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农村,红白事都需要有人帮忙,可是为什么白事帮忙的人要多呢?

新大风歌


这事我很清楚,我就是农村的,再一个我爸就是我们那里的儒教掌坛,红白喜事很多都是去找他的。

在农村,如果你家嫁娶,乔迁,祝寿等喜事,需要帮忙的,都是要自己去请人,而且都是有来有回的,洗菜做饭,掌勺切墩,收礼登记等。喜事简单点,也就是一两天的事。

如果是白事,家里有老人过世了,不用去请,村里面基本上都是自发的过来帮忙,只要有消息说不行了,去看望的都非常多。一是农村人情意重,二是生老病死大家都很看重,都是一个村的,谁家没老人。我们那白事事情繁多,必须有一个村里面有点威望的人做总管,安排事宜,有帮忙报丧的,有安排香火的,有采购物品的,有抬棺材等。少则三天,多要七天,主要看家里经济状况。


zt张淘淘


我现在在外面工作,但是老家有人去世我都赶回去帮忙两三天。这是我结婚后给自己的规矩。红事很多都到饭店去了。白事都是在家里,在农村一个人的人缘好坏,白事上显示的清清楚楚。你给别人帮忙了就有人给你帮忙。记得有一家人兄弟三个都不爱给人帮忙,而且不爱理人。他们的父亲去世的时候,连守灵的都没有。在我老家一般守灵的都是自愿的写上名字守灵。这家人缘不行,在大街上拉人都拉不到,因为人们都绕着他家走。而人缘好的屋里屋外,院子街上都有人给帮忙。我现在也是帮忙守灵,报丧的活都干。一般只要需要我出车出人的帮忙。


吃菜不喝粥


我们这里农村对于红白事(红事是指结婚生子过满月迁新居等喜庆的事。白事指办丧事),都是人情礼往,也能体现这一家在村里为人处世怎样。尤其是过白事更能证明。

我父亲在我们村管了一辈的红白事,我们这里叫大柜,按照习俗安排事,一般红事都是自己院里(一个姓的人)负责自己院里,比如结婚,从安排迎亲队伍娶亲到家里边的接亲,从烟酒瓜子糖发放到亲朋好友的入席情况,都要及时安排到位,突发情况要合理解决。 白事就更操心啦,从穿寿衣到送殡入土,待三天,事不一般的多,白事的礼法也多,稍有差错亲戚就有挑理的。

白事注重的主要是人情,都是全村有各姓氏的人都自发的来帮忙,十几年前出殡全靠人抬棺材,人少可能不行,棺材抬到坟地中间不能着地了,为人不行的肯定要丢人了,有的挨门子去磕头请人家。这是红事没法体现的,红事注重的主要是礼往,有的出差在外把礼钱随上,人就不参加啦。

另外白事也是一个人最后的一个仪式,肯定能参加的都参加,毕竟送他最后一程。父亲一直教导我们,给别人为脸就是给自己为脸,能去必须到。这也是白事人多的一个原因吧。


农人苏哥


在农村,红白事确实有这种情况。

一,红事也就是子女结婚,孩子生日等等是种喜事,他一般就是一二天热闹,提前通知族人,亲朋好友,像我们这里,红火两天,也就是大家吃两天饭,这样导致亲朋好友一般会不去的,毕竟大家工作忙第二天正式入席,第二天邀请的客人或者族人基本到齐。但厨师在前三天已经把席整好了,不用别人忙。但有一点上礼钱,这是大家头疼的事,现在普遍出现了一个攀比现象,交礼钱有多的,当然也有少的,很复杂,因为礼钱最后也有的不欢而散呢。

二,白事也就是活的人以故或者是亡。一般白事停留的时间长,当然地区也有差异,像我们这里最少放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基本上是族人邻居天天去吊孝和帮忙,而且吃饭时间长,由同族和邻居们自愿发起的。等出殡那天,远处近处的亲朋好友和族人邻居们都来,比红事交的礼钱少,中午入席,大家互相介绍,吃完饭亲朋好友都走了,剩的事情就是族人邻居们给打里照外,处理完毕。


老张139819200


在农村,“红白事”都是农民的大事,为何白事来帮忙的人多?

红白事都是人生大事,升官发财、结婚生子都是人生一大的喜事。当然,有生命的物种都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人类属于群居动物,有什么事情亲戚朋友、乡亲邻里都会互相帮忙,但是为什么红事(喜事)来帮忙的人比较少?而做白事来帮忙的人就多呢?

小兰本地是这样的

办喜事(婚庆、小孩子满月等)

办喜事,来帮忙的都是要主家提前去请,而且还有很多乡俗是不可逾越的,记得有次去一家做满月酒那里帮忙,看见那小家伙超级可爱,忍不住想上去抱两下,我婆婆看到赶忙阻止了我,开始莫名其妙,回家后婆婆才告诉我,别家小孩不能乱抱,不然以后有什么问题会怪罪曾经抱过小孩的人。

还有结婚的也是,离婚或者二婚的主家是不会叫去帮忙的,听老一辈的人说,离婚或二婚的人不能参加婚庆是怕兆头不好。不知道你们那里有没有种植习俗?

