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阿里王坚当选工程院院士,民营企业科研力量成国家创新“引擎”?

阿里王坚当选工程院院士,民营企业科研力量成国家创新“引擎”?

来自民营企业的院士,为什么能成为科技界的创新引擎?

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11月22日,据中国工程院消息,2019年,中国工程院开展了第14次院士增选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选,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其中,来自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的王坚,当选为院士,入选“工程管理学部”。

此次王坚入选,意义深远。从院士名单来看,1000多位两院院士,大多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国企等,王坚是极少数来自民营企业的院士。

王坚当选工程院院士,主要依托于他带领阿里云工程师,自主研发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实现了中国云计算从0到1的突破。

这一成绩的取得,王坚在作客央视节目《朗读者》时,曾表示:“现在阿里云的成就是工程师拿命换来的,其实也是最早一批客户拿命在填,就像第一个用电的人一样”。

有媒体界人士分析称,王坚作为民营企业技术带头人的代表当选,意味着民营企业科研力量逐渐成为国家科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坚代表阿里巴巴走向荣誉的领奖台,不仅彰显了阿里云在技术领域领头羊的地位也为国家创新增添了新的“引擎”。

其实王坚能带领阿里巴巴实现云的土坡,着实不易。2008年,随着中国网购注册用户暴增185%,达1.2亿人,淘宝和支付宝迅猛发展,用户量和业务量纷纷剧增。尽管阿里巴巴当时拥有亚洲最大的Oracle集群,但很快将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计算的需要,也就是说,最关键的问题是算力不足。

2008年9月,王坚从微软亚洲研究院离职,加盟阿里巴巴,担任首席架构师,帮助阿里搭建技术团队,主要任务便是要“做一套中国自主研发的云计算的大规模操作系统”,以实现超强计算性能。

同年10月,这套云计算操作系统被命名为“飞天”。然而,

自主研发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研发期间,常发生“无休止的故障”,有时候,开发工程师不得不半夜起床处理线上故障。

连阿里云的第一个客户,当时负责阿里金融的胡晓明,都感觉要被这些问题“拖垮”了。有一次和马云在西湖边散步,胡晓明开口“恳求”:“马总,能不能放我一马?”

得到的答复是,“不可以,云计算是未来。”

最困难的时候,80%的工程师离开了阿里云,王坚也被讽刺为“骗子”。在某场年会上,王坚甚至落泪向同事倾诉:“这几年我挨的骂甚至比我一辈子挨得骂还多,但是我不后悔。”

阿里王坚当选工程院院士,民营企业科研力量成国家创新“引擎”?

不过,王坚还是顶住了压力,与工程师们继续探索,云计算系统终于慢慢稳定下来。2013年,“飞天”突破核心技术,正式上线5000台服务器集群。

王坚回忆说:“飞天的诞生让我为团队感到自豪,这是中国第一个单个集群超过5000台服务器的通用计算平台,每一行代码都是我们自己写的,非常了不起。”

2017年,“飞天”获得中国电子学会15年来首个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电子学会鉴定认为,“飞天系统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至在“算力”方面,今年双11,阿里云凭借“飞天”、神龙服务器等世界级技术,“成功扛住了54.4万笔/秒的订单创建峰值”。要知道,这一数字,是2009年第一次双11的1360倍。

如今,阿里云已成为国内第一,与亚马逊AWS、微软Azure位居全球市场前三。而57岁的他,却已经再次出发,投入到“城市大脑”的建设之中。靠“云计算”当选工程院院士,王坚当之无愧。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