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知青互助養老,40年後再吃大鍋飯:這次有家的味道

知青互助養老,40年後再吃大鍋飯:這次有家的味道! 由於傳統養老觀念的影響,很多中老年朋友只知道養兒養老。但最近由於新觀念的影響,很多中老年朋友,尤其是知青,開始了另一種新的養老模式——抱團養老。 抱團養老的另一種可能——具有某些群體特質的空巢老人或許更容易在養老這件事上達成共識,比如知青。

知青互助養老,40年後再吃大鍋飯:這次有家的味道

在薊縣大山深處的下營鎮大平安村,有一座三層小樓的農家院,院門上方有一個橫匾刻著“樂活大院”四個字。這是老知青張承永建起的“天津知青之家”。 十年前,曾為知青的張承永提前內退,來到燕山腳下的大平安村幫助村民發展農家院旅遊,從此帶動了全村村民奔小康,村民們稱讚張承永是他們致富的“領路人”。 張承永因此成為該村的榮譽村民,村委會特批他一塊宅基地,由他建起了一個農家院命名為“天津知青之家”。 從2007年開始,天津知青文化研究會、天津知青網等知青社團組織多次在此舉辦知青文化聯誼活動,參加聯誼的有天津、北京、哈爾濱、內蒙古、河南、青島等地的老知青1300多人次。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承永開始思考後知青時代老知青的養老問題。2010年他提出了一個新的養老理念,就是“樂活”理念。 他說:“樂活是一種積極向上,有著深廣意義的文化內涵,是一種貼近生活本源的自然、健康、和諧的生活態度。” 於是,他決定把“天津知青之家”改建為“樂活大院”。 他籌集資金60多萬元,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實現了他的願望。 “樂活大院”的文化理念:做好事、好心情、有活力、講環保、簡約生活。大院內設有多功能會議室、展覽廳、健康工作室、藝術工作室、DV工作室、陽光養生房、茶道房、觀光廳等,本市知青團體在這裡經常組織知青山村觀光、舉辦知青文化論壇及書畫展覽等。 “樂活大院”開業以後,面向天津及全國知青朋友開展養生特色的養老服務,積極探索老知青休閒養老的新模式、新理念。在“樂活”的文化氛圍中休閒養老,度過幸福、美好的晚年時光。

