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唐詩四天後之——李冶

唐詩四天後之——李冶

李冶

生卒:唐(730-784)

社會地位:與薛濤、魚玄機、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

代表作:《八至》

千古名句: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話說唐詩四大天后,與元稹深陷姐弟戀不能自拔的薛濤,痴情錯付公然“詩文候教”的魚玄機,歌遍江南情傷封麥的劉採春,多少美人心,皆難過情關,唯獨李冶,馳騁情場,豔絕道觀。

李冶生的標緻,又愛詩文,如果是個男孩,必定是遠親近鄰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但偏偏是個女兒身,小時候倒也討人喜歡,但若是長大了也這麼討人喜歡,可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她的才華竟成了她父親的一塊心病。

直到6歲那年,她和父親一起在院子裡賞花,父親讓她作詩歌詠院子裡的薔薇。沒想到她一開口就是:“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這句詩本來作得很不錯,只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句詩是說薔薇已經長大了,本來該給它搭個架子,結果架子一直沒搭好,薔薇的枝條都糾纏到一起了,就像人的心緒一樣,亂做一團。可是“架卻”諧音是“嫁卻”,有了另外一層意思,她父親覺得她一個黃毛丫頭就有了這種懷春待嫁的心思,三歲看老,長大了很可能成為失足婦女,為了避免“家醜”,在李冶11歲的時候,父親就把她送進道觀,並改名李季蘭。

唐詩四天後之——李冶

在唐代,道士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他們享受四方供養,衣食充足無憂,也沒有勞役之苦,所以當道士也算是不錯的選擇。然而女道士是一種十分奇特的角色,上層社會里皇室公主、達官貴人的妻女亦有遁入道門者,民間也有些婦女受環境的影響也出家入了道觀。古時候女子本無冠,而女道士例外,所以人們又稱其為女冠,她們遠離了禮教、家庭的羈絆,躲在清幽之地過著不受拘束的生活,甚至可以和男人曖昧地往來,略有才情的女子還吟詩作賦、搖琴習畫,與名士交往唱酬,以至當時的人往往把女冠看作略帶神秘色彩和隱蔽性的娼妓。她父親不可能不知道這種情況,只能說為了面子,男人什麼事都乾的出。

唐詩四天後之——李冶

“士有百行,女惟四德,季蘭則不然也。”憑什麼男人可以那麼自由,女人就要三從四德?我李季蘭偏不!如她父親所料,李冶果真成為了一個“不守婦道”的女人,一直在在玉真觀修行,單身久了看著個和尚也覺得眉清目秀的,李冶就看上一個叫釋皎然的和尚,並且主動寫了一首情詩表白:

尺素如殘雪,結為雙鯉魚。

欲知心裡事,看取腹中書。

——《結素魚貽友人》

釋皎然收到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她:

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

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

——《答李季蘭》

很簡單的意思,我一心向佛,女施主還是省省吧。

唐詩四天後之——李冶

李冶並沒有在這一棵樹上吊死,她還有一整片森林,比如閻伯均,陸羽、劉長卿、房明府、韓揆之、蕭叔子和崔渙,都是她的心上人,雖然最後這些人都沒有娶她,但是她依然和他們保持了長期友好關係,有空便一起說說黃段子,對對詩,睡睡覺,比如當時河間名士劉長卿有“陰重之疾”,也就是“疝氣”,經常須用布兜托起腎囊,以求減少痛楚。李冶知道後,便套用陶淵明的詩句

“山氣日夕佳”來譏誚劉長卿的疝氣病。劉長卿當即也以陶淵明的詩回應:“眾鳥欣有託。”,“山”和“疝”、“眾”和“重”都是諧音,沒點墨水還真上不了他們這輛文化列車。不過玩笑歸玩笑,她心裡有沒有幻想過嫁給其中某一個男人?我覺得是想過的,可也只是想過而已,對於婚姻,她並沒有太大期望,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李冶《八至》

東與西多近?左右便是,但延綿萬里之遠也不過是左右,夫妻有多親密?同床共枕,但最疏遠的關係也不過同床異夢。夫妻是兩個人的江湖,人世間最複雜的人際關係莫過於此,很難想象她一生未嫁卻能把夫妻關係寫的如此簡單透徹,至親至疏是兩個極端,所有極端現象的產生基本的有一個特點:對某種東西特別依賴。需求明確的情況下容易得到滿足,也容易讓風險太過集中,老夫老妻之所以穩定,也是因為歲月蹉跎,他們基本都是找到其他的需求並分流了風險,只是這樣的生活難免趨於平淡,對於李冶這樣一生不捨愛與自由的人,即便是進了這圍牆,怕是也會有紅杏探出來。

唐詩四天後之——李冶

她的詩名不僅吸引了才子逸士,也吸引了權貴,安史之亂時,叛將朱泚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逼迫李冶給他寫詩,平叛後,德宗皇帝將她視為叛國,亂棍之下,香消玉殞。她這一生,也算是逍遙快活,九泉之下,父女相見,想必也能說一句“爹地,女兒沒讓您失望,一生都在堅持不守婦道!”。

薔薇言架卻,

觀裡寄餘時。

若無風情在,

世間幾個知。

——李冶《軒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