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生完孩子就给老人带?带不好还要指责?

乡间的生活


主要原因有2点吧,1是现在生存压力大,大多数家庭都无法靠一个人的收入支撑全家开销;孩子得3岁才能上幼儿园,3岁以下的孩子缺乏靠谱的托儿所,有老人帮忙带是最合适的。2是年轻人对于父母的信赖太强了,父母把孩子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孩子乐于甩锅。

首先说第1点。从小家庭收入的角度,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一个人的收入是不够支撑家庭开支的,房贷、养车、吃穿用都不便宜。即便勉强可以支撑,一个人工作养家存在的风险也很大,万一失业,整家人都得喝西北风去了。同时,女性现在在分担家庭经济,既给家庭一重经济保障,又能有自己实现价值的空间,对自己对家庭都是好事。

从社会角度来看,现在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幼托机构给小家庭以选择的。在我们这个周边有着六七家幼儿园的片区,仅有一家小小的幼托机构,里面也就十个八个3岁以下的孩子。请保姆来带?一是保姆工资不低,二是不靠谱保姆太多了,不是不专业,就是心太坏虐待孩子,还是得家里有人看着。电影《找到你》里面,就是保姆把孩子给偷偷带走了。而且现在养孩子,不是给口吃的给件穿的就行,更不像以前的孩子,会走路了就可以满村满大街的跑。现在带孩子难度多大,在自家小区玩都不能让孩子离开自己视线,否则分分钟出事。

既要生存,又要生育,有人可以帮忙的话,简直是天降福星啊。

其次说第2点。年轻人把孩子扔给父母带,又指责父母带得不好,这样的事儿分分钟都在发生。扔给父母带,有的是无奈之举,有的则是习惯性对父母的信赖。后者其实是心理上的没断奶,还没有真正地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我曾见过,孩子刚满月,小两口就外出打工了,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没吃多少母乳,加上气候变化,生病住院,可怜得很。

至于指责,在关于孩子的事情上,除非是完全自己带自己负责,或者是自己完全不管孩子不爱孩子,否责都容易出现冲突。两代人,光是生活的习惯已是差距巨大,更何况还有个大家都爱着的孩子。

老人那一代,物质贫乏,各种俭省,很多老人也不会与时俱进,根本不知道现代年轻人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夸旧秋裤剪的尿布柔软又吸水,觉得纸尿裤不透气会闷着他孙子的屁股;孩子不用喝太多母乳,至于辅食,用自家磨的米粉掺点盐,孩子可爱吃了;天好冷,我穿了5件衣服,宝宝更怕冷,得穿6件……

纷争是肯定有的,这就特别考验双方的耐力了。如果老人通情达理,年轻人能抓大放小,还能过得下去;否则,大家撕破脸也是难免。

总之,养育孩子不是小事。对年轻人来讲,最好的是毕业十年期间好好工作,努力赚钱,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有能力养孩子的时候再养。不要听信老人催婚说什么你早生早恢复我来帮你带的鬼话。对老人来讲,过好自己的生活,眼光不要只盯着孩子,也要看看世界。对于年轻人,该支持的时候支持,不需要支持的时候就自己安排好自己。


一休哥的歌


现在的年轻人生完孩子就给老人带,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年轻人要工作,要挣钱,生活压力大。我想有很多人也是迫于无奈吧,抱起孩子就不能搬砖,搬起砖就不能抱孩子。如果老人身体健康,愿意帮忙,让他们带孩子也无可厚非。当然这也不排除有许多年轻人是根本就不想带孩子的,毕竟带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那些娇生惯养长大的,自己内心还是个孩子的年轻父母,更会选择让老人帮忙带孩子。


我老家是农村的,平时偶尔回老家,村里基本上没有年轻人,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有的甚至是两位老人同时带两个儿子的四个孩子,看着挺心酸的。在老家的孩子更可怜,一年到头都见不到父母几面。过年回家的时候,有的孩子都不肯和父母亲近,更小一点的甚至都不记得,不认识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和老公再苦再累都坚持要在城市买房的原因,就是想给女儿一个天天都能见到爸爸妈妈的温暖的家。


