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金華市區你不得不承認的最有歷史氣息的一條街

70年滄桑鉅變,

一張張八婺大地

新老照片背後印刻著

金華人民敢為人先、負重拼搏的奮鬥故事。

今天

去尋找金華的“八一街”

講述一個

“城因街而起,街因城而興”的金華故事。

金華市區你不得不承認的最有歷史氣息的一條街

金華城市中軸線八一街新貌

街,

是一座城的起點,

延伸、拓展,

勾勒城的模樣;

城,

拉動街的生長,

也為街注入豐富的涵養,

在時代的變遷中走向繁華。

故事的主角叫八一街,一條伴隨著嘹亮軍號而誕生的大道,一條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奮進崛起的大道,一條在新時代美麗蝶變的大道。

八一街是金華城南北的中軸線,是金華城從東西佈局到南北擴張發展的標誌。它留下了許多金華人青春年少的歡樂,烙刻著這座城市發展騰飛的印記,更承載著向現代化都市區昂首邁進的榮光與夢想!

這條街上很多人和事、一幢幢沿街的老舊建築,早已消逝在歷史長河中。在金華資深攝影人、金華日報攝影部主任陳少華拍攝和保存的部分珍貴影像中,時光得以在膠捲中倒流。30多年定格的無數“咔嚓”一瞬,讓這座城市、這條街幾近塵封的老故事,穿越時空呈現在我們眼前,歷史的記憶一點點清晰和豐滿起來。

鄧小平南方談話春風中奮起的改革大道

1949年 

1949年5月金華城剛解放時,八一街只有通濟橋頭到蘭溪門短短一截,那時它的名字叫橫街和北山路等。

1954年 

1954年抗美援朝志願軍某部勝利回國駐紮金華,部隊指戰員們在凱旋的軍號中修建了從北山路口至羅店的公路,取名八一路。這便是“八一”路名的最初由來。

1983年 

1983年3月改稱八一北路,八一北街則是後來“南北為街”地名規範需要所改。

上世紀八十年代 

直到上世紀80年代,八一北街兩側仍是低矮破舊的民房,路面13米寬,狹窄而又擁擠。不過,橫街口是通往老火車站的必經之處,這裡的繁華不亞於西市街。

金華市區你不得不承認的最有歷史氣息的一條街

1989年的八一北路

金華市餐飲業和烹飪協會會長方阿牛說,當時自己在飲服公司工作,橫街口最有名的兩家餐飲店就是飲服公司開的,旅客路過都要進來坐坐,嚐嚐金華的美食再去趕火車。

這條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除了改為混凝土和瀝青路面外,面貌幾乎“固化”,直到1992年伴隨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春風,拓寬工程終於排除萬難,破土動工。

“街道兩邊很多房子破得不能再破,從政府到民間,都急於通過修路改變城市面貌。”時任市城建委副主任毛根芝說。

“籌錢難、拆遷難,沒有經驗、沒有安置房、沒有規劃圖紙,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毛根芝清晰記得,當時建設資金只有200萬元,恨不得一塊錢掰成兩塊用。結合八一北路拓寬,當年最大的動作就是把破破爛爛的蘭溪門菜市場拆了重建。

改造後八一北路向北延伸到了新獅道口,路幅在原有基礎上拓寬了14至16米,從原來的兩車道改為四車道。“金華終於有條像樣的大路了!”時任副市長、拓寬改造指揮部總指揮餘義耕曾這樣感慨。

1992年10月3日拓寬工程竣工,全城上下喜氣洋洋,意氣風發。“特事特辦、真抓實幹、協作奮戰、解除萬難”的“八一北路精神”從此傳遍婺江南北。

隨後,拓寬通濟橋、改造城南橋,八一街像這座城市的脊樑,在不斷地變粗變長,帶動城市過江向南延伸和挺進。一座生機勃勃的金華開發區新城在江南的土地上快速崛起。

城市過江中崛起的發展大道

在上世紀80年代的金華地圖上,八一街過了城南橋就是城南鄉,往南是一望無際的田野。唯有一條西行的雙溪西路連接著出城的公路。

金華市區你不得不承認的最有歷史氣息的一條街

八一南街是金華開發區掛牌運行後建設的第一條主幹道路(攝於1994年)

