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东观中学当年曾四处招生

代森

2013年8月27日,东观中学教师正式分流了。2014年6月,随着最后一届学生毕业,东中,这所走过56个年头的学校,彻底撤并了。如今,距东中退出历史舞台已经有五年了。五年来,纷繁的往事时时浮现在脑海里,令人回味,令人怀念。

我在东中工作了十四年。十四年间,我经历了东中由小到大最后被撤并的过程,亲眼目睹了东中校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亲自参与了一年又一年外出招生的艰辛历程。那些年,东中人,从领导到教师,从宿舍管理员到文具店店主,大部分的男人和许多女人,都不止一次地出去招生。东中人的脚步,几乎踏遍了清徐、灵石、孝义、榆社,左权,武乡等市县的每个乡镇,每个村庄,其中的艰辛苦楚,别人无法体会。

2005年中考期间,我跟申老师去武乡县各考点散发招生简章。早晨我们从东观乘坐中巴——那是当时祁县到武乡县的唯一一趟车。我们走208国道,虽然是国道,可是经过的却是山区,而且,这条路是当时长治到太原的必经之路,车流量很大,运煤的大卡车很多。汽车长途跋涉,过峪口,出来远,经分水岭,最后终于抵达武乡县城。

东观中学当年曾四处招生

我俩直奔考点。上午还算顺利,下午刚开张,有两个身穿制服的人——城管,骑着摩托车朝我们驶来,我心里一慌:糟糕,恐怕有麻烦。果然,他们过来严肃地审问盘查,申老师一一应对,我在旁边束手无策。然后他们让我们马上离开。好在他们手下留情,没有没收我们的材料。怎么办?任务还没完成,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不行!我们只好找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在他们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任务。

有一年,我跟随陈老师他们到灵石招生。灵石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颠簸。我们到了某一个村庄,把车停好,然后找到当地一个家长,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走街串巷,走家串户。我们返回到车上,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人困马乏,可是汽车却发动不了啦。那个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司机师傅检查一番,说是当下没办法了。时间已晚,我们只好投宿在这个学生家。热情的家长给我们做了稀饭烙饼,炒了香喷喷的菜,腾出了他们家最好的房间给我们住。我们发现,房间的墙壁有一道裂缝,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拳头都能伸进去,而其他房间的裂缝更宽。后来,据说,他们那一带地面有裂缝。

还有一次,老续老王他们在某县某中学门口,遭到了围堵,人家扬言要卸掉他们的车轮……

作家韩少功在他的文章里写到:“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虽然东中不是我们的故乡,可是,在东中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们,他们会在心底里深切地真切地爱它。

东观中学当年曾四处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