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世上再无铁手挽狂涛,中医还会后继有人?

我成了你的粉丝才一个月,你就驾鹤西归了。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去接受这个现实。

我是在徐文兵与梁冬的《黄帝内经说什么》丛书里看到你的名字,说2003年人人自危的“非典”时期,你挺身而出,带领团队救了一些病人,并且没有可怕的后遗症。

非典我是知道的,是会死人的瘟疫。看过一个深度报道,当年那些活下来的病人,有很多人股骨头坏死。活是活下来了,生活没法过了。

你竟然这么了不起。国医大师邓铁涛,我就这样记住了你的名字。

我羡慕梁冬可以跟你学习中医。当年我读大学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过报考广中医呢?不行,因为广中医录取分数比较低,而我可以报中山医了。那时我觉得,中医西医都是一样的医,都是治病救人的,没差别。

我那个没考上中大而去广中医的同学,也没有学中医。我就这么错过了,真正了解中医的机会,这么多年。幸好,我也没学西医。

缘分吧。

我看着照片上的那个老人,天庭饱满、目光如炬,很慈祥,给我很温暖的感觉。我似乎在哪里见过你。可是,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世上再无铁手挽狂涛,中医还会后继有人?


虽然遗憾,我还是为你高兴:活到104岁,邓铁涛,你才离开这世上。

我的身边,没几个人真的了解中医,甚至有人认为“中医就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我曾经也错看了中医,用科学的逻辑和思路去理解它。直到我在佛山求医的“奇遇”,使我茅塞顿开——为什么不用做检查,只是看我的眼睛就知道哪里有伤?为什么只是用手轻轻搭在腰上十几秒,酸痛就不见了几分钟。

我不知道怎么用科学解释这些奇妙的现象。但我开始明白,中医把手搭在腕上,并不是做做样子。

我开始读《黄帝内经》,原来古人把很多东西都讲得很明白,解开了我很多的疑惑。现代人生活的不如意,原来都有因缘。

世上再无铁手挽狂涛,中医还会后继有人?


那时候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但又纳闷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医院里基本没有,网络上也没有人宣传。不仅如此,说中医不好的人比比皆是。

有一个叫方舟子的人说中医不好。微博上有好多大V,有些还是西医,也说中医不好。被引用最多的就是鲁迅,“中医就是有意无意的骗子”。死去已久的梁启超也被迫扛起了“取缔中医”的大旗。

中医西医都是治病救人的,为什么要打倒中医?!

“不是中医不好,是你遇到的大夫不好啊。”我很认真地写下评论,说自己受益于中医的经历。结果人家就说“中医是安慰剂”、“中医不科学”,完全不听,让我滚蛋。

你不在了,而在人民日报的讣告微博下,反中医的人借机做起了文章。

再生气我又能怎么样?我深深感到自己人微言轻,帮不到你的忙。

我愧疚不能为你最重视的中医事业做任何事,写了这么久文章,公众号粉丝还没一万个。

你的人生跌宕起伏,经历了中医事业的坎坷曲折,尽己所能跟中医不断萎缩的趋势作斗争,让中医发扬光大,那些重大时刻我都帮不上忙。

1985年,你借给徐向前元帅看病的机会,写了一封要振兴中医的请愿信,这才促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诞生。在鸦片战争以后备受打压的中医,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我无缘参与你的人生大事。

1990年,你听说中医药管理局要被精简,立即牵头各地名老中医再次上书中央,这才保住了中医药管理局。我也不在旁边。

后来,你又再次牵头联名上书,促使中央修正“中医院合并到综合医院,中医学院合并到西医学院”的政策,为中医留下了活路。我没法声援支持。

非典流行期间,是你提出中医对非典有防治的办法,然后中医才介入到防治非典中。我竟连你的名字都还不知道。

到了今天,你身死,有心人穿凿附会、恶意诋毁,我仍然未能替你主持公道。

这种无力的感觉,真像辛弃疾说的,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世上再无铁手挽狂涛,中医还会后继有人?


像你这样的老中医,死一个就少一个。中医后继还会有人吗?

我脸皮很厚,总觉得自己悟性资质很高。如果再给我一次重读大学的机会,我会选择中医,这样就可以成为你的高徒了,为中医再传薪火了。

但,人生最令人难过的并不是分离,而是从来没有机会相聚。

我记住了你说的:养生先养心,养心先养德。

一首《送别歌》,为你送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