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学琴的路上,琴童和陪练家长究竟谁的坚持更重要?

新潮和心肝的妈妈


学琴的路上,究竟是家长坚持,还是更需要孩子坚持,这是个特别好的问题。

我是做钢琴培训的,同时,我的孩子也在学习钢琴,所以,我既是老师,也是琴童家长。

我认为,家长坚持是第一位的。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太小,天性就是玩,不会有自觉性,就需要家长坚持。

家长需要坚持什么呢?

第一:坚持有效的陪练。

什么是有效的陪练?不是放学后把孩子往琴房一放,孩子弹琴,自己坐在孩子身后看手机,这只能叫“陪伴”,或者“陪着”“坐着”,不能称之为“陪练”。陪练是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训练计划,分析乐谱,看优秀的演奏视频等等。有的家长说,我不识谱,不会分析乐谱,怎么办?很好办,就是上网搜索演奏视频。比如孩子正在学习车尔尼599,那就搜索相应的练习曲视频,陪着孩子看视频总是能做到的吧。

第二:坚持切实的监督。

什么叫切实的监督呢?不是说孩子完成练习就够了,究竟应该弹到什么程度,音对不对,手型好不好,指法对不对,节奏对不对,这都在监督的范畴内。有的家长说我不懂,怎么办。很好办,不会弹没关系,咱总会听吧,听了那么多年的流行音乐,总有一点点音乐鉴赏能力了。办法就是,孩子学什么,你就听网上大师演奏的相应曲目,多听个十几二十次以后就心里有数了。再听孩子弹的曲子,基本上就能找出问题了,跟孩子一起探讨,一起钻研,才能帮助他弹的更好。

第三:坚持给孩子听音乐,听钢琴曲。

学英语讲究“听说读写”,学音乐讲究“视唱练耳”,听音乐本身对于琴童来说就是一项重要的练习。我的孩子睡前每天要听钢琴曲,简单的有赵海洋的《夜的钢琴曲》,还有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日私语》《梦中的婚礼》等等,难的有李斯特的《钟》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等。不要小看听,现在我的孩子,系统学琴一年左右,就能按照听的内容,把《梦中的婚礼》和《爱的纪念》等简单的曲子弹奏出来,一个音都没有错,当然指法肯定不会全对,因为他手太小,只能够到6个键,但是音都对,这就很厉害了。

第四:坚持帮助孩子培养学琴、练琴、爱琴的好习惯,就相当于培养孩子爱学习、会学习、有方法、会总结的好习惯。

我的孩子4岁半开始学琴,我们一直坚持用下面的方法学习:拿到新曲子,第一步,分析乐谱。把长乐谱,分成几段,一段一段学,一段一段练。第二步,把复杂的乐句挑出来,单独反复练习。第三步,重点、难点、分段练习熟练后,再整首曲子合起来练习。如果一直这样学习下去,我相信,孩子们都能有所成功。





小琴童王奕霖


从我女儿学乐器的经历来看,我觉得前期是家长的坚持更为重要,后期是孩子的坚持更为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女儿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过不少艺术类的内容:中国舞、长笛、书法。

先来看看学习这些内容的年龄。中国舞和书法都是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的,长笛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的。学习的周期都是一周进行一次。

这么小的孩子,肯定不会自己去上兴趣班,当然是需要家长进行接送;虽然选的培训点都不是太远,但是每周一次的接送频率、时间长了确实也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春秋天的时候还好,微风拂面,整个感觉还是比较舒爽的;等到冬天或者夏天的时候,不是寒风凌冽就是骄阳似火,还有那风雨相伴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还是蛮辛苦的。

更有突然间接到工作任务了,或者下班时间晚了,急匆匆赶回家接了女儿再急匆匆送她去上兴趣班的时候,真是掐着秒表一路飞起来的感觉。

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的坚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家长如果感到疲惫了不高兴接送的话,孩子的学习进度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不送的次数增多的话,就会造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局面;时间一长,好好的学习自然就坚持不下去。

那么为什么又说,后期是孩子的坚持更为重要呢?