至于为什么老人帮忙带了,带不好的话还遭受指责,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第一,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没有亲自带过孩子的人,怎么能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呢,只有亲自养过孩子才能明白父母的不易,才能体会到父母的恩情。自己不带孩子的年轻爸妈,不能完全体会到老人带孩子的辛苦,所以当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磕着碰着的时候,第一时间会觉得这是爷爷奶奶的疏忽。而亲自带过孩子的爸爸妈妈,会清楚的明白这是不可避免的,哪怕你再尽心尽力。


当然确实也有不靠谱的爷爷奶奶,我们村就有一个孩子的奶奶,每天只顾打牌,根本就不管孩子,孩子每天就一个人在村里乱跑,有一天掉到村里很深的坑里了她奶奶都不知道,还好坑里这几年都没水,只是擦破了几处皮。孩子妈妈知道后又生气,又害怕,就从外地辞工回来自己照顾孩子了。我觉得如果老人不想帮忙照顾孩子的话可以拒绝,但是既然答应照顾孩子了,就一定得负责任。

第二,关心则乱。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有点问题,当爸妈的都是着急上火,方寸大乱,说话的时候就会不经思考,会发生指责孩子爷爷奶奶的情况。

第三,两代人有隔阂,有代沟,育儿观念也会不通,这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冲突,发生矛盾。

总之,不管是神马情况,孩子是自己生的,如果能自己带就尽量自己带,毕竟爸爸妈妈的爱和关心对孩子来说是无人能替代的,而爷爷奶奶也辛苦了一辈子,晚年也该享几天清福。如果爷爷奶奶不辞辛苦帮忙带娃,就请对她们多一些感恩和理解,遇事好好沟通,家和才能万事兴嘛!


重燃生命之火


现在很大比例的年轻人生完宝宝后都会邀请老人帮忙带娃。就我个人情况而言,我和公经济上没有要家里帮助,买房也是我们自己的钱,现在房贷,房租,家里各种消费,老人在经济上都帮不上忙。也是出于无奈吧,经济压力太大了,所以只能让老人帮忙带娃,幸好老人身体好,也年轻,才刚过50。

宝宝奶奶带娃,我很少指责,我觉得她带的很好,而且我们坚持娃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平时娃有什么不好的习惯,我们都能及时发现教育。

老人带娃,只是帮我们起到照看孩子的作用,教育孩子的活还得我们自己做的。


舒涨春风


因为年轻的父母都是从小被他们的父母捧在手心里惯大的,他们依赖父母惯了,他们一直都是有事情要父母帮忙,父母解决,当然生了孩子还是一样的。

有的年轻的父母根本没有想要孩子,是父母催生,这种情况,双方老人肯定是有承诺帮忙带孩子的,年轻的父母就更加理所当然的让老人带孩子了。

虽然他们不喜欢带孩子,但是也有为人父母的天性,看到孩子被老人带的不好,他们会心疼孩子,埋怨父母。这时,他们只记着爱幼,忘了尊老。这真的不可取。

俗话说,做的多错处多,不做不出错。带孩子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而且孩子是活的,他总是会动来动去,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发生,没有人敢保证带孩子永远不会把孩子磕着碰着,冷着热着。所以说,不带孩子的人永远理解不了带孩子的辛苦,也体会不到把孩子磕着那种内疚。

如果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还好,要是公婆或者岳父母被年轻的父母埋怨,难免心寒。

那天听到一个带孩子的爷爷说,现在的年轻人,就不适合带孩子,他们天天拿着手机玩,心思根本没有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耽误他们玩手机,他们还会发脾气,打骂孩子,所以啊,孩子还是适合这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零后七零后的人带。

我听了感觉也是有道理的。

我的母亲曾经说过,会生就会养。既然选择了生孩子,父母最好还是自己带。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等你孩子大了,你再后悔缺失的他的那段童年,将是毫无用处,因为再也找不回来了。



