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遼寧省轄地級市“本溪市”概述

本溪,遼寧省轄地級市,位於遼寧省東南部,北與瀋陽市、撫順市相連,西與遼陽市、鞍山市相接,南鄰丹東市,東鄰吉林省通化市;界於東經123°34’~125°46’,北緯40°49’~41°35’之間,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境總面積8414平方公里,轄4個市轄區2個自治縣,總人口1476326人(2017年末)。

三國時期,本溪市區、本溪縣屬幽州遼東郡襄平縣。西晉時期,本溪市區、本溪縣屬平州遼東郡(國)襄平縣。1948年,成立本溪市人民政府,隸屬於安東省。1949年,設立本溪市(直轄市)。1954年,改由遼寧省管轄。

本溪是國務院批准的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是遼寧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瀋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是中國著名的鋼鐵城市,以產優質焦煤、低磷鐵、特種鋼而著稱。本溪五女山山城是高句麗的發祥地、清朝的肇興地;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依法治市先進市;素有“鋼鐵之都”、“中國醫都”、“中國楓葉之都”之稱。著名景點有:本溪水洞、老禿頂、大雅河、溫泉寺、鐵剎山等。

2018年8月25日,2018年全國醫院安全管理大會在遼寧本溪召開。

歷史建制

遼寧省轄地級市“本溪市”概述

本溪(2)

公元前221年,秦滅燕統一中國後,將全國劃分36郡,本溪市區、本溪縣屬遼東郡襄平縣;桓仁縣屬遼東郡外徼。據《史記·匈奴列傳》載,戰國時期。“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是時本溪市區、本溪縣(指今所轄境域,下同)為燕國遼東郡襄平境內;桓仁縣(指今所轄境域,下同)屬燕國遼東郡外徼,為高夷部族轄地。

漢代,本溪市區、本溪縣屬幽州遼東郡襄平縣。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滅衛氏朝鮮,增設樂浪、玄菟繭、真番、臨屯4郡,桓仁縣屬玄菟郡;公元前37年(漢元帝建昭二年)扶余王子朱蒙避難逃亡至紇升骨城(即今桓仁縣五女山,有舊城遺址),建國立都號稱高句麗,為中國少數民族政權:公元3年(漢平帝元始三年,高句麗琉璃明王二十二年)移都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縣),紇絕升骨城做為高句麗都城長達40年;之後,桓仁地域一直為高句麗部族政權轄地,直至唐代。

三國時期,本溪市區、本溪縣屬幽州遼東郡襄平縣。

西晉時期,本溪市區、本溪縣屬平州遼東郡(國)襄平縣。

東晉十六國時期,本溪市區、本溪縣屬平州遼東郡襄平縣。

南北朝和秦朝時期,本溪市區。本溪縣屬高句麗部族政權所轄。

公元668年(唐高宗總章元年),唐滅高句麗,收復遼東故地,置安東都護府,本溪市區、本溪縣屬河北道安東都護府遼城州都督府;桓仁縣屬河北道安東都護府哥勿州都督府。

公元820年(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大柞榮建立渤海國,桓仁縣屬渤海國西京鴨淥府桓州。

公元909年(遼太祖三年),契丹佔據遼東,本溪市區、本溪縣屬契丹部族轄地;公元919年(遼大祖神冊四年),契丹修遼陽故城,改名為東平郡,本溪市區、本溪縣屬東平郡。

公元926年(遼太祖天顯元年),滅渤海國,改其地為東丹國,是時桓仁屬東丹國;公元980年(遼景宗乾亨二年)廢除東丹國,改置東京道,本溪市區、本溪縣屬東京道遼陽府,桓仁縣屬東京道鴨淥府。

1125年(金大帝天會三年),金滅遼,繼而廢道置路。本溪市區、本溪縣屬東京路遼陽府,桓仁縣屬東京路婆娑府 。

128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在遼陽等處設置行中書省,翌年改東京路為遼陽路,本溪市區、本溪縣屬遼陽行省遼陽路,桓仁縣先屬遼陽行省婆婆府路,後改隸婆娑巡檢司。

1371年2月(明洪武四年),置遼東衛指揮使司,同年7月改置定遼都衛,1375年10月(明洪武八年)又改置遼東都指揮使司;1377年(明洪武十年)改所椿州縣為衛、所:1403年(明永樂元年)設置建州衛;1409年(明永樂六年)設置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本溪市區。本溪縣屬遼東都指揮使司東寧衛,桓仁縣屬貝兒子都指揮使司建州衛。

1644年(清順治元年),本溪市區、本溪縣屬於遼陽府; 1657年(清順治十四年)移府盛京(後改為奉天府),降遼陽府為遼陽縣;1664年(清康熙三年),升遼陽縣為遼陽州;至1906年本溪縣設治前,本溪市區、本溪縣分屬於奉天府遼陽州、興京撫民廳、鳳凰廳三地。清康熙年間桓仁一帶被列為封禁地;1877年(清光緒三年)設置懷仁縣,隸興京撫民廳。