它開了兩個先河:

一個是運用市場化的手段,一邊建設一邊出讓沿街土地,獲得寶貴的建設資金,從雙溪西路至海棠路段,一次成型,相比斷斷續續修建的八一北街,資金情況要好得多。

另一個是開了“三板兩帶式”道路先河,即車行道、慢車道、人行道加兩條綠化隔離帶。這之後幾乎成了金華城市新建主幹道路的“定式”。

在毛根芝的記憶中,八一南街是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掛牌運行後建設的第一條主幹道路。

金華市區你不得不承認的最有歷史氣息的一條街

1992年省市領導視察八一南街建設

毛根芝當時還兼任金華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主管城建工作。“從八一北街拓寬中得到啟示,道路規劃建設要為未來發展留下空間,1992年八一南街建設徵地就按150米預留,中間50米做路,兩側各50米用來開發。”

“造這麼寬的路幹嘛,準備開飛機啊?”當時還被人取笑的毛根芝沒想到,短短10多年後,可以開飛機的八一南街,竟然連開汽車都困難了。2009年起不得不自北而南逐段進行優化改造,拆掉雙溪西路口的街心大花壇,撤掉道路兩邊的綠化隔離帶,將四車道拓寬成八車道。

金華市區你不得不承認的最有歷史氣息的一條街

1988年的通濟橋

在八一街的眾多老照片中,攝於上世紀90年代一個上班早高峰,通濟橋上南來北往的公交車、黃包車、自行車、行人擠得水洩不通的照片,給人留下揮之不去的印象。

城市南北大動脈的“腸梗阻”深深刺痛了金華人。痛定思痛,1994年至1995年對通濟橋拓寬改造,在原通濟橋西側並排建一新橋,同時還拓寬重修了相連接的城南大橋。2000年12月12日,位於今天沃爾瑪超市位置的建行大樓被定向爆破,在“轟隆”聲中八一北街開啟了第二次拓寬改造。毛根芝說,當時這座建行大樓被人稱為“短命樓”,全城都在議論,因為建成使用才沒幾年,就不得不為高速發展的城市讓路。“10年後通濟橋又進行二次拼寬改造,時代發展太快了。”

創新創業中興起的商貿大道

八一街一路走來,見證了金華城市的發展擴張,也留下了金華人創新創業、自強不息的時代身影。

八一街是金華最繁華的街區之一,各種各樣的飯店、食府,如世貿飯店、七彩名流、金華飯店、麒麟閣、俏江南、贊佳酒店、盛武肥牛,它們背後的創業者,有的早已退出舞臺,有的至今仍在堅守。不過,八一街更具特色的還是商圈、金融、家電等標籤。

很多人都還記得,在八一北街第一次拓寬時,金華商界衝出一匹黑馬——由百貨站改制而來的金大商廈。金利來、夢特嬌,當時金大商廈就獨家經營著這些金華人喜愛的品牌。同樣的黑馬還有後來的福華商廈,聯手沃爾瑪把西市街商圈發展為環人民廣場商圈。雖然都已謝幕,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它們在八一街都拼搏過、精彩綻放過。

與原金大商廈相隔不遠,工商銀行金華市分行總部也在這一時期建設,一度是金華的第一高樓。與工行一樣,建行、農行也落戶八一北街,如果算上江南八一南街的稠州銀行,以及距八一南街幾步路的中國銀行、招行、交行,再加上銀河、國海、山西等證券營業部,八一街就是一條名副其實的金融街。