知青互助養老,40年後再吃大鍋飯 具有某些群體特質的空巢老人或許更容易在養老這件事上達成共識,比如知青。

知青互助養老,40年後再吃大鍋飯:這次有家的味道

1、小圈子抱團 人物速寫:早上5點,69歲的盧志軍就會被散步回來的老伴叫醒。因為這天輪到她給同住的5個知青同學做飯,她打算獻上自己最拿手的烙餡餅。“現在是這邊集體戶人最少的時候,5個人15張餅就夠吃了。人再多點兒,我還真烙不動了。” 今年春節剛過,盧志軍就帶著老伴從吉林老家飛到了廣西北海的“老年集體戶”。住在這棟三層小樓裡的人,都是當年一塊下鄉的知青。如今,他們住在一棟樓裡,輪流做飯,打牌種花,有病互相照顧,閒來憶苦思甜。“讓孩子各忙各的事業去,我們老朋友在一起生活,跟家人一樣,熱熱鬧鬧,自給自足。” 老年集體戶的後現代生活 1968年,當時正念高三的盧志軍成為下鄉知青的一員,跟十幾個同學組成農村集體戶,直到1971年初才回城。在學校做了3年同學,又在農村共同生活勞動了3年,“集體戶”裡的同學“都像家人一樣親”。 因為錯過上大學的機會,這批知青大多留在吉林各地生活工作,一直沒有斷往來。退休後,大家帶著各自的家屬開始頻繁地聚會。 3年前的一次聚會上,老同學孫玉藤忽然提議,“我們反正也是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不如干脆住一起,成立和諧家庭,想玩下樓就能玩,想喝酒上樓就能喝,有人生病,大家就一起照顧,多好!” 這個提議當場得到大夥的贊同。盧志軍說:“我們的孩子,有的在北京,有的在上海,留在吉林的也都單過,對父母不太顧得上。同學在一起熱熱鬧鬧的,挺不錯的。” 常聚會的12個人先後報名成為“和諧家庭”成員。“後來,大夥覺得和諧這個詞太時髦,沒有我們自己時代的特徵,我就提議改成老年集體戶。”盧志軍說。 經濟條件較寬裕的趙學甫是最先贊成這個方案的人。他把自己在北海剛買的一棟三層小樓提供給大家過集體生活。最近,他又把在老家吉林的一座四層小樓“貢獻”出來作為老年集體戶的大本營。“錢不重要,到老了,開心最重要。” 於是,老知青們從鬆散的聚會變成了“同居”。為避免日常生活中發生小分歧,他們做好分工:大家輪流做飯,伙食費AA,每人每月500元,不做飯的就負責刷碗、收拾屋子擦地,每天做什麼菜式也是民主商量。 同住2年多, 集體戶裡最少時五六個人,最多時十一二人,做這麼多人的大鍋飯,老知青們反倒不覺得累。“其實給兩個人做飯才最頭疼。做多了不是,做少了又沒意思。 人多的時候做飯放得開,而且做一次飯,歇兩三天才輪到自己。”還有些小細節也能避免摩擦,“比如打麻將,輸贏大了容易臉紅,於是我們就商定好一天裡封頂100塊錢,輸贏小了就和氣了。有人喜歡霸著麥克風唱歌,我們就等他打麻將時再唱,互相理解寬容。” 為了消除子女最擔心的健康意外問題,知青們約定集體戶里人數不能少於4個,生病了大家一起照顧,重病送醫院。去年,盧志軍因為腎結石手術住院,她沒讓在北京的孩子過來,“一天三頓飯是朋友們送到醫院,每頓好幾樣,換著花樣做,感動得我邊吃邊掉淚”。

知青互助養老,40年後再吃大鍋飯:這次有家的味道

2、大群體互助 人物速寫:65歲的張承永最近很忙,在他的鄉下“樂活大院”,“五一”期間將舉辦很多知青主題活動。這座位於天津薊縣郊外的農家3層木樓,是張承永幾年前經當地村委會同意,從這處宅基地所有人手裡租賃來建設的。 如今,這裡已成為天津知青群體活動、互助養老的基地。“當時建這棟樓房,就是為了找一幫志同道合者,大家在一起生活、一起玩、一起為理想而陶醉。”張承永說。

知青互助養老,40年後再吃大鍋飯:這次有家的味道

3、群體共性背後 困頓和空巢讓互助養老成趨勢 上海知青、江西省返滬知青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傑這幾年常聽到互助養老的提議,“大家都在摸索當中,有合住養老院,有合租的”。在他看來,退休知青群體養老金普遍不高,存在貧病現象,而且空巢家庭居多,互助養老會在未來幾年成為一種趨勢。 對此,江蘇社會文化研究學者王家林對400多名知青展開過專門的調查。2014年的中國知青文化博鰲高峰論壇上,他提交了一份《中國知青養老問題的若干思考》。 王家林說,在中國60歲至70年老年人中,曾經上山下鄉的知青可能佔到70%左右。“85%的知青處在社會底層,退休金低,僅夠維持自身生活,若患病或需要護理,就會捉襟見肘,無力承擔,陷入窘困境地。據我的調查,特困和貧困的佔調查人數的95.75%。” 另一個原因——空巢也促進了互助養老的出現。王家林說,1978年知青大批返城,而我國在1979年後就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知青們當時正面臨婚育問題。 因此很多知青家庭基本上都只生育一個子女,“而現在,許多知青子女不在身邊,養老靠子女成為一種奢求,導致知青老人中空巢現象很普遍,抱團養老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養老模式。”

在當今的中國,“抱團養老”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養老方式,更能讓中老年朋友們體驗到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