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元到北元,十一帝九十八年,永乐粉朱祁镇御驾亲征反成烫手山芋

元十一帝九十八年

忽必烈(1215-1294年)在元朝皇帝中最为长寿,享年八十岁,其在入主中原后,建国元(1271年)。在元朝入住中原短短的九十八年中,忽必烈就占去了四分之一。剩余的四分之三的时间,皇帝轮流做竟然产生了十位皇帝。忽必烈驾崩后其孙成宗铁穆尔继位,铁穆尔在元一朝是仅次于忽必烈的好皇帝,可惜英年早逝。本来君临天下就晚,没做几年就寿终了。成宗铁穆尔之侄元武宗海山立。汉武帝后,汉朝渐衰。元武宗继位后,元朝的衰败似乎来的更快,海山大兴土木横征暴敛,朝局混乱。由于耽于酒色,海山三十一岁就殡天了。之后几位也走马灯似的轮换,政局毫无亮点,在消耗着帝国的荣光。1352年,各地烟尘纷纷揭竿而起,1368年,朱元璋剑指大都,元惠帝收拾祖先牌位和金银细软在蒙古贵族们的簇拥下,狼狈地逃回了他们祖先之前赖以生存的草原。此后大元也成了北元,中原的正统已经姓朱了。

元到北元,十一帝九十八年,永乐粉朱祁镇御驾亲征反成烫手山芋

忽必烈

北元南征无功而还

回到草原后,元惠帝也许被草原唤醒了残存在体内黄金家族的热血,竟然一改过去颓废之气,想重振蒙元的雄风。 雄心壮志的元惠帝在重整了十万人的,由大将扩廓帖木儿率领下进行北归后的第一次南征。妄图收回大都,碰到了克星-大明魏国公徐达,被徐达夜袭大营尽歼所部,仅余十八骑逃命而回。

1368年5月,重振旗鼓的元惠帝再次派丞相亲率骑兵与步兵两万向大都进发,这次碰到的是明朝大将曹良臣,元军始终无法越过大明的防线最终无功而返。三个月后,不死心的元惠帝再次派脱列伯和孔兴进行第三次南征,最终脱列伯被俘,孔兴侥幸逃脱,第三次南征同样以失败而告终。

俗话说,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想起莺歌燕舞的大都,再看看眼前的草原,元惠帝在满怀对昔日富丽堂皇的大都的思念中忧郁地归西了。

1370年,由徐达和李文忠率军赶往漠北消灭北元十万军队,顺便俘获了北元宗亲、大臣,基本上瓦解了北元朝廷结构。元惠帝之子幸运地逃到了蒙古原来的都城哈拉和林。

元到北元,十一帝九十八年,永乐粉朱祁镇御驾亲征反成烫手山芋

徐达

1388年残余的北元势力为争汗位再次发生了内讧,北元逐步瓦解成了由东蒙古为主的鞑靼和以西蒙古为主的瓦剌。明朝初年朱元璋在长城沿线安排了九个儿子进行九王守边,最终导致了靖难之役。叔叔率兵夺了自己侄子的江山,为了防止这种事件的再次发生,雄才伟略地永乐大帝决定自己来守边。这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为什么呀?因为放心,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子孙后辈哪有他那种英武不凡的豪气,二百多年后变成了君王死社稷。

永乐六年,北元皇室奉忽必烈后裔本雅失里为大汗,朱棣派郭骥出使祝贺并归还2000蒙古战俘。原本是场好事,谁料到本雅失里小肚鸡肠杀了郭骥。此事件彻底惹烦了明成祖朱棣,拉起了10万军队准备灭了北元残余势力。在经过了明初几个大案,明朝建国的大将功臣已被朱元璋处理地差不多了,再来一个靖难之役,所欲能征善战之辈已寥寥无几。这次北元与大明展开了游击战,你来我走,你走我追,愣是把10万几乎尽歼。这次胜利重新燃起了北元染指中原的野心,戎马倥偬一生的永乐大帝眼睛里哪能揉得进沙子,于是五次北上御驾亲征。再次瓦解了北元的主力。

永乐粉朱祁镇北狩

明朝在经过了仁宣之治后,迎来了第一朵奇葩明英宗朱祁镇。明英宗把朱元璋“内臣不得干政”的牌子砸掉,重用王振。作为永乐帝痴粉的朱祁镇在王振的撺掇下,效仿朱棣来个御驾亲征,他也不想想自己有几斤几两。于是土木堡之变发生了,把自己弄成了像宋徽宗一样的北狩皇帝。

元到北元,十一帝九十八年,永乐粉朱祁镇御驾亲征反成烫手山芋

朱祁镇

在与对方兵力4:1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北元团灭。土木堡之变是继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后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国运也开始走下坡路了。朱祁镇被俘,北元如获至宝,把其他人都杀掉唯留朱祁镇作为和大明谈判的筹码。谁知明朝出了个于谦(不是说郭麒麟的师傅于大爷)及时扶保代宗继位,这一下该北元慌脚丫子了。送朱祁镇回去吧,明代宗朱祁钰不要,放在自己这里吧,白管饭还没用。在白管了朱祁镇一年干饭后,北元还是把朱祁镇强塞了回去,一场宫廷斗在大明展开了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