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農業農村部調研:部分省上市肥豬僅能支撐到今年5、6月份

為了解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各地生豬產能及產銷形勢變化,判研2019年生豬穩產保供形勢,近期,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和全國畜牧總站在六個省區進行了相關調研,每個省區抽調一個發生過疫情的生豬生產大縣和一個未發生過疫情的生豬生產大縣。調研的重點包括瞭解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變化,仔豬存欄和銷售變化、豬肉市場供應情況、穩定生豬生產和恢復生豬產能的主要措施以及當地種豬企業生產情況等,意在摸清當前生豬產能下降的幅度和主要原因,以期為行業未來發展提供參考。

1▶各地現狀

河南

2月20日~22日,調研組赴河南開展調研,與鄭州市經開區、滎陽市,孟津縣、新安縣的2個屠宰場,7箇中、大型生豬養殖場以及河南省養豬行業協會相關人員進行交流座談。具體報告如下:

一、生豬產能快速下降

1、能繁母豬存欄明顯減少,影響範圍已波及核心產能,且能繁母豬非理性淘汰趨勢仍在持續。據農業農村部生豬生產監測數據顯示,1月末河南省能繁母豬存欄6.8萬頭,同比減少26%。另據河南省畜牧局統計,省內5個生豬核心育種場,1月底能繁母豬存欄35.2萬頭,較疫情前即2018年7月末減少16.4%。

調研組走訪各大養殖場也不同程度的反映了當前能繁母豬存欄下降的情況。據新大牧業介紹,去年12月底企業存欄能繁母豬25000頭,截至2月21日企業能繁母豬存欄已減少到10000頭,其中原種母豬僅餘2000頭左右。春天牧業對洛陽市10家大型規模生豬養殖企業進行了調查,去年12月這10家企業共存欄能繁母豬4.7萬頭,其中原種母豬存欄7600頭,截至2月21日,10家企業能繁母豬存欄僅有4000頭左右,其中原種和祖代能繁母豬存欄減少7300頭,能繁母豬減少幅度高達91%。

據對10個專門屠宰母豬的屠宰場監測,2018年四季度母豬屠宰量為19.78萬頭,同比增長47.33%,2019年1月母豬屠宰量11.7萬頭,同比增長208%。更為嚴重的是,能繁母豬的非理性淘汰的趨勢仍在生豬養殖企業中持續,據新安縣連偉豬場介紹,為避免非洲豬瘟疫情波及本場,該場計劃將場內3胎次以上的能繁母豬全部淘汰,僅保留部分後備母豬。

2、仔豬供應短缺。受非洲豬瘟疫情和能繁母豬快速減少影響,現在市場可供補欄的仔豬已出現供應短缺現象。據對河南20個萬頭豬場調查,目前2月齡以內仔豬存欄5.9萬頭,佔總存欄的23.4%,遠低於正常水平。調研瞭解,新大牧業目前2月齡以內商品代仔豬存欄為4萬頭左右,春天牧業當前2月齡以內商品代仔豬存欄為3000頭,同比均減少50%左右。多數種豬企業由於考慮非洲豬瘟病毒對能繁母豬致病力高,為避免受非洲豬瘟影響,種豬企業選擇不配種或推遲配種。當前河南省20公斤仔豬價格為每頭500元,較春節前翻了一倍。調研企業表示,當前存量仔豬可提供的上市肥豬僅能支撐到今年5、6月份,後期生豬養殖企業可能面臨可供出欄肥豬短缺,造成屠宰企業豬源緊張的局面。

廣東

2019年1月廣東省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26%。其中,降幅較大的監測點有陽江陽東區東安鎮(降幅81%)、江門鶴山市南靖村(降幅81%)和佛山三水區竹山鎮(降幅71%)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受鄉村黑惡勢力威脅,養殖場被迫清場停業。2018年1月陽江陽東區東安村能繁母豬存欄3875頭,今年1月存欄只有730頭。東安村統計員李國偉介紹,這主要是由於位於該村的廣東源豐農業有限公司清場關停。該公司是農業農村部認定的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生豬標準化示範場,設計存欄規模5萬頭,2018年1月存欄1.8萬多頭,能繁母豬存欄近3000頭。2018年6月廣東省開展環保督查回頭看,東安村部分村民以養殖場汙染村莊地下水為由,向養殖場索賠3000餘萬元並不斷上訪。鎮政府邀請了第三方機構檢測,結果不支持村民訴求。但村民不服繼續不斷上訪、在廠區打人鬧事,導致養殖場無法正常經營。地方為息事寧人,於2018年7月作出限期4天清場關停的決定。目前,場區生豬已全部清空。

