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資陽:食品安全植於心踐於行 扣緊“舌尖上的安全閥”

四川新聞網資陽12月12日訊(記者 楊顏銘)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產品和食品安全問題,是底線要求。為把重視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實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地方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規定》提出,建立地方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制,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地方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內容。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權責一致、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盡職免責等原則。

《意見》進一步加強黨委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強化政府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著力構建黨委政府負總體責任、企業負主體責任、監管部門負監管責任、相關部門負協管責任、社會各方負共治責任的食品安全“五位一體”責任體系,讓人民吃得放心,全面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

如何將《規定》和《意見》落地生根?資陽有著自己的“絕招”。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資陽始終把人民群眾的訴求貫穿到食品安全監管的每一步。特別是在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形成食品安全同責共治方面,資陽嚴格履行確保食品安全的重大責任,以對群眾生命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全面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要求。

近段時間以來,資陽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公安、教育體育、農業農村等部門大力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重點就保健食品、校園及周邊食品、食用農產品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著力解決老百姓的煩心事。同時,還建立了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市場準入銜接機制和信息通報機制,完善了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全市學校食堂“明廚亮灶”覆蓋率達91.6%,依法嚴懲了食品違法犯罪行為,查處食品案件674件,全市食品安全狀況明顯好轉。

資陽:食品安全植於心踐於行 扣緊“舌尖上的安全閥”

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開展檢查

雁江:責任落實到人到崗 把食品安全放心上、抓手上

11月19日下午,雁江區寶臺鎮副鎮長劉紅英在半山社區指導“掃黃打非”專項行動,同時,他還對半山社區寶貝家幼兒園食品安全工作進行了檢查和指導。自今年《規定》《意見》出臺後,他又多了一個身份——“食品安全檢查官”。每次在開展日常檢查時,他還要對食品安全工作“偵察”一番。

食品安全制度落實、食品加工場所清潔衛生、食堂設備使用、食品原料採購、食品留樣、從業人員的執證上崗…… 在寶貝家幼兒園,劉紅英一一進行了重點檢查。

“我們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年度重點和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寶臺鎮黨委書記肖勝利告訴記者,按照層層安排部署,鎮上嚴格執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將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工作壓實到每一位班子成員身上。

近年來,雁江區委區政府認真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要求,下大力氣解決食品突出問題,全區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被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資陽首個“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社會公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而《規定》《意見》的出臺,更為全區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新的制度保障,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親自抓食品安全,更加有力地強化了地方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提升了全區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先後啟動了‘春雷行動’‘夏季餐飲食品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等十餘個專項行動,著力解決了一批群眾呼聲較高的突出問題,曝光了一批違法典型。” 雁江區市場監管局局長黎美君告訴記者,截至目前,2019年雁江區立案查處各類食品違法案件206件,處罰沒款95.6萬元,切實保障了廣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資陽:食品安全植於心踐於行 扣緊“舌尖上的安全閥”

執法檢查

.安嶽:黨政同責齊抓共管 將納入幹部政績考核

A.實行“雙主任制” 制度完善築防線

安嶽是四川人口大縣,全縣有各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85萬餘家,直接從業人員達7萬餘人,如何開展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如何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規定》、《意見》相繼出臺後,安嶽的思路更清晰了。

“實行黨政主要領導掛帥食安委主任的‘雙主任’領導制,由縣委書記和縣長任主任、常務副縣長任常務副主任,縣委、縣政府分管食品安全領導任副主任。”安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發剛告訴記者,《規定》、《意見》出臺後,可以說,對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視前所未有,“不再是職能部門的單打獨鬥,而是全縣合力共治。”

縣級層面進行調整,鄉鎮部門賡即作出反應,這樣,全縣從上到下都把食品安全納入黨政領導重要議事日程,真正推動形成食品安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權責一致、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盡職免責”的良好工作格局。

制度有保障,監管治理才更有力有效。

B. 多部門協同共治 齊抓共管見實效

“以往是單打獨鬥,現在是協同監管。”安嶽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曾霖告訴記者,政策出臺後,全縣各有關單位都能主動作為、相互配合,收效顯著。

