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这个“大礼包”,农村最需要。“一号文件”给得太及时了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实施,激发了各路资本掘金农业的热情。

然而,农村基础设施上的“短板”,却影响了社会资本在一些乡村项目上的投资热情,也影响了相关业态产能的释放。有的社会资本选对了绿水青山,却因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项目建成了,开不了园,迎不来客,“绿水青山”无法变成“金山银山”。

中国乡村差异很大,基础设施状况更是参差不齐。有的乡村,基础设施基本跟城市接轨;有的乡村,甚至连一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巨大的差异,成了乡村振兴下一步需要精准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怎样的水平?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其中有一个方面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国新办日前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一针见血。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贫困地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不管是专项扶贫资金,还是行业方面资金,还是社会帮扶资金,投入的力度是空前的,其中很多都是用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总体来说,目前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有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甚至已经赶上或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位副主任介绍,电力方面,这些年国家在电力基础设施上加大了投入力度,基本上解决了贫困地区通电问题。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组织相关企业,不仅实现了贫困村通生活电,而且正在努力实现贫困村甚至是一些人口比较大的自然村通动力电,解决当地老百姓生产发展的需要。饮水安全方面,大部分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得到了保障。电信普遍服务方面,现在已经做到94%的贫困村通宽带。

虽然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已有显著改善,但仍有一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主要是在深度贫困地区,特别是像四川凉山、南疆四地州、云南昭通、广西河池和百色等地区。 正因为如此,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为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专门释放了一个政策“大礼包”。

这个“大礼包”包括:

路——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有条件的地区向自然村延伸。

电——加快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

水——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解决农村“吃水难”。

房——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网——推进宽带网络向乡村延伸,推进提速降费。

物流——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鼓励企业在县乡和具备条件的村建立物流配送点。

如果“大礼包”中的目标都能一一兑现,乡村基础设施将会得到极大改善。这种改善首先会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一方面会吸引在外打工、有见识、有闯劲、有头脑的村民返乡创业,让“空心村”不再“空心”,让乡村变得更有人气;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除正在创业的村民的后顾之忧,让其安心发展产业,专注做好生意,用心脱贫致富。

其次,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条件。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不仅能激发本地村民的创业热情,也能吸引到更多好的社会投资项目。这就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创造了条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商业可持续,投放的信贷,最少也要保本微利,持续亏损肯定不行。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变得更加通畅了,创业和投资项目的盈利也就有了更大保障,银行信贷风险也能因此得到降低。

最后,让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更有信心。社会资本要在乡村投资项目,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前提。道路不通,宽带没有……这样的乡村即便资源再好,社会资本在投入项目时也会顾虑重重。而基础设施投入向来是政府财政主导,只有地方政府“搭台”,社会资本才可以更好地“唱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地方政府要搭的“台”,必须搭的“台”。

可以说,“一号文件”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释放的“大礼包”,不仅会优化乡村投融资环境,也会给乡村振兴带来更多政策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