办白事,就是人去世了做后事

这个去帮忙都是自愿,没有人请的,乡里乡亲知道了都会过来帮忙,因为白事没有不要哪些人帮忙的说法,没有禁忌,加上人都有这么一天,你帮我,我帮你,更显邻里和睦。再一个就是,做白事累人,有些还要帮忙熬几个通宵呢,这种情况在我们这里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在家里老人去世时不至于措手不及。

前年我奶奶没有跨过2018这个年,2017年腊月二十二那天没有任何症状,突然离开了我们,我家里只有公公婆婆和小孩子,等我两公婆第二天回到家里,所有的一切乡亲们都帮忙张罗好了。

喜事都是要提前选好日子,也要提前去请适合帮忙的人,而白事不一样,谁都不能预知谁哪一天会挂,根本没有准备之说,也没有限制那些人不能帮忙,所以做白事来帮忙的人自然就多了。


农村蒋小兰


红白喜事,古今移传民风乡俗。红喜事,亲朋好友聚会,礼尚往来,增进友谊,我湖南邵阳地区,过去和现在男女结婚,先择黄道吉日,下聘礼,再择吉日结婚,办一歺喜酒,有些办在自家,有钱的和城市的办在酒店,吃了就走,每人吃酒时发个红色,一般20,50,60不等,根据男方家条件而定。丧事,现在还是旧传统习俗,人去世请和尚超度亡灵,有钱人还拜昌三天,请乡下专业厨师办丧事酒,过去是,现在也是,好多钱一桌,沒开钱捁义工的很少,死一个人,最低要用四,五万,有些七,八万,富豪几十万,上百万以上做都有,死人没得什么,就是活人吃了。这就是乡俗。


封兴田


红白事是农村的两件大事,红事是院里的人来帮忙的多,其他人不动,白事也是院里的人来帮忙,但是全村人都动。

下面我说一下我们山东聊城茌平的农村的白事吧。逝者安息,死者为大。流程如下:

1.死者家属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院里的人,请他们来帮忙。然后写写都需要给谁下帖,统计玩后,安排院里的年轻人去下帖。

2.通知村委会。村委会会安排死者家里的大小事情。比如买衣服,火化,买棺材,去挖坑,外贵,内贵,抬供桌,打鼓。都分配到人,绝不会出错。

3.一般都是第3天发丧。孝子们都会跪在院子里,等有客人来吊唁,就会出去给客人磕头。

4.吊唁玩了,一般下午死者家属,男的会带上自己小孩给挖坟的和抬棺材的磕头。俗称请众。一般在村里为人好的,象征性的一次请众就够了,如果为人不好的,他会3次甚者很多次给人请众。这是对村里为人不好的人的最高惩罚。

5.下午请众完毕后,抬棺材进土地,埋在土里。众人再次向死者跪拜哭泣。然后,众人回家。

6.晚上死者家属要煮水饺,由死者的长子端着,送到坟前,倒在坟上。然后到走100步,不回头,不能出声音。

以上期大体流程。白事为什么大过红事呢。因为人都有去世的那一天,都怕被多次请众,那会被人笑话,在村里抬不起头来的。



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


“红白事”对农民来说是大事。只要一听说,村里的人会借口传言,很短的时间里就成了村里的大事情。但是总会发现红事上乡里乡亲也有捎来了“份子钱”,因故而不来帮忙的;白事就不同了,即使再忙、再远,他们还是要赶过来帮忙的。其实设身处地的想想,就知道原因在这里:

都不请自到。农村老人常说“红事叫,白事到”。意思是村里谁家要办喜事,一般都会提前通知关系比较近的乡邻和亲戚叫他们来帮忙;白事就不同了,你要“赶过来”,才是最大的礼数,也是同村人早已达成的“默契”,更是村里人形成的一种传统。白事来得都很突然,根本不可能完全做好准备,要忙的事一大堆。主人家在这个时候处在悲痛与慌乱中,很难有精力去安排这样那样的大小事情。大家彼此生活了几辈,就算和逝者没有直接的亲戚关系,过来帮个忙,也算是对相识几十年感情的一种回报。



想留个念想。生活在一个村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也或许对自己家人、家庭有过帮助,或许都是熟人,忘不了的是乡情,也或许故去的人曾是你儿时的记忆等等。面对逝者,上香点纸,是对他的一种尊重;再说出殡抬棺这些有禁忌的活,亲朋好友又搭不得手,非常需要村里人的帮忙。也算是见上逝者最后一面,送上最后一程。

