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外貿案例: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

做外貿經常會碰到客戶自己帶了很信任的國內中間人一起來談合作。

坦白說,有很多中間人挺讓人反感的。

不是因為他們會說英文,和客戶關係好,導致我們無法左右客戶。而是因為他們喜歡搞事情,總是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很多中間人為了一己之私,坑騙客戶。

做外貿這幾年,尤其在做項目類產品時,遇到的中間人最多,幾乎佔據70%以上。也就是說,成交10個客戶,至少7個帶中間人的。

今天就分享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正是因為一箇中間人作祟。

外貿案例: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

案例背景:

客戶來自詢盤,智利人,是個非常和藹的老年人,快70歲了。

他本人是個幾十年經驗的工程師,他是公司的技術負責人,也是合夥人之一。

一直以來,都是他和我對接。來訪前的談判很正常。

大部分的客戶,在來訪前,都不會談及具體的配置,但是這個客戶有豐富的經驗,也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們談得很深入,幾乎確認了所有的配置細節,就等著來訪時的最終定案。

我本以為是他自己的公司和項目,沒想到他只是技術合夥人。

也就是說,他負責技術,但不出錢。對這個項目有最終決定權的是投資人,他們才是大老闆。

而直到第二次這些老闆們出廠,中間人才出現,並在其中橫插了一槓子,直接導致合作破裂。

外貿案例: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

第一次來訪,談判順利

第一次是這個和我對接的可愛客戶來訪,如預料中一樣,談得比較順利。

由於這是我第一次獨立接待一個項目上的客戶,印象非常深刻。

客戶本人很和藹可親,說話做事都極有耐心。在這裡待了四天,看得很仔細,談得也很仔細。

做過項目的都知道,客戶來訪前和來訪後,配置確認往往會有很大的變動。

因為這樣龐大的工程,是無法通過郵件來明確地瞭解到客戶的真實需求的。

這個客戶也是一樣,我們推翻、重建、確認,最終定好了配置方案。

外貿案例: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

結合之前的經驗,我選擇第一時間帶客戶看我們做好的設備樣品,先打消了客戶對質量的擔心,然後才開始會談。

根據之前郵件確認的細節,我把所有談過的配置,一項一項擺出來羅列,和客戶比對著圖片、視頻和實物,依次確認。

最後,客戶告訴我:他要做的部分已經做完了。

下次會有負責商務談判的人來和我們籤合同,配置部分基本不用變了。

這很常見,我也沒有多想。

據客戶所說,最晚一個月之內,他們就會再次來訪。

因為項目很著急,場地、水電、人工,全都安排好了,荒廢一天的開銷很多。

於是,我等待著第二次的會面。

外貿案例: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

第二次來訪,中間人搞砸合作

大概20多天後,投資人帶著一個國內的中間人,一行5個人,再次來訪。

此次會談,其實一開始比較順利。

我們的質量和外貿實力,都很過關,並沒有表現出什麼異常。

配置稍微調整一定小細節,很快就確認了。

同時,客戶讓我們第三天直接帶著資料去中間人的公司,繼續談價格,合適的話直接簽單。

外貿案例: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

然而,客戶給我的感覺是遲遲不提合同,且有意在拖延

只待了一天,他們就去了另一個城市,據說是中間人的公司,後來知道他們其實是去了另一個工廠。

我們加班加點準備了很詳細的資料,第三天直奔客戶所在城市的入住酒店,客戶準備了酒店會議室,開始了再次的談判。

為什麼說是中間人搗鬼,搞砸了這次的訂單呢?

1. 原本談好的配置,中間人在挑刺,扭曲理論

我們發現,這次會談非常不正常。

在工廠談好的細節,此次被中間人拿出來質問。

舉例其中一項,我們獨有的工藝:自動化清洗裝置。中間人說服客戶,這項設備前所未有,使我們為了賺錢故意加上的。

最可笑的是,原本客戶要的全自動配置,被中間人說成是“冒充品牌”。

並舉例說,五十元的衣服和500元的衣服,作用沒什麼不一樣,質量差異在品牌上,但是我們不是國際品牌,卻要賣高價,根本是在忽悠客戶購買不必要的高端配置。

外貿案例: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

話沒說這麼難聽,意思卻表達得足夠明確。

客戶也是個耳根子軟的,尤其其中一個副總,完全和中間人站在一起。

後來我聽我那個可愛的客戶告訴我,這個副總是有問題的。

2. 中間人不停地拿我們和另一家作對比。

事實上,另一家工廠,完全和我們的質量沒法比,不在一個檔次。

但是另一家慣用的伎倆是,不惜一切代價拿下中間人。

一般來說,中間人的佣金是有一定的範圍的,行業內都知道,也都不會去打破這個範圍。

但是這個工廠卻從來不遵守行業道德,最多時,甚至提供10%的佣金!

