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真实的唐僧西去取经,其实是未经允许的偷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引言

《西游记》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知道故事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的,估计也有不少人,不过知道唐僧是未经允许,私自西去求经的,估计人就很少了。今天笔者就来聊聊玄奘为什么舍身冒险西去取经,二是聊聊他为什需要偷渡才能西出求经。

真实的唐僧西去取经,其实是未经允许的偷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玄奘西行歌舞剧


大时代背景:

1、 隋朝时期佛教的发展与影响

我们解释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时代背景,所以我们先说下当时的情况,传说汉眀帝夜梦金人,而后佛教传入中原,实际上佛教在汉朝之前就已经踏足中原,并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一个高潮。据北魏的《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洛阳城中寺庙达到了惊人的1367所,各地信众数以万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心向珈蓝。范缜在《神灭论》中就曾说:(世人)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致使)杰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

真实的唐僧西去取经,其实是未经允许的偷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佛教僧侣


执政者对于佛教的热捧,慢慢使佛教成了一个特权机构,无论以前犯了什么错,只要剃度出家,虽不能立地成佛,但大多也能逃避法律追究,(鲁智深之所以出家,就是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且划归寺庙的田产,不用给国家交税,寺庙成了法外之地,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僧人上岗,不需要经过国家批准,一般的寺庙自己就可以自行受理(《隋书》记载:“开皇元年,高祖普诏天下,任听出家”)

《历代三宝记》中,曾说“隋代二君四十七年、寺有三千九百八十五所,度僧尼二十三万六千二自人”,此时的僧人数量众多,占据了大量社会资源,在当时,一个僧人剃度后,就可以无偿拥有一定数量的田地,再想想当时的僧人数量,国家流失的土地和税收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大唐六典》记载,凡道士给田30亩,女冠20亩,僧尼亦如之)


真实的唐僧西去取经,其实是未经允许的偷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佛寺


在当时,各地寺庙管理水平不一,而且很多人进寺庙的原由也很值得商榷(真心向佛的一定有,鲁智深这样的应该也不少),一时间禅林之中鱼龙混杂,有些寺庙慢慢的戒律开始废弛,不少修身养性的佛门净地,变成了藏垢纳污之所。在这群人当中,又有很多心怀叵测之人,借着寺庙打掩护,开始为非作歹,祸乱地方。

《魏书·释老志》中就记载有的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

到了隋炀帝时期,因为朝局动荡,很多“僧人”开始兴风作浪。大业六年,有“僧人”自称弥勒降世,纠集了很多信众,竟然杀了王宫的卫士,准备进宫行凶,不过并未得手;大业九年,又有人借着弥勒降世的名义聚众造反,这次的人数已多达上万人,不过也没得手;大业十四年,有个叫高昙成的和尚,带领僧人五千余人造反,不光杀了地方官员 , 还自称 “ 大乘皇帝 ” ,这一次他的成功与否,变得不再重要了,因为这一年隋朝亡了。

真实的唐僧西去取经,其实是未经允许的偷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隋炀帝剧照


隋朝的灭亡,虽然根本原因不在沙门,但是他所展现出的破坏力,已经让后来的统治者心生警惕,而此前被佛教压制的道教,开始崭露头角。在李渊起兵之初,一直被佛教压制的道教,就把宝压在了李渊身上,他们一方面不遗余力的宣传李渊是天命之子(十八子,得天下),制造舆论进行支持,一方面号召信众加入李渊的阵营中,用实际行动来进行站队。(据《楼观台志》记载,岐晖正是因为“应接圣君”并“斋醮有验”,从而得授紫金光禄大夫,而楼观道也盛极一时)

2、唐朝统治者做出的改变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唐朝创始人李渊,正式把道教排在了儒、佛之前,确定了唐代的国策。李渊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真实的唐僧西去取经,其实是未经允许的偷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道教三清雕像


原因主要是:一、道教在他起兵时没少出力,二、唐李氏需要有一个好祖宗背书(李渊认了道教祖师李耳为祖宗),三、国家需要在民间扶植一股力量压制佛教。但为什么是压制,而不是消灭呢?因为当时佛教已经在民间根深蒂固,而且和各阶层的势力盘根错节。唐朝初建,还不适合动大手术,否则不光会伤元气,可能会动摇国本。而且在上位者眼里,没有不能存在的力量,只要可以掌控就行,而保留敲打听话的佛教,不光可以制衡道教的一家独大,用好了,还是加强统治的好帮手。所以到了唐太宗时期,李世民也对于佛教是压制、削弱为主。