果林妈的温馨天地


年轻人生了孩子以后给老人带,这是很普遍的现象,这其中有幸福也有苦衷。

比如我,生了孩子以后,孩子爷爷奶奶要帮忙带,他们表示让我们把孩子放在老家,他们二老带,让我们出去工作。像这样的情况,一般我们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有可能回家一趟,见上孩子一面。这其中有几个原因。

一,年轻的我们,有房贷,压力大,养孩子花销大,靠孩子的父亲一个人的薪资很难支撑一个小家庭,现在可以,以后孩子花销越大就难了。所以必须我也要上班,来降低家庭压力

二,我不愿意做全职妈妈。全职妈妈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工作从早到晚,全年无休,而且还不受待见。是比上班还累,而且以及工作那么多年,不想因为生了孩子以后与社会脱节,短时间还不会出现问题,长时间会导致人越来越焦虑不安,工作是治愈所有焦虑矫情的良药,好处多多。

三 所以在儿子和儿媳都需要上班的情况下,如果家里老人身体还可以,或者不是特别忙的,都愿意帮带孩子。说白了,孩子爷爷奶奶带,是不愿意看到自己儿子赚钱辛苦,不想以后孙子生活不好。而外公外婆帮忙带,是真的不愿意看到自己女儿一边工作赚钱一边带孩子辛苦,所以也乐意帮忙。这带孩子,说白的就是帮自己儿子或者女儿。

四,老人带孩子,带的不好,年轻人会指责。按照人的本性来看,我觉得坏脾气都是留给最亲近的人。我和家公家婆育儿观念不同,比如出门,我不喜欢很多人来接触宝宝,怕有什么细菌病毒感染等,而他们很喜欢带宝宝给别人看,一般老头老太太都喜欢捏宝宝的脸蛋,亲亲小手等。比如生病了我是铁定去看医生的,老人就认为随便买个药回来给宝宝吃,观察观察;养儿方知父母恩,养儿才知多心疼,只有自己的儿女才体会到多心疼。所以当孩子第一次发烧,公婆从外面不知道哪里给的神药,说给孩子吃的时候我很反对,孩子连续发烧几天僵持才去医院,这个事说不让告诉孩子她爸,结果孩子爸知道了也确实责怪孩子她爷爷奶奶。

五,万一孩子出事,谁的责任?

既然帮带孩子,一定也要注意,真的出事,不好怪谁。我的一个朋友,从小出生后三个月到一岁,就给外公外婆带,一岁带回家后爷爷奶奶带,结果在一岁多的时候得小儿麻痹症。那会他们都不知道这个病,也都不重视,直到学会走路了发现孩子有问题,长大一点,孩子才说疼,才去检查发现这个病。现在这个朋友三十岁了,没有男朋友,人很自卑,脾气古怪。对于这个事情,她父母责怪孩子外公外婆没有带孩子打预防针,又责怪孩子爷爷奶奶没有带好孩子。唯独没有自责,自己好好的带。如果换是我,对孩子我一定有所愧疚,毕竟我是他的父母。

六,老人带孩子,增添生活乐趣

我公婆平时没事,尤其是家公,每天喝茶抽烟,没事跑朋友家去抱抱人家孙子,没事家里养个狗当孙子养,抱着爱不释手,每天无聊的很。而现在有了孙子在他们身边,他们生活也开心很多。我们想要把孩子带到身边,孩子爷爷都不乐意。当然为了以后让孩子父亲体会养儿难,让孩子从小体会父母爱,以后这事还得好好和孩子爷爷商量,把孩子放在父母身边好一点。如果可以他们可以到城里帮忙带,这是最好的。

无论是老人带还是自己带,我们都是爱孩子,都一样要负责。当然带孩子很辛苦,我们也要多体谅老人,也要多和他们沟通新的育儿观念。


朵朵妈育儿


现实社会中的确有不少年轻人生完孩子就交给老人带,有一些是迫于生计,也有一些不想带孩子。

首先、经济条件不允许

袁霞是农村的,在城市里买了房子,每个月要还贷款还有生活的消费,生了孩子后就不得不工作,为了生活,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未来。孩子由老人在老家带,每个周才能回去待一天陪孩子,她不是不想带孩子,是没有办法自己带,没有了眼前的这份工作,全靠老公一人的工资还完房贷就所剩无几了,还有一家人的生活费呢,孩子消费也挺高的呢。



