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文 | 小朗說心理執筆團

來源 | 朗達健康(langdajk)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最大的問題就是堪比生化武器的哇哇大哭——餓了,哭;困了,哭;要抱抱也是放聲大哭。


盛行的“哭聲免疫法”


曾經網上有一個很火的帖子《美國人帶孩子的17個絕招》。

其中提到了國外盛行的“哭聲免疫法”——當孩子入睡後醒來哭鬧時,不要馬上回應,應等待幾分鐘再回應,每次延遲的時間逐步增加,直到孩子不再哭泣自行入睡。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娛樂圈不少明星家庭都使用了這種“哭聲免疫法”,馬伊琍就是其中一員。

“雖然兩天就成功讓愛馬學會睡整覺,可一歲半時又開始反覆,睡著後她總會醒一次,哭著拍手求抱抱,而我則在黑暗中堅持不理她......而愛馬的妹妹,未經任何睡眠訓練,滿一歲一樣自然睡整覺也不吃夜奶,想來六年前的那些夜晚,我到底在急什麼呀!”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創始人瘋狂的嬰兒實驗

“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把他們帶到我獨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證,在其中隨機選出一個,都可以訓練成為任何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商人,或者乞丐、竊賊,不用考慮他的天賦、傾向、能力、祖先的職業與種族。”


這是行為主義創始人約翰·華生的名言。

國內外瘋傳的“哭聲免疫訓練法”、“延遲滿足訓練法”、“嬰兒獨立完整睡眠訓練法”等一系列育兒方法的核心思想皆源自於此。

華生片面強調和機械看待環境因素在心理發展中的作用,沒有考慮人自身還有心理需求

這位行為主義的心理學家在歷史上還有一個備受爭議卻十分著名的實驗——小白鼠恐懼實驗。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實驗對象是一個僅9個月大的名叫艾伯特的嬰兒,他愛笑愛鬧、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

在實驗開始前,實驗員每天都會送給他禮物——可能是一隻小白鼠,可能是一隻兔子,也可能是帶棉絮的玩偶。

艾伯特不僅不會對它們產生恐懼,還會興奮地伸出手去撫摸它們,如此三個月後,艾伯特和它們建立了良好的友誼。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實驗正式開始,實驗員在11個月大的艾伯特身邊放了一隻小白鼠,當艾伯特伸手去撫摸時,華生在小嬰兒身後猛烈的撞擊鋼條,發出巨大的聲響。

突如其來的響聲讓艾伯特十分驚恐,這一過程重複了三次,艾伯特出現了輕微的嗚咽聲。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經過多次實驗後,艾伯特開始把對鋼條撞擊帶來的恐懼轉移到小白鼠身上,不敢再去摸它。

也就是說,艾伯特把巨大聲響所帶來的恐懼情緒與小白鼠的特徵進行了連接,心理學稱之為條件反射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更糟糕的是,進一步實驗發現,艾伯特不僅對小白鼠產生了恐懼,他對所有帶毛的物體都產生了恐懼情緒,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

泛化

艾伯特的反應讓華生激動不已,他開始撰寫實驗報告,並在裡面指出,人的行為是可以像機器一樣被製造出來的,正如實驗中他能成功地讓嬰兒懼怕一個他之前喜愛的東西一樣。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艾伯特飽受著恐懼的折磨,華生卻成為了著名的心理醫生,還拿了心理學會的大獎。

他寫了許多與兒童教育相關的書籍,試圖給兒童構建一個沒有感情的、徹底程序化的環境。

在那裡,人更像是機器,環境怎麼塑造和訓練,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當“程序”出現異常的時候甚至可以通過打罵等手段讓其“恢復正常”。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在華生出版的《嬰兒和兒童的心理學關懷》一書中,他倡導了一種行為矯正式的兒童養育體系,將孩子當成機器一般訓練、塑造和矯正。

他認為對待兒童要尊重,但要超脫情感因素,以免孩子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

這本書改變了美國兒童的養育實踐,整整一代兒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在這種風格的教育下長大。


在孩子的童年時期,華生給予了他們非常嚴苛的成長環境。結果他的大兒子在年少時期多次自殺未果,在三十多歲時自殺身亡;他的女兒也曾多次自殺;小兒子一直流浪在外,生活全靠父親接濟......


