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戴高乐葬礼:中国降半旗致哀,主席亲自发唁电,墓地极其寒酸简陋


【戴高乐】1970年11月9日,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因动脉瘤破裂,在科龙贝双教堂镇的家中猝然去世,享年80岁。戴高乐去世的消息传到中国后,我国立即降下半旗志哀,这是新中国首次为外国元首下半旗。毛主席也以个人名义亲自给戴高乐夫人发去唁电,称戴高乐将军是“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

【装甲战车运送戴高乐灵柩】戴高乐的葬礼非常简谱,他早在1952年就立下了遗嘱:“我希望在科隆贝双教堂为我举行葬礼。我的墓地就是安葬了我的女儿安娜的那块墓地,我妻子将来有一天也要安葬在那里。碑文是:夏尔·戴高乐(1890一 )。别的什么都不要。我不要国葬。不要总统、部长、两院各单位和行政、司法机构参加……一切简单最好。”

【戴高乐灵柩运往科龙贝双教堂】前面提到,戴高乐遗嘱葬礼一切从简,他的棺木是家人花费63美元购买的。葬礼在科龙贝双教堂举行,由于戴高乐巨大的影响力,他的葬礼还是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各国政要都派人来参加,我国政府派出黄镇作为特使参加,并敬献了花圈。


【戴高乐灵柩运往教堂】对于戴高乐来说,生前没有来中国访问是他最大的遗憾。戴高乐的侄子贝尔纳·戴高乐多次来中国,他曾说:“叔叔当总统时,总是很忙。但当他离任后,几乎每周都会有一晚是专门和我的‘侄子晚餐’。他读过很多有关中国的书籍,也给我讲了很多对中国的理解。”

【戴高乐灵柩运往教堂】对于中国人来说,戴高乐之所以知名度很高,最大的原因是他用非凡的勇气一手促成了中法建交。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同时发表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商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3个月内任命大使。法国成为第一与中国建交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在当时的影响是惊人的。

【戴高乐灵柩被抬入教堂】据当时报纸报道,约有4万多人为戴高乐送行,足见人们这位前总统的尊敬。事实上,在2005年4月法国举行的一场名为“法国历史上十大伟人”的评选活动中,戴高乐依然高居榜首。


【戴高乐灵柩被抬入教堂】尽管戴高乐以非凡的勇气促成了中法建交,但是他本人却没能访问中国,成为他最大的遗憾。1970年9月9日,戴高乐的侄女泰雷兹·德科尔比来北京担任法国驻华使馆参赞,临行时,戴高乐对他说:“到中国去,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梦!说真的,我很想到那儿去……”然而,短短两个月后,戴高乐就去世了。

【戴高乐出殡场景】戴高乐去世后,法国电视反复播放毛主席唁电全文,并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中国“对西方世界政治家给予的史无前例的荣誉”。时至今日,在科隆贝的墓地还陈列着以毛主席和周总理以个人名义赠送的两个花圈。菲利普·戴高乐是戴高乐儿子,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至今记忆犹新:一天晚上,用毕晚餐,我父母全神贯注地观看一本相册,里面有一幅长城的照片,一直延伸到天边……”

【戴高乐遗孀伊冯娜·旺德鲁】法国人认为,法国历史上就出现过两人真正的伟人:一位是拿破仑·波拿巴,他凭借着一把利剑征服了西方世界,几乎统一欧洲,树立了威望;另一位则是夏尔·戴高乐,他以其坚韧的性格和灵活的手腕,保卫了法兰西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并为法国在战后取得大国地位立下了不朽功勋。


【戴高乐墓地】戴高乐墓地位于法国科龙贝双教堂镇,墓地十分寒酸,如果不仔细看根本不敢相信这就是受人尊敬的戴高乐墓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