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解决就医“最后一公里”问题

本报讯(记者 罗 洋)去医院看病,最怕排队和跑腿,就连办出院开发票,也有可能要排很久的队,从即日起,这个现象在遵医附院成为了“过去时”。26日上午8点半,在遵医附院第一住院部大厅,全市第一张医疗电子发票成功开具,这标志着我市医疗行业进入电子发票实质应用阶段。

  经过近半个月的住院治疗,26日上午,72岁的杨俊芬准备在遵医附院第一住院部办理出院手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办理出院,杨阿姨扫描了一个小程序二维码,输入身份信息后,不到半分钟就拿到了一张电子发票和费用明细清单。杨阿姨的这张电子发票,是遵医附院成为我市全面开始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改革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后,开出的第一张电子发票,也是全市第一张医疗电子发票。

  遵医附院副院长陈琦向记者介绍,电子发票和普通发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票面上清晰标注了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和校验码,患者如果需要纸质发票,也可以自行打印。电子发票的应用,解决了患者以前纸质发票多处报销不便,且不便保管易丢失的问题;有利于减少患者排队缴费次数,实现预约挂号、自助机、微信、支付宝等智能缴费到电子票据等“一站式”互联网医疗服务。同时,有利于落实群众个人所得税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患者可随时查询自己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的累计金额,便于向税务局进行抵扣申报,解决了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