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此人是明朝最勤政的帝王,卻因為做事剛愎自用,成了亡國之君

明朝的眾多皇帝中哪一位最為勤政呢?其實並不是明朝的開國祖師爺朱元璋,而是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崇禎上位後,多年來一直勵精圖治,他很少光顧後宮,每日都在御書房處理政務到深夜,就是這樣一位日日勤政的帝王,執政17年後卻成了亡國之君,只因為他做事剛愎自用,不懂用人,也不聽大臣的勸諫,凡事都要自己一意孤行,即便他曾經也是一位有為之君,但是明朝也終結在了他的手中。

此人是明朝最勤政的帝王,卻因為做事剛愎自用,成了亡國之君

和其他的亡國之君不同,崇禎身上所揹負的罵名較少,尤其是在李自成攻打到了皇城的時候,這時崇禎求救左良玉,只可惜左良玉將崇禎的求救信號視作無物,最終崇禎不願意眼睜睜看著明朝的江山被李自成取而代之,到死他還在擔心李自成能否放過皇城內的百姓,他留下血衣一件,請求李自成不要殘害百姓,並且選擇自縊而死,保住了身為帝王最後的尊嚴,看到崇禎死的這麼有骨氣,即便他是亡國之君,大家也不忍心責罵他了。

此人是明朝最勤政的帝王,卻因為做事剛愎自用,成了亡國之君

雖然崇禎也想成為一位稱職的帝王,然而在崇禎上位的時候,那時的明朝朝廷內外部早已經“千瘡百孔”了,看到明朝社稷存在的多種棘手的問題,崇禎也想放手一搏,只可惜他這位帝王極少聽從別人的意見,他上位之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一直讓他反感的魏忠賢,由於稱帝后下的第一道旨意就錯了,所以從這一刻起明朝的江山由崇禎接手後,並沒有逆流勇上,而是繼續走下坡路。

此人是明朝最勤政的帝王,卻因為做事剛愎自用,成了亡國之君

在明末時期眾多的能人中,死於崇禎之手最冤枉的有兩人,其一是宦官魏忠賢;其二是武將袁崇煥,若是這兩人能夠得到崇禎的重用,或許明朝的結局還能改寫。先來看看魏忠賢這位在崇禎剛上位的時候就被他除掉的宦官,崇禎從身為皇子期間,他就對魏忠賢十分反感,所以稱帝之後他才會立即將他除掉,然而他根本就不知道魏忠賢的存在對於朝廷而言有多麼的重要。

此人是明朝最勤政的帝王,卻因為做事剛愎自用,成了亡國之君

可以說明朝的經濟動脈就掌握在魏忠賢的手中,現在崇禎將能夠調控明朝經濟的能人給除掉了,明朝的經濟發展自然會停滯不前了。在崇禎稱帝后,雖然他也有一番理想和抱負,然而從沒有經歷過實戰的他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尤其是在東林黨的讒言下,他更加堅定了除掉魏忠賢的決心。只是直到魏忠賢死後數年,這時崇禎才意識到除掉魏忠賢是他執政期間做的最錯的一件事。

此人是明朝最勤政的帝王,卻因為做事剛愎自用,成了亡國之君

再來看看袁崇煥之死對明朝的影響,袁崇煥有一身高超的武藝,率領明朝士兵在大小戰事中殺敵無數,然而崇禎卻中了敵軍安排的反間計,他也沒有調查,聽到下屬的彙報,就以為袁崇煥反叛了,然後在明朝正需用人之際他下旨將袁崇煥處死了。袁崇煥之死不僅讓明朝少了一位可用的大將,更直接導致君臣離心。尤其是袁崇煥手下的那些兵,他們只忠誠於袁崇煥一人,看到看到自己的主子袁崇煥死的這麼慘,他們都對崇禎這位帝王的做法感到寒心。

此人是明朝最勤政的帝王,卻因為做事剛愎自用,成了亡國之君

除了魏忠賢和袁崇煥這兩位能人外,死於崇禎之手的重臣不止一個兩個。崇禎這個人也喜歡聽下官說一些奉承的話,每次有下官討好了他,他都會看心情重用他們。對朝廷忠心無二的臣子們看到崇禎居然是個這麼沒有主見的帝王,他們自然也不想繼續支持和擁護崇禎了。看似崇禎在位多年,一直都在勤勉執政,然而他卻多次剛愎自用,盲目執政,所以明朝的江山最後才會在他的手中敗光。

此人是明朝最勤政的帝王,卻因為做事剛愎自用,成了亡國之君

在崇禎上位之後,看到“滿目瘡痍”的江山社稷,這時崇禎也很是頭大,他既擔心自己無法扭轉明朝的結局,會成為罪人,另外,他也想以一人之力讓明朝的經濟發展重回巔峰時刻,所以稱帝后的崇禎比任何官員都要忙,只可以他卻經常聽信奸臣的讒言,錯殺忠臣,他這樣做不僅導致君臣離心,也將明朝最後的希望扼殺掉了。

此人是明朝最勤政的帝王,卻因為做事剛愎自用,成了亡國之君

本來崇禎手上有很多資本能夠改變明朝的結局,然而崇禎卻不懂得利用資源,比如,能夠帶領明朝子民過上好日子的魏忠賢非但沒有得到重用,反而被他處死了。一心為大明精忠報國的袁崇煥也死於崇禎之手,即便崇禎是明朝時期最為勤政的帝王,就單看他剛愎自用,是非不分的性格,也不難發現,他不會成為明朝最後的希望,他的存在只會拖明朝發展的後腿,所以在他上位17年後,明朝江山就易主李自成了,他也成了亡國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