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一學期100多天師生的共同努力,班級發生巨大的變化,摘掉了落後的帽子,全校師生刮目相看。暑後接了新生初一年級班主任,和其他五個班同在一個起跑線上,經過一年師生的共同努力,在級組中脫穎而出,成為學校、縣先進集體,參加團中央少工委、文化部圖書館事業管理局、新華書店總店、中國少年報等8單位舉辦的“紅領巾讀書讀報獎章活動”,學生學好教科書的同時,堅持課外讀書讀報,搞讀書摘抄,寫讀書心得體會,學張海迪等英雄模範,多做好事,學女排見行動,刻苦鍛鍊,初二(2)班被評為“雙讀”全國先進集體,運中也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個人被評為全國先進個人,有兩個學生獲得讀書獎章,到初三畢業,該班被評為江蘇省中等學校創三好先進集體。

我在運中任教14年,1994年4月退休,不論是當班主任,還是語文教學,作文教學,課外閱讀,少先隊輔導員,班級體育,成績都很顯著。我曾代表邳縣教研室參加徐州市中語會年會,在大會發言;參加徐州市團委召開的少先隊輔導員大會,被評為優秀輔導員;組織學生參加閱讀《中學生》雜誌活動,閱讀小組被評為優秀小組,我被評為優秀輔導老師,都受到獎勵。

耄耋之年,我和這三所學校的感情,歷久彌新,和老同事聚會,和弟子聚會,二女兒李芳多次回訪運師母校,我和運中更有親密的聯繫,我的兒女和孫子都是運中的學生,我全家既是運河人,也是運中人,大運河是須臾不能離開的親人。

千年流淌不息的大運河,她是古邑邳州的母親河,她給我靈感、智慧和力量,激勵我殫精竭慮做好教育工作,無愧大運河的養育之恩。我在“運河”冠名的三所學校工作的經歷,個人倍感榮幸,感恩大運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