二是受環保整治影響造成大幅減欄。2018年1月鶴山市雅瑤鎮南靖村能繁母豬存欄10649頭,今年1月存欄僅2048頭。據雅瑤鎮統計員李德昌介紹,南靖村是該鎮的傳統生豬養殖村,存欄量始終較大。但自環保督查開始,雅瑤河被列為黑臭水體,當地環保部門將其歸結為養殖汙染排放,要求所有養殖場必須完成整治。特別是去年6月環保督查回頭看以來,拆遷力度逐漸加大,南靖村養殖戶從2018年1月的277戶降到目前的9戶,其餘已全部拆除,造成了能繁母豬養殖量的斷崖式下跌。

三是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產週轉不暢造成大幅減欄。調研組在鶴山市瞭解到,保留的養殖戶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產週轉普遍不暢,補欄積極性偏低。據鶴山市雅盛農牧有限公司反映,公司目前生豬存欄3732頭,能繁母豬隻有365頭,較去年同期減少6成以上。公司雖然很看好今年養豬行情,但由於生豬由於檢疫證難開,所以無法補欄。同時,公司也不想補欄。一方面因為當前疫情防控要求檢測合格方可出欄,目前整個鶴山市只有一個檢測點,公司電話諮詢多次對方均表示目前檢測量已滿,無法再接受送檢。另一方面,非洲豬瘟疫情以來,公司採購消毒設備、藥劑、增加門衛等等使得生產總成本至少增加10%。而當前廣東省生豬價格始終低迷,養仔豬沒有效益。綜合考量下,公司決定繼續減欄。

四是地方政府從高質量發展出發主動減欄。佛山市三水區是傳統養豬大縣,但近年來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降幅明顯。竹山鎮能繁母豬存欄從2018年1月的1596頭下降至460頭,60個多個規模場被拆除。調研中三水區農林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佛山市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對生豬養殖加大了清理淘汰力度,一方面按照《廣東省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三水區到2020年生豬存欄額度只有46.5萬頭,而截至2018年底生豬存欄仍超過60萬頭,要按時完成任務必須堅持“只出不進”;另一方面,為推進環保整治,加強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加大了泔水養豬場清理力度,疫情發生以來共清理淘汰泔水養豬場586家,降低生豬存欄26萬頭。下一步,該區計劃於今年5月前,加快淘汰母豬,同時將生豬存欄1000頭以下養殖場全部清空。

吉林

一、生豬產能明顯下降,豬價有所回升,“不敢養”“不能養”問題突出

1月份,吉林省定點監測村當前生豬存欄同比下降28%,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23%;定點監測規模場生豬存欄同比下降15%,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38%。生豬調出大縣存欄降幅更大。公主嶺市當前能繁母豬存欄約7萬頭,較去年同期減少近一半;農安縣當前能繁母豬存欄約10萬頭,同比下降35%。

公主嶺市劉房子鎮現存欄能繁母豬3500頭,同比下降42%;黑林子鎮生豬存欄由12萬頭減少到現在不足4萬頭。農安縣2018年9月發生疫情,11月份疫情剛剛解除時仔豬價格跌到200元4頭。雖然近期當地仔豬價格有所上漲,20公斤的仔豬售價達到600元,但基本上是有價無市。該縣開安鎮生豬存欄由13萬頭減少到現在的不足8萬頭,與廣東溫氏合作的18個農戶現存欄生豬6萬頭,同比下降15%。牧原集團在農安縣的兩個育肥場存欄11萬頭,僅為實際生產能力的30%。星源家庭農場現存欄生豬同比減少超過一半,能繁母豬存欄103頭,同比減少21%。

