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信阳这个县,近三千年没改过名字,被誉为“中华第一县”

息县位于信阳最北面,与驻马店的正阳县接壤,总面积1892平方公里。息县是郡县制的活化石,近三千年来没改过名字,被称为"中华第一县"。

信阳这个县,近三千年没改过名字,被誉为“中华第一县”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80年前后,楚国先后灭掉权国、申国、息国,并分别设权县、申县、息县,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设县的记载,后被秦朝借鉴延用。经过历史变迁,湖北的权县已改名当阳县;申县自战国中期以后,便更改县名了,始称"宛县",后名"南阳"。

而息县从建县至今,近3000年来则一直未易其"息"称。汉代改称"息县"为"新息",隶汝南郡。县之"息"名未变,只是加了一个"新"字。明洪武初,降州为县,改称"新息"为"息县",属颍州。清初,息县为河南汝宁府下辖的十二县之一。

信阳这个县,近三千年没改过名字,被誉为“中华第一县”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息县仍旧其名,仅隶属有所变异。新中国成立后,息县始隶河南省潢川行政区专员公署。1952年10月,信阳、潢川两专署合并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信阳区专署,息县又归属信阳,为信阳区专员公署下辖的十七县之一。

1955年10月,信阳区专员公署改称信阳专员公署,息县仍属。l998年6月,经上级批准,信阳专员公署改为地级信阳市,息县仍为其属县。由此可见,息县的"中华第一县"的称号确实名副其实。

信阳这个县,近三千年没改过名字,被誉为“中华第一县”

历史悠久的息县,拥有着美丽的山水风光,走出过诸多历史名人。"濮山送青,淮水环碧",这是中国古代对息县一方山水最诗意的描述。濮公山,为大别山最北端的余脉, 面积4平方公里,最高海拨149.3米,亦名浮光山、浮弋山。

大文豪苏轼被贬黄州,路径息县游历此山,见濮公山优美秀丽,独立挺拔,便挥毫为濮公山留字,称之为"东南第一峰"。但是由于过度的采矿开发,濮公山破坏严重,后经息县相关部门的保护开发,濮公山已经成为一座矿山公园。

信阳这个县,近三千年没改过名字,被誉为“中华第一县”

息县有美景,也有名人。其中马援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安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后被封为"新息侯",封地就是现在的息县。息县人为了纪念马援将军,修建了马援广场。

另外,还有一位美人与息县有着重要的关系,这就是息妫。息妫,春秋时期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出生于陈国宛丘,因嫁给息国国君,世称息夫人。因为息夫人的美貌,引起了息国、蔡国、楚国之间的纷争,息夫人为使息国百姓免遭涂炭,以惊人之胆嫁入楚国,平息了三国纷争,至今为人传唱。

信阳这个县,近三千年没改过名字,被誉为“中华第一县”

感念于息夫人的功劳,息县一些地区建寺立碑,将息夫人尊称为"平安神",还在息州森林公园建立了息夫人纪念馆。现如今,息州森林公园有息夫人纪念馆、马援广场,既是保护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之一,也是对民众免费开放的休闲之地,息县人有空可以到此观赏游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