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的宝贝很平凡,但“慢养”也可以变优秀


我的宝贝很平凡,没有幼儿时就十分突出的天赋,没有可以在外人面前可以夸夸其谈的谈资。普通的只知道想要好吃的吃,想看喜欢的动画,时不时调皮捣蛋,让人伤神费心。

我们是“懒懒的”父母,不急不躁,不去强求。这种“无为而治”的“道家育儿法”几度让外人“看不下去”。孩子是释放天性,寻求探索的时候,他们需要时间和空间去发现,去选择,去认识自己。

在竞争意识无限渗透至生活细微之处的现在,多少家长顶不住外界的压力,勉强自己去迎合社会认知和判断,即使不情愿,也被迫送孩子进入补习班、兴趣班,只为那条虚无缥缈,至今仍无定论的“起跑线”。

社会要求对孩子严厉教育,但是孩子自身的发育机制告诉我们,他们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和阶段。揠苗助长只能让大人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不要为了自己“尽到义务”,就忽视孩子真实的身心健康。

“慢养”孩子是一种难得,且鲜少有人执行的育儿方式,很多人说“慢养”虽然保住了孩子的童年,却得到平庸、碌碌无为的孩子。但我们更愿承认孩子的平凡,即使慢一点,巧用智慧同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著名作家刘墉在给儿子的信中说:“当你进哈佛的时候,我要你自己选择科系,因为我希望你决定自己的未来;当你拿到硕士时,我任你休学一年跑去阿拉斯加,因为我希望你自由。”大人应该已自己宏大的格局去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不仅局限世俗价值的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