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重返阮玲玉之死,那時,魯迅還在人世


重返阮玲玉之死,那時,魯迅還在人世

在觀看《阮玲玉》之前,我想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阮玲玉。

她被認為是中國電影默片時代最紅最優秀的女演員,卻在25歲時不幸去世。

痛恨,惋惜。

那時,魯迅還在人世。他在1935年5月20日的現代文藝雜誌《太白》發表了評論文章,“凡有誰自殺了,現在是總要受一通強毅的評論家的呵斥,阮玲玉當然也不在例外。然而我想,自殺其實是不很容易,絕對沒有我們不豫備(預備)​自殺的人們所渺視的那麼輕而易舉的。倘有誰以為容易麼,那麼,你倒試試看!”他寫道。

阮玲玉著實是一個勇敢的女孩。

重返阮玲玉之死,那時,魯迅還在人世

她出身貧苦,父親又早逝,從小就要和命運做著抗爭。依靠母親在大戶人家裡做女傭的關係,她得以到著名的崇德女校上學,並進入鍾愛的電影圈當演員。

短短9年的從影生涯,她共出演了29部作品,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一抹倩影,如夢似幻,不可磨滅。

多年以後,她成為了新時代女性獨立自主的代言人之一。

重返阮玲玉之死,那時,魯迅還在人世

張曼玉和她的演藝經歷很相似,都是從花瓶演員轉型成實力派。

1926年到1929年的生涯初期,阮玲玉演的大多是交際花,懵懂少女類型的角色。有評論稱,因為頻繁接一些類似《火燒九龍山》等武俠片,阮玲玉甚至被外界稱作“妖女”。

事業不順心的阮玲玉決定尋覓新東家,她由此遇見了第一個真伯樂,導演孫瑜。

兩人合作了電影長片《故都春夢》,阮玲玉一位當紅歌妓,從撒嬌耍潑到良心覺醒,她成功詮釋出角色巨大的前後轉變,電影票房效益十分不錯,於是得到了新東家聯華影業的重用。

緊接著她趁熱打鐵演了《一剪梅》、《桃花泣血記》等多部作品,聲名鵲起。

重返阮玲玉之死,那時,魯迅還在人世

“與阮玲玉拍電影,是任何導演的最大愉快,開拍前略加指點,她很快就理解了導演的意圖,一試之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總是一拍成功,極少重拍。她在鏡頭前試拍出來的戲,常比導演在進入攝影場前所想象出來的戲要好得多、高明得多。”孫瑜曾說。

在找到自己的事業節奏後,阮玲玉就開始展現出天才女演員的資質。

1933年《小玩意》、《三個摩登女性》

1934年《神女》;

1935年《新女性》

為生活出賣肉體的“神女”,婚姻失敗的婦女,精神崩潰的大嫂,她演活了一系列具有悲劇色彩的女性角色,封建壓迫,戰爭動亂對舊時代女性的影響,在她身上得到了極盡描摹的呈現。

重返阮玲玉之死,那時,魯迅還在人世

阮玲玉的事業達到了巔峰,她成了全中國話題度最高的女演員,當之無愧的超級巨星。

但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

所謂人紅是非多,一些小報記者也視她為搖錢樹,挖掘她的私生活。

一直致力維護自己公眾形象的阮玲玉,她背後的男人再也藏不住了。

紈絝子弟張達民;

茶葉大亨唐季珊;

傳奇導演蔡楚生;

三個截然不同的男人,一起葬送了她無限美麗的一生。

重返阮玲玉之死,那時,魯迅還在人世

張達民被認為是阮玲玉自殺事件的罪魁禍首。

他是阮玲玉的初戀情人,曾經的依靠。也許兩人曾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時光,可是在花完父親的老本之後,張達民醜陋的本性開始顯露,他拿著阮玲玉的片酬度日,不夠用,就用威脅的方式索取。

特別是在阮玲玉走紅之後,他變本加厲,不擇手段地威逼。據說,他索要的生活費從100塊一下子加碼到了5000塊。

重返阮玲玉之死,那時,魯迅還在人世

無奈的阮玲玉向她的第二位情人唐季珊求助,誰知唐季珊是個花花公子,只顧著自己的利益。

三個人的事情鬧上法庭,阮玲玉的名譽受到了嚴重的損壞。

重返阮玲玉之死,那時,魯迅還在人世

疲憊不堪的她,把希望寄託在了蔡楚生身上。

她和蔡楚生合作的劇情片《新女性》

,簡直就是她悲苦人生的一個縮影。

故事講述她飾演的女主角韋明因為遇到了一個渣男而走投無路,儘管有著作曲和寫小說才華,但卻被逼得靠出賣肉體為生。

最後韋明選擇自殺。

最後的那場戲,韋明躺在床上,對醫生說:“救救我,我要活。”

根本就是阮玲玉的心聲。

所以她的表演能夠令到無數人潸然淚下,而且,久久無法從戲裡面走出來。

蔡楚生本有機會在這個時候把她從懸崖邊上拉回來,只可惜,他是一個理智的人。早已有家室的他,沒有和阮玲玉走到一起。

遺憾,絕望。

重返阮玲玉之死,那時,魯迅還在人世

輿論開始發酵,小市民不停地說三道四,令到本來就苦惱的阮玲玉不堪重負。

她想要吵雜且惡毒的聲音消失,於是就弄來了安眠藥,和韋明做了同樣的選擇。

這一天,正好是3月8日,婦女節,為慶祝婦女在各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本來是為她慶祝的節日,卻變成了她的忌日。

重返阮玲玉之死,那時,魯迅還在人世

兩封遺書。

首先發布在“聯華畫報”上的兩封被認為是唐季珊為躲避輿論責任而造假的,第一封痛批張達民,第二封卻對唐季珊很客氣。

其中第一封寫道的“人言可畏”,魯迅看到了重點,並撰文發表,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不過到90年代初,“思明商學報”發表“打假”文章,說之前的遺書被篡改過,根本沒有“人言可畏”,只有“何罪可畏”。不過內容確實是分別針對張達民和唐季珊,第二封信對唐季珊毫不客氣,痛批他的家暴行為。

可以看出,阮玲玉的死,是憤然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為情所困。

重返阮玲玉之死,那時,魯迅還在人世

史料記載,阮玲玉的葬禮在1935年3月14日舉行,蔡楚生、黎民偉等12位當時中國電影界的大腕,負責將靈柩抬上靈車,前來送行的老百姓,多達數十萬人(20萬或30萬)。

56年後,由關錦鵬執導的《阮玲玉》在臺灣上映,電影用紀錄片與故事片黑白穿插的大膽模式,緬懷了這位偉大的民國巨星。

而瞭解過阮玲玉悽美的一生,電影與歷史交織,令到這部豆瓣8.5,張曼玉一戲封神的經典港片便更加之迷人。

重返阮玲玉之死,那時,魯迅還在人世

要不是你在自己的作品中像配藥方一樣的來上幾分瞞和騙,世上那些幸又不幸的人們又怎麼能夠樂樂呵呵的活下去呢?——《阮玲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