二、產能下降原因

1、擔心疫情風險減少飼養。尤其是散戶和中小規模戶,多數都不敢補欄。在農安縣座談時邀請了5戶中小規模戶,只有2戶參加,有3戶以擔心疫病傳播為由未出席。

2、種豬調運不暢無法補充。廣東溫氏和河南牧原在吉林的養殖場今年都有擴大規模的計劃,設施設備也已就位,但受困於種豬跨省調運限制,無法擴產。溫氏集團在公主嶺市的一個年生產9萬頭仔豬的擴繁場,能繁母豬逐步淘汰,但無法從位於河北邯鄲的溫氏種豬場調運二元母豬,能繁母豬存欄由4000頭減少到3000多頭,減少20%,已建成的年生產仔豬20萬頭的擴繁場未能按期投產。牧原集團也面臨同樣問題,由於後備母豬調不進來,在農安縣的三個種豬場能繁母豬存欄下降到1.2萬頭,半年來減少3000多頭。

3、因資金緊張被迫壓減產能。公主嶺市養殖戶郭曉焱反映,生豬存欄由3000頭減少到600頭,能繁母豬由200頭減少到40頭,主要原因是資金緊張,難以週轉。雛鷹農牧在洮南市的40萬頭規模豬場的負責人反映,由於資金困難,去年9月以來,企業庫存飼料原料告急,養殖場被迫三五天喂一次豬,洮南市政府緊急調撥的1萬噸玉米也只維持了12天,截至今年1月份有33.8萬頭仔豬餓死。

江蘇+重慶

一、當前生豬生產情況

生豬存欄總體呈現下滑趨勢,能繁母豬下降數量較大。2019年1月,江蘇生豬存欄1561萬頭,同比下降18.3%;能繁母豬存欄141.6萬頭,同比下降28%。新沂市生豬存欄量34.6萬頭,生豬存欄量較上一年同期下降24.75%,其中育肥豬、能繁母豬、仔豬分別下降14%、39.6%、25%,存欄生豬200頭以上的養殖戶數比去年同期下降46.9%,東海縣規模養殖戶數同期下降9%,生豬存欄減少25%,小散戶正逐漸退出。截至2019年1月末,重慶市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下降16.29%,生豬存欄量同比下降13.41%、仔豬存欄同比上漲6.71%,生豬出欄量同比下降21.7%。

受疫情影響生豬調運禁令,生豬外調流通受限,規模養殖場生豬出欄價格有一定下降,養殖利潤空間縮水,大部分養殖場(戶)虧損。仔豬價格出現分化,春節後仔豬價格雖有回暖,部分地區養殖補欄恢復,但有的地區還在觀望。江蘇有的地區仔豬價格還比較低,15公斤仔豬價格450~500元/頭;重慶璧山區價格較往年同期增長幅度較大,仔豬已賣到600元/頭。

影響生豬產能下降的原因:一是受到2018年8月份以來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為防禦風險,減少損失,很多養殖場(戶)提前出欄,減少欄存量,有的養殖場(戶)採取空圈處理並不再補欄。春節前消費高峰到來以及疫情防控等因素導致部分養殖場加速淘汰低產母豬,提前出欄商品豬。監測戶拋售生豬現象十分普遍,部分監測戶主動將80公斤~90公斤的商品豬提前出欄銷售。部分空欄的養殖場(戶)對生豬養殖失去信心,轉而飼養蛋雞、肉雞、肉鴨等畜禽。二是受到生豬調運管控的影響,在一定區域內生豬流通受限,養殖場(戶)對養殖前景不確定性的擔憂在增大。三是小散養豬場(戶)加速退出。

預計近期,產能下降的影響將逐步顯現,生豬供應將進一步偏緊,生豬及其產品價格將明顯上升。

二、生豬屠宰銷售情況

生豬屠宰企業生產數量下降,非洲豬瘟監測費用增加,負擔加重。2019年1月璧山區屠宰生豬3755頭,與2018年同期相比減少90.3%。目前屠宰企業對進場待宰生豬開展了非洲豬瘟病原快速檢測,但是檢測成本達80~100元/份,另外設備投入費用大。

江西

2月25~27日,調研組對江西省萬年縣、撫州市東鄉區和樟樹市的中大規模種豬場(原種場)和生豬養殖場(戶)、1個養殖協會、3個屠宰場等進行了調研。具體報告如下:

一、生豬市場總體情況

2018年全省生豬出欄3124萬頭,同比下降1.8%,豬肉產量246.3萬噸,同比降1.3%,生豬存欄1587.3萬頭,同比降2.1%,能繁母豬存欄140.8萬頭,同比下降5.2%。全省年出欄50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場6760家,規模化比重達72%以上,其中年出欄萬頭豬場300多家,每年外調生豬1200萬頭,僅次於河南,傳統外調銷區為浙江、上海和江蘇,部分調入福建、廣東和四川。