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明確責任後,教體部門也是積極行動。

記者從安嶽教體局瞭解到,目前,全縣配備了140名校園首席食品安全官,具體負責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了校園食品安全應急機制;同時新制定了《安嶽縣校園陪餐制度》。“每天,學校領導輪流在食堂陪學生就餐,有什麼問題立即反饋給食堂。”安嶽教體局副局長蔣鳳介紹。目前還印發了《安嶽縣教育體育系統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以每名學生8元的標準每年投保校方責任保險和食品安全責任保險。

近段時間以來,安嶽積極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公安局、教體局、文廣旅局等部門開展了農村食品專項整治、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檢查、食用農產品專項治理、食品保健食品虛假宣傳集中整治等一系列活動,各部門各司其職,共同協作,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步入良性格局。

截至目前,該縣食品安全立案414件,完成罰沒款204.97萬元。通過一系列的專項治理,確保了全縣食品安全事故零發生。

C.用好考核“指揮棒” 不合格將被約談

《規定》中明確了考核監督及獎懲的具體措施,安嶽如何保障考核及獎懲落實到位?

據李發剛介紹,根據《規定》和《安嶽縣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安嶽縣由食安委辦公室具體牽頭出臺了全縣食品安全考核方案和細則,形成對相關部門、各鄉鎮黨委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考評規範,明確考核結果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

考核結果將綜合運用到縣委目標辦、縣委政法委和縣委組織部等部門作為年度目標、平安建設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參考。對考核結果為優秀等次的,由縣人民政府予以通報表揚;對在食品安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由縣人民政府予以通報表彰;對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等次的,由食品安全委員會有關負責人約談主要負責人。

獎懲分明,很顯然,這是對黨委政府保證食品安全責任的制度性明確,此舉,無疑為各級各部門戴上了一道“緊箍咒”。

“我們鎮按照規定要求,對黨政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班子成員的職責,以任務清單的方式進行細化明確,將目標考核分值從3分提升至6分,每季度必須向黨委會彙報食品安全工作,切實擔負起食品安全的政治責任。”安嶽縣興隆鎮黨委書記蒲敏介紹。

職責“是什麼”,明確“怎麼幹”,履職到位與否“怎麼辦”,安嶽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有思路、有舉措、有成效,逐漸形成了黨政領導齊抓共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強大合力。

樂至:共建食品安全信息互通機制 舉措得力見實效

“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也就是‘四個最嚴’”,來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按照這一指示,樂至縣遵循“四個最嚴”要求,創新監管手段、破解監管難點、提升監管效能,努力強弱項、補短板,重點攻堅,著力推動食品生產經營水平全面提升。

“我們明確了由主要負責人作為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明確了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縣級相關部門、鄉鎮綜合考評和政績考核。”樂至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縣總工會主席江應登表示,這是《規定》出臺後,全縣食品安全工作最大的變化。

責任更明晰、考評更嚴格、要求更明確、體系更健全。《規定》、《意見》的出臺進一步擰緊了全縣食品“安全閥”,各項具體責任落實到人,形成了全縣上下齊抓共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強大合力。江應登告訴記者,近期,還將出臺《2019年度鄉鎮和縣級有關部門(單位)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工作目標任務及考評細則》,對各鄉鎮和相關部門的食品安全工作進行單項計分,並在原有基礎上增加考核分值。

舉措得力,成效則顯著。樂至縣天池鎮黨委書記舒勇告訴記者,由於大力宣傳,群眾對食品安全責任入腦入心,目前,鎮上凡是舉辦壩壩宴,大家都能做到主動報備。“壩壩宴”舉辦時間、辦宴天數、辦宴類型、擬定人數及加工場地的衛生條件、衛生情況等都能瞭如指掌。

此外,樂至市場監管部門還與相關部門聯合打出“組合拳”,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共享互通機制,進一步拓寬了監管渠道。“各部門負責食品安全的管理人員在日常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後及時移交,然後我們及時組織專門力量進行調查處理。”樂至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倪理說,這樣一來,有了更多雙“眼睛”盯住,更多雙手管住,全縣食品安全監管又增加了一道“砝碼”。

食品安全,關乎生命健康,同樣也是百姓安全感、幸福感的基本要求。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是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全新要求,也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資陽全市自上而下將食品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構建了食品安全工作長效機制,使“黨政同責”在食品安全工作上制度化、具體化,做到了有章可循、有規可依。讓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機制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全市食品安全形勢穩定向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