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一個人改變一個村

一個人改變一個村

編者按:寧武縣聚焦深度貧困持續發力,細化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強化目標引領,注重分類指導,拿出更多硬招實招,確保工作不留死角,進一步把好“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加快補齊精神短板,改進幫扶方式,將扶貧與扶智、扶志結合起來,湧現出一批自主創業、自主脫貧的先進典型。現開設專欄,旨在通過脫貧典型榜樣的力量,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主動脫貧的意識,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高質量脫貧。

一個人改變一個村

——記寧武縣石家莊鎮北梁巖村“脫貧標兵”李凡英

一條蜿蜒曲折的路通往山頂,路的盡頭就是位於汾河岸邊山頭上的北梁巖村,全村18戶40人,黨員1名,退耕還林223畝。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承一方風情,但是過去這裡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用電、吃水困難,難以跟上發展新變。

一个人改变一个村

當我們在北梁巖見到李凡英時,她和丈夫黨滿堂正在羊圈裡攆羊,把不出圈的留下來,其餘的準備趕往山上去放,她熱情的迎我們進家,整潔的農家小屋,泥土地打掃得分外乾淨,她邊倒水邊與我們聊起村裡情況及脫貧之事。

一个人改变一个村

“現在村裡就住我一戶,我和丈夫養的這群羊,還負責護林防火,精準扶貧政策好,我們村整村搬遷,家家都能住上樓房………”李凡英樂呵呵的說道著。

一个人改变一个村

退耕還林

尋找致富項目,成立合作社,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以前村裡人種地全憑靠天吃飯,又加上村裡土地貧瘠、收成很低,沒有其他經濟來源,人們大都選擇外出務工。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鎮政府、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多次做思想工作,作為村裡的負責人,李凡英意識到,這次精準扶貧是改變村裡貧困面貌的一次絕佳機遇,她積極瞭解黨的富民政策,組織貧困戶黨滿堂、讓潤英、黨建峰、黨建榮、黨麗平5戶12人,成立寧武縣英平綠化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2016年以來,籌集資金累計13萬元,先後三次購買岢嵐絨山羊150只,合作社以戶為主,眾人集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既無勞力又無資金的村民以地代資,主要是種飼草,這樣既帶動本村集資辦社,又解決合作社的飼草困難,同時也利用了土地。為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李凡英依託精準扶貧“戶貸戶用”扶持政策,向信用社貸款5萬元,購毛驢一頭,畜力車一輛,專門拉草拉水,為合作社服務,目前合作社養殖規模已發展到260只,價值26萬元,預計2019年底,5戶成員全部脫貧。

一个人改变一个村

通往北梁巖村曲折蜿蜒的山路

整村搬遷,不僅實現了安居夢,也開啟了幸福門

扶貧搬遷是精準扶貧的一項重要決策,因地制宜,整村搬遷是解決北梁巖村民“挪窮窩”“拔窮根”的關鍵舉措。李凡英多次組織村民召開民主大會,反覆與村民溝通協商,最終完成拆遷工作,2018年10月,村民們都拿到了移民樓鑰匙,過去的“不敢想象”成為了如今生活的真實面貌,北梁巖村民手中的新房鑰匙,不僅實現了安居夢,也開啟了幸福門。“我完成了組織交給的任務,人們現在都在裝修中,到秋上就能住啦”說到這裡,不難看出李凡英滿臉的幸福,官小事大,權小責大,以苦為甘,苦盡甘來,一個人改變一個村,她就是李凡英。(吳光宇 王曉芳)

一个人改变一个村
一个人改变一个村

解讀網絡新規|關注時政熱點

傳遞權威資訊|弘揚時代精神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