日俄戰爭結束以後,日本帝國主義在本溪地區活動頻繁,強行開採煤炭資源,中日交涉事宜日多;加之本溪地處山區,煤炭。木材、山貨等資源豐富,人煙日漸稠密,匪息屢起。盛京將軍趙爾巽,鑑於本溪地區的實際情況,為加強對這個地域的管理,於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10月28日奏請請:“遼陽州屬本溪湖附近一帶,毗連興京、鳳凰,萬山重疊,路徑分歧,為盜淵藪,應另設知縣。”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7月籌設縣署衙門,同年10月,清政府正式批准將遼陽州東部、興京撫民廳西南部、鳳凰廳北部地區劃出,設本溪縣建置。據《清實錄》載:“光緒三十二年十月辛卯,添設本溪知縣,從盛京將軍趙爾巽之請也。”本溪縣設置後,始屬東邊道,後屬奉天首。

1914年(民國3年)本溪縣、桓仁縣(是年由懷仁縣改稱)均隸屬於奉天省東邊道。

1928年(民國17年)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後,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本溪、桓仁兩縣仍屬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為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地,翌年3月,建立偽“滿洲國”,本溪縣隸屬於奉天省,桓仁縣隸屬於安東省。1937年(民國26年)日偽政權實行街制,在本溪縣公署所在地本溪湖設立本溪湖街。日本政府以撤銷“治外法權”名義,將滿鐵附屬地文還日本帝國主義控制下的偽滿政權,原滿鐵附屬地本溪湖火車站、順山。河沿一帶併入本溪湖街。1939年(民國28年)偽滿政權將本溪湖街、宮原一帶從本溪縣劃出,設置本溪湖市,隸屬於奉天省。

1945年“八·一五”日本帝國主義宣告無條件投降。9月18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熱遼軍區十六軍分區部隊進駐本溪。10月8日和10月18日,先後成立本溪市、本溪縣民主政府,均隸屬於遼寧省。1946年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解放區,5月3日佔據本溪市區,成立國民黨本溪湖市政府及本溪縣政府,隸屬於遼寧省。

本溪市、縣民主政府由本溪市內轉移到本溪縣後,於當年6月,遼寧省政府決定撤銷本溪市民主政府。本溪縣民主政府在本溪農村開展遊擊鬥爭。1946年10月1日,國民黨遼寧省政府下令撤銷本溪湖市,將市區併入本溪縣。

1948年本溪全境解放,成立本溪市人民政府。本溪市、本溪縣。桓仁縣均隸屬於安東省。[3]

建國以後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設有9個直轄市(重慶、廣州、南京、瀋陽、鞍山、西安、撫順、本溪、武漢),本溪在建國初期是中國十大直轄市之一。

本溪位於遼寧省東南部(東經123°34’~125°46’,北緯40°49’~41°35’),全境總面積8411.3平方公里,北靠瀋陽、撫順(距瀋陽77公里,距撫順79公里),南接丹東(距丹東198公里),西鄰遼陽(距遼陽46公里)、鞍山,東傍吉林(距通化150公里)。享有“太子城”、“東北山城”、“盛京後花園”的美譽。本溪呈亞鈴形分佈,境內多山地,自然地貌為“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 本溪屬於中溫帶溫潤氣候區,全地區平均氣溫6.1~7.8攝氏度,最熱七月月平均氣溫為24.3℃;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為零下14.3℃。雨量比較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800-1000毫米,其中一半集中在夏季的七、八月份。綜觀全年,春天風和日麗,夏季稍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天冰封雪飄。

遼寧省轄地級市“本溪市”概述

本溪

遼寧省轄地級市“本溪市”概述

本溪

遼寧省轄地級市“本溪市”概述

本溪

水利資源

境內有大小河流200餘條,其中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7條,主要有太子河、渾江、草河三大水系。年水資源總量39.23億立方米,年平均地表徑流量35億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9.76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33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本溪市已發現鐵、銅、鋅、石膏、大理石等礦產八大類45種,其中鐵礦石已探明儲量27億噸以上,石灰石礦(水泥)儲量2.1億噸,溶劑石灰(冶金)儲量1.3億噸。南芬露天鐵礦具有低磷低硫低雜質等特點,用此鐵礦煉出的鐵被譽為“人參鐵”。

植物資源

本溪市林業用地1000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925萬畝),人均6.4畝,是遼寧中部城市群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和遼東天然次生林區。共有木本植物47科100屬251種,其中有大量紅松、油松、落葉松以及柞、樺、椴、榆、柳等珍貴木材,森林蓄積量4860萬立方米,佔遼寧省森林蓄積量的26%;森林覆蓋率74%(其中桓仁縣、本溪縣分別為78%和76%),居遼寧首位,被稱為遼東“綠色屏障”。

中藥資源

本溪的山屬於長白山餘脈、尾脈,既有山之隱,又有原之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小氣候,不僅孕育了品種多、數量大的中草藥材,而且造就了中草藥材有著其它地方藥材不可比擬的特殊藥力。本溪各種植物、動物和礦物藥1117種,自然蘊藏量2200萬公斤。人參、遼細辛、遼五味等北藥馳名中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