留一条后路。谁都有老人,也有都有生老病死的那一天。如果平时人缘不好,也懒得去给村里大事小事帮一把手,难免让人觉得没有人情世故;如果还有爱占别人便宜,欺负别人的等等的“恶习”,待到自己或家人故去的时候,村里帮忙的人一定很少。农村如今还都实行土葬,这用人的地方多着呢!仅出殡下葬那一件事,人少了寒碜的是自己,也是最丢人的事。


因此村里有白事了,今天帮了别人,是为将来的自己及家人留下后路,都会心甘情愿的去帮忙。


为生活而提神


一、逝者为大。

虽然红白事对一个家庭而言都是大事,但毕竟“人命关天,逝者为大”。乡里乡亲在一个村子里住着,祖祖辈辈都有“剪不断”的感情,如今故人已去,于情于理都要送最后一程。如今农村一年到头,外出打工的多,而在家乡工作的人,除非有事脱不开身,不然都会来帮忙的。

二、结婚不缺人,丧葬怕没人。

过去农村人结婚,大都在家里办喜事,宴请宾客则在邻居的家里。邻居不但要腾出房间,还要准备桌子、板凳、茶具等物品。另外还要请村里的厨师掌勺,年轻人大都端盘子当“服务员”。那时可真是一家人办喜事,半个村庄都跟着热闹。如今结婚都去饭店订酒席,如此一来,便减少了人力。

白事却不同,白事最怕没人凑合,尤其到了抬棺的关键时刻。有的人平日里人缘不好,等老人去世后,没有人来“维护”,实在没有办法,村里的主事人带着他到处去磕“孝子头”,虽然人是“请”来了,大都不是情愿的,给人落下了话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别人家有白事时,都会尽量去帮忙,避免以后有事时没有人,这也是一种积攒人缘的事情。

三、白事帮忙,更能显出重要性。

人生在世,有如意的时候,也有失意的时候。结婚时正逢春风得意,这时候去帮忙有点类似“锦上添花”;相反白事时去帮忙,更多的是“雪中送炭”,给人温暖。另外,有句俗语道“结婚凸亲朋,丧葬显友邻”,结婚宴请亲戚朋友,如果谁没来,主家人一般都知道,除非特殊情况,主家人还可能怪罪,相反村里人谁没去,则没有人去惦记。白事时,至亲都披麻戴孝,好多事情要依靠村里人去办,这更能突出他们的重要性。



黄兄随心日记


一哥“俗眼看社会”之——

白事不请自到是人情更是德性

北方农村有句俗话叫“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到”,再简单点说是“红事请、白事到”,“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其实说的都是一个理,谁家老人去世了,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最好去人上礼帮忙,不要等人家请或者正式通知。各地风俗虽说不一,但大多是约定俗成,其中原因恐怕不外乎以下几点。

其一、是尊重,人死为大入土为安,亲自前往吊唁帮忙都是对老人和家人的尊重,农村是个人情社会,同姓的上追几辈都是一家,五服以内的自是孝子贤孙,必须去,略远一点的也是一个姓氏,追不到五百年前,不同姓的也是人老几辈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相帮相扶多少年,辈分已经在异姓间打上了记号,对他人老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老人的尊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社会普遍的认可,甚至有些恩恩怨怨在一次葬礼中已经化解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请同时也是对你的尊重,人家身戴重孝,到你家门前也要避嫌的。

其二、是聚力,葬礼这事是个集体合作分工才能干好的活,一句骂人话说出了其中原因,“您爹死了哪可不是一个人杀的猪”,话糙理不糙,一般人家老人去世,从主事的“大总理”、到礼宾、迎客、知客、司仪、礼桌等“白领”,管厨、菜买、大厨、帮厨、洗菜、蒸馍、上菜等“餐饮部”,打墓坑的“工程部”,桌椅板凳、茶水、散烟、卫生、清洁等“后勤人员”,再有回礼、撕孝布、发孝布的“内勤人员”,通知跑腿查报客人数量、车辆数量的“情报人员”,算下来最少也得十几个人,少了不行啊。

其三、是声望,农村老人葬礼实际上是全村人或者附近几个村的人全力办的一件隆重的大事,也是对死者及其家人声望的一次肯定,虽说现在流传“金钱万能”,但在葬礼这事上真的不能,我们这里有个至今还传播的例子,一大官做事从不顾及家乡面子,大队干部、左邻右舍去拜访从来都吃“闭门羹”,连打发要饭的心都没有,老爹去世,人家是鞭炮一响,不请自到,他家是鞭炮三响,远远观望,最后挨门叩头,家家落锁,后来真的花钱雇人把他爹给草草埋了。

其四,是买路,国人讲究个礼尚往来,你敬我一尺,我回你一丈,谁家也没有高挂免事牌,人人都得走这一遭,其实说白了是给自己家买条路,自己也有老人,自己也有驾鹤之时,为他人的忙碌也是对自己的回报,是为自己筑一条路。

红事预期,提前相请,白事天降,炮响必到,低沉的哀乐中流淌的是亲情、友情、乡情、人情,是传统、是文化也是血脉的交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