一套100萬的設備,利潤才多少呢?除去佣金,剩餘的利潤寥寥無幾,只好通過壓低質量來獲取。

外貿案例: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

這些道理,有經驗的客戶會懂得。

而且,因為怕擔責任,也怕暴露,中間人往往不會太過分,也不敢替客戶做決定。

然而,這個中間人,和客戶合作的十幾年的小產品,沒掙到什麼錢。

這次看到幾百萬的項目,佣金很可觀,就不惜一切代價要賺更多佣金。

因此,在談判的過程中,中間人就在不斷地以“實用為主,質量一般就OK”,來扭曲理論。

我們說得很累,到了中間人的地盤,十幾個人在那裡不停地巴拉巴拉,我們甚至沒有多少開口的機會。

外貿案例: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

3. 付款方式被拿來做最大的藉口

這是最無語的部分。

原本談好的,30%預付,65%發貨前支付,5%安裝調試後支付。中間人卻提出:他頂多接受5%的定金。

因為客戶需要中間人付款,而不是直接付。我們也說服不了客戶為什麼不直接付。

外貿案例: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

那麼,中間人就說了:給第一次合作的公司支付這麼多定金是不理智的,被騙的經歷太多,所以只願意預付5%。

唯一比較中立的大老闆,是個什麼事不怎麼管的人,希望我們不要因為這個問題僵持太久。


合作取消

談得太累了。我們從沒有這樣被動的談判。

這就像是一場宣判:已經被判刑,我們說再多也只是被看做是狡辯。

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感受。

總的談判,沒什麼章法,中間人想什麼就說什麼。

比如,上句話問,場地這裡為什麼這樣設計,當我們想專業地解釋時,他又轉移到下一個話題了。

我們真的很無語,客戶為什麼這麼信任他們。

我們能判斷出,中間耽誤的兩天裡,客戶已經幾乎接受了中間人的理論:

我們故意賣給他們華麗不實用的裝置,打著全自動的幌子,賺取更多的利潤。

外貿案例: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

所以,這次的談判,原本的確是帶著籤合同的目的來開始,但是在中間人的作用下,這次的會談起不到作用了。

將近兩個小時的“爭論”,非常沒有進展地結束了。

老闆對我們說:需要再考慮一下,先送我們回酒店。

我們回去後,協商了很久,感覺不能這麼憋屈。於是我們單獨約見中間人,想直接攤牌。

當晚就見面了。

然而,除了中間人不斷地“委婉地”表示自己和客戶的深厚友誼、對國內行情的瞭如指掌,沒有透漏一點口風。

這說明一個問題:他和那個工廠已經達成了協議,並且條件很誘人。他不想冒險換工廠,否則會被客戶發覺他的不良意圖。

So,見面目的未達成。

外貿案例: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

到這一步了,我們決定捅破窗戶紙,豁出去了。我們第二天再次單獨約見了老闆。

將質量再次重申。並且拿住其中的幾項獨家技術,再次展示給客戶。

我們告訴客戶:低配的設備我們也可以做,但是一直是客戶要求提供全自動的配置,所以才這樣談。全國僅我們能夠做高配,所以總是被中間人說我們在故意託大。

另外,我們直接點出來:我們不明白這樣明顯的道理,為什麼總中間人扭曲成“欺騙”。如果你要低配,問給你做就是,並沒有拒絕。但是中間人卻說我們故意提供高配給你,賺取更多的利潤。我們很懷疑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話已至此,老闆當然明白我們什麼意思了。

外貿案例: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

老闆迷茫了,最後告訴我們:我不知道該相信誰了,我發現我現在誰也不敢信任了。請給我們一些時間,我可能會推遲這個項目。

這是我們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了,希望客戶在回國後,仔細回想這幾天的風向轉變。

一旦恢復了理智,立刻就能發現中間人的意圖。


尾聲

直到2年後,客戶依然沒有開展這個項目。

期間的聯繫也時不時進行,只是客戶似乎已經無限期延遲這個項目了。

後來我的那個可愛客戶問我:你們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沒有籤合同?

我能怎麼說呢?我也很無奈啊。

有的朋友可能看過我之前發的一篇文章“ ”。和這個案例不一樣,但同樣是中間人的一己之私,導致彼此談崩。

其實我真的一直不太理解一件事,為什麼有些客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卻相信中間人的那張嘴。可能中外思維方式不一樣吧。

咱們中國人做生意,更傾向於相信自己的判斷,合作工廠關係再好,一旦有異常,也會起疑心。

後來的幾年裡,接觸過幾十次帶中間人的案例,但這個是我第一次獨立接待,印象最深刻。

若是我當時有更豐富的談判經驗,或許最終不會那麼僵局吧。

外貿案例:一次印象深刻的丟單經歷

分享出來給大家,願你們運氣好,不要碰到這種案例。

如果你的外貿工作,因為我的文章而有了新的提升,記得回來分享這個好消息給我~~歡迎留言,我會及時回覆的。

最後,預祝想做外貿的你,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你的外貿第一桶金!

Hi~~我是小G

喜歡碼字;記錄外貿經歷;吐槽外貿職場

我的文章,全是本人親歷;若你喜歡,點擊"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聽說關注我的都減肥成功了,變帥了,變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