金華市區你不得不承認的最有歷史氣息的一條街

八一街還是一條家電街,從通濟橋頭的五星電器開始,八一南街上匯聚了蘇寧、國美、四通、頤高數碼等。有關部門曾經把八一街作為家電數碼特色一條街加以培育。夾在眾多沿街家電巨頭中的金華商城,則是資歷最老的,是1993年八一街南拓後第一批發展的商貿業態。在很多同類市場紛紛沒落的今天,金華商城憑藉“價廉物美”的樸素經商之道,歷久而彌新。

八一街也是一條最具現代都市氣息的大道。君不見,從北端的世貿雙塔、工行大樓、迪耳大廈、建行新大樓、匯金商務大廈,一路到江南的稠州銀行、贊佳大廈、新都會,高樓林立,鱗次櫛比。金華10年前造的百米級高樓,幾乎都能在八一街上找到。

金華市區你不得不承認的最有歷史氣息的一條街

2014年的通濟橋和八一南街

金華市區你不得不承認的最有歷史氣息的一條街

通濟橋與婺江(攝於1985年)

時代浪潮中挺起的都市大道

回望八一街的發展進程,不能不提到一家單位——金華市市政設計院。自1992年八一北街第一次拓寬改造以來,該院幾乎參與了八一街所有改建、擴建和新建工程的方案設計。

金華市區你不得不承認的最有歷史氣息的一條街

上世紀90年代末,八一北街擴建

“從1992年改造起步,到2000年之後突飛猛進。”在該院副總經理潘霞的記憶中,金華城市每個重要發展節點,幾乎都與八一街有關聯;而八一街的每一個變化,都與時代相伴而生。

1992年八一北街拓寬改造,事實上掀開了金華江北大規模舊城改造的序幕。1996年金華鐵路西客站投入使用,從新獅道口、五一道口穿城而過的老鐵路逐步廢棄和拆除。

2000年底八一北街啟動第二次拓寬,2002年舊城改造拆除老鐵路及周邊舊房近10萬平方米,新建了回溪公園和回溪街。這期間,人民廣場拆除奧托康體育館,改造成了時尚、大氣的城市會客廳。隨後八一北街拆除隔離鐵柵欄,設置地下過街通道,建成橫街口街角大花壇,與並行的回溪街形成南北雙向單行。“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創新,徹底解決了擁堵難題。”潘霞說。

金華市區你不得不承認的最有歷史氣息的一條街

▲ 1991年,八一北街蘭溪門

2002年金華第一條高速公路杭金衢高速建成通車,八一北街延伸到了高速出口,彷彿伸出長長的手臂,迎接金華高速公路時代的到來。就在同一年,八一南街延伸至南二環段也破土動工,一南一北雙雙延伸,奠定了今天的格局。

“杭金衢高速通車,是一個契機,它通過八一北街延伸段迎賓大道帶動金華城北柳湖花園一帶的開發,金華建成區進而迅速向高速公路以南的城北區域擴張。”毛根芝說。

從八一南街逐段優化改造,到迎賓大道景觀提升,再到沿街立面的改造提升,助力文明城市創建,近年來幾乎年年都有來自八一街的設計訂單。“感覺它的發展根本就停不下來,這不單子又來了,今年8月BRT專道專用後,回溪街車流有點擠了,西側需要再拓出一個車行道來,我們正在做前期方案。”

金華市區你不得不承認的最有歷史氣息的一條街

▲ 1991年,八一北街

時至今日,八一街仍在不停地“生長”。北端,為適應金華山旅遊經濟區發展需要,迎賓大道已與拓寬後的尖峰路相連,通到智者寺。在南端,已越過南二環接上正在建設中的金武快速路,與20公里外的武義溫泉北路連成一線。

透過歷史看未來,八一街必將帶來更多的發展驚喜。至少,我們已經可以預見,金武城際BRT不用多久就將奔馳在這條大道上,為畫好都市區同心圓,打造出一條新時代的亮麗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