這樣的悲劇同樣在第三代延續:在華生的外孫女Mariette的記憶中,媽媽Mary沉默易怒,常常酗酒,並曾經多次試圖自殺。Mariette自己也是個酒精成癮者,並多次考慮自殺。


“哭聲免疫法”害人無數

哭聲免疫法曾在美國風靡一時,但被哭聲免疫法修整長大的孩子,長大後輕則睡眠障礙,重則人格障礙甚至精神分裂。

付出一代美國兒童的幸福代價後,此方法終於被歐美深深反思和摒棄,約翰·華生也曾被評為美國人最討厭的人之一。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可在國內,特別是一些在國外生活過一段時間或是娶了一個外國太太、嫁給一個外國先生的,他們常常會宣傳說“我們小孩子哭都是不抱的”“我們都是從小就把他放在一個環境裡單獨睡覺的”等等一些言論。


雖然看起來似乎是非常先進的一個育兒方式,但只要去網上搜一搜看看華生的行為治療流派,就會發現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


可惜的是很多家長聽信所謂“專家”、“名人”的各種推崇,而誤導了很多孩子,使自己的孩子變得自閉、自卑、情感淡漠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網上也有很多使用“哭聲免疫法”而導致悲劇發生的案例:


1. 一個從重度創傷童年走出,但不斷自省並且帶出健康快樂孩子的心理醫生,她的姐姐則走向另一端,使用哭聲免疫法帶孩子,堅信嬰兒是在用哭泣威脅自己,定點喂 飽奶後,既任憑嬰兒在哭泣中入睡,妹妹極力勸阻無效。等到了上小學的年級,姐姐的孩子被確診兒童精神分裂,入住精神病院。


2.微博網友:“我哥在加拿大,鄰居是倆高級知識分子,聽信哭聲免疫法養育孩子,出生後單獨睡房間,哭得死去活來也不去管。孩子6歲還不說話,現在孩子10歲,從很小就被診斷為自閉症。”


3.網友私心:曾使用哭聲免疫法冷酷訓練孩子,現在孩子被診斷自閉症。


4.一名愛護子女、堅持餵哺母乳的好媽媽,疑為儘快教會3個月大兒子“一覺睡到天光”,凌晨聽到愛兒哭喊亦忍下心來不予理會,豈料及後男嬰俯趴在床窒息死亡。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經常聽到嬰兒哭鬧卻不及時反應的媽媽,可見已喪失很多母性本能,再加上“科學理論”支持,更加相信自己的不及時回應是正確的。


在這些可怕觀念的荼毒下,媽媽對嬰孩越發冷漠,堅信孩子是在用哭泣威脅自己,從而放任孩子哭泣,對孩子一生的人格基礎產生摧毀性的打擊。


對於孩子來說,不會講話的時候,情緒的表達只能通過哭聲來反映,哭其實是與父母之間的一種溝通

當孩子感到不舒服而哭鬧時,能得到父母的抱抱,他就會認為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與父母進行溝通。

但如果哭鬧沒有人理會,他就會認為怎麼表達都是沒有用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不愛表達


當孩子不再表達他的內心,那麼他的心理問題就只能他自己一個人承擔,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不重要的、是不被喜歡的、是不被需要的、是不被人認可的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育兒之所以不簡單,就是因為孩子不是機器,每個孩子都有著不同的特質,但愛與尊重,確是育兒不可動搖的基石。

母乳餵養,按需餵養,親密養育,才是育兒王道。


用“哭聲免疫法”對付孩子的哭鬧?你可能正在摧毀你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