孩子在经历了兴奋、感到枯燥不想学、坚持继续学的过程后,会逐渐地对学琴开始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希望自己学好,能够在下一次面对老师的时候很好地交上满意的作业。所以,往往会主动地要求去学。

这种情况在我女儿的身上也发生过。

随着她读书年级的逐渐上升,作业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到临考之前,作业就更多了。

这样的情况下,有时我会反过来劝她不要多练了,先把作业做完可以早点睡觉;但是女儿往往是先认真吹笛然后再做作业(吹笛有声音,担心晚了会影响周围邻居睡眠),而且会把练习乐器、书法等和做作业都完成得很好。

当然功夫不负苦心人,这三项内容她都考到了相应的等级证书;所以说做任何事情,都是贵在“坚持”两字。

我是“诺善说育儿”,可以和你聊亲子教育,陪孩子一路成长。


诺善说育儿


我觉得两者都很重要,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孩子自己做到坚持,父母做到支持。

在决定是否学琴时,首要考虑的是孩子自己的兴趣,孩子要是不喜欢,没必要强求,但如果决定开始学琴,就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女儿在学琴的过程中,常常经历起伏。刚开始的时候,她喜欢得不得了,缠着我要学琴,缠了好几个月,我终于带她去了琴房。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她觉得很新鲜,也很兴奋,下课了还迟迟不想走。但很快,这种初始的兴趣就被枯燥的练习给吓回去了,她很快就不像开始时那么有兴趣了。

有一次,她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妈妈,我不喜欢学琴,我以为我喜欢,但其实不是。

我没有马上就顺应她说,不喜欢就不学了,而是试图去读懂她。我觉得她不是真的对钢琴没有兴趣,而是对学琴这件事产生了畏难情绪,另外,一个音怎么也弹不好的时候,她也有很深的挫败感。

我并不想强迫她一定要学琴,但我觉得,这个时候放弃,等于是在困难面前放弃,学不会琴没关系,但从此养成遇到难题就往后退的心理习惯可不太好。

于是,我陪着她练了一段时间,我把乐谱按照小节拆分,让她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练熟,然后再串起来多弹几遍。

努力之后终于见到成果,给她带来了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反过来又增强了她的兴趣和信心。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还出现了几次反复,我因为自己也有很多事情要忙,顾不上每天陪她练琴,但每次在关键时候我都一定会抽出时间来,坚持陪她度过难关。

我最欣慰的是,她现在已经知道自己去练琴了。学琴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坚持和不停练习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门乐器技能,更是信心、专注、耐心、勇气……

这些更值得孩子为之坚持下去,也值得父母坚持到底。


壹父母


作为一个琴童的父亲,我来说说我儿子的练琴过程,希望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借鉴,我儿子今年五岁,三月份开始学琴,到目前学了差不多半年多点,基本上每周一节课,刚开始小汤一二,大概两个月左右,之前进步很快,一般一个曲子几遍就ok了,断奏改高抬后进入拜厄,迷茫了几周,死活倒不过来,有点崩溃,正好休假带孩子去成都玩了一周,孩子调整了一下,好像开窍了,同时辅助了大汤1,儿童钢琴初步教程,高教版钢琴基础教程,现在拜厄学了一半多,上个月又增加了巴赫,这周又增加了布格缪勒,总体进展还比较快,孩子也比较喜欢,每天幼儿园回来能弹一个小时左右,我的感受就是,孩子需要培养兴趣,如果只是枯燥的弹指法,他可能坐不住,也没耐心,你得让他有点成就感,就比如他交叉着练习一些曲子,能让他建立信心。孩子是否能坚持,我觉得更多的是在家长,家里有琴童的我们共勉吧,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持下去,不求孩子能成名,但求孩子能培养一个音乐的兴趣,能用音乐陶冶情操,用音乐抒发感情,能有一个今后能够在同龄人中走上前台的机会,仅此而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8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5a762345b0c549ac82ba1a05ebf4c18b\

扛麻袋的青蛙


我家有琴童,不止一个,是俩,而且是一个已经放弃另一个继续战斗。我来聊下琴童妈妈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像许多家长一样,让孩子学琴初衷是从快乐出发的。

哥哥大班下学期开始学琴,天性调皮的男孩没几分定性,有的只是一时的小聪明。每首曲子上手很快,但是不下功夫练,陪练的老妈用过各种发怒的方式:大吼,两个巴掌,书撕掉,弓打断……最终的结果是:妈妈不想坚持了,哥哥对琴的兴趣也慢慢淡化。最后在考完六级后,哥哥带着几分不舍仍旧同意放弃。

妹妹学琴。在哥哥琴声的影响下,妹妹由于好奇走上了学琴之路,当时妹妹是中班上学期,哥哥已经放弃了学琴。妈妈吸取哥哥学琴失败的教训,妈妈认真的做到两点:一、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妹妹的那颗好奇心;二、坚持每天让妹妹摸琴,哪怕就是拿起琴来随便拉两下,也要有每天不摸就手痒的感觉。就这样,一坚持就是一年。妹妹时常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但妈妈的诱惑和女孩儿要强的天性使她还是坚持住了。

