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浅谈游戏付费

说到游戏,似乎总也绕不开付费这个话题,每当想痛痛快快做一回“网瘾少年”的时候,不管是购买游戏还是游戏里的内购,总会把我们拉回现实。

游戏不是免费的?

游戏,是种商品,是需要花钱的。这个很简单的道理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认可。为什么?当初国内盗版横行,网络时代以前,各种盗版光盘横行,低廉的价格很难让人体会到,“游戏”内容本身是需要花钱去购买的。而在网络时代,游戏的获取更加便捷,单机游戏直接可以在游民、3DM上免费下载。

而除了盗版横行以外,正版游戏的获取难度也是一个问题,国内没有游戏分级制度,很多游戏引进不进来。哪怕是如今,也发生了腾讯引进怪物猎人的失败。长期的游戏机禁令让正版游戏的获取难度很高,同时价格方面也是很多人拒绝正版游戏的原因。而在早些年,购买了的正版游戏却往往没有中文,反而不如一些破解的盗版游戏体验好。

同时,网络游戏在互联网普及后,基本选择了本体免费、道具收费的模式,也让很多玩家产生了“游戏就该免费”的错觉。

然而随着版权时代的到来,steam等游戏平台的出现,游戏主机也在大陆发行。盗版游戏减少,正版游戏的获取难度降低,越来越多的厂商也开始重视国内市场,首发中文或追加中文的游戏越来越多,人们也开始认可正版,去为正版游戏付费。

浅谈游戏付费

游戏成本

前面提到,游戏是种商品,那么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呢?

以GTA5为例,GTA5的开发成本在2亿美金以上,虽然这是一款2013年上线的游戏,但它的开发成本依旧是最高之一。而常规的3A大作成本也在5000万美元左右,甚至更高。这其中最直观的成本就是人工,开发人员的工资加上宣发、运营等等。现在的3A大作开发时间动辄数年开发,几百人参与,也不怪游戏厂商天天画饼,长时间的开发打磨是必须的。

玩家对游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厂商自己也陷入了对游戏画面的“军备竞赛”中,不得不增加成本去提高游戏质量,游戏成本也在不断的上升。

浅谈游戏付费

收费模式的选择

游戏收费的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买断制、时间收费、道具收费。

游戏市场上大部分实行的是买断制,买断制的游戏在国内随着守望先锋、绝地求生和steam平台的兴起,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主机平台上大部分游戏都是实行买断制,且价格与pc平台相比是较高的。主机游戏价格基本是按照标准定价,而在steam和战网等PC端平台,国区属于低价区,价格方面有一定的优惠。

浅谈游戏付费

时间收费的游戏比较少,市面上常见的就是魔兽世界、剑网3、ff14等。以mmorpg游戏居多,而时间收费大体上又可以分为点卡制、月卡制和两者并存。

浅谈游戏付费

本体免费、道具收费的游戏对于国内的玩家来说是非常熟悉了,自《热血江湖》开始,《征途》发扬光大的道具收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收费道路,“免费玩家是提供给付费玩家的游戏功能之一”,这其中,有简单粗暴的提升属性,比如传奇类游戏中“一刀999”或是cf中的火麒麟;也有不影响游戏平衡的外观道具,比如LOL等游戏里的皮肤、配饰等等。

浅谈游戏付费

除此之外还有游戏内容收费,也就是卖dlc的类型,譬如死或生,还有一些手游的抽卡也算是内容收费。

这些收费模式也是交叉在一起的,很多买断制游戏也会再推出一些收费的dlc,外观道具;《魔兽世界》除了时间收费以外,新的资料片也是需要购买的(外服)。收费模式除了游戏本身内容,还要根据游戏受众来选择。

现在越来越多的买断制游戏加入了内购以及开箱系统,或是发售一些没有诚意的dlc,一些吃相难看的厂商甚至在买断游戏里玩一些免费游戏才有的氪金玩法,最终落得口碑收益两爆炸,弘扬逼氪文化。

浅谈游戏付费

游戏付费是种必然,开发者赚到钱才会进行后续的开发和运营,这无可厚非,玩家也乐于为喜欢的游戏买单,一些小而精的游戏同样得到了玩家的认可和喜爱。开发者与其做一些华而不实,大而空的游戏,不如做好自己,守住底线,没有口碑这座大山,哪来金山银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