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PARK1287!北上海首个城市更新标杆项目亮相

李淳报道 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里明确提到,上海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而在宝山区的总体规划里,同样提到了要打造城市跟新实践区,这也就意味着“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了宝山乃至整个上海城市发展的主要路径。4月1日下午,一场以“国际视野城市新生”为主题的城市更新发展趋势研讨会,在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举行。

本次论坛由宝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及新荣阳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宝山区政协主席丁大恒先生,新荣阳集团董事长黄荣先先生,宝山区人大副主任、总工会主席王丽燕女士亲临活动。

同时,现场大咖云集,星光熠熠,早稻田大学建筑系教授古谷诚章先生,陈家毅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陈家毅先生,北川原温都市建筑研究所主持设计师北川原温先生,日兴设计上海兴田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总经理、总建筑师王兴田先生,中国商业地产理论奠基人之一、著名商业地产专家姜新国先生,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市场与住房保障分会副秘书长陈晟先生等多位国际设计大师团队、业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话未来城市更新之路。

PARK1287!北上海首个城市更新标杆项目亮相

宝山区政协主席丁大恒先生致辞


聚焦宝山未来,创建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区

活动伊始,宝山区政协主席丁大恒先生上台致辞,表达政府对于上海城市发展和更新给予的高度重视。

丁大恒先生表示,未来宝山将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最佳实线区。他指出,根据政府规划,宝山这片老上海人心中的工业区,将在未来脱胎换骨,转型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区。2035年,宝山既要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承载区,也是世界一流的邮轮产业基地。为实现这一目标,宝山正加码区域的转型升级。

公园1287(PARK1287)作为宝山首个城市更新标杆项目正式亮相,也标志着宝山的转型升级、功能提升正迈入快车道。“未来政府和投资方将合力推进,全力推动宝山城市更新和未来发展。“丁大恒先生补充道。

PARK1287!北上海首个城市更新标杆项目亮相

PARK2187项目鸟瞰图


重磅项目揭秘,实现城市更新3.0版本

公园1287(PARK1287)原址为宝山金富门酒店,地处宝山“南京路”之称的牡丹江路商圈核心位置。周围集聚商业、金融、学校、居民、公园以及政府机构。PARK1287积极探索上海城市更新3.0的最新样板,提出“空中花园、立体街区、全景体验、天地共享”理念。结合宝山未来的产业升级方向,金富门拟结合南侧白玉兰广场,打造为商业、酒店、租赁住宅、生态花园、文化休闲相结合的城市体验式公共空间。整体改造成以人为本、激发都市活力、推动地区功能发展、完善公共服务的综合项目,是宝山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

随着宝山城市更新脚步加快,新荣阳集团携手宝山区政府,深入探索,将规划高效落地运营,力求实现城市更新3.0版本。

黄荣先先生说:“未来,新荣阳集团将把重心放在城市更新方面。“他表示,此次公开的公园1287(PARK1287)项目,作为宝山整体城市更新示范项目之一,聘请多位城市商业地产专家参与设计,旨在打造多种商业模式与租赁住宅结合的新型城市综合体,实现新时代人们对于居住、购物、休闲与一体的体验式生活方式。

最后,他表示:“我们使命是将项目打造为宝山有创意有担当的新名片,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打造成为北上海城市更新实至名归的样本。从企业发展战略上,我们新荣阳集团,未来要做‘城市空间价值的创建者’。”

除此之外,有关公园1287(PARK1287)的更多细节被解密。作为项目总策划师,姜新国先生上台为大家分享了项目的设计理念与愿景。

他介绍说,整个项目将被打造成新经济服务载体,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区位方面,宝山地处北上海核心区域,承载长三角经济带的辐射响应,国际邮轮经济,现代服务经济,旅游经济又一次在宝山聚集。为项目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而项目位于淞宝城市中心位置,位于北上海的南京路——牡丹江路和海江四路交汇之处,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在产品方面,项目特别打造了全景体验的立体商业街区、为现代服务业配套的租赁性住宅——智慧云谷、适合区域特点的轻奢酒店——月亮船、提高城市公共配套水平的地下大型车库和地面的城市生态花园,在新商业、新零售、新体验,和商圈和谐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致力于接轨服务经济发展,创造智慧生活。

PARK1287!北上海首个城市更新标杆项目亮相


国际视野分享,城市新一轮空间革命

随着宝山重磅项目——公园1287(PARK1287)正式公开,活动也进入了新的高潮。来自日本、新加坡和中国的四位设计大师,带来国际视野的城市更新案例分享。

古谷诚章先生率先分享了他设计的建筑作品。在他看来,无论是身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郊外,建筑和周围环境密不可分。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建筑立面与外部环境的相容,创造出人与人的相互交融的空间,同时也善于就地取材,尽可能展现出当地的文化特征和背景。“我认为一栋建筑不可能单独存在,它往往需要和周边的人和自然风貌联合呈现。“他说道。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加坡馆的建设设计师,陈家毅先生感慨近10年上海城市面貌更新迭代。同时,分享了近年来新加坡在城市更新方面的理念与创新。他认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并强调城市需要不断被更新。

北田原温先生上台分享了自己设计的城市作品,他并不主张推翻重建,而是尽可能根据现有的环境与资源,进行合理的重建和改造。如何创造活力,尊重多元文化,打造可持续性的建筑,是他设计理念中的重要部分。

王兴田先生坦言,城市更新不是在白纸上创造,而是在城市原有肌理上面进行“半透明”的重塑。他指出,城市更新是对旧结构的颠覆,整合和续写。在他分享案例过程中,不断强调找到城市肌理的重要性,这样就可以让建筑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最后,一场以城市更新发展趋势为主题的研讨会正式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从国际经验出发,对于中国的城市更新之路,给予了诚恳的分析与建议。在专家们看来,中国的城市更新还有很多发展空间,像公园1287(PARK1287)这样的城市更新标杆项目,无疑将为未来城市更新之路,提供宝贵的经验与设计范本。而本次活动也在一片热烈的讨论中落下的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