不好的转机发生在考级上。妈妈本不主张考级的,但爸爸说不考没动力,就这样的走进了焦虑中。考级使的每天练习的曲子固定化,每天练琴的量也变大,时间变长。妈妈的要求也随着考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消磨掉了许多。慢慢的娘俩的争执也多起来,妈妈脾气大起来,妹妹眼泪多起来,快乐就谈不上了。

现在妈妈静下心来,细细想想,其实考级也可以高高兴兴的去考的,这一切都是妈妈用错了方法。妹妹毕竟年龄还小,大班的孩子理解力还是有限的,虽然开始时妹妹进步很快,但考级要过肯定不象喝凉水那样简单,

一、妈妈首先要调整好心态,给孩子鼓励。有时妹妹被妈妈鼓励高兴了时,说好的一首曲子拉三遍,她会情不自禁的去拉第四、五遍。

二、继续各种诱惑,当然是这段时间她很想要的礼物之类的。

三、我们带她去公众的场合练胆子,同时也收获了许多羡慕和赞赏的目光,使得她很有成就感,这算是另一种动力吧。

四、练琴时尽量的少定量,定时,让孩子保持住那份兴趣和快乐,这是最重要的。

五、练习时可以录下视频,然后让她自己来观看,一次努力有一次的进步,也同时发现她自己的不足,方便后面改正。

琴童不易,当琴童的妈更加不易。但是孩子需要陪伴,需要家长的坚持来带动,都加油吧。


肉和骨分开称


我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钢琴,中间走了一段弯路,直到高一离家远读被迫中止学琴生涯,现在36岁的我又开始学琴了,继续我未完成的梦想,考我当初未考完的试吧!


第一:前面的几年学琴生涯中,坚持是我唯一认为学琴的出路!不仅是我自己的坚持练琴学习,比赛,再练习!我的父母对我学琴的陪伴和坚持督促也是我能走下来的重要因素!

首先,没有爸爸妈妈风里雨里从不间断的陪伴我去学习,我不会自己那么有规律的去完成作业。

其次,没有爸爸妈妈严厉批评和严格的要求我练琴时间和质量,我不可能每周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最后,没有爸爸妈妈坚持不懈的对我鼓励和经济上支持我,我的学琴之路也不会走完那些年!

所以我认为在孩子的初期学习钢琴阶段,父母的坚持不懈,长久以来有质量的陪伴是更重要的!这有利于孩子养成练琴的习惯,培养孩子对学琴更浓厚的兴趣。


第二:孩子在认识了钢琴,接触了学习钢琴阶段后,孩子自发的主动的坚持学琴就比父母的坚持要重要了!主要适合于稍微大一些的孩子,比如7岁以上,或者学习钢琴2年左右的孩子。

首先,孩子的识谱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后,对乐曲的兴趣和乐曲的理解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对钢琴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弹出声音了,而是去体现乐曲的美妙,这样的做法会驱动对音乐有浓厚兴趣孩子前进。

其次,孩子手上的演奏水平和技巧有了一定的提高后,对乐曲的把握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弹琴不再只是完成曲谱,把音符全部认完,而是去完成一首旋律和配好相应的和弦。那么孩子对弹琴的事情不再是任务了,他如果喜欢的话会自己去深挖弹奏的是否好坏。这样的阶段,孩子对弹琴的坚持就很重要。坚持下去的话,就可能在演奏技巧和弹奏能力上有质的飞跃!

最后向我这样的高龄学琴者,目前也越来越多了。一部分像我一样继续深造在钢琴路上;一部分是小时候没有机会去学,长大后一直喜欢且有了能力去学了的琴友越来越多,比如2017年四川音乐学院的钢琴考级最大年龄者已经70岁了!没有学琴者自己对艺术的坚持和学习练习的长久不懈,我想她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壮举!

祝福所有学习钢琴的孩子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祝福所有陪伴孩子学琴的家长们都能够换来你应得的回报!



天妈的快乐分享



学琴的路上,琴童和陪练家长究竟谁的坚持更重要?

世界著名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在回忆父亲陪自己在北京租房学琴的经历时这样说:当他有一天厌烦弹琴的时候,他父亲先是用皮鞋底抽打他的脸,并且绝望的告诉他,如果他敢放弃,就抱着他一起跳楼。

还有一次在看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时,一位年少成名屡次在国际大赛上获奖的杰出的少年小提琴家,在汪涵的访谈中回忆自己学琴的经历,说是有一次比赛前因为自己练琴不专心,曾经被父亲把小臂打折,结果到比赛的时候打着石膏,吊着绷带照样参加比赛。当时他说的轻松幽默,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因为家里也有一个学琴的孩子,所以小猴子妈妈深知学琴的不易。也多么希望拥有这样的魔法,让学琴的孩子都自觉爱上弹琴,真正把弹琴当成自己的热爱的活动,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这样学琴的历程岂不是太美妙了!