其次、不想把青春浪费在带孩子上

小美就是这样想的,生完孩子没几个月就让婆婆带去了,她下班后,和朋友逛街聊天,有时候玩到十二点才回家。仿佛孩子不是亲生的一般,每次问她,怎么不见她带孩子,她总是说,带孩子就是浪费自己青春和时间,没有孩子的功夫。这类人生孩子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和孩子没有感情,只能靠老人来带孩子了。


最后、老人带不好该不该指责

老人带孩子本身就存在很多弊端,第一老人年龄大了,力不从心了,孩子一天比一天好动,难免磕磕碰碰。而且大多数老人都溺爱孩子,导致孩子越来越调皮,避免不了出事。到底该不该指责也要分情况而言:如果老人不用心带孩子,只顾自己玩乐,像有些老人带孩子跳舞去了,把孩子放在婴儿车里就不管了,直到自己玩尽兴了才可看孩子,我们就可以指责他们的不是。如果老人尽心尽力照顾孩子,不小心让孩子出了点意外,我们就不应该指责老人。

帮带是情分,不帮带是本分,无对错之分


果果的妈咪


一般来说,现在年轻父母都有工作。女人生完孩子,过了几个月的产假就要上班,那问题来了,孩子谁来带?

首先,相信现在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见证每一个重要的成长时刻。但社会竞争激烈,经济压力加大,导致很多工薪家庭一个人的收入并不能支撑一个家的开支。而且现代女性也并不甘心自己年纪轻轻就只能呆在家里做家庭主妇,她们有自己的事业,想让自己经济独立,所以不得不继续上班。

另外,周边的婴幼儿配套教育场所不多。以前每个单位基本上都有托儿所,父母上班前把小孩送到托儿所,然后下班再接回去。但现在很少这类机构,比较好的也价格不菲。如果请保姆照顾孩子的话,价格不便宜就算了,保姆的素质还良莠不齐,所以也不放心。所以最后带孩子的重任就交到了老一辈父母的手中。

然而,因为现在经常强调要科学育儿,有些做法与理念,是跟传统育儿有所区别的。导致很多时候家里老人与子女,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就演变成矛盾。其实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宝宝,但有时候很多老人家不理解新的育儿方式,甚至有些很固执地认为只有以前那套才是最好的,可能有时会说“你不也是这样长大的?”,这种做法,我相信很多年轻父母都不会接受,有时候他们并不是不想好好沟通,是长辈们拒绝沟通,或者明知道子女不喜欢,还强加在孙子女身上,日积月累,家里矛盾就会越来越多。

当然,传统育儿也有它的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传统观念和经验都是错的。我认为养育孩子可以把传统跟科学融合,混搭着操作,这样既有现代科学的方法,也吸收了传统的经验,不是一举两得吗?而且作为晚辈的,既然孩子交给了老人家照顾,就尽量跟他们好好沟通,如果老人不接受,可以买一些相关的书籍或者发一些育儿公众号的链接给老人家看,让他们慢慢接受新的育儿知识。长辈们也不能固执认为孩子就一定要听你的,也不要觉得老一套方法一定是对的,毕竟过去各方面没有现在那么发达,很多问题没有及时发现。现在如果有更好的养育方式,为了孙子女更好的成长,为什么我们不能与时俱进呢?





熙妈有话说


这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直白,只因为一句话,那就是“小父母们从小被惯到大,觉得任何事由父母帮忙,甚至被父母代劳都很自然,是应该的……”他们自己都没长大,还何从谈起正确地做爹妈,虽然我也是如此……

自80一代独生子女开始,我们的生活就变好了,父母由于精力集中,对孩子的关怀与照顾肯定也是备至的,所以相对而言,当代的小父母们都是被宠大的,没吃过苦,自然不知道幸福的珍贵,所以任何事都变得理所当然,特别是对于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与付出,更是如此,而且习惯深入骨髓,变作了认知,那虽然嘴里喊着尽孝趁早,却又有几人能将口号化作实际?