育肥豬價格已經開始回暖。2018年11月8日江西萬年縣發現第一例非洲豬瘟,12月底豬價每公斤跌至9.4元~10元,春節後豬價開始回升,當前為每公斤12.5元。

仔豬價格春節後明顯上漲。春節後仔豬價格回暖,15公斤仔豬價格由春節前每頭350元上漲至580元~590元,而去年12月解封時仔豬價格每頭僅為260元~270元。

二、生豬生產和市場調研

情況環保和疫情導致生豬產能明顯下降。江西省生豬主產縣由於環保和疫情雙重因素導致產能下降20%~30%,非主產縣相對穩定,綜合看產能下降15%。近幾年,江西開展畜禽汙染整治,生豬產能逐年下降。樟樹市2016年有6780家豬場,而目前僅有220家,均為年出欄500頭以上的養殖戶,能繁母豬由5.4萬頭降至當前的2萬頭,有些鄉鎮已經是“零養豬”的狀態。萬年縣2018年4月開始環保拆遷,大批豬場退養,能繁母豬由4.5萬頭降至3萬頭,降幅達30%。

相比之下,規模場產能相對穩定。江西省對11個規模商品豬場監測數據顯示,能繁母豬存欄2.67萬頭,同比增18.4%,後備母豬0.32萬頭,同比下降33.9%。

調研組分析,江西能繁母豬產能的下降將會影響2020年上半年豬肉的供給。今年第二季度豬價回升或將帶動養殖戶補欄積極性。

疫情對豬肉消費的影響有限。江西省加大對私屠亂宰的整治,取締農村私屠點,因此有些屠宰場屠宰量加大,但消費市場整體變化不大。比如東鄉區肉業聯合加工有限公司2018年1月份屠宰量6516頭,2019年1月份為8644頭,增33%。

2▶建議

1、國家財政承擔病死豬撲殺補貼,提高非洲豬瘟防治效果。

與非洲豬瘟保險結合,中央政府給予足夠的撲殺補貼、降低地府政府疫情防控的心理負擔,提升非洲豬瘟防控效果。《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關於做好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工作的通知》(財農[2018]98號)對國家在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過程中,對被強制撲殺動物的所有者給予1200元補償,強制撲殺補助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中央財政對東、中、西部地區的補助比例分別為40%、60%、80%。由於地方政府財政差別較大,部分地方政府難以負擔,補貼不到位,不利於及時發現疫情、及時撲殺病死豬。此外,還應為地府政府疫情的發現和上報的心理負擔疏導。由於地方政府擔心疫情導致問責,因此在疫情上報、檢疫合格的仔豬和種豬以及育肥豬“點對點”調運中存在顧慮,導致能繁母豬產能過度調減。

2、政府以“先建後補”方式資助規模養殖場和屠宰企業建立洗消中心,降低疫病傳播風險。

建議以規模豬場和屠宰場為抓手,政府從政策和資金上資助建立洗消中心,提高生產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控制非洲豬瘟。中央政府應協調土地、林地、環保部門出臺統一政策,加強對養殖場和屠宰場前、中、後各個環節的安全管控,建立先進和簡易結合的洗消中心,對於生豬流通量比較大的大型的養殖場、種豬場和屠宰場以及省際、市際運輸關鍵點建立先進的洗消中心,對運輸距離比較近、當地就近屠宰的豬場和屠宰場建立簡易性的洗消中心,重點對原種豬、二元母豬、仔豬、出省活豬的運輸車輛進行洗消,切斷非洲豬瘟的傳染。

3、客觀審視當前非洲豬瘟影響,適時調整疫情防控策略。

從河南省調研情況看,當前非洲豬瘟疫情對生豬產業影響越來越明顯,影響了當前正常生豬生產,引發了生豬產能的快速減少。調研企業呼籲應及時調整當前疫情防控策略,取消追責制。他們建議儘快摸清當前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範圍,對出現疫情的生豬集中處理,儘量減少環境載毒量。同時,借鑑其他國家的疫情防控和恢復生豬生產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完善活豬調運政策,加強運豬車輛管理,為恢復生產爭取一定的緩衝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