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只知玉皇阁美,关于它名字的由来,铜川的你了解多少?

魂牵梦萦玉皇阁

(张小平)

我的家在铜川新区玉皇阁村,那里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山村,那里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只知玉皇阁美,关于它名字的由来,铜川的你了解多少?

玉皇阁水库一角

随着近年来以玉皇阁村段为主体的“赵氏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获批,为“国字号”湿地公园慕名而来垂钓、观光的人越来越多,故其地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

玉皇阁村毗邻铜川市新区,出行方便,风景秀丽。沿铜川市委驻地西行约二、三里,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横空出世的玉皇阁大桥。大桥犹如一道长虹飞架深沟东西两端,桥长1276米、高88米、桥墩最长跨度140米,是陕西目前最大的地方公路大桥。

如此宏大的工程建设得以实施,得益于铜川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惠民之举。当年,新区与隔沟相望的坡头工业园区交通极为不便,要沿新区塬边的盘山路下到沟底,再由沟底的山坡爬上去,“人走得半天,车行也艰难”。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铜川市委、市政府决定斥巨资修建了玉皇阁大桥,从此,将坡头工业园区和新区连成了一片,不再受交通的限制,与此同时,也打通了铜川与淳化、旬邑的交通要道,拉近了铜川与三原之间的距离。

站在玉皇阁大桥北望,碧波荡漾的玉皇阁水库尽收眼底。水库横卧村北,为地处渭北旱塬的小山村增添了一股灵气,人们一提起玉皇阁村,便会脱口而出“我知道,就是玉皇阁水库旁边那个村子”。从表面上看,玉皇阁水库和玉皇阁村相互傍名,其实不然,确切的说,如果没有玉皇阁水库,那么,玉皇阁村的名气一定比现在还大得多,这还要从玉皇阁的村名说起。

关于玉皇阁村村名的由来,据当地群众口耳相传的说法,是因为早年间村中曾经有座叫“玉皇阁”的庙宇,庙依山傍水,建在村旁的小山上,由正殿、厢房、观音殿、鼓楼、戏台等组成,正殿内供奉玉皇大帝雕像,正殿门前有上百级石阶蜿蜒通往山下,庙宇建筑美轮美奂、宏伟壮观。其间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美不胜收。据传,此庙宇为明代道教建筑,当年香火极其旺盛,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只可惜这座庙宇因修建玉皇阁水库而被毁。

当时,玉皇阁庙地处水库的规划范围之内,那时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淡漠,从而使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庙宇遭受了被拆除的厄运。在拆除中,各种被拆下的石材、木料一部分用于修建阿堡寨小学(因为玉皇阁村和阿堡寨村都属于当时的五星大队),大部分则被群众拉回家中,散落民间。一座恢宏的古建就这样消失了,只留下一座小山丘依然挺立于水库中央,像一座孤岛。

玉皇阁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这里除了已经被毁的玉皇阁庙宇外,据《耀县志》载,玉皇阁村三组的查家河为新石器时代的“查家河遗址”,曾出土泥质红陶器、泥质灰陶器、夹沙红陶片、夹沙灰陶片、古人遗骨、灰渣等文物,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还有,与玉皇阁村紧邻的赵家坡村有延昌寺遗址,遗址上有六面九级密檐式仿木斗拱砖塔,据考证为宋塔,塔高18米,虽经千年风雨而挺立,足见其建筑之坚固。

千百年来,勤劳淳朴的玉皇阁村民以农耕为生,生生不息。改革开放以来,玉皇阁村民利用其丰富的水利资源,引水上塬,把千年旱塬变成沃野良田,从此这里五谷丰登,丰衣足食。地处玉皇阁水库下游的村民,因势造地,或修建鱼塘,或种植莲菜、大棚菜,鱼肥水美,荷叶田田,景色秀美。还有一些村民,利用玉皇阁水库沿岸幽美的自然风光,建起了“农家乐”,融餐饮与休闲垂钓于一体,生意甚为兴隆,村民逐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如今,赵氏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开发已经列入铜川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之中,而制约开发进程的主要因素当属玉皇阁水库的管辖权还在三原县手中,严重影响着开发建设的整体规划,对此,玉皇阁水库周边的群众就像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一样,盼望着水库的管辖权早日回到铜川,如果这一愿望能够实现,那么,玉皇阁村的未来一定不是梦!这正是:


万里行遍观风光,其实最美在故乡。

故乡山水常入梦,梦回故乡心欢畅。

只知玉皇阁美,关于它名字的由来,铜川的你了解多少?


玉皇阁遗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