学习一种乐器,绝对是一场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修行。这不仅仅针对学琴的孩子,更对家长是一种长期的考验。需要付出金钱付出精力和陪伴,有时候花了钱,小孩学的不怎么样,有时候付出精力和时间谈的也是泯然众人矣。

我认为在孩子幼年时,家长的坚持更重要,等孩子有了一定的年龄和自制力,在学琴上能取得多高的造诣,他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则更为重要。

当她听到一首难以忘怀的曲子,主动搜找到乐谱,双手弹奏出美妙的乐曲,倾听欣赏,他的感情不光多了一条美妙的表达方式,你会觉得之前所有的艰苦付出,都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小猴子妈妈会魔法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早教班、才艺班。很多妈妈纠结:到底孩子要学什么好,轮滑、音乐、舞蹈、还是游泳?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乐器呢?学乐器不仅让人内心丰盈,还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大有裨益。哈佛医学院有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坚持学习乐器长达5年以上的孩子,与没学过乐器的孩子来比,在智力认知上会有明显区别,表现为有较高的听觉辨别、灵巧的手指、词汇和非语言推理能力。也就是说,琴童一般都有一副好脑子。

一位爸爸对女儿说:爸爸送你去学钢琴,不是指着你考上钢琴十级,或者成名成家,爸爸希望你能有幸福的能力。如果将来某一天,你不在爸妈身边,而你遇到了生活中的难题,难以迈过这道卡。爸爸希望你坐在琴边,为自己奏一首曲子。当悦耳的音符响起,如同爸爸妈妈又在你身边一样。女儿潸然泪下。

此外,学乐器的好处还有很多。

学乐器的孩子一般都懂得团队协作。音乐的表达往往需要大家共同配合,在一个乐队中尤其明显。音乐是一种没有伤害的艺术,只有懂得配合的人,才能完成出色的作品。

学乐器的孩子一般学习都比较好。学音乐的人往往向善,他们的美感被乐器的音符唤醒,审美能力大为提高。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审美标准后,开始用一种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他们便不屑于做丑陋的事,甚至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求很高。

学乐器的孩子左右脑均能得到协调开发。很多乐器葫芦丝、笛子、二胡等,需要左右手配合,孩子们既要看乐谱,还要协调左右大脑,让音乐在脑子里自如输出,这个过程训练了左右脑不同的功能。左脑:语言功能能力提高,右脑:想像思维能力提高。左右脑充分得到开发。


风之声


家长的坚持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孩子学琴全要靠家长的支持才能实现,如果家长不督促,不坚持,那孩子也会逐渐丧失兴趣。

孩子天生是爱玩的,不管他是多么爱音乐,爱乐器,总会觉得累,总有开小差的时候,他们不想练琴,惧怕困难,不愿意花心思去搞懂到底该怎么弹,这时家长的引导就会产生作用,家长给予孩子鼓励,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家长有时候会觉得为什么要花时间在这个上面,或者不愿意多管,那请家长朋友们想想,如果孩子是在语文数学课上遇到困难,不会的,难道你也放任孩子不管??肯定不可能,绝对到处找老师补课,那是为什么?因为语文数学是学校要求要过关并且影响升学的科目。我们必须承认音乐不是这样的科目,但是,请换个角度看看,如果连这种科目都能认真对待,不害怕困难,坚持不懈,一旦养成了习惯,用到所有科目里面去,那不就是学霸了?学习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吸收,同化,再使用的一个过程。在一科能用的方法,其它科目上也同样使用,并且越用越顺,越用越有心得。


重庆命运的吉他手


个人认为是家长重要。

当孩子初次接触某种乐器时,大部分会因为好奇而要求学习。但真正进入规律而枯燥的系统学习时,往往因为坚持不下来而中途放弃。

我女儿一年级在学习竹笛。课上老师明确的说过,因为乐器投入的成本不是很高,所以家长是很容易放弃的。每次听到老师,美妙的吹奏兴趣还是有的。但年龄小的孩子们缺乏耐心。练了一两次,听到自己吹的完全不像样,就迁怒于笛子。也会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这时也需要我们及时疏导,安抚他的情绪。

在陪练过程中,我们经常扮演教练的角色。还是年龄小,对于老师所讲解的节奏乐理,可能不能完全理解。练习时技法可能和上课老师教的完全走样,而孩子没有意识到。家长需要,客观的听到,并且纠正这些问题。就好像医生看病查房只有十来分钟。真正养病护理这责任还是要落在护士和家人的头上。

70%要靠家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