真实的唐僧西去取经,其实是未经允许的偷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玄奘法师雕像


陈祎的佛法之路与对佛经的困惑

说完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再说唐僧本人的一些事情。唐僧的法名叫玄奘,本名叫陈祎(yī)。他本是河南洛阳人,因为家中世代为官,家境刚开始也很说得过去。不过天有不测风云,随着父母先后去世,家道中落,陈祎不得不跟着在洛阳净土寺当和尚的二哥进入沙门,不过一开始并未获得僧籍。

公元614年,陈祎在一次僧人的选拔考试中,被主考官郑善果相中,虽然当时考察的对象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但是陈祎从小就聪明过人,这次也被推荐而来(他二哥可能也在中间起了作用)。当郑善果问这个小孩为什么要出家时,陈祎回答道:“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说:“我要继承如来衣钵,然后再去普度众生”。郑善果看他年纪虽小,却志向远大,不光破格把他录取了,还为他起了个好名字——玄奘。进入佛门谓之“玄”,千里之驹称之“奘”,玄奘的意思就是佛门千里马。

真实的唐僧西去取经,其实是未经允许的偷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玄奘三藏院


从此玄奘有了僧籍,开始了正式的修行之路。玄奘天资过人,聪明人在哪都一样,他在佛学上也是一日千里,很快就“究通诸部”。到他16岁时,正逢武德元年,此时的洛阳正处于混乱之中,玄奘就和二哥去了唐朝的帝都长安。不过长安也非善地,必经唐朝才刚建立,战乱并未平息,所以长安虽是帝都,但依然

“文教尤未遑”。无奈之下,玄奘又和二哥去了相对稳定的蜀中,为什么玄奘会选择去蜀中呢?是因为当时蜀地相对安定(偏远),而且“四方之僧,投之者甚众”。

在四川的几年间,玄奘得以安心精研佛法,随着向高僧请教学习(这种机会并不多),玄奘的佛学造诣与日俱增。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玄奘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对佛法研究的越多,产生的疑问就越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学习的越深入,思考的问题就会更复杂,而很多问题,现有的经书解释不了。

真实的唐僧西去取经,其实是未经允许的偷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地藏经


因为现有的经书,其实是根据印度传来的经书翻译的,但翻译的原著本来就不全,所以翻译的经书很多内容对不上,这个问题不是哪个高僧能解决的,要想解决必须去找经书的原本,而且还必须要尽可能找齐,否则就像数学课本一样,中间少了几页,很多理论就完全对不上了。

因为无法完全了解佛经的全部,大家面对现有的佛经内容,很多都是推测,如同盲人摸象。佛教内部也产生了分歧,如果不想办法解决,可能未来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学术不统一,也是会产生内乱的)。在大家争论不休时,有人提出了西去求经,以解大家之惑。在这时,玄奘深入了解了高僧法显等人的取经事迹后,也萌发了西行取经的念头。后来随着天下大定,在四川已经名扬禅林的玄奘,先后又在河北河南游历学习,他的名声和心中的疑问与日俱增,当他再次踏入长安,又从天竺僧人波颇口中,了解了天竺烂陀寺的经书很齐全。

真实的唐僧西去取经,其实是未经允许的偷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白佛菩提印度


佛教衰微,决定西天取经

而此时,道教正随着李唐王朝建立而日益兴盛,佛教之中的很多人都看出,如果任由道教发展,佛教必会慢慢陨落,如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呢?必须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塑形象必先树立典型,典型如何树立呢呢?一个跋涉万里求取真经的事迹,可以包装成神迹,而完成这个任务的人就是最好的典型,有了光辉的形象,如果再把完整的经书取回来,那么佛教必然会重放异彩。而当的玄奘,不光年富力强,可以长途奔波,而且他在佛教界,已经颇具威望,最重要的是,玄奘本人怀有西去取经的决心,所以最后玄奘就成了最终人选。

真实的唐僧西去取经,其实是未经允许的偷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取经成行


最终人选虽然确定了,佛教内部也达成了共识,但是他们依然遇到了问题,当时进出各地都比较严格,不能直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取经。而且在位的李世民并不希望佛教重新活跃起来。所以玄奘等人多次请求西去,都未获得批准。直到贞观三年,长安粮食因为天气原因歉收,玄奘才得以混在流民队伍中,遁出长安。不过因为此时,北部草原仍有颉利可汗对大唐虎视眈眈,边关并不容易出去,后来在高僧惠威的帮助下,玄奘才得以出城,所以说玄奘西去取经是“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所以,玄奘西去取经,一是自身一心向佛,并有普度众生的心愿,二是受到佛教的内外部形势所驱使,之所以采用偷渡的方式,是因为正常途径根本行不通,只能是非常时期采用非常手段。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续高僧传》《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佛祖统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