在子女的养育上更是如此。因为我们都是这样成长过来的,那肯定就只会这一种教养孩子的套路,所以说句难听的话,当代爷爷奶奶们的自讨苦吃还不落好,其实都是自己曾经宠溺带来的果……

毕竟教养孩子是一门技术活,是经验积累高过所谓学习的,因此成长阶段的见识不足,自然让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时有心无力,于是求助父母就成了惯性使然,再一对比发现既省事又省力,还回忆起了小时候的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就逐渐把带孩子看做了父母的工作。

于是视角从一线工作者转变成了领导,就又发现了瑕疵,挑理指责就很自然了……

这是当下我们这代小父母们的常态,很不好却实际存在,还难以杜绝,全因“认知的根深蒂固”,这也是中国传统子女观的一点不好,代劳包办,不想孩子受挫吃苦,就养出了娇贵与想当然的自我,没得辩……

要不是我父亲前些年过世,让我想到了很多曾经不愿更不会去想的事,我也觉悟不了这点,所以归根到底一句话:

做父母也是一种成长,曾经我们因为自己父母的宠溺,而建立起了不完整,甚至错误的育子观,这只能在实际操作的挫折面前改善,所以主动承担,努力去做就是必须,不然只会一代一代地将宠带来的害传下去,最终苦了自己老来辛劳还不落好……

最主要还是一点认知必须具备,那就是“这世间没有所谓的坦然受之,理应如此,那是别人义务对你的好,即使是父母!感恩也该是心中的底线!”


数学老师爱讲故事


你好,因为这是社会的一种风气,年轻人为了工作让老人帮带孩子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有了孩子各种开销都会增长多赚钱会减少一些负担。也能满足各种所需。但赚钱的同时,确忽视了一个重点。那就是孩子是一张白纸,什么人带就会像谁,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举止就会模仿的惟妙惟肖的。因为老人和年轻人习惯是有区别的,发现与自身有不同的地方,不明事理的人会责备但不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明事理的人会指出并想办法纠正。

老人帮带孩子的缺点就在这里,所以,要不是特殊原因请自己带孩子。那带的孩子就会和你很像,这样当你看不到自身缺点的时候,就会认为孩子很好没有缺点。其实,生孩子才是开始,作为父母的责任是在抚养和陪伴,教育领导孩子中体现的。这些才是重点。交给文化没有你高的老人带就会有各种不好的习惯,这是很正常的,你需要做的就是自己带想办法修正。指责是没有用的。用行动去弥补所失的责任。也要学会接受老人的不完美,感恩老人的付出。

奉劝正准备生宝宝的家庭,一定要重视宝宝给谁带的问题。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一定要让家里文化个人各方面修养好的人带,这样带出的宝宝缺点会少点。不要麻木跟风,因为社会在发展,带宝宝也是需要边学习边带,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这样才不会在孩子成长以后出现各种问题。个人建议,谢谢!


95766335054


这种情况确实见识过,在我看来,有条件还是可以生两三个孩子,如果没有条件养,建议不要繁殖太多了。像多子女的夫妻,一些家庭经济可能比较不稳定,为了活口,把孩子留守家里給老人,老人的思想都比较传统固化,都会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教化,教出来的孩子,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学习习惯都是比较随性的;再说,老人因为年龄或健康问题,从体力精力方面来讲,都是力不从心的,肯定无法事事称我们的意;还有另外一点,也是最主要的问题所在,就是子女长期在外工作,给到老人经济上支持是很少的,有的甚至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做子女的是否扪心自问过?因此,作为子女的我们,在生育之前 ,应该多考量一下自己承担责任的能力,或在生育之后,多多体谅一下自己父母的不易,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要嫌弃他们,不要抱怨他们,因为终有一天我们也要